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2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民俗技藝] 南管系統–梨園戲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4-26 22:58:0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南管系統–梨園戲

「梨園戲」是在泉州發展出來的戲曲,由於聲腔派別不同,而分為大、小梨園戲,前者又分成「下南」、「上路」兩派。

梨園戲在明清之際隨先民渡海來臺。

清人郁永河的「裨海紀遊」有詩記述說:「肩披鬢髮耳垂璫,粉面朱唇似女郎;馬(媽)祖宮前鑼鼓鬧,侏離唱出下南腔。」俱見梨園戲清代初年已經很流行,在先民的宗教信仰中,媽祖地位崇高,安排在媽祖宮前上演的戲一定要有水準。

梨園戲三個流派各有十八齣拿手好戲,所以稱為「十八棚頭」,各有各的曲牌及唱腔風格。

「大梨園」的「下南」劇目多屬明代傳奇,如「蘇秦」、「鄭元和」等,聲腔豪邁粗獷,明快俐落,演出的題材,都是一些諷刺、暴露黑暗的忠奸鬥爭與弱小反抗壓迫,富有地方特色與生活情趣的內容。

「上路」保留了較多的宋元南戲劇目,如「王魁負桂英」、「趙貞女」等,內容多為表演古代婦女不幸遭遇,成年夫妻的悲歡離合,表演風格淳樸蒼勁、哀怨悲痛。

「小梨園」的「七子班」,戲目大都為才子佳人的愛情,少艾相慕而又波瀾曲折,歷盡磨難,終致圓滿的故事。

如「呂蒙正」、「留鞋記」、「荔鏡記」等,表演載歌載舞,唱腔優美纏綿,典雅細緻。

然而後來各種劇種並起,尤以四五十年前歌仔戲崛起,梨園戲即告沒落,光復之時還有五六團,如今已經成為絕響了。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4-28 09:4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