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5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經典與故事] 亞氏與羅得(創世記之三)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5-17 01:28: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洪水之後,人的本性並沒有改變。到巴別時,人要用自己力量和集體的行動來造城和塔,來與神對抗,樹立人的形像,敬拜偶像,這是撒但的作為,要與神爭奪主權,顯出背叛和不服的本性。就在這全世界遠離神的時候,在拜偶像中心的地方,神揀選了亞伯拉罕,成為神拯救的對象、神選民的祖先,作後世年有蒙恩信徒的榜樣。他最突出的地方是他的信心,因此作了信心之父,叫我們跟隨他的腳蹤行(羅四11、12、16、17;加三7、9)。根據希伯來書所記,亞伯拉罕一生因信所走的道路有三個重點(來十一8~19)。

Ⅰ、蒙召
亞伯拉罕的父親他拉本是事奉偶像敬拜別神的(書二十四2),這時神向亞伯拉罕顯現,叫他離開本地和親族,往神所要指示的地方去,(徒七2、3)。他父親他拉和他侄兒羅得與他同去,走到哈蘭就停在那裡(創十一27~31),這是第一次蒙召,遵行得不徹底。哈蘭雖然在迦勒底邊界,但仍在伯拉河的那邊,並沒有到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主要的原因是沒有離開親族,也沒有離開父家,只到了交界的地方。有許多的信徒也是如此,停在邊界上,雖然響往神的應許地,卻未離開世俗,仍與世人混住在一起,沒有真正走前面的道路。神在哈蘭再一次向亞伯拉罕發出呼召,叫他離開本地、本族、父家,往神所指示的地方去,並給他極大蒙福的應許(創十二1~3)。他因著信,才遵命出去,雖然還不知往那裡去(來十一8)。這一次的遵命成了他和他的後裔蒙福無盡的根源和轉折點。
所有的基督徒都稱為蒙召的人,同蒙天召,前往天國(來三1;帖前二12),但必須有所離開,才能走一條新的道路。亞伯拉罕所離開的本地、本族、父家代表屬世、天然、肉體的關係,要與那些舊的關係一刀兩斷,完全脫離。以色列人也是從埃及召出來的(何十一1),那是代表從世界,撒但的權下,作罪的奴役中出來。羅得離開所多瑪,喇合離開耶利哥,路得離開摩押地,都有屬靈的教訓和意義在內(創十九16、17;書六22~24;得一16~18);門徒蒙召的時候,也是撇下所有的跟從了主耶穌(太四19~22;路五27、28,十四33)。可惜有許多人並沒有從這裡動身,真正走主的道路。他們想進迦南,卻不肯離開埃及,想承受神的國卻不肯離開世俗。他們仍然混在世人中間,在生活、習慣、思想、行動、打算、欲望,都與世人沒有什麼分別,進到他們的家,接觸到他們本人,立刻感覺到像進入外邦人的家,和沒有神的人一樣。他們天天走世俗的路,追求名利、地位、舒適、享受,想要效法世界,跟上潮流(雅四4)。有人信主很久,在屬靈的路卻沒有進步,最多像以色列人在曠野兜圈子(申一46,二3),心並沒有出埃及,仍留戀那裡的一切(出十六3),至終倒斃在曠野沒有進入迦南地。蒙召的人必須離開世俗的關係,割斷肉體的情誼,而專心向應許美地去(民十四24)。亞伯拉罕的侄兒羅得,並沒有直接蒙召,但卻跟隨亞伯拉罕一同離開了吾珥和哈蘭來到迦南地,如果始終跟隨亞伯拉罕,像路得隨從拿俄米、以利沙跟隨以利亞、提摩太跟隨保羅一樣,是可以同蒙恩召和祝福的,但羅得後來走錯了,離開了所蒙的恩召。

Ⅱ、帳棚
亞伯拉罕進到迦南地後,作了兩件事,就是築壇和支搭帳棚(創十二7、8),一度信心軟弱下了埃及,離開了壇和帳棚,遭到了失敗和羞恥,但他回到迦南在壇那裡恢復了與神的交通,重過帳棚的生活(創十三3、4、18)。他與那同蒙一個應許的以撒、雅各一樣,承認在地上是客旅是寄居的,因為他們羨慕一個更美的家鄉,乃是在天上的(來十一9、16),這也是所有基督徒在世當有的態度和生活,不是在地上扎了根,住在永久的房子裡,以世界為家,再不想前進、遷移。但有不少信徒的心被世界吸引了,好像羅得一樣,漸漸地向所多瑪遷移
帳棚,直到在那城裡安了家,與那地的人通了婚,根本沒有想到地上並沒有常存的城(來十三14)。這裡不是
安息之所(彌二10),我們何等容易來到一個舒適安樂的地方,就不再隨雲柱火柱向前行(民九17~21),一有自己的喜好、人的意思,屬靈的路就停止了(太十六23、24)。
帳棚的生活是要簡單、輕便,不能購置許多物件,既是旅行者就當放下各樣的重擔,脫去容易累我們的罪,存心忍耐,奔那擺在我們前頭的路程(來十二1)。什麼時候停止向標竿直跑,什麼時候就要退後,甚至跌倒了,因為必定是被什麼東西吸引了、纏住了;一定是貪戀了世俗,體貼了肉體,或者心懷二意,想要兼得。如果不是因為什麼特別的罪,而是被重擔所壓住,也是不能前進的。一切世事的掛慮、煩惱、糾纏、累住,都應當除去(路八14,二十一34)。許多思慮煩擾分去你的心,奪去你的力,失去你的目標(路十41、42)。對於世界有什麼追求、留戀、愛慕都是走屬靈道路的攔阻。真住帳棚的旅客、行路者就不願意在所寄居的地方陷入太深、住的很久,而是不住的眼望前方,準備隨時起身,一切是為著走得快,到達目的早。羅得像底馬一樣,貪愛了現今的世界走錯了路,住進了所多瑪,雖然遭到了擄掠,被亞伯拉罕救回,卻沒有接受教訓和警戒,仍住在那城(創十四12、16)。後來若不是神的憐憫、亞伯拉罕的代求,接待了天使,就要和所多瑪人一同滅亡了,雖然得救,好像從火裡抽出的一根柴一樣。妻子變成一根鹽柱,女兒行了醜事,後裔受到咒詛,結局是非常可怕的(創十九1~38)。羅得是作了只憑眼見、貪愛世界、失去分別的信徒最好的鑒戒。給人作反面的教員,自己的犧牲是太大了。

Ⅲ、祭壇
亞伯拉罕每到一個地方,不但支搭帳棚,而且也要築一座壇。帳棚是他為自己居住的,但壇是為著求告神的名(創十二8,十三4,二十一23,二十六25),在那裡敬拜事奉神,與神有更多的交通、更深的禱告。神也多次向他顯現,甚至記載有七次之多,並大大的賞賜他,應許他本身生的後裔作他的後嗣,他也相信而被稱為義(創十五1~7)。然而他卻聽從了妻子的話,娶了夏甲為妾生了以實馬利,這是憑人意、肉體、血氣生的,成為那真正的以色列人的困難和仇敵(約一13;羅九8、9;加四23、29;創十六1~3,二十一9)。此後十三年之久,沒有記載亞伯拉罕的事,乃是在肉體中虛度了(創十六16,十七1),這都是因為失去壇,沒有求問神,按人的意思、憑自己的力量所作的,安全失敗。
神沒有放棄他,到他年老的時候,人的力量到了盡頭,神給了一個新的起頭,與他立約,應許作多國之父,而以割禮為記,表明必須除去肉體、天然的力量,今後完全倚靠神,憑信心生活,不憑人的智慧。這樣憑應許生了以撒(創十七1~27,十八9~14,二十一1~7),那是完全從神來的。求告的壇,變成獻祭的壇了(創三十一54,三十五1、7,四十六1)。不是不再有求告,乃是有求告也有奉獻,這是許多聖徒所發生的改變。本來是一直有所求,後來是有所獻了。起初求神的祝福、看顧、保護不算錯,但沒有奉獻、敬拜、事奉是不對的。應當有禱告的壇,也當有獻祭的壇(羅十二1)。有一天神向亞伯拉罕說:「你帶著你的兒子,就是你獨生的兒子,你所愛的以撒,往摩利亞地去,在我所指示你的山上,把他獻為燔祭」(創二十二1~19)。亞伯拉罕跟隨神許多時候了,但神仍要試驗他。沒有試驗不知道人愛神的真假,惟獨在奉獻上,才能顯明、證實出來。不只是獻上財物,乃是獻上獨生、所愛的,一切所寄托、盼望的。如自己生命的兒子才能證實究竟對神如何,你對神還有什麼保留嗎?捨不得嗎?不肯獻上的嗎?神要的就是這一點,因為神自己先將祂的獨生子為我們捨了,祂的要求不是過分的。有人將神所賜的東西,變成了偶像,失去對神起初專一、完全的愛。有了實際的偶像,或幻想的偶像,一定要除去。能自動地將自己和所最愛的獻上是何等的有福氣。神在亞伯拉罕獻上以撒以後,立刻應許他要賜大福,並叫他的子孫多起來,如同天上的星、海邊的沙,地上萬國也因他的後裔得福。捨去一個得著億億萬萬倍,而且更能使別人、萬國的人因而得福。願得亞伯拉罕福分的人很多,但願獻上所愛的以撒的人就很少了。其實我們所有的奉獻都由神自己所預備的羔羊代替了。  

來源:聖經真理與信息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4 21:5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