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0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菩薩行法》取自《惟日雜難經》— [複製連結]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6-1 08:07:3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菩薩行法》取自《惟日雜難經》—一  海濤 輯
1.菩薩者,所以棄家行入山有四因緣:
一者、恐人言菩薩婬泆,何故得道。二者、金輪王亦皆棄國。
三者、魔當來嬈害菩薩。四者求佛道不居家得。
2.菩薩有五法行,一者早起、二者待時、三者不犯人、四者常念、五者反覆。
何等為早起?謂精進念道。
何等為待時?謂須有所與者到,若善意來便當與之即行。
何等為不犯人?謂一切能饒人。
何等為常念?謂欲使人得利,有縣官欲使解,有病者欲使愈,貧欲與布施。
何等為反覆?從人受一錢物,欲償百倍、千倍,是為反覆。
3.菩薩所以布施、持戒、出家、智慧、精進、忍辱、至誠、勇念、善顧、望持是十事得佛智慧。菩薩生貧家當持戒、在富家當布施、在豪家當忍辱、在山中當禪定。
4.菩薩說經有四因緣:一者、國王喜,二者、人所樂,三者、意受,四者、時。何等為時?謂人喜向時。
5.菩薩視百劫如一宿何以故?世間人不能忍病一日,菩薩耐痛百劫。
6.菩薩坐三事不得佛道:一者、在世間久不覺故,
二者、不得善知識故,三者、亂意不滅盡故。
7.菩薩坐三事不得道:一者不聞,二者不息意生,三者無善知識。
8.菩薩有二願。一者、願令我臥安隱,謂不念婬劮。
二者願令我行安隱,謂不念嫉瞋恚愚癡,為二願。
9.菩薩能持妻子斷頭與人,乃為得何等意?有是二因緣:一者、自念我不欲令人瞋恚。二者、與之令其人得定意,不與者令其人亂意。貪婬有罪,瞋恚罪重,恐其人瞋恚故,持頭妻子與之。
10.菩薩娶婦有四因緣:一者、宿命同福,二者、畢罪,三者、應當共生男女,四者、黠人娶婦疾得道。無是四事亦不娶婦。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2 03:01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