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11-23
- 最後登錄
- 2024-9-2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12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267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本帖最後由 寒冰神話 於 2012-6-17 02:14 編輯
各位觀眾~此篇純打臉文
心地善良的 看不下去的請按上一頁~
前言:有鑒於有人想硬掰 為了端正社會善良誠實求知風氣~特發此文! (PS.原本想說他會知錯! 不想破壞他自尊心@@)
有篇拿大槍打阿帕契的 各位或多或少看過~不再贅述! 但他比較的都是比台灣買的型號還舊的阿帕契
台灣買得是AH-64D block 3是比美軍線翼還要好的型號 大家可能忽略型號的差異 我研究手邊資料發現有大大不同啊~
不知那位仁兄曉不曉得其中差異
我只好把壓箱寶拿來讓大家瞧瞧
以下以問答方式為大家壓壓驚!!
問:
正如你所說人的紅外訊號容易被偵測.
MQ-1能從3,000米高度監視人體的紅外影像
AH-64 新型MTADS只能850米高度紅外監視
答:
TADS在新型中被取代了~
ATS/APS箭頭先進光電系統
雖然AH-64D擁有了長弓豪米波雷達,但原本1980年代水準的TADS/PNVS光電系統日益老舊,科索沃等實戰經驗也顯示其性能不敷未來需求,所以美國陸軍也亟思謀求替代的系統,於是推出了TADS/PNVS的現代化計畫(M-TADS/PNVS), 代號為箭頭(Arrowhead),正式名稱為 先進標定系統/先進操縱系統(Advanced Targeting System/Advanced Pilotage System,ATS/APS),又稱為TADS/PNVS 2000。依照原始計畫,美國陸軍希望ATS/APS的操作效率能比原本的TADS/PNVS提高150%,目標辨識能力提高175%。在2000年10月,美國陸軍選擇由洛馬與波音集團作為ATS/APS的承包商;歷經3年的工程研發階段(EMD)後,美國陸軍在2003年12月批准波音與洛馬開始生產首批14套ATS/APS,接著在2005年2月訂購97套,合約總值2.47億美元,第一套於2005年5月交付美國陸軍,次月安裝於AH-64D上進行測試。在2005年5月,英國訂購67套ATS/APS以裝備該國購買的67架WAH-64上。至2007年初,ATS/APS累積的訂單已經超過560套,包括美國陸軍自用以及國外客戶的訂單。美國陸軍最初預定購買704套ATS/APS,不過現階段只規劃了597套的預算。
箭頭系統之中,ATS取代原有的TADS,安裝於原本TADS所在的下旋轉塔中; 而APS則取代原有的PNVS,安裝於原本PNVS所在的上旋轉塔中。 ATS/APS的外部尺寸與結構與原有的TADS/PNVS完全相同,故能直接整合於AH-64機首的兩具感測器旋轉塔中,換裝時不需進行任何機體方面的修改, 而換裝後水平與俯仰旋轉範圍均未改變。無論是AH-64A或AH-64D都能直接換裝ATS/APS,除了更換旋轉塔內的感測器之外,更換幾個相關的LRU單元(包括位於砲手席的TEDAC)就能完成安裝,整個換裝作業只需8小時。
ATS由使用第二代FLIR技術紅外線熱影像儀、日間CCD攝影機、雷射測距/標定器與雷射追蹤器 組成;而APS則包括第二代FLIR技術的熱影像儀以及影像強化攝影機(12 TV)組成,而這具影像強化攝影機的觀測窗就是識別APS與PNVS的重要外觀特徵(原本的PNVS只有FLIR的觀測視窗,而APS的FLIR與影像強化攝影機各有一個觀測窗)。ATS/APS的第二代FLIR採用雙頻(高頻/中頻)操作, 解析度為1000萬個畫素,並使用新型數位影像修正/強化技術與穩定補償演算, 具有三種視野選擇(30X40度~30X52度之間),並自由選擇電子影像的放大倍率。APS的第二代FLIR解析度比起PNVS的第一代FLIR提高160%,以探測纜線的能力來比較,PNVS的FLIR只能看到很粗的電纜,而APS則能看到頗細的電話線與高壓電線;此外,飛行員也能透過APS的FLIR看到水中的樹影、玻璃窗戶等目標細節 。
經過實際的測試評估後,美國陸軍判定ATS/APS的操作效率比TADS/PNVS提高180%,目標辨識能力提高200%,雙雙超過美國陸軍的原始要求,而操作維護成本則減少57%,平均失效間隔時間(MTBF)是TADS/PNVS的2.2倍,在整個 服勤生涯的維護費用較TADS/PNVS節省10億美元。TADS/PNVS每次只能持續追蹤/標定同一個目標,而ATS/APS不僅能同時追蹤1個主要與5個次要目標,還能利用雷射編碼技術同時為數個不同目標進行標定。 而比起RAH-66使用的光電系統,ATS/APS也增加了40%的性能以及130%的可靠度。
簡單的說:這系統能看到電線跟窗戶倒影 會看不到砂鍋大的QJG-02或是一群操作的士兵?
問:14.5mm高射機槍的有效射高達1,400米
23mm高射機炮的有效射高達2,000米
M230 30mm 鏈砲(1,200發備彈)
射程:我怎麼查有效射程都有1500米 QJG-02你打的有效射程是1400米
邏輯上來說30mm的裝藥量比14.5mm大許多射程較遠也應該~何況你高射機槍還要克服地心引力~阿帕契從上面打射程會再延長不是?
問:阿帕契沒有彩色螢幕?
答:
長弓豪米波雷達與新武器系統使得AH-64D的資訊處理量激增,加上迎合21世紀網路化資訊戰場的趨勢,AH-64D也不忘換裝一套嶄新的 數位化座艙航電顯控介面,稱為人力與人員整合(Manpower and Personnel Integration,MANPRINT)。在此系統中,前後座駕駛台各加裝兩具6X6吋的多功能顯示器,以取代原本的大部分傳統指針式儀表,而新的人機介面具備互動式選單功能(Interactive Electronic Technical Manual ,IETM)。多功能顯示器經由切換,就能取代許多種傳統儀表的功能;而透過此種強大的圖像化呈現能力,搭配由電腦系統整合處理過的戰場資訊,更能讓機員輕易地理解整個戰場態勢。不過即便如此,AH-64D仍保留少部分傳統儀表,作為預防故障的備用系統,此外後座飛行員席還擁有一具利頓加拿大分公司(Litton Canada)製造的小型顯示器,專門顯示導航資訊。AH-64D的原型機與早期量產機型使用Honeywell的單色CRT顯示器,從第27架量產型開始則換成漢緯製造的彩色液晶平面顯示器(AMLCD)。
問:長弓雷達能幹嘛?不能分辨人員嗎?
答:
AN/APG-78長弓多功能豪米波(millimeter-wave)射控雷達(Fire Control Radar,FCR),使其擁有較光電偵蒐系統飛越成長的多目標搜索/接戰能力,並賦予飛行員廣區域的環境意識(Situation Awareness,SA),增加對戰況、戰場環境的掌握度 ,同時受氣候、煙霧干擾的程度也比光電系統大幅降低。由於上文已經簡述了長弓雷達計畫的起源與經緯,在此便不予贅述。長弓豪米波射控雷達由美國馬丁.馬里塔以及兩家公司合作發展 。
顧名思義,豪米波雷達的波長以豪米計算(以長弓雷達而言,其操作頻率為35GHz),遠較一般戰機用雷達的波長短。電磁波在充滿各式介質的大氣層內在被消耗殆盡之前所傳遞的距離,牽涉到其遇上不同尺寸障礙物時會產生繞射抑或反射,而這點便與電磁波的波長大小息息相關。波長較長的雷達波能繞過較大的障礙物,所以在大氣層內消耗的速率比較慢,因此適用於遠距偵測,但是較小的物體就比較不能有效探測到;短波雷達恰恰相反,其電磁波遇到較小的物體便會反射,所以在偵測小型物體方面 擁有更高的解析度,但是有效使用距離也因而大幅下降。就一架攻擊直昇機而言,低空近地面作戰環境複雜,地形與障礙物起伏,加上飛行高度本來就不高以及本身武器射程有限,波長較長的雷達根本派不上用場;此外,攻擊直昇機顯然需要有效偵測各式各樣大小物體,盡可能精確瞭解地面複雜混亂的戰場環境,因此波長較長的雷達較不能滿足此類需求。在此狀況下,短波雷達顯然就是直昇機不做他想的選擇。
AH-64D的長弓雷達採用相位陣列天線,不僅可大幅增加波束的精確度,也能利用兩種不同的操作模式來偵測移動或靜止目標;在追蹤移動目標時,長弓雷達能以 虛擬隨機頻率的脈衝都卜勒模式來過濾低速目標,而偵測地面靜止目標(或是存在地物干擾的情況)並進行外型測繪時,則 使用頻率捷變、極化轉換波形。兩種波形模式交替掃瞄時,能最大程度地縮短目標截獲反應時間,並能同時有效偵測地面上的移動與靜止目標。長弓雷達對地面移動目標的最大有效偵測距離為8000m,對靜止目標則約為6000m(因為沒有都卜勒效應可資利用);雖然以長弓雷達發射機功率的能耐,其最大偵測能力實際上不止於此,但由於與之搭配的AGM-114L豪米波雷達導引地獄火反戰車飛彈的最大射程亦只有8000m,因此現階段美國陸軍認為長弓雷達不需要更長的偵測距離。當然,只要更換控制軟體的模組,長弓雷達就能發揮更大的偵測距離。
在可程式化信號處理器(PSP)的支援下,長弓雷達每次能在機身前方55平方公里的範圍內,標定其中1024個目標,並將其中128個空中、地面目標 (軟體升級後可提升為256個)初步分成五大類(係依照雷達回波特徵判斷其是否有轉動的輪子、移動軌跡與速度等參數):履帶地面車輛、輪型地面車輛、防空 單位(ADU)、空中高速定翼機以及空中旋翼機,並為每個目標賦予代碼、威脅程度以及建議的攻擊模式,這些資訊都會顯示在前、後座的多功能顯示器上 ,並自動標出其中16個評估後威脅程度最高的目標。長弓射控雷達可同時導控豪米波雷達導引的地獄火飛彈攻擊十六個最具威脅的目標,或選擇將目標的各種數位參數如時間、方位、速度與相對位置等,經由資料鍊傳送給其他友軍火力投射平台與指揮單位。
長弓射控雷達具有三種基本操作模式,分別是對地(GTM)、對空(ATM)以及地貌測繪(TPM)等三種模式。在 GTM模式下,長弓雷達會對機身縱軸兩側各135度的扇面(合計270度)進行掃瞄,波束移動速率為90度/6秒,因此對搜索範圍內的目標更新週期為18秒,每次掃瞄最多能同時標定128個不同目標 (軟體升級後提升為256個);此外,長弓雷達也能選擇對45、30甚至15度的扇面進行密集掃瞄,以增加特定區域的資料更新速率,或者減少雷達波的洩漏範圍 。根據英國陸軍WAH-64的戰場操作經驗,長弓雷達在使用GTM模式時,解析度足以分辨敵方步兵使用的重型機槍,更能有效對付空軍戰機無法處理的小型目標,在掩護友軍地面部隊時格外管用。在ATM掃瞄模式下,長弓雷達將以脈衝都卜勒模式進行每10秒360度的全方位搜索,同樣亦可將範圍縮減為180、90或30度進行密集掃瞄;此模式不僅能掌握周遭的固定翼機,也能精確標定速度慢得多的旋翼機。由於操作性質迥異,長弓雷達無法同時進行對空與對地兩種模式,需由長機、僚機分配各自的掃瞄工作。TPM模式則是因應美國陸軍在惡劣天候下進行地貌飛行(NOE)的需求,用於隨時偵測航道前方的地貌,並計算所有障礙物的高度,一旦有碰撞危險便自動 發出障礙物警告,提醒飛行員進行閃避動作。在地貌模式下,長弓雷達將視AH-64D的飛行速度自動切換掃瞄範圍,以取得合理的資料更新速率(飛行速度越高時,就需要更快的目標更新速率,以免來不及閃避地物 而一頭撞上去)。當飛行速度低於50節(92.6km/hr)時,掃瞄範圍為前方180度扇面(機身縱軸左右各90度);速度高於50節時,便自動將掃瞄範圍降至前方兩側各45度(合計90度)。地貌測繪模式所得的地形影像有二種顯示模式,第一種是將前方0.1~2.5km的雷達地貌影像投射在多功能顯示器上,第二種則是將影像投射在飛行員的頭盔顯示器上,並與PNVS獲得的影像進行重合處理。
另外AH-64D能在數秒之內完成半徑8km的全方位搜索,換做是其他只配備光電偵蒐系統的攻擊直昇機,要完成同等級的完整搜索至少需要一小時,而且不能保證已經掃瞄的區域在這一小時內有沒有變化。 此外,長弓雷達在雲、雨、霧乃至於惡劣天候中的表現,要遠遠優於光電偵蒐系統,使擁有長弓雷達的AH-64D的全天候戰力勝過別人一籌。
這樣的AH-64D不能視距外發現地面目標?所以我說你根本對長弓雷達或是都普勒效應連基本認知都沒有~你要靠肉眼搜尋多久?聽音辨位?求神拜佛?你找到時我想阿帕契已經鎖定你了
問:QJG-02射擊精度好過阿帕契?
答:
有人說可以純靠天頂星科技不受干擾?是這樣嗎?天氣糟糕或是天黑你要怎麼辦哩?
沒關係阿帕契有長弓雷達搭配ATS/APS使得本身就是全天候打擊能力
QJG-02可能還要''另外''攜帶可視距離短的可憐的夜視鏡,再加上大大的光學瞄準鏡才能看到阿帕契
喔!對了~不能下雨喔! 下雨要另外帶雨衣保護機槍或是另外攜帶對空雷達對空搜索才行喔~
還有~這些帶起來加上機械腳架備彈雨衣跟防偽網不知道會不會破100KG 要不要多叫幾個人帶?
問:QJG-02可以擊殺阿帕契,但阿帕契不能反殺? 阿帕奇的弱點~ 天敵QJG-02高射機槍 是這樣嗎? ? 我不能跟在場各位比較兩者數據優劣?
答:
AH-64A的副駕駛兼射手位於前座,正駕駛席位於後座 ,兩個座位都有可進行飛控與武器射控等操作;兩座位之間有防彈玻璃隔開,降低被敵方武器擊中時同時傷害兩名乘員的機率。AH-64A的座艙罩玻璃採用平板式設計以降低反光,機體 前段以塑鋼強化的多樑式不鏽鋼結構製造,後段則使用塑鋼蒙皮的蜂巢結構,機體能承受12.7mm彈藥以及少量23mm彈藥的攻擊,主旋翼桿亦能承受12.7mm穿甲彈以及少量23mm高爆彈彈的直接命中,而發動機的減速齒輪箱在遭到擊穿、潤滑油完全流失的情況下,繼續運作30分鐘,讓飛行員有時間駕機脫離戰場或迫降。起落架具有極強的吸震力,能承受機身以每秒m的速度衝擊地面時產生的力量。位於機身兩側短翼上方的兩具T-700-GE-701渦輪軸發動機間距極大,遭敵方武器命中後同時受損的機率微乎其微
QJG-02有裝甲嗎?還是要由步兵攜帶?生存性上有需要比嗎?
問:有人對阿帕契的樹梢優勢提出質疑~
答:
何謂樹梢優勢?
直升機不光可以垂直起落,還可以懸停、側飛、倒飛、原地轉彎。直升機的這些非常規機動動作提供了空前的戰術靈活性,比如,攻擊直升機可以在低於樹梢的極低空高度懸停,在戰機恰當的時刻,突然冒起來發射武器,然後迅速下降到樹梢以下高度隱蔽,既可以躲避對方直射武器的打擊,又有利於隱蔽地轉移陣地。如果裝備桅杆頂的觀察裝置的話,可以更好地隱蔽觀察敵情、掌握戰機。同樣的戰術也適用於山脊、建築物等適當的隱蔽物背后。在巷戰中,直升機可以隱蔽在建築物后懸停,在適當時機側飛出來發射武器,然後迅速返回隱蔽位置,這樣可以避開敵人從遠處房頂的觀察和伏擊。在營救和精確定點空降作業中,懸停中的側飛和倒飛更是必不可少的。
這樣有回答到你嗎?
問:沒聽過用飛彈射人?
答:
沒聽過不代表不行! 尤其是數據上完全可行的情形下~
以上情形都是直射武器對幹情形之下!!!
難道阿帕契沒有別的武器? 跳脫出直射情況之下我不跟你拼中路行吧!?
AH-64D BLOCK 3可搭配武器:
在武裝方面,AH-64D最大的精進,便是增加了AGM-114L豪米波地獄火飛彈的運用能力,並且可配備空對空飛彈。AGM-114L的開發始於1990年12月,1993年7月展開測試,1994年12月展開初期低速生產,並在1996年12月正式服役。AGM-114L係由半主動雷射導引的AGM-114K發展而成,最大的不同就是以一具豪米波主動雷達尋標器以及搭配的彈鼻球型雷達罩,取代了AGM-114K原有的雷射尋標器以及玻璃飛彈頭罩,此外也安裝了搭配豪米波雷達系統的導航與控制系統。相較於AGM-114K,AGM-114L的彈體長度略增15cm,重量增加4.3kg,導引模式為中途慣性導航+終端主動豪米波雷達歸向,可選擇配備與地獄火-2系列相同的縱列高爆穿甲戰鬥部或雙用榴彈(DPHE)。雖然地獄火II與豪米波地獄火的射程、速度、彈頭威力等指數完全相同,但AGM-114L具備真正的射後不理以及多目標接戰能力 ,此外豪米波雷達尋標器對抗雲、雨、霧、煙塵的能力也遠高於雷射導引。在長弓射控雷達的導引/控制下,一架AH-64D能同時將滿載的16發AGM-114L豪米波地獄火飛彈通通射出,一口氣接戰十六個地面目標;反觀以往的雷射導引地獄火飛彈則是需要在多個友軍照射單位的緊密協調下,才可能發揮同時接戰16個目標的能力。
洛馬集團公開了名為直接攻擊導向火箭(Direct Attack Guided Rocket,DAGR)的研發計畫,此計畫結合Hydra-70機載火箭的彈體設計以及地獄火反戰車飛彈以及遭取消的JCM聯合通用飛彈的部分技術技術,成為一種廉價而精準的導引武器。DAGR採用半主動雷射導引機制,具備與雷射導引地獄火飛彈相同的所有功能,包括射前鎖定、射後鎖定、目標定位調整、編碼的雷射照射、靈巧飛出模式、嵌入式測試單元等,而各單元也一樣採用隨插即用的模組設計。DAGR能相容於任何可以使用雷射導引地獄火飛彈的火力平台,包括直昇機、無人遙控飛行載具以及地面、船舶發射單位等,大大降低了部署這種新武器所需的人力與經費成本。洛馬集團宣稱,DAGR能有效填補Hydra-70火箭以及地獄火飛彈之間的空檔,其射擊精確度極高,而且小巧的體積與低廉的成本使單一武器平台的攜帶數量比地獄火飛彈大為提高,更適用於需要低成本與高投射密度的反人員作戰,這武器是填補HYDRA-70跟地獄火之間的火力空隙
美國陸軍器材司令部的飛彈研發工程中心以及航空研發工程中心還發展一種新的導引型70mm火箭,稱為先進精確獵殺武器系統(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 II,APKWS)。最初APKWS由美國通用承包,然而由於測試成績不理想,遂在2005年重新招標,此回由英國BAE美國分公司 得標,計畫改稱APKWS II,總金額9600萬美元。APKWS II是一種低成本高精確度的武器,基本上是在Hydra-70火箭的彈頭與火箭飛彈之間彈頭插入一個帶有分散孔徑式半主動雷射尋標器 (原為陸軍XM-395雷射導引砲彈的組件)、四面伸縮式控制/穩定翼與導引、簡單導航控制單元以及現成慣性導航單元的總成段,使之具備攻擊1500~6000m距離上特定目標點的能力,原週誤差公算約在半徑1.5m以內,此外仍然相容於現有的M-260/261或LAU-61/68火箭發射器。APKWS II的雷射尋標器安裝在四面彈翼前緣而非彈頭前端,可簡化改裝工作,並相容於現役美軍攻擊直昇機用來導引地獄火反戰車飛彈的雷射標定器
這不是地獄火這是火箭~
BAE Systems has tested its Advanced Precision Kill Weapon System (APKWS) using the M282 warhead during tests at Eglin AFB in Florida.
此外AH-64D能用由AIM-9改裝而來的AGM-122反輻射飛彈,能對付敵方短程防空飛彈或防空火砲的雷達系統
結論:
不曉得是我認知有問題還是這世界已經跟隨大陸潮流了~
要說是事實那我也是啊!
地面高射機槍竟會說成阿帕契天敵???
要比資料我也會~何況上述性能少了任何一樣 都不影響直升機對地面部隊的打擊能力
上面新玩意都是台灣可以買的選項!All in one
QJG-02哩?子彈子彈還是子彈!!! 還有某人說的光學瞄準鏡?防偽網?機械式準星?腳架? 你要再另外攜帶啊! 防禦工事不用做? 你不用露出來打?
發文比較是好事但請對自己發言負責! 搞到後來翻口供給自己找台階說:是我跟你對天敵剋星認知不同!
我的媽啊!
好歹發文說FN-6是直升機剋星嘛~這樣也比較信服人不是嗎? 不要發了文說阿帕契剋星 又說愛好和平只是單純比較
我重申單純比較武器數據也要比較其戰術性!否則德國早就占領全世界!!!
大環境''戰略''是影響戰爭走向~''戰術''是影響對戰時武器間的優劣消長~''武器''只是工具手段
沒意義~
最後附上資料來源以示負責!(其中有中華民國現役上校做的報告),我想我的來源比你更值得考驗
http://www.diic.com.tw/mag/mag264/264-76.htm
http://www.mnd.gov.tw/Upload/201 ... %95%B4%E9%AB%94.pdf
http://www.mdc.idv.tw/mdc/army/AH64.htm
|
-
總評分: 威望 + 2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