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4-6
- 最後登錄
- 2025-5-3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591
- 閱讀權限
- 80
- 文章
- 982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全球景氣復甦動能放緩,年初經濟部預測景氣「逐季回升」破功,現在連新興市場都亮警訊。經濟部統計處昨天公布,5月外銷訂單金額364.7億美元,年減3.04%,這是連續第三月衰退;其中,我對東協六國接單金額更意外出現金融海嘯以來首次衰退。
展望6月接單情況,經濟部副統計長蔡美娜說,不利因素包括Global Inight今年首見下修全球經濟成長率預測到2.7%,新興國家成長率下修為主因;此外電子業6月為傳統淡季,加上全球原物料需求疲弱,塑化、金屬業勢必受衝擊。
但她說,正面因素包括台北國際電腦展,可望帶動出貨效應、大陸降息及祭出新一波節能家電補助。
蔡美娜表示,6月分接單短期仍難轉正,但減幅可望縮小,由目前3%降到1.5%左右。歐債不確定性高,今年景氣難維持逐季成長態勢,「第三季後才會逐漸明朗。」
蔡美娜表示,去年國內造船大廠接到歐洲、東南亞大單,比較基期很高,導致今年運輸工具設備年減32%,影響最大;其次化學品、資通訊產品也各減少12.3%與2.4%。
蔡美娜分析,我近四成化學品輸往中國大陸,因為大陸買氣萎縮,接單金額減少,此外,國際油價下跌、市場供需失衡也有影響;資通訊產品衰退是因歐洲政經情勢動盪,及處於新舊產品交替期。
5月我國主要接單地區僅有美國正成長,達到5.86%。東協六國接單金額卻衰退8.61%,為金融海嘯後首見,電子、精密儀器減幅達16%到17%,蔡美娜說,目前僅單月衰退,難以判斷是偶發或趨勢,後續需密切觀察。
5月接單前三大貨品,依序為:資通訊、電子與精密儀器產品,分別各衰退2.41%、0.37%與6.35%。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