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6-10-8
- 最後登錄
- 2019-6-2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306
- 閱讀權限
- 110
- 文章
- 1343
- 相冊
- 0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馬齒徒長,自歸依以來學佛至今將近二十載,而我卻未精進研讀三藏十二部經典,致所學無術。引用地藏菩薩本願經所言:「雖發心念經典,旋讀旋忘多廢失,且業障惑故,於大乘經不能記。」實在感同身受,心有戚戚焉。雖勉為知識分子,惟才疏學淺,文筆不佳情況下,被囑託書寫學佛感言,深感惶恐,但在師父鼓勵、慈悲允諾下,願將個人的學佛經驗與各位師兄師姊分享,以盡身為佛弟子棉薄之力。
誠如上述所言,因業障深故,對大乘經典不但不懂且又記不住,惟我的佛學知識,來自師父電視弘法,尤其講經中笑話,更是記憶猶新。記得師父在一次佛學講座中勉勵佛弟子須善加利用時間,要時常念佛,佛號不離心,更勁爆還要我們把以往在發生急難時所脫口而出「阿娘喂」改成「阿彌陀佛」,當時只是把師父的演說視為笑話,且法喜充滿的狂笑三聲。
在一次與同事共乘一部公務車前往嘉義出差途中,一路上大家笑談風生,惟在經過東山交流道時,司機突然告之車子可能故障且無法加速,瞬間車子已不聽使喚且開始快速打轉,此時坐在車子中間排且中間位子的我,並沒有任何附著物可供我固定位置,心頭浮現「我們七位將全部沒命」的念頭,此時也只好任憑身體被摔來摔去,雖然當時我們的車子駕駛在高速公路快車道,但慶幸當時後面並無來車,否則我們可能會被急速追撞而命歸西天 ,最後我們的車子撞到路肩護欄,一聲巨大撞擊聲敲醒失魂的我,在最危急的一剎那間,大叫一聲「阿彌陀佛」,此時我們七個人好像從鬼門關被救回來,當我們頓時回神時,車頭已被撞壞且還在冒煙,但我們卻很幸運地跑出來,在大家不知所措地你看著我,我看著你的時候,正巧有一台交通警車經過,便協助我們處理善後。雖然這是一椿有驚無險的經歷,但我要與各位師兄師姊分享的是,在學佛過程中,我們可能感受到沒有獲得任何福報,甚至還遭遇災難,這很多都是過去生中的業障現前,因念佛故得以重報輕受,因佛號已深植八識田中,所以在發生急難時,便能展現「救急、救難」的神奇佛力。
現在以我在工作職場上經歷,與各位師兄師姊分享,在我工作部門裏每個人的工作具有其獨特性,因此新進人員務必依賴領班傳授技能,茲因個人資質魯鈍、膽小內向,再加上領班嚴厲教導,在剛開始的四個月學習過程中,嚇得我幾乎不敢上班,後來在母親的鼓勵下,我學會「不經一番寒澈骨,那來梅花撲鼻香。」我終於在工作上可以獨當一面,但我仍堅持要將工作上的經驗與技巧撰寫成「葵花寶典」,作為日後的經驗傳承,及新進人員的工作依據,因為我不希望新進人員跟我一樣重蹈覆轍,經歷驚惶、失措、無助的學習惡夢,雖然撰寫工作是多麼瑣碎、厭煩、廢時、廢力,甚至被同仁視為多餘及白費功夫,但我一直深信師父所言「菩薩畏因,凡夫畏果。」我要為我的工作負責 。
在工作職場上我一直秉持老師與師父的教誨「笨鳥慢飛,但要比別人先飛。」「深信因果」「萬般帶不去,惟有業隨身。」在現行功力主義的時代,大家都不願多為別人付出,且深怕自己會吃虧,要不是受師父的教導,實在無法堅持下去。現以一首流行歌曲內容來詮釋我在工作上的心路歷程,「每一次都在徘徊、孤單中堅強,每一次就算很受傷也不閃淚光,我知道我一直有雙隱形的翅膀,帶我飛過絕望。」就因我有一雙「深信因果觀念」的隱形翅膀,帶給我希望。一步一腳印經歷十六年,從凡事不懂的黃毛小ㄚ頭,終於躍居部門最高主管。「施比受更有福」,有能力更要多付出一些,如此福報就會跟著來臨,謹以我個人的案例與師兄師姊共勉。畢竟修學菩薩道是一條漫長之路,需要大家互相勉勵,共同邁向成佛的菩提大道。
南閻浮提眾生的我們,志性無定,習惡者多,縱發善心,須臾即退,若遇善緣,念念增長,因此在紅塵滾滾是是非非的世間,須給自己清淨修行的空間,誠如師父所言「任世變,修吾道。」於是抽空參加講堂一年一度的八關齋戒。齋戒當天一看到大雄寶殿既雄偉又莊嚴的景象,頓時抑止心猿意馬的心 。師兄師姊各個和和氣氣、彬彬有禮,大家真情流露,呈現出一片祥和的氣氛;另外於用餐時間,師兄師姊一位接一位井然有序地進入齋堂,且於用餐時大家都很惜福,碗盤中的食物一點也不剩,自律性之高歎為觀止。
一日一夜八關齋戒雖然很短暫,但卻為煩煩的生活注入一股清流與法喜,學佛過程本來就是細水長流的事,希望各位師兄師姊於百忙中,為自己的生死大事做規劃,多多參加各項齋戒,來淨化身心,使自己更有精力再度出發。
佛教不是學術而是一種教育,現今學佛普遍局限於個人修行且年齡層從青年到老年,但若要讓佛教普及化,應向下紮根擴及兒童,從小培養其正確的佛教觀念,使其有因果、道德觀念,就能解決當前社會層出不窮的自殺事件、鬥毆、親子問題及犯罪問題。當把「佛教生活化,生活佛教化。」方能徹底淨化人心,大家心存感恩的心,自利利人,自度度他,使人人離苦得樂,同生西方極樂世界。
來源法王講堂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