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1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三級古蹟-清水 國姓黃宅[53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11 19:22:0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清水國姓黃宅

國姓黃宅創建主黃汝舟日治時期擔任清水區長,其子黃茂林經營碾米廠與期米生意,經常往返台北,由黃茂林參考三峽民權老街街屋立面形式繪圖,再委託清水顏姓匠師設計,鳩工興建。
黃宅建築融合台灣、日本、西洋等風格,前落為折衷式樣,立面以西洋建築語彙的山牆、柱式、拱圈等構成,後落傳統閩南風格,以傳統剪黏、泥塑、木雕、石雕、彩繪為主要裝飾手法,而部份亦出現洗石子、磁磚拼貼做法,風格上與前落相配合,可見當時匠師之用心。
前庭有一水池,建築為合院形式,兩落雙護龍格局,前落面寬七開間,中央明間、次間未作隔斷,梢間、盡間相通,後落面寬亦為七開間,中央為神明廳,兩側梢間、盡間為房,由於尺度較前落高,皆有夾層,盡間前廊道有樓梯可直通夾層。
後落檐廊可通至兩側護龍,廊牆置以屏門上有泥塑裝飾,其後依序為矩形門,明暗相間,空間層次極為豐富。

豐原萬選居
萬選居,俗稱張家古厝,為立法委員張啟仲的故居,亦是他祖父張存英及伯祖張存庚、張存烈、張存城等四兄弟所建造的。該宅位於豐原市翁社里豐年路。建造於清同治十二年(西元一八七三年),迄今已有一百餘年的歷史,佔地一甲餘,建築三進院的大宅第,兩旁均有護龍,向外有三道大門。該厝外面築有圍牆,圍牆中間有一個大門。門之構造精緻美觀,古色古香,門上懸掛石刻「萬選居」,三個大字。

后里張天機宅
張姓祖先是廣東梅縣人,約在道光年間來台,原居東勢,後來到四塊厝、后里一帶買了許多土地(十三張附近)。日據時期繳租時,雖地在后里仍在東勢繳稅,當時庄長張堪勸他搬到后里,在后里繳稅,張天機答以在后里沒有合適的建地,張堪乃和他換地,將自己的七、八分地換給張天機,張氏乃在此築屋,約築於民國二十年左右。張家坐北朝南,門樓相當精緻 ,並有風水池。主體建築為兩進七開間四合院,前後兩進的建築手法及表現截然不同。第一進牆面全是磨細石子,以灰、淺褐兩個色調。第一進正身幾為西式的,不論屋面裝飾藝術、廳廊上配置的洗手台、庭中的養魚池(缸)、廊下的座椅皆設計精美。前後兩進間的庭園花木扶疏、幽靜高雅。後進則是以閩南式為主的傳統建築,後進正身顏曰「受書第」,正方彩繪裝飾縟麗,但書中人物已不再是傳統式的八仙過海或其它忠孝節義的故事,而是由「石莊」所繪的民初人物,雖顏色已有剝落仍可窺其全貌,其中也有林伯璿(社口林宅林振芳之子)的題字。

神岡呂家頂瓦厝
台灣除本島原住民族之外,因閩粵移民大量渡海入墾,傳統民居建築多延續原鄉地閩南風格,然而隨著時間演變,民生經濟日漸發展、生活型態改變再因人口膨脹迅速,居住空間不敷使用…等等,現今所見建築物大多為西式,高樓大廈林立,而留下少數傳統建築往往也因生活需要加、改建,保有原始建築風格者實屬少見;呂家頂瓦厝卻因族人移居他處,減少了改建的頻率,而保存較多原始構件,致而具有古蹟所應具備之稀少性、不易再現等特點。

筱雲山莊
筱雲山莊位於神岡鄉三角村大豐路一一六號,是前清舉人呂汝修的祖宅,這棟古老建築,建於清同治五年(西元1866年),至今已有一百四十餘年的歷史,為當年呂舉人的父親呂炳南,因奉養慈母,為使歡娛晚年而特別興建的,同時由於呂家富有,又好結交文士,一時名流雲集,名聞遐邇。

摘星山莊
位於潭子鄉潭富路二段八十八的摘星山莊,由清昭勇將軍林其中於清同治十年(西元一八七一年)起建,至光緒五年(西元一八七九年)完工,是一座兩進多護龍的合院式傳統民居建築。在現存的臺灣傳統民居建築中,摘星山莊可說是一座保存完整,形制宏偉、且頗具研究價值的古厝,尤其在磚雕、石雕、交趾陶、泥塑、大木結構、裝飾彩繪及防禦體系上,都有相當精緻的表現,而被譽為當今臺灣傳統民居的典範。

社口林宅
清康熙年間,林家祖先來台,在今日台中的神岡(也就是岸裡社)一帶落腳居住,到了林振芳這一代,因其善於理財且樂善好施,遂成為岸裡社一帶的地方領袖。同治年間,戴潮春之亂,林振芳曾出力幫助清軍圍剿戴潮春,再加上其常樂於捐助,清廷感念其義舉,遂頒給他「中書科」的名銜和匾額,以示嘉許。日治初期,林振芳依然發揮了社會賢達的影響力,仍為地方社會的中堅力量,並被任命為保良局長。社口林宅是林振芳最發達之時所興建,原為購置吳張舊宅而加以改建,初期規模大致在清光緒元年(西元1875年)完成,而護龍廂房的部分,則是在十幾年之後,隨著家族人口增加才陸續增建完成。

霧峰林宅
霧峰林宅係由下厝(大房宅)與頂厝(二房宅)所組成,二者各自包含不少 屋宅,形成建築群,是臺灣僅見的大規模宅第。其中下厝含有官邸建築之宮保第,尤屬難得。下厝地址在今臺中縣霧峰鄉本堂村民生路二十八號,面積 17,619 平方公尺,其主體建築為宮保第,始建於咸豐八年(1858年)。頂厝地址在今霧峰鄉錦榮村民生路四十二號,面積15,030平方公尺,其主體建築為景薰樓,始建於同治三年(1864年)。

來源:文建會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chen1490 + 10 + 4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10  SOGO幣 + 4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4 14:3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