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李錫金生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其人熱心公益,事親至孝,並在漳泉分類械鬥之時助人甚多,因此
其孝行事蹟傳 頌多時。於同治四年(1865)逝世,享年80歲,後誥封為奉直大夫國學生,光緒五年(1879)
由當時的新竹廩生<林鵬霄>等人薦舉,懇請官方為其節孝義行建立牌坊來表彰,兩年之後獲准建立。
李錫金,原籍福建泉州府晉江縣,字謙光,號義鐘,李禮玉之子,
生於乾隆五十一年(1786年),卒於同治四年(1865年),享年七九歲。
李錫金幼年喪父,家境貧寒,但事母至孝,為鄉里所傳頌。
嘉慶十一年(1806)與伯兄相偕至竹塹,初在某商家當工。
為替雙親修塚,他曾經哀求主人,預支五年傭金,主人感念他的孝心而許之。
其後,往來於彰化、鹿港,販賣貨物,獲利不少.....
嘉慶十七年(1812)在竹塹城米市街開張<李陵茂號>商店,自此家運昌隆,資產累積日增。
道光十六年(1836),捐銀一千圓,參與塹城東南山區的開發,為金廣福墾號捐資股夥之一。
道光十七年(1837),又與許泉記合夥向金廣福承墾埔地開墾,其後累積田產無數。
甫及壯年,即娶陳厚公長女陳氏為妻,生育十子。由於經商有成,家境富饒,建私塾,聘名師,
極力栽培諸子讀書,求取功名。
子輩或由科舉正途,或由捐官取得功名,長子聯超,附貢生,候選訓導;次子聯城,國學生;
三子聯芳,加五品銜中書科儘先教諭,;四子聯春,雲南縣丞;五子聯英,國學生,軍功六品;
六子聯青,佾生;八子聯選,候補分州同知銜加二級請五品封典;十子聯萼,監生。
咸豐四年(1854),艋舺分類械鬥,正逢歲歉,李錫金勇於出米平糶。
同治元年(1862),戴潮春為亂,率子協同地方紳董,辦理保安局業務,樂助軍餉。
石坊額板以青斗石雕刻而成,柱坊間榫頭相接,夾柱石的形狀猶如葫蘆形的抱鼓石,造形優美。
雕刻題材在各個構件上,與新竹地區牌坊大致相同,手法略遜於楊氏節孝坊,仍具相當水準。
來源:文建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