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95|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風俗民情] 開蘭第一人 吳沙[21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人情留一線、日後好相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15 00:50:5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2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談起宜蘭早期的墾拓功績,<吳沙>總是名列首位。他的生平和率眾入墾宜蘭的經過相當傳奇,
一直為人津津樂道。後人曾如此歌詠<吳沙>:「真成拓土無雙士,正是開蘭第一人」,
可說是對吳沙的開創之功,提出最高的感念

<吳沙>漳浦縣人。雍正九年(1731)生于福建省漳浦縣。

乾隆三十八年(1773)渡海來台,當時他已四十三歲,先居淡水,再遷居雞籠與蛤仔難的原住民從事
番產交易歷經多年,他將草藥、布匹、鹽、糖、刀等貨物賣給番社,又從番社換回如鳥獸、木材等山產,
深得蛤仔難番民的信任,又娶原住民婦,並獲得番目的頭銜及地位。

如此精通該地方的地理狀況和原住民的內情,於是他想結合漢人同伙,共同墾殖蛤仔難。


吳沙組織開拓隊伍,以漳州系移民為主力,配上泉州系和客家系,在嘉慶元年(1796) 率領漳泉粵
三籍移民一千餘人,鄉勇二百餘人,善番語者二十三人,從雞籠出發,乘船一舉占據烏石港,
登陸后在南邊築土圍,稱頭圍(即今頭城)。

嘉慶二年,原住民流行天花,不少人病死。吳沙懂一些藥方,乃主動醫治病苦中的原住民。
因此出現轉機,改善和原住民的友善的關係。吳沙趁此機會,禁止隊員私墾,而採取集體開拓。
吳沙將墾民組織,十數人為一結、圍則數十結為一圍等形式,形成嚴密而有系統的開墾群體。
在不到一年的時間,墾地幾十里,接連開發了二圍、三圍。

吳沙稍後於嘉慶三年(1798)農曆十二月九日,因積勞成疾病逝。由侄兒吳化繼之。
吳化不但很有才幹,同時也受同輩和部屬支持,從頭圍出發,向二圍.三圍.四圍.
五圍(今之宜蘭)、員山、湯圍、柴圍、大湖圍等廣大地區。
漸漸深入蛤仔難平野的中心地帶,而進行開墾工作,以至濁水溪北面。

昔日荒涼的噶瑪蘭地區,因為吳沙帶領漢人的墾殖,而逐漸繁榮,
也因此,吳沙被奉為開蘭的先祖。

當年吳沙在四圍(現今四城)所興建之三合院大厝,其後世子孫也因此定居於此,
在正廳供俸著吳沙的遺像,並懸掛許多牌匾。稱之為<吳沙故居>

在頭城火車站附近的城隍廟二樓為<開成寺>,正殿左廂奉祀楊廷理以及吳沙等人之神位
(牌位上登錄為吳沙成)

開成寺前有<昭績碑>(重刻)以彰顯吳沙之一生功績

(咸豐八年(1858),頭圍縣丞<王兆鴻>感其功績,特於烏石港前立「昭績碑」)

吳沙墓,曾於光緒十年(1884)、昭和六年(1931)重修,墓碑上書有
「金浦,光緒甲申年秋修,昭和辛未年修,皇清例授武信郎顯考諡春郁吳公墓」

<金浦>即福建省漳州府漳浦。墓制為三曲手格局,目前僅存墓碑與后土為舊物,墓碑兩旁
刻有螭虎圖騰,碑額有書卷造型雕刻,其上刻有「開蘭吳沙」,表彰吳沙拓墾宜蘭的貢獻。

來源:文建會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ntyang1961 + 4 + 2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4  SOGO幣 + 2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25 20:1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