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2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如何幫助受苦的人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7-26 00:54: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如何幫助受苦的人

一. 了解受苦者的需要

當我們說關懷受苦中的人,首先讓我們來了解受苦中的人面對各樣打擊時所需要的是哪些幫助,以及他們可能有的反應。

二. 一般人面對苦難時會經過的心理過程

1. 衝擊期

這段時期,人發現正在面對重大的變故,會注意到有危機,有些人會有被重擊的感覺,還有好像被打倒的感覺。這期間可能延續幾個小時,或好幾天,依危機情況的嚴重程度而定。嚴重時,有些人會馬上掉眼淚,也有人要等幾天以後才會有反應。

危機情況愈嚴重,給人的衝擊和使人麻木的感覺也愈強烈。在這時期,我們的思考能力會減低,多少變得有點麻木,有些人甚至無法思考,失去感覺,好像整個人都崩潰了似的。這時對他們說的話,以後還得重覆地說,解釋一些事情之後,人還會再問那些問題,好像從來沒聽過似的。由於麻木,他們可能做些不太明智的決定,不幸的是,有些重要的決定又非得在這時期內做好。延緩作決定不是好現象,所以,此刻他們實在需要協助。當事人要把心中的感受痛快的發洩出來,千萬不可把那部份感受壓抑下去,甚至故意否定它。

2. 退縮--混亂期

這個時期的特性是情緒低落,會有一種抑鬱或體力消耗的感覺,不想再去嘗試新的事情。

這個時期會有幾天到幾個星期那麼久。此時期否定自己感受的傾向比別的時期都強,甚至認為那些感覺很醜陋。有些人會不停的生氣,對自己的感覺感到罪惡感,另外一種結果,是產生羞恥感。從各種不同的感覺帶出來的痛苦,會導致人壓抑所有的感覺。

基督徒和非基督徒都會設法避免憂傷的心情;由於拒絕內心真實的感受,反而使情緒、身體和人際關係產生更多的困難。每個人都需要表達自己的感覺,因此朋友、親人、教會的弟兄姊妹等人能給的各種支持非常重要。

3. 適應期

這期間會比其他時候更長,情緒反應可能時好時壞,但是開始有積極的態度。此刻,人對未來充滿了希望,但並不持續的,時常會有起伏,因此仍需別人的幫助,直到他能客觀的看事情,也能接受別人的建議為止。他在靈命上會有新的領悟,他的價值觀、目標及思想和以前不同

4. 重建期

最後一個階段是重建及和好期。

自然的流露出盼望,是這個時期的特色。由於能夠做合理的決策,懷疑和自憐漸漸消失,有了新的工作、新的朋友、新的反應,對事情會採取主動。在人際關係上若有損傷,這是和解的最好時刻,像請吃飯、寫卡片、一起分享、幫助別人等等,都是與人和好的方式。

三. 從耶穌使拉撒路復活的事,看耶穌如何幫助馬大、馬利亞(約十一:1-44)

1. 耶穌去(11節):表達對受苦者的關心,陪伴她們渡過最困難的時期,傾聽受苦者心中的痛苦、委屈,讓受苦者不至孤單,並且去了解受苦者的需要,以便幫助。

2. 耶穌哭了(35節):和哀哭者同哭(羅十三15)

--站在受苦者的立場,認同他的痛苦,也進入他的痛苦,並且自然人性的流露情感,而非自置於痛苦的情緒之外,冷眼旁觀或唱高調。

3. 耶穌見証(25節):向受苦者見証神的大能,以聖經的應許給他盼望,使其能倚靠神(例詩三十四18.19),做法:

a) 如果對方未信主,帶領他信主(例路五17-26,癱子的朋友領其接受耶穌醫治)

b) 如果自己曾經遭遇過相同苦難,可分享神如何帶領(林後一4.5)

c) 用別人的見証來鼓勵受苦者

4. 耶穌喚醒拉撒路:伸出援手,給予受苦者實際的幫助(例路十25-37好撒瑪利亞人),做法:

a) 物質上的支援:視對方的需要和自己的能力提供援助,或發動募捐,聯眾支援。

b) 生活上的支援:照顧病人家人,幫忙家務等

c) 輔導其解決問題:以個人經驗或專業知識提供面臨難題者解決之道或心理輔導。

四. 要避免的錯誤

1. 不要定罪:如約伯的朋友,妄自定受苦者的罪,令受苦的人更加痛苦。即使受苦者錯誤,也不應再加以苛責,因為苦難本身已能令其悔罪。

a) 聽:聽和傾聽是不一樣的。聽,只是取得個人所需的資料;傾聽則帶有關懷對方的心意,會產生感同身受的反應。傾聽的意願來自關心別人,願意透過對方所說的話去瞭解對方。

b) 傳道書第七章強調了第二個原則--知道什麼時候說,什麼時候保持靜默。箴言十19說:「多言多語難免有過,禁止嘴唇是有智慧。」新譯本聖經(The Living Bible)的翻譯更生動:「不要說太多話。不然,你就是不斷把腳塞入嘴巴裡。當小心,棄絕怒言。」願意正確瞭解問題的輔導,會小心選擇言語。

2. 不擅解神的旨意:不要代替神為某些特殊事件解釋其心意。

3. 不強求受苦者:苦難雖有其積極意義,但不應強求受苦者一定要對苦難作出積極的回應,只要為他禱告,讓聖靈動工,讓他在自然的情境之下思想苦難的積極意義或神的美意。

4. 避免依賴:要避免人過度的依賴你,你得儘早向他表明清楚,你並沒有所有的答案,你倒希望他提出辦法來。因此,你向他表明,你期待他那方面的努力。在危機協談中有一條重要的原則,就是他會做的事,儘量讓他做,你不要插手。

五. 結論:

我們能給受苦者的幫助有限,但「神是我們的避難所,是我們的力量,是我們在患難中隨時的幫助(詩四十六:1)」,所以給受苦者最重要的幫助是為他們禱告,使他們能從神得到幫助。

但神也要用我們來幫助他們,耶穌給我們一個新命令,就是叫我們要彼此相愛。我們要從別人的需要當中,看到自己的責任,這是神給我們的託付。   

來源:苦難與罪惡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5 18: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