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觀音亭
本文章隱藏的內容
位址 台南市成功路八六號
年代 明永曆三十二年(西元1678年)
大觀音亭,在尖山南坡,明永曆三十二年 (清康熙十七年,西元1678年)建,前後 座泥金色相,左右塑十八羅漢,有凸字形前門 、拜亭、正殿,以祀大士、月老,後堂以住僧 ,為明鄭時期規模最大,亦最莊嚴的觀音亭。
民國三 十八年復修。
民國五十二年重建三寶殿 。最近 一次整修在民國五十七年至六十年。
今廟內所 存古匾聯,有王得祿、恒裕、周懋琦、洪毓琛, 陳懋烈、方祖蔭、羅洪標、葉晞暘等知府、副 將以上所獻匾聯八幅。
石作、木作多清嘉慶、 道光重修時故物,精美細緻。神祗則明永曆時 故物,端重莊嚴 。
大觀音亭興濟宮是位在台南市北區的著名廟宇,於民國七十四年(1985年)11月27日公告為三級古蹟。
該寺廟是由主奉佛教觀音菩薩的「大觀音亭」與主奉醫神保生大帝的與「興濟宮」所組成,雖分屬佛門、道教,但自創建以來即兩廟相連,關係密切,同屬一組織管理。現稱「財團法人大觀音亭興濟宮」。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