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終南道]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201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5:45:03
第二零一章 出手不凡曹黑子

   話說中平四年三月五日,黃巾大亂天下,帝都洛陽亦為亂民衝擊,天子一度被圍困于北宮之中,幾欲逃命而不得。慌亂之中,洛陽北尉曹操、廣平郡太守袁紹率眾驅散北宮前後二門之黃巾暴民,救靈帝于宮中。

    靈帝感其二人忠君體國,破天荒地未收分文,分別授二人兗州、冀州刺史之職,並官拜安東將軍、安北將軍。要說二人能在宦官把持朝政,“黨錮之禍”餘毒仍存之際迅速躥升,全憑一人逆天改命之舉。此人自然是穿越者趙興。

    趙興為了不使自己深陷巨鹿黃巾的漩渦之中,派出心腹典韋前往濟南刺殺了歷史上的黃巾告密者唐周,致使本該二月份爆發的“黃巾起義”被如期順延至了三月五日。趙興的這一大膽舉動,只為自己賺取了一頂謀逆的帽子,還差點折了骨血表弟李進思,實在有些得不償失。

    因為皇帝大封各地刺史,無形之中,趙興的對手紛紛提前崛起,現如今貴為兗州刺史的曹孟德,自然成為趙興時刻關注的潛在敵人。

    黃巾亂起之後,朝廷大赦天下黨人,號召天下有志之士招兵買馬,為平復黃巾禍亂出人出力。初到兗州上任的曹操十分順利地遊說到陳留富戶、孝廉衛茲的傾力資助,又得到了沛國譙縣(今安徽亳縣)夏侯氏和曹氏家族大票人馬前來投奔。

    這個情形與《三國演義》第五回裡所敘述的頗為相像,完全符合那個年代先裡後外聚集錢財、招募人員的遊戲規則。原話是這麼說的:“(曹操)遂連夜到陳留,尋見父親,備說前事,欲散家資,招募義兵。父言:‘資少恐不成事。此間有孝廉衛弘,疏財仗義,其家巨富;若得相助,事可圖矣。’”

    曹操昔日在洛陽為官時的好友荀攸(字公達),毫不猶豫地辭去黃門郎一職,帶著小自己六歲的叔叔——有“王佐”之才的荀彧(字文若),投奔了曹操。一時間,曹操身邊文臣武將齊備,兵強馬壯,物資豐沛,在兗州地界上大展才華,掀起一股革弊除舊的浪潮……

    活躍在兗州境內的黃巾軍主要有兩股,分別是渠帥韓忠率領的二萬人,他們攻打並佔據了東郡大部,然後蔓延向東,跨州進入了青州的平原郡;渠帥卜己率領三萬人攻打並佔據了山陽郡,然後兵分兩路攻打了位於山陽北部和東部的任城國和魯國,最終韓忠與蔔己會師濟北國,將“黃泛區”連成了一片……

    首席軍師荀攸對曹操言道:“黃巾亂民如山洪過境,泥沙之下,君子亦恐難擋。不如據堅城而守,安周圍百姓,待暴亂勢頭熄弱,大軍出城各個擊破,則事半功倍!”荀攸的建議就是先鞏固自己的勢力,避讓過黃巾亂民的鋒頭,自後再慢慢收服和攻打被黃巾亂民禍亂或者佔據的郡縣。

    曹操此人有個優點,便是唯才是舉,這與趙興英雄不問出處的做法異曲同工。他覺得荀攸的建議可行,便全盤採納,讓郡都尉夏侯惇率領兩萬郡兵死守郡城陳留,手下夏侯淵、曹仁、曹洪、曹真、曹鈍等將領則抓緊時間操練士卒,提高部隊的戰力。

    新上任的兗州別駕從事荀彧,利用自己曾求學潁川書院的身份,四處為曹操搜尋人才,半年時間內竟然請來了名士程昱(字仲德)和智者戲忠(字志才)。曹操與二人一番談論下來,只覺得程昱和戲志才的謀略不輸于荀攸,於是誠心相邀,拜程昱為治中從事,拜戲忠為兵曹從事。自此,曹操帳下的核心謀士全部到位,按座次分別為程昱、荀彧、荀攸和戲志才,陣容之豪華,絲毫不遜于趙興。

    荀彧有五個兒子(荀惲、荀俁、荀詵、荀顗、荀粲),個個都是能人,有的官至尚書的高位。荀彧還有八個孫子,在西晉之初也是個個官居高位,後人當眾仍然不乏年少多才,官居高位的牛人。荀家真不是一般的牛啊!要不是因為荀攸的兩個兒子早死,子嗣較少,這一支人要再出來七八個猛人,那真叫一個壯觀!

    閒話少敘,卻說有沛國譙縣勇士許褚慕名來投曹操,作為老曹的同鄉,立即受到黑子的賞識和重用。只見那許褚“長八尺餘,腰大十圍,容貌雄毅,勇力絕人”,使一把“九耳八環象鼻刀”,初來之時,曾與夏侯倆兄弟對戰,一百回合而不落敗,被曹操驚呼為“虎癡”將軍,遂成為曹黑子的侍衛統領,寸步而不離曹操左右。

    趙興於並州境內不到一月時間,“橫掃黃巾流民,竟複並州安寧”的消息傳到陳留之後,狠狠地刺激到了曹操。當時兗州境內的黃巾禍亂已經過了最初氣勢洶洶的階段,曹操於是命手下夏侯倆兄弟各率軍五千出城尋找戰機。

    夏侯惇(字元讓)一路人馬出了陳留之後,沒有直接去攻打韓忠部黃巾的老巢東郡,而是先向濟陰郡緊靠著陳留郡的冤句縣下手。隨軍謀士程昱向夏侯惇提出了“打草驚蛇”的計策,竟然與趙興總結歸納的《三十六計》之第十三策不謀而合,令人不得不嘆服中國古人的戰爭謀略和智慧,真是站在當時當世的最前沿。

    程昱的“打草驚蛇”之策詳細說來,就是把己方出兵的聲勢刻意宣揚一番,然後耀武揚威慢慢悠悠地向著冤句城進軍,巴不得周圍的黃巾亂民都知道官兵出城來收拾自己了。

    一開始夏侯惇覺得程昱這麼搞,實在有點底氣不足的樣子,分明是懷疑自己統兵打仗的本事。後來經程昱耐心向其分析了天下形勢,告訴夏侯惇當今之計是要保存實力,儘量減少經過訓練的士卒損耗,夏侯惇這才知道程昱的戰略眼光之長遠,於是盡納其言。

    果然,被驚嚇過度的散亂黃巾流民紛紛逃離冤句,向著東郡和山陽郡而去,意圖投靠韓忠和蔔己所率黃巾大部。夏侯惇率領五千郡兵在後面慢慢悠悠地追著,一口氣收復了冤句、定陶、句陽、成陽、乘氏、廩丘等縣,竟然沒有一名士卒損耗,反倒是收納了上述各地流落鄉里的散兵游勇數千人,進一步壯大了己方的隊伍。

    夏侯淵(字妙才)在夏侯惇一路人馬出城之後不久,也率領五千士卒出了陳留城,他們進軍的方向是東郡,也就是韓忠的老巢。隨軍謀士戲忠也為夏侯淵出了計謀,與程昱的計策卻是完全不同。戲忠的策略被其稱為“關門打狗”,也就是後世大家常說的“口袋戰”、“包餃子”。其實,要是趙興的鐵杆粉絲賈穆在場的話,一定會大聲說:“這不就是鎮北將軍對我們講的‘關門捉賊’之策嗎!”

    ‘關門捉賊’之計,為趙氏三十六計之二十策。不得不再一次嘆服三國時代的謀士們,他們真了不起,只是憑著自己對於天時、地理等戰場因素的分析,便能夠自然而然地提出一個個充滿智慧的謀略計策。

    言歸正傳,夏侯淵手下不過五千士卒,如何行那“關門打狗”的計策?這就要從東郡的地形說起。從軍事地圖上看去,東郡全境如同一條鯰魚,大頭挨著青州平原郡,尾巴抵著陳留郡。夏侯淵手下五千人一口吃不下東郡這條“大鯰魚”,但可以一刀剁下鯰魚的尾巴,然後細嚼慢嚥地品嘗。

    戲忠的建議就是五千士卒迅速出兵濮陽和頓丘,將濮陽至頓丘以西的黃巾亂民,全部關進北面黃河與南面陳留做成的口袋裡面。不得不說,這一計策非常可行,既能與出兵濟陰郡的夏侯惇相互依託,又避免了一開始便於韓忠的主力部隊發生正面決戰。等夏侯淵吃完了魚尾巴,兗州的實力又養肥了一圈,這時候再向東北推進,吃掉魚肚子就不是什麼難事了。

    戰事的推進果然與戲忠的分析完全吻合,韓忠並未將主力投放在緊靠朝廷重兵把守的陳留郡,而是正忙著向東進入青州平原郡。濮陽、頓丘、白馬、燕縣等地的黃巾亂民不過一群烏合之眾,被夏侯淵率軍圍困之後,亂哄哄地出城作戰,手裡拿著的是柴叉、棍棒和菜刀之類的武器,如何能抵擋得了夏侯淵手下士卒的弓箭攻擊?

    夏侯淵麾下的曹仁、曹洪倆兄弟更是兇猛異常,只帶著數百人便敢趁夜爬進頓丘城,直接殺進被黃巾頭目佔據的縣衙之內,一陣砍瓜切菜便結果了縣衙之內的百十號黃巾頭目和親隨,頓丘城順利落入官軍手中。

    不到半月時間,夏侯惇帶著七千士卒已經推進到了毗鄰山陽郡、東平國和東郡的巨野澤,而夏侯淵也率軍打到了東武陽城下,距離韓忠的大本營聊城僅隔著陽平和樂平兩縣。

    到了這時,韓忠和蔔己才意識到自己的“菊花”,已經毫無遮掩地暴露在了官軍的刀槍之下,於是兩部黃巾停止了東進的步伐,集結重兵,掉過頭來,準備在巨野縣和範縣分別與夏侯惇、夏侯淵進行決戰。

    此刻韓忠和蔔己並不知道,老曹新近又招募到了一萬人馬,正親自率領原來防守陳留的一萬士卒正加緊趕路,準備增援夏侯倆兄弟。留守陳留的重任則由荀攸和荀彧倆叔侄承擔起來。

    接到曹操消息的夏侯兄弟停下了狂飆突進的勢頭,將大軍分別擺在了東武陽和乘氏兩地,一副準備與韓忠和蔔己決戰的勢頭。

    曹操率領一萬大軍抵達巨野澤後,立即命人伐木為舟,用了五天即趕制出了可供三千士卒渡澤的舟楫。隨後曹操親率三千士卒渡過巨鹿澤,悄悄地摸到了卜己主力屯駐的巨野縣後方,只等夏侯惇率領一萬四千士卒對蔔己發起攻擊時,在背後狠狠地拍一記“黑磚”。

    夏侯惇依照約定好的時間,果然對蔔己發起了猛烈地攻擊。卜己手下雖然有三萬人馬,但不過是村夫和流民臨時拼湊而成的烏合之眾,面對夏侯惇麾下大軍的攻擊,自然勉強抵擋,根本無還手之力。正在雙方激鬥之時,卜己忽聞身後喊殺聲大作,只見一路官軍正殺了過來。這一下,本就士氣不旺的黃巾軍心大亂,紛紛扔掉兵器四處逃竄。

    一場毫無懸念的圍殲戰結束之後,渠帥蔔己被曹操手下許褚生擒,三萬黃巾流民戰陣之上被殺掉萬余,其餘一萬多人盡皆被俘,兗州官兵大勝。隨後曹操兵分兩路,讓夏侯惇率領一萬士卒繞著巨野澤從東南部出發,悄悄摸到了韓忠駐軍的范縣東南十裡之外,自己則帶領剩餘的五千士卒前往東武陽支援夏侯淵。

    韓忠手下不過兩萬多人馬,此時參與圍剿黃巾的兗州官兵已經多達兩萬三千多人,韓忠的下場自然好不到哪裡去。范縣之戰在夏侯淵的率先進攻下拉開帷幕,不到半日功夫,從後面插上來的夏侯惇一部便攻克了兵力空虛的範縣,然後投入大部分士卒加入到了圍攻韓忠的戰團之中。

    是役韓忠當場戰死,兩萬多黃巾“暴民”被官軍屠戮了一萬多,剩餘的近萬人自然成了俘虜,全數被曹操押解回了陳留。至此,禍亂兗州的黃巾之禍徹底被曹操在兩個月內平復,速度也就比玩“假球黑哨”的趙興慢了半個月!
匿名
狀態︰ 離線
202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5:45:26
第二零二章 四世三公名頭大

  說完了曹黑子,讓我們再把視線轉向黃河以北的冀州平原。

    現如今的冀州刺史袁紹,上任之初還真是頗為坎坷,只因為“天公將軍、地公將軍、人公將軍”都在冀州地頭上鬧騰,靠近黑山的地方還有黑山軍在四處惹事生非,朝廷又沒有大軍護送袁紹前往,就是給袁紹一百個膽子,他也不敢隻身前往距離巨鹿郡治廮陶城不倒五十裡的州治所高邑啊!(高邑縣位於今河北省西南部,在石家莊與邢臺市之間,縣名從東漢沿用至今)

    袁紹的上任,全靠了北中郎將盧植一路跨過黃河之後的用兵如神。當初田豐帶著十來萬“黃巾亂民”圍困廣平城達半月之久,差點把廣平太守袁術逼得吐血而亡。

    隨後盧植率領“屯騎、越騎、步兵、長水、射聲”五營兵馬,三萬多人浩浩蕩蕩地北上廣平。於是田豐將人馬分作三撥,從容不迫地撤進了壺關以西的並州境內,盧植到了廣平之後也只好乾瞪眼,並未頭腦發熱去撩撥當時由徐晃率兵把守的壺關,而是帶著大軍一口氣向北打到了冀州治所高邑之後才停了下來。

    洛陽城內得到消息的袁紹趕緊收拾行囊,帶著新近來投的謀士沮授和三百家兵急吼吼地越過黃河,花了十來天,終於趕到了已經破敗不堪的州治高邑。與盧植一番客氣之後,袁紹隨即在謀士沮授的建議下廣發告示,招賢納才。

    不得不說“四世三公”的名頭著實好用,不到月余,藏身于冀州和幽州的猛人智士紛紛來投袁紹。這其中有早就被袁家暗中招納的“河間二虎”顏良和文醜,也有昔日韓馥帳下的謀士荀諶(字友若)、辛評(字仲治)轉投袁紹。

    說起荀諶此人,有些書友們可能不太熟悉,但你只要想想他姓荀,出自豫州潁川,表字還叫友若,與荀彧的表字文若僅一字之差,應該不難想到此人的身份了吧?不錯,他正是王佐之才荀彧的四兄,也是集謀略與治政為一身的大才!史書記載荀諶投袁紹之後,因為被郭圖、逢紀和許攸之流排擠,未得重用,官渡之戰袁紹大敗後便不知去向,並沒有前去投靠在曹操陣營裡混得如魚得水地荀攸和荀彧。

    話說三國時期一窩一窩出人才的家族,荀家絕對不輸給司馬氏、諸葛氏、曹氏、袁氏、孫氏。荀攸、荀彧、荀諶(下一章專門交待)三叔侄的能力本事絕對不輸給諸葛亮、諸葛瑾、諸葛誕三兄弟。要是再加上荀彧的祖父是荀淑,為朗陵令,是東漢末年名士。荀淑有八子,號稱“八龍”,與“司馬八達”不分上下。荀彧的父親荀緄曾任濟南相,叔父荀爽曾任司空。這麼算下來,荀家真不是一般的氏族,絕對堪比後世的曾國藩家族。

    說完了荀諶,我們再來說辛評。辛評也是潁川人,當初和荀諶一起投奔韓馥而來,袁紹來了冀州之後,他也是慕名轉投了袁紹。史書記載,袁紹死後辛評繼續輔佐袁譚,被這個草包給活活地氣死了。

    前面已經說給了,袁紹廣發“英雄帖”,利用自己“四世三公之後”的響亮名頭招攬人才。沒有過多久便有冀州名士逢紀(字元圖),冀州魏郡人審配(字正南),豫州潁川人郭圖(字公則),荊州南陽人許攸(字子遠)相繼來投。一時之間袁紹帳下有名的文士竟然達到了七人,比起當初趙興絞盡腦汁拐帶田豐和陳宮來,不知道容易了多少!

    不過話又說回來,袁紹儘管得了歷史上有“河北三傑”之稱的沮授、許攸二人,更有“王佐”的四哥荀諶,冀州名士逢紀、審配,潁川名士辛評、郭圖等人來投,但他的智囊團從一開始就隱藏下了隱患。

    這是因為上述七人除了許攸之外,明顯分成了潁川幫和冀州幫兩夥,而且人數正好是三比三!加之郭圖其人只是擅長爭權奪勢,出謀劃策,卻對軍隊掌握一竅不通,屬於察言觀色揣度人心的奸臣;許攸其人更是詭計多端,貪財好利,還跟曹黑子是鐵哥們,有這倆個操蛋的傢伙混在袁紹陣營裡面,將來真有袁紹好受。

    說完了慕名來投袁紹的文臣,再說武將。當初袁紹在洛陽混跡的時候,結交了潁川人淳於瓊(字仲簡),此人頗有勇力,懂兵法,深得袁紹器重。袁紹一到冀州便邀請老哥們淳于瓊來冀州替自己統兵打仗,淳於瓊也不推辭立即便北上而來,成為袁紹手下排名第一的武將。

    說起這個淳於瓊來,在史料之中也曾經留下了不少記錄。據《三國志》記載:淳于瓊與袁紹、曹操等人被靈帝拜為西園八校尉,淳于瓊更是高居右軍校尉之職,後為袁紹手下大將,官渡之戰時因為失了袁紹囤糧的核心根據地烏巢,被袁紹吐血而亡之前一怒之下砍了腦袋。

    繼淳於瓊來投之後,冀州安平廣宗人郭援(字叔業)也慕名而來。卻說這郭援自幼喜歡舞槍弄棒,身形威猛剛健,相貌醜惡猙獰,使一杆月牙戟,弓馬純熟,與趙興麾下的周倉有得一比,也算是一員難得的二流武將。

    到了十月的時候,又有張家三兄弟齊投袁紹,分別是使一柄開山斧的張旭,使一口鬼頭刀的張凱和使一柄大刀的張南。

    這還不算完,又有南皮人焦觸善使一柄大斧,帶著好友蔣奇、蔣義渠一起來投袁紹;另外還有不知名的勇武之人呂威璜、韓珩、馬延、岑壁等人來投袁紹。

    這下袁紹帳下的文臣武將之多,一口氣都數不過來。其中文士七人,武將十二。讓趙興胸悶的事情還在發生,十一月裡,袁紹帳下謀士辛評又將自己弟弟辛毗(字佐治),從穎川書院裡給忽悠到了冀州,這一下袁紹帳下的文臣武將達到了二十人之多!

    看到了沒有,這就是“四世三公”的巨大威力!趙興從當初販酒賣傢俱起家,折騰了整整四個年頭,費盡心思,才攢下了如今緊靠著鮮卑人和羌胡人,不太富裕的並州之地。麾下雖然有幾員最拔尖的武將和兩三個知名的謀士,可跟袁紹崛起的速度相比,還真是不夠看啊。

    不過始終關注著幾個潛在對手的趙興,得悉袁紹的這些情報之後,並未羨慕嫉妒恨。按當時趙興私下裡跟李進思說的話:“這些人就暫時寄存在袁紹那裡吧,等哥有空了一窩給他搬空!”趙興說這話時,正在忙著籌畫“青泥窪”戰役呢!

    其實,要說對外族用兵作戰,當時除了趙興之外,位於東北方也有一位將軍正跟著遼東鮮卑在死磕呢。此人是誰?白馬將軍公孫瓚!
匿名
狀態︰ 離線
203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5:45:48
第二零三章 強勢崛起公孫瓚

   說起公孫瓚這個人,我們首先要對東漢末年東北方的地理行政區劃作一個簡單的交待和說明。

    東漢末年,位於大漢疆域東北部的幽州實際上是由現今山西東北部、河北北部、遼寧大部以及朝鮮西北部這麼一片區域組成的一個東西十分漫長而南北很狹窄的不規則地區。整個幽州北部都是各種少數民族,比如遼東和遼西鮮卑、烏丸、高句麗、扶余、挹婁、沃沮、三韓(馬韓、牟韓、辰韓)。

    這裡南道要特別為大家更正一個概念:東漢末年的高句麗跟現在某個半島上的兩個棒子國家一毛錢的關係都沒有!高句麗的具體位置就是如今東三省的吉林省靠近遼寧的大部分,而高句麗的北方便是扶余、挹婁(佔據黑龍江省和俄羅斯的錫霍特山脈),高句麗的東方靠近圖門江出海口便是沃沮。

    當時佔據朝鮮半島大部分版圖的是三韓,至於朝鮮這個稱呼,則要往前推上千年。西周滅商之後,商朝遺臣箕子率領五千人到朝鮮半島與當地土著建立了“箕氏侯國”。武王伐紂成功後,將其封為諸侯國,史稱“箕氏朝鮮”。儘管這段歷史在太史公司馬遷所著的《史記》中有過專門記載,但對於在大漢時代某個連文字都沒有的鳥毛地區的後世“歷史學家”來說,他們是死活都不承認這段歷史的。

    關於某半島上那點少得可憐地歷史,以後南道還要跟大家細說,現在讓我們把目光投注到正跟遼東鮮卑和烏丸人死磕地白馬將軍公孫瓚的身上。

    公孫瓚(字伯圭),遼西令支人(今河北遷安南),初為遼東屬國長史,因為率軍奮起反擊犯邊的鮮卑和烏丸人而被朝廷升為中郎將,封右北平郡太守,領土垠、徐無、無終、俊靡四縣。

    公孫瓚早年曾師從盧植,用現如今流行的說法來講,他就是劉大耳朵的學長。自從黃巾亂起之後,公孫瓚忽然感到北方的鮮卑人和烏丸人老實了很多,於是便收拾人馬調頭西進,響應朝廷的號召,對漁陽郡、廣陽郡等地的黃巾亂軍發起了猛攻。要說公孫瓚能夠這麼從容西進,還全靠了趙興。

    當時,趙興一口氣將南下犯邊的鮮卑聯合大軍打得死的死、俘的俘、逃的逃,隨後趙雲又率領蒼狼軍深入漠北之地,攻陷鮮卑人的王庭彈汗山,就這趙雲還覺得不過癮,竟然調頭向東追著遼西鮮卑人一陣猛打,一下子搞得遼東、遼西鮮卑甚至是烏丸人都紛紛自危,不敢再在幽州北部惹事生非,而是紛紛向北逃竄。

    公孫瓚和弟弟公孫越帶著三千“白馬義從”進入漁陽郡之後,遭受到了當地黃巾亂民的拼死抵抗。要說這黃巾亂軍的戰鬥力也分地域,越是靠北的地方,因為氣候苦寒,老百姓大多彪悍不懼死,這就造成了越是靠北的黃巾軍戰鬥力就越強,圍剿起來越困難。

    正在與黃巾亂軍僵持之際,公孫瓚聽聞帳下親兵報告,說有昔日冀州刺史韓馥別駕關純、長史耿武兩人在帳外求見。公孫瓚正在為手下可用之人缺少而犯愁,聽到這個報告之後心頭一動,趕緊出賬迎接二人。

    “無主之人拜見公孫將軍!”關純和耿武一起抱拳向公孫瓚行禮。

    “二位能士今日來訪,瓚不甚榮幸!”公孫瓚客氣地說道。

    “將軍為國戍邊,屢挫鮮卑、烏丸于長城之外,關某敬服!”落座之後,關純稱讚公孫瓚道。

    “些許小功,何足掛齒!”公孫瓚繼續客氣地推辭。

    “不知將軍如今帶兵平復漁陽黃巾禍亂可否順利?”耿武終於問道了正題。

    “漁陽一地黃巾暴烈頑劣,清剿起來十分吃力!”公孫瓚歎口氣,有些憂愁地說道。

    “耿某不才,願為將軍薦一人,有此人從旁輔助,則破漁陽黃巾如探囊取物!”耿武說道。

    聽耿武說漁陽有如此可堪大用之才,公孫瓚不由得大驚,於是急忙問道“不知先生所薦者何人?”

    “漁陽雍奴大族田氏後人田豫!”耿武答道,“此人自幼熟讀兵書,弓馬嫺熟出眾,有大才,與耿某有舊,是以薦于將軍!”

    “如今正當用人之際,兩位先生不如屈就瓚之帳下,異日但有去處,決不阻攔!”公孫瓚順勢向關純和耿武拋出了橄欖枝。

    “謝謝將軍收留!”關純也不推辭,大大方方地答應了。

    “耿某願為將軍前往雍奴說服田國讓來投!”耿武主動承擔了招攬田豫的任務。

    “能得兩位先生輔助,瓚猶如再添臂膀矣!”公孫瓚高興地說道。

    之後,經過一番深入交流,公孫瓚才知道原冀州刺史韓馥已經去了長安,關純和耿武二人不願隨韓馥遠涉長安,亦不願意留下來伺候新主子袁紹,於是經過商量之後,跑到北方來投靠公孫瓚,打算為大漢戍邊守疆。

    第二日耿武便前往雍奴尋找好友田豫,因為當時公孫瓚駐軍的平穀城距離雍奴不到七十裡,來回不到五日時間,便將田豫給請到了公孫瓚的帳下。

    “雍奴野人田豫見過白馬將軍!”田豫向公孫瓚行禮。

    “國讓見外了,吾晝夜期盼汝能早日前來襄助!”公孫瓚拉著田豫的手高興地說道。

    “承蒙將軍垂青,今後豫願追隨左右,略盡薄力!”田豫自謙地說道。

    “好、好、好!能得國讓襄助,破黃巾亂民豈不易哉!”公孫瓚放聲大笑。隨後公孫瓚拜田豫為白馬義軍軍師,右北平郡長史;拜關純為右北平郡主簿,拜耿武為右北平郡功曹。

    對於田豫此人,史料之中有不少的記載,總的來說,此人用兵詭譎,進退有度,又擅長打理內政,才能和趙興帳下的賈詡頗為相似,可以稱之為年輕版的賈詡。歷史上田豫最終降了曹魏,官拜使持節護匈中郎將軍,振威將軍,封並州刺史,長樂亭侯。田豫在對外族作戰中十分了得,而且擅長治理州郡,最終幹上了趙興如今正幹著的並州刺史這一重要職位。

    田豫上任之後,隨即向公孫瓚舉薦了一位箭法高超絕頂的武將慕容平,又舉薦了一位熟悉北方大漠情形,經常行走長城內外的本地通田疇。公孫瓚得了田豫這位大能的輔助,又得了慕容平和田疇的跟隨,一時帳下人才濟濟,在隨後圍剿漁陽黃巾亂民的戰鬥中,果然勢如破竹,用了不到兩個月便肅清了漁陽的黃巾叛亂。

    朝廷得了公孫瓚的捷報之後,為鼓勵其他州郡的統兵將領奮力作戰,又為公孫瓚升了官,將趙興讓出來的平北將軍封號給了公孫瓚,也算是一種變相削弱趙興的手段。

    為什麼這樣說呢?其實按著趙興本意,他是想給自己帳下的關羽、徐晃等人爭取一些封號的。透過王越,趙興也將這層意思轉達給了太子劉辨,劉辨也表示同意。奈何朝中大臣袁隗、張溫等人從中作梗,最後便宜了公孫瓚。

    不過趙興得知公孫瓚升了平北將軍之後,心裡倒也是挺安慰。他想到公孫瓚既然升到了從三品的高位,今後必然會在幽州強勢崛起,既可以防備北方的鮮卑和烏丸,又可以壓制圖謀獨立遼東的公孫度家族,最後跟袁紹幹起架來應該也不會太吃力,這對於需要時間積蓄力量的並州而言可是好事情。至於今後萬一公孫瓚就地坐大,不好收拾,可能會妨礙趙興統一天下的步伐,這都是後話了,對付公孫瓚,趙興還真不覺得有多麻煩。

    後來的形勢發展直接印證了趙興的判斷,公孫瓚最終跟袁紹為了爭奪幽州死命地掐起來之後,豈止是不曾吃虧,倒是讓袁紹狠狠地吃了不少悶虧!
匿名
狀態︰ 離線
204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8:29:17
第二零四章 羽翼漸豐劉大耳

  說完了公孫瓚,我們再來說他的師弟劉備。

    中平三年秋,劉備向老師盧植辭行之後,一路向北遊學,所過之處遍訪當地世家大族,倒也十分逍遙快活。

    劉備此人雖然武藝稀鬆平常,兵法馬馬虎虎也還湊合,但他有兩樣長處:一是劉備為人謙恭,有親和力,走到哪裡都不討人嫌。加上他頭頂還有一頂中山靖王劉勝後人的光環,身後還有盧植學生的背景,所過之處人家都會給他留幾分面子;二是劉備有一雙識人辨人的亮“招子”,只要被他看上的人,十有**都很有才幹。

    劉備一路向北到了涿郡,已是年末,正好遇到同鄉商人張世平和蘇雙。小的時候曾經靠販鞋織席為生的劉備,跟經商的張世平和蘇雙一見如故,三言兩語的忽悠之下,便得到了蘇雙的信任和支助,於是便出現了前文大過年地,張世平跑到上黨買酒的一幕。當時趙興並不知道張世平替蘇雙買酒的最終原因竟是劉備為了結交涿郡幾位豪強,也就大大方方地答應了張世平。

    劉備得了一車長河大麯之後,便依次拜訪燕人張飛、高覽和韓猛,隨後幾人慢慢熟稔,經常湊在張飛家裡飲酒談論國家大事,不知不覺廝混到了中平四年的三月。忽然平地裡一聲驚雷,黃巾亂軍掀動了大漢根基。一直就在尋找發跡機會的劉備,於是將幾人湊攏起來一番遊說,在張飛家後園裡跪拜田地,義結金蘭,然後從張世平和蘇雙那裡得到支助,迅速拉起了一支兩千人的隊伍。

    話說自從劉備有了“槍桿子”之後,竟然也有不少沾親帶故的文士武人前來投奔。高覽跟了劉備,在四兄弟當中排行老二,他有兩個堂房兄弟,分別叫高平和高槐,也頗有勇力,隨即也投效到劉備帳下。高平使一柄長錘,高槐使一柄鎦金鐺,倆兄弟都跟著高覽,成為高覽的副將。

    劉備四兄弟中張飛依然排行老三,而韓猛排行老四。前文裡特意提到過,韓猛論武藝僅次於顏良、文醜,與張郃、高覽不相伯仲,指揮打仗能力一般,為人有些自大,但作戰十分勇猛,按照歷史本該投在袁紹帳下,成為“河北四庭一柱一正樑”中的那一根柱子,在這個時空裡卻讓劉備捷足先登,收攬到了帳下。

    劉備得了一根柱子,隨後韓猛這條棒槌又幫劉備拐來了一根正樑!這根大樑正是韓猛的師傅,被稱為“河北槍王”的名將韓榮!儘管韓榮當時年歲已高,鬚髮皆白,但頗有幾分當年廉頗未老的雄姿,每餐能吃幾大碗飯,幾斤肉,還能喝一壇長河大麯。有了韓榮這個帶兵老將的加入,劉備麾下的兩千生瓜蛋子不出兩月就被訓練的整整齊齊,初步具備了戰力。

    韓榮來的時候,還帶了一個親侄子韓瓊(字子瑜)一起來。這個韓瓊,身高八尺有餘,面目白淨、朗眉星目,甚得韓榮的喜愛,是韓榮的關門弟子,槍法也是不凡,與趙雲的二師兄張繡有的一拼。話說張繡在史書中號稱“北地槍王”,而韓瓊卻是“河北槍王”韓榮的親傳弟子,今後若是這兩人戰陣之上撞在一起,還真讓人期待呢。

    劉備帳下武將暫時就這些,儘管人數有點少,但可以看出來沒有一個是軟柿子。儘管關羽被趙興搶先挖了牆角,但還有張飛這員可以劃歸到超一流的猛將可用,更有高覽、韓猛、韓瓊三個可以劃入一流靠後的武將跟隨,可以說劉備的實力比之歷史之中桃園結義之初還要強一些。

    說完了劉備帳下的武將,再來說文士。

    涿郡有文士名簡雍(字憲和),其人本姓耿,而幽州人將耿說成簡,於是他便改為姓簡。簡雍年少時遊歷洛陽,與劉備相識。劉備在涿郡舉起對抗黃巾軍的大旗之後,他立即毛遂自薦地就投奔而來,當時得到了劉備的熱情接待,成為劉備帳下左僕射。

    簡雍跟了劉備之後,便四處幫著劉備搜羅人才,不久發現了滯留在冀州靠近幽州易縣境內的荊州南陽人陳震(字孝起),經過簡雍一番遊說,陳震欣然前來投奔劉備,亦得劉備器重,辟為帳下右僕射。按照歷史記載,陳震本該在劉備領荊州牧時出仕任從事一職的,這一世卻是提前加入了劉備的陣營。陳壽稱讚陳震性格忠純,老而益篤,為諸葛亮等人看重,在蜀國為官時曾官至太尉。

    陳震一加入劉備陣營之後,便給劉備帶來了驚喜。他向劉備舉薦了兩位能人,一個叫陳群(字長文)、一個叫陳琳(字孔璋)。

    史料記載:陳群,潁川許昌(今河南許昌東)人。早年被劉備辟為別駕,曹操入主徐州後捉住了陳群,辟為司空西曹掾屬,後又任轉參丞相軍事。213年,曹操封魏公,陳群為禦史中丞,後又任吏部尚書,封昌武亭侯。曹丕代漢,陳群為尚書令,晉爵潁鄉侯。225年,陳群為鎮軍大將軍,領中護軍,並錄尚書事,總攬朝政。

    要說三國時期政治能力最強的幾個猛人,我們掰著指頭數一遍:曹魏陣營裡面最強的是三人荀彧、陳群和鐘繇;蜀漢陣營裡面最強的是諸葛亮、蔣琬、費禕;東吳陣營裡面最強的三人是魯肅、張昭、張紘。橫向比較,陳群的能力絕對排在前五名。劉備在此時得了陳群,不啻於得了另外一個諸葛亮。

    至於另外一位文士,廣陵洪邑人陳琳,這位仁兄也不簡單,他素有才名,擅長文筆功夫。按照史料記載,陳琳一開始是在袁紹帳下擔任主簿一職的,也就是專門負責公文起草的“書記官”。( 現如今稱之為辦公室秘書長)當時袁紹南下官渡討伐曹操時,陳琳可是寫了一篇名震華夏的超級檄文,直接把曹黑子罵的狗血淋頭,差點氣得背過氣去。

    經過三個月的磨合之後,劉備也于中平四年秋開始發兵攻打涿郡周圍的黃巾亂民。甫一開戰,初上戰場的張飛便展露出兇猛的一面,只一個照面便挑死了黃巾軍將領高升,然後狀如餓虎一般撲進了黃巾亂民之中,只殺得數千黃巾軍屁滾尿流,頓時作鳥獸散。劉備一口氣蕩平了涿郡附近的黃巾亂民之後,立即揮師南下向冀州北部河間國境內的黃巾軍發起猛攻。

    前文已經提到過,攻打冀州北部常山國、中山國、河間國等地的是黑山軍張燕統率的十萬大軍。這張燕可不同于其他的黃巾統領,此人不僅有一身迅捷勇猛的武藝,更是熟讀兵法,善於排兵佈陣,別的黃巾渠帥打仗不過是一郡一郡地推進,而他一上來就同時攻打三個郡國,可見其雄心壯志不小。

    劉備遇上了強橫地張燕,會是什麼結果呢?且看下一章南道為您細說。
匿名
狀態︰ 離線
205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8:29:40
第二零五章 占山為王褚飛燕

   上文提到劉備帶著兩千二流士卒在涿郡旗開得勝,於是以為天下黃巾都是稀鬆平常,不堪一戰,便氣勢洶洶地南下攻打被黑山軍佔據的河間國,結果一頭撞在了張燕的槍口上,吃了一個悶虧後趕緊撤回涿郡,整備軍隊,以待盧植大軍北上時再為支援。

    能讓劉備在戰陣上吃虧,可見張燕此人帶兵打仗還是有一套的。張燕乃常山真定人(與趙雲同鄉),本姓褚。黃巾亂起之時,聚集鄉里附近的青壯當了山賊,手下人數一度達到了上萬。說句開玩笑地話,趙雲要不是早早地被趙興提拔起來,說不定還要跟著褚燕混上一段時間呢!褚燕剽捍捷速過人,因此被人稱為飛燕。

    那麼褚飛燕又怎麼會改名為張燕呢?這還得從另外一路黃巾頭領張牛角說起。張牛角乃博陵(今河北定州)人,隨大賢良師起事,號將兵從事,後來與張燕的黑山賊合軍一處。褚燕推張牛角為帥,兩路人馬合為一處,攻打中山國都盧奴(今河北定州)時,張牛角被城頭射下來的箭矢命中了要害,在臨死之前交待自己的部眾追隨褚燕,告曰:“必以燕為帥。”

    張牛角死後,褚燕成為大軍的統帥。為了懷念張牛角,褚燕改姓為張,從此被人稱作張燕。因為常山、趙郡、中山、上黨、河內等地都在太行山脈的覆蓋之中,這些山區之間都有山谷互相接通,張燕於是進入黑山,將各地山賊流寇全都兼併到黑山軍的麾下。

    昔日曾被趙雲帶著人馬狠狠洗掠過的太行山脈內的山賊,這下算是找到了組織,山寨頭目孫輕、王當、杜長等人相繼投奔張燕,被張燕封為小帥。黑山軍的人數迅速擴張,到了中平四年底的時候已經超過十萬。於是張燕將十萬黑山軍分成二十餘個分寨,分別號為:“黑山、白波、左校、青牛角、張白騎、左髭丈八、平漢、大計、司隸、掾哉、雷公、浮雲、飛燕、白雀、楊鳳、於毒、五鹿、白繞、畦固、苦唒。”

    黑山軍五鹿、白繞、畦固、苦唒等山寨聽人說上黨富得流油,竟然動了劫掠上黨的念頭,就在趙興北上尋鮮卑人晦氣的時候,一起出動了萬餘山賊前往沾縣打秋風。當時留守上黨的是首席軍師賈詡和訓練團團長高順,暗影將黑山賊意圖攻打沾縣的消息報給賈詡之後,賈詡立即請來高順進行作戰部署。高順得了賈詡指點,帶著訓練團一萬多半生不熟的“生瓜蛋子”去了一趟沾縣。

    在高順和趙興眼裡的“生瓜蛋子”,跟劉大耳朵率領的兩千士卒明顯有別,其戰鬥力更是不可同日而語。並州的“生瓜”們用得是清一色的“上黨造”,武器鎧甲無不精良,更有陷陣營的猛士充當骨幹,還有駐守壺關的上黨精兵從旁協助,遇到不知天高地厚的黑山賊,正是找到了最好地陪練。

    高順先是率數千士卒假裝固守沾縣,吸引黑山賊輕兵冒進,圍在了沾縣城下,隨後出動埋伏在不遠處的一萬步卒將黑山賊反包圍,一頓猛揍之下,自山賊頭領五鹿、白繞、畦固、苦唒以下,一萬多黑山賊死傷數千,其餘的全做了俘虜,無一走脫。

    對於俘虜的這一批黑山賊,其性質與當初田豐拐帶進入並州的“黃巾亂民”有著本質的不同。這些傢伙當初就是為禍鄉里的“遊俠兒”,也就是現在所說的地痞流氓小混混。經請示趙興,五鹿、白繞、畦固、苦唒四人被當眾砍了腦袋,其餘的一萬多黑山俘虜全被趕進礦山之中,和隨後捉回來的一萬多鮮卑人摻雜著關於一處,今後為並州的經濟發展建設大公無私地做貢獻。

    五鹿、白繞、畦固、苦唒四寨覆滅的消息傳回黑山之後,張燕大為震動,將其餘山寨的頭目聚于一處,指著大家的鼻子大罵一頓。當時張燕是這麼說的:“並州乃趙剃頭之地,其人兇狠殘暴之名天下皆知,如今正于長城之外新建數座人頭景觀,爾等不知死活,可自去尋誅,萬勿害手下兄弟性命!”

    張燕這邊廂正罵著人,卻聽到手下士卒報告說涿郡劉備帶著兩千人前來攻打河間國,當時就怒不可遏。

    “劉大耳欺吾黑山大軍無人呼?”張燕大罵一句,心裡想得卻是“老子揍不過趙興,還玩不殘你劉備嗎?”隨後整備人馬,連夜趕往河間國北部的鄚縣附近設伏。等了三五日之後,劉備果然帶人途經鄚縣,準備前去攻打束州。張燕這次帶來了三萬嫡系部隊,又借助兩旁的山谷坡地設伏,以有心算無心之下,竟然將劉備打得丟盔棄甲狼狽而逃。

    雖說劉備帳下有張飛、高覽和韓猛等幾員猛將,奈何手下士卒太少,經不起張燕上萬大軍的圍攻。在損失了過半士卒之後,高覽和韓猛護送著劉備逃回了涿縣,而張飛卻是橫矛立馬,主動留下來斷後。當時面對上萬黑山軍,張飛面無懼色,大吼一聲:“燕人張翼德在此,何人敢來送死!”

    張燕不服,於是催馬來戰張飛。一番交手下來,打了數十回合,張燕才知張飛武力過人,不是自己能打得過,於是動了怯戰之心。張燕這麼一分神,立即被張飛尋到破綻,一矛擊來,正中張燕左臂。張燕麾下小帥孫輕、王當見大帥負傷,急命手下親兵放箭,攔住了張飛接下來的暴擊,趁機將張燕給搶了回來。

    受了傷的張燕於是趕緊率軍回撤黑山,不再戀戰。張飛亦不敢多做停留,急忙返回涿縣,至此劉備的第一次率軍南征遭受重挫,一時半會恐怕都難以恢復元氣。

    張燕返回黑山之後,仔細琢磨了一番前後用兵的結果,發現以自己手下的部眾對付一般的官軍,在人數占優的情況下還能獲勝,但若是對付類似于並州趙興手下的強兵則十分危險。

    如今由北中郎將盧植率領的朝廷大軍已經佔領高邑,正兵圍天公將軍、大賢良師所在的巨鹿廮陶,看樣子張角的覆滅亦不遠矣。一旦盧植取勝之後,揮師北上,則黑山軍將面對的是裝備精良,作戰勇敢的大漢最精銳的士卒。到了那時,只怕黑山軍都要轉移進入太行深山之中四處躲藏才能逃過一劫。

    想明白了其中的關節,張燕立即命令手下佔據中山國、河間國部分城池的人馬全部退出了兩地,轉而進入常山國緊靠黑山的附近區域,儘量在大戰來臨之前保存實力。

    張燕的這一主動收縮策略,後來真給朝廷帶來無窮無盡的隱患,不僅盧植沒能完全剿滅黑山軍,後來的公孫瓚、袁紹等人也沒有辦法,直到趙興佔據冀州之地,動用了經過特殊訓練的山地部隊,花費了三年時間才算是徹底剿匪成功……
匿名
狀態︰ 離線
206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8:31:07
第二零六章 董卓原是地頭蛇

    當大漢王朝東部各州正忙著剿滅黃巾禍亂之時,地處大西北的涼州也不安生。隴西郡、金城郡以西的白馬羌、參狼羌、燒當羌絲毫沒有因為皇帝擺駕回了長安而安生下來,反倒是變本加厲地禍亂隴西、金城和武都等地。就這還不算完,地處涼州北部的北地郡,也就是前文裡講到和並州上郡相鄰的地方,那裡的先零羌也聚眾造反,意圖向並州方向推進。

    漢靈帝中平元年(西元184年)冬天,北地郡的先零羌和枹罕縣的群賊反叛,擁立羌族北宮伯玉、李文侯為將軍,殺死護羌校尉冷征。隨後這夥膽大妄為的傢伙愈發猖獗,竟然一路向西準備與金城以西造反的燒當羌匯合,順路殺了金城(今治青海民和回族土族自治縣境內)太守陳懿,劫持了金城本地人韓約(韓遂,字文約)和邊章,並推舉他倆做了軍師和統帥。韓遂此人胸有韜略,懂得統兵打仗,又對涼州羌人和漢人的情況極為熟悉,羌人有了他出謀劃策之後如虎添翼,一時之間在涼州西北部成了大患。

    靈帝得知金城叛亂之後極為震怒,本來是想躲進長安求安生的,不想長安的西邊又不太平,天下之大,一時之間竟然只有益州蜀中還可去的。靈帝召集群臣商議平羌大計,於是不少大臣向靈帝推薦了一位涼州的地頭蛇來統兵鎮壓韓遂、邊章等人的叛亂,眾人所薦之人正是董卓。

    董卓出生於隴西郡臨洮縣(今甘肅省岷縣)一個殷富的地方豪強家庭。當時臨洮屬於邊遠地區,與西北少數民族羌人的居住地相鄰。董卓自小養尊處優,少年時期便形成了一種放縱任性、粗野兇狠的性格。據史書記載:董卓“少好俠,嘗游羌中,性粗猛有謀”。

    董卓不僅體魄健壯,力氣過人,還通曉武藝,騎上駿馬,能背負兩鞋弓箭,左右馳射。他那野蠻兇狠的性格和粗壯強悍的體魄,使得當地人們都畏他三分。不僅鄉里人不敢惹他,周邊羌人也不敢有絲毫怠慢。

    羌族首領豪帥為了保全自己,經常帶著大量的牲畜和財物前來拜望,與董卓稱兄道弟。董卓熟悉當地情況,見羌人如此敬畏自己,便尋思如何來利用和控制他們,在羌人中培植和收羅親信,為以後的長遠發展打下基礎。於是,在野心趨使下,董卓絲毫不吝惜花費自己的家產,每當羌人豪帥來家作客,他便殺牛宰羊款待羌人豪帥,以取得他們對自己的支援和擁護。

    羌人一方面畏服董卓的兇悍,一方面感于董卓的“豪爽”,所以都歸附他,願意聽候他調遣。一次,一個羌人豪帥見董卓家的牛羊宰得所剩無幾,便從老遠的地方趕來上千頭牛,贈給董卓。由此可見,董卓當時在羌人中的影響之大。

    除了結交羌人,董卓還注意保持自己在當地豪強中的地位和影響,憑著他非凡的才武,拉攏、兼併其他勢力,不斷鞏固和擴大自己的力量。他經常扮演遊俠豪傑的角色,在當地享有“健俠”的美名。同時,董卓還收羅大批失意、落魄的無賴之徒,他們為董卓的義氣所感動,後來都一直死心塌地地跟隨他。

    不滿足于現有的名分,於是,董卓開始進一步蓄積力量,伺機發展。西元167年,董卓擔任羽林郎,統管元郡(漢陽、隴西、安定、北地、上郡、西河)羽林軍。不久,他升為軍司馬,跟從中郎將張奐征討並州反叛的羌人。

    征戰中,董卓極力表現自己,充分發揮他勇猛強悍的優勢,縱橫衝殺,左右開弓,由於戰績突出,因功遷升為郎中,後來又因功升遷為郡守北部都尉、西域戌已校尉(掌管西部各民族事務的官名),本來按照歷史的發展,董卓還要官拜並州刺史的,可惜目前這個位置被某個號稱並州小霸王的傢伙給佔據了,朝廷只好封董卓為涼州刺史。

    隨著勢力的不斷膨脹和地位的相繼上升,董卓組建了自己的班底,歷史上有名的“西涼軍”就是董卓的嫡系部隊。“西涼軍”以董卓本人為統帥,以李傕、郭汜等人為將領,下麵是涼州的漢族和非漢族軍人,並以“羌胡”為主的精兵,從而組成了富於戰鬥力的涼州軍事集團。讓我們看看董卓旗下都有哪些將領吧!

    華雄,其人身長九尺,虎體狼腰,豹頭猿臂,關西人。現為董卓手下驍騎校尉之職,統率馬步軍五萬。

    李儒,字文優,司隸馮翊郃陽人。董卓女婿、謀士、智囊。此人的智謀與賈詡相去不遠,足有荀攸的本事。董卓自從得了李儒之後,如虎添翼,少吃了許多的敗仗。

    李傕(jué),字稚然,涼州北地人。郭汜,在涼州原是一名以盜馬為生的無賴。此二人在歷史上董卓死後可是沒少做禍害百姓的事情,壞到了骨子裡。

    張濟,武威祖厲人,是董卓軍中的一名校尉。此人一般,但他有個超級厲害的侄子,名叫張繡,就是童淵的二徒弟,號稱“北地槍王”,武藝比趙雲差不到哪裡去。

    徐榮,遼東襄平人,有統兵之才。

    還有李蒙、樊稠、王方等幾條雜魚,歷史上曾經圍攻長安。

    又有胡文才、楊整修、段煨(wei)三人,皆為董卓的親信。

    卻說邊章和韓遂統領十萬羌人,在不斷的兼併作戰中,實力迅速增強,不久之後便佔據了金城、武威、安定、北地四郡,大軍囤于安定郡鶉觚,打出了“清君側、伐奸佞”的口號,距離長安已經十分接近。

    靈帝一見自己無路可退,於是緊急升任董卓為平西將軍,和執金吾袁滂、蕩寇將軍周慎等率領步兵、騎兵共十余萬人屯兵右扶風和左馮翊之間,護衛長安周全。

    兩軍對壘,初一交鋒,由於羌兵兇悍勇猛,而且士氣旺盛,董卓所率領的漢軍便遭遇到猛烈的打擊,情勢十分危急。周慎等人心急如焚,生怕靈帝怪罪。而董卓卻神色自如,安慰他們說:“吾軍出戰失利,然根本未失,只需坐待轉機,穩定士卒情緒,一旦情形有變,則奮起而擊,則必克敵軍;如若吾等驚慌失措,則軍心渙散,敵軍若趁勢而來,豈不危矣?”

    也不知是不是董卓命好,過了幾天的某個夜裡,正是皓月當空,群星燦爛之際,夜空突然出現一道長達十餘丈的流星,半壁天空火光如柱,直接落進了羌胡人的大營之中,驚得邊章、韓遂營中戰馬狂嘶不已。熟睡中的羌人驚醒後也被這一突如其來的奇怪現象嚇得目瞪口呆,不知所措。羌人從來迷信,以為這是不祥徵兆,不願再留下來打仗,只想著趕緊返回金城。頓時,羌人軍營裡一片騷亂,久久不能平息。

    探馬向董卓火速報告了這一緊急軍情,董卓聽後,立即採取行動,率漢軍大舉進攻羌人。因為作亂的羌人軍心受到影響,組織不嚴,大部分士兵根本沒有思想和防衛準備,頃刻之間遭受沉重創擊,死傷無數。董卓大獲全勝,邊章、韓遂敗走榆中(今甘肅省蘭州市金城縣中部)。

    董卓見機會難得,便馬上與周慎等人率領大軍追剿逃軍,結果一口氣追著羌人到了武威的祖厲。由於武威是羌人的勢力範圍,到處都有支援,而董卓等人盲目深入,犯了“窮寇勿追”的兵家大忌,終於遭到數萬羌人的圍擊。孤軍深入的漢軍陷入西羌部隊的分割包圍之中。

    由於後方援軍無法及時趕到,不到數日,各軍糧草殆盡,而圍兵不僅沒有絲毫減退,反而進攻更加猛烈,情勢十分危急。當時,由周慎等人率領的軍隊被徹底擊潰,只有董卓軍隊設計得脫。

    原來沉著老練的董卓在被羌人重兵圍困的情況下,仍然處變不驚,他命令士兵在周圍的河中築了堤壩,截斷上游流水,在壩中捕捉魚蝦。西羌將領以為董卓軍糧已盡,只能靠捕捉魚蝦充饑,於是只圍不攻,想困死董卓的軍隊。

    趁著羌人放鬆了戒備,董卓連夜帶領部隊逃出生天。羌胡騎兵得知董卓軍隊逃遁,前往追擊,結果發現董卓走時將水壩決堤,由於河水太深,無法渡河,只好作罷。

    返回駐地的董卓不但沒有受到靈帝的責駡,反而因為將大部分主力帶了回來而受到了靈帝的讚賞,畢竟之前董卓可是打了一個大勝仗。於是靈帝又給董卓升官,將董卓的平西將軍升至安西將軍,董卓的勢力一時之間在涼州無人可比。
匿名
狀態︰ 離線
207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8:31:28
第二零七章 江東猛虎孫文台

    第三卷裡提到黃巾亂起之後,朝廷新任命的持節左中郎將皇甫嵩和假節右中郎將朱儁各領一軍,率領三河騎士及新近募來的精兵勇士共計六萬餘人,兵分兩路討伐潁川一帶的黃巾軍。(朱儁又上表召募下邳縣丞孫堅為佐軍司馬,命其帶同鄉裡少年及募得的淮水、泗水精兵一萬多人從下邳出發,與朝廷大軍聯合。

    孫堅領命之後,意識到這是一次孫氏崛起的機會,所以立即招募鄉里,整備人馬,等候朱儁的徵召命令。

    孫堅,字文台,吳郡富春(今浙江杭州富陽)人。史書說他“容貌不凡,性闊達,好奇節”,是大軍事家孫武的後裔。孫氏世代在吳地作官。史載孫堅出生前,孫氏祖墳數有光怪,五色雲氣,上連於天,蔓延數裡遠近。附近觀望的百姓們都說:“孫家要強盛起來了。”

    孫堅年輕時在富春為縣吏,性闊達,好奇節。十七歲那年,他隨父親一起乘船去錢塘的路上,看到海盜胡玉等人搶掠商人財物,正在岸上分髒。商旅行人,見到這種此景,都嚇得止步不前,過往船隻,也不敢向前行駛。孫堅卻對他父親說:“此賊可擊,請討之。”他父親急忙阻止說:“非爾所圖也”。

    孫堅不聽勸告,提著一柄古錠刀,大步奔向岸邊,一面走,一面用手向東向西地指揮著,貌似正分派部署人眾對海盜進行包抄圍捕。海盜們遠遠望見這種情形,只認為是官兵來緝捕他們,驚慌失措之下,趕緊扔掉財貨,四散奔逃。孫堅不肯甘休,生生地追殺了一名海盜才返身而回,讓他父親大吃一驚。孫堅因此事而在富春聲名大振,郡府便召他代理了校尉之職。

    漢靈帝熹平元年,會稽郡人許昌在句章興兵作亂,自稱陽明皇帝,與其子許韶一起四處煽動諸縣,聚集起同夥數以萬計。孫堅以郡司馬的身份召募精良勇敢的壯士數千人,會同州郡官兵,奮力討伐,擊潰了這股勢力。刺史臧旻向朝廷呈報了孫堅的功勞,於是孫堅被任命為鹽瀆縣丞,數年後,又相繼改任盱眙縣丞和下邳縣丞。

    當年太守臧旻向朝廷呈報平息許昌叛亂的情報,正好被在朝中做官的朱儁看到,朱儁對勇猛的孫堅很有好感,黃巾亂起之後於是徵調當時正在下邳擔任縣丞的孫堅前來麾下聽用,並任命孫堅為佐軍司馬。

    要說這孫堅也確實不凡,歷任三縣縣丞,所到之處,都很有聲望,官吏百姓也親近順服,不少文士和武人相繼來投奔於他。孫堅對前來投奔的人都很熱情客氣,像對待自己的兄弟親友一樣。

    有孫堅同鄉祖茂(字大榮),使用雙刀,自孫堅任郡裡校尉時便追隨左右,忠誠不二。

    有右北平土垠(今河北豐潤東)人程普(字德謀),善使鐵脊蛇矛,因仰慕孫堅威名,千里來投,被孫堅待為上賓。

    有遼西令支(今河北遷安)人韓當(字義公),長於弓箭和騎術、膂力過人,隨程普同來投孫堅,孫堅十分賞識,辟為帳下先鋒。韓當於是追隨孫堅四處征伐周旋,每次打仗都衝鋒陷陣,身先士卒,數次冒險犯難,攻陷敵人、擒拿俘虜,屢建戰功。

    又有吳郡錢塘(今浙江杭州)人吳景和丹楊故鄣(今浙江安吉)人朱治(字君理)在孫堅招募鄉勇之時相繼來投,被孫堅拜為帳下校尉。

    孫堅得同僚指點,得知彭城人張昭(字子布),有大才,於是親往彭城相邀。張昭族人為黃巾禍害不淺,央求孫堅護送其族人南遷,孫堅慨然允諾,張昭遂投孫堅帳下。

    至中平元年十月,各地黃巾聲勢漸弱,皇甫嵩和朱儁遂攜大軍出虎牢關,圍剿直接威脅到洛陽的黃巾軍波才部。此時波才已經攻打下潁川郡大部,正率重兵圍攻許昌;渠帥彭脫率領的五萬人也攻打下了汝南郡所平輿城,聽聞朝廷兩路大軍要抄波才後路,於是北上支援波才。大方首領張曼成率領三萬人攻打南陽郡宛城,久攻之下亦被其得手,稍做休整後,也準備回援波才一部。

    按照皇甫嵩和朱儁最初的設想,這次兵分兩路定能一舉將圍攻許昌的波才部全殲。奈何戰場形勢瞬息萬變,等到漢軍來到許昌之後,才驚訝地發現許昌城已經被黃巾軍佔領,要想殲滅波才,那就只能硬著頭皮打一場攻堅戰。更讓人心驚的是,朝廷六萬人馬前腳剛剛圍困住波才,後腳波才的盟軍彭脫和張曼成率軍反包圍了朝廷軍馬。局面一下子倒向黃巾軍,而朝廷的軍馬卻面臨著被十余萬黃巾軍圍殲的不利形勢。

    朱儁趕緊派出手下悍不畏死的親兵,衝破黃巾軍層層封鎖,向正率一萬多人馬晝夜向潁川進發的孫堅報信示警。孫堅接到朝廷的消息之後,聚集帳下幕僚和將領商議軍情。隨軍軍師張昭建言,一萬多援兵不過杯水車薪,不如採取“圍魏救趙”的策略,大軍轉向汝南,去抄彭脫的老窩。

    孫堅覺得可行,於是率大軍沿淮水逆向而上,直撲淮水沿岸的汝陰城。孫堅親自領兵進攻汝陰城,他獨當一面,親冒矢石,率先登上了城牆。孫堅麾下部眾受到鼓舞,紛紛緊隨其後,大軍一日便攻下汝陰城。

    稍做休整之後,孫堅立即率軍攻打汝南郡所平輿城東面不到百里的固始城。此戰孫堅麾下韓當勇猛作戰,身受多出箭傷毅然死戰不退,程普、祖茂等人亦奮勇殺敵,留守固始城的數千黃巾堅守三日後徹底潰敗,只逃出去數百人前往平輿報信。

    平輿城內黃巾守軍得孫堅來攻的消息之後,急忙向渠帥彭脫求援。彭脫得報後大驚,於是不顧許昌城下戰事正酣,撤出了戰團回援平輿。因為彭脫的意外撤軍,黃巾軍的包圍圈立即露出了一個大缺口,於是皇甫嵩和朱儁趕緊帶著朝廷兵馬撤回洛陽。朱儁把孫堅的戰功呈報朝廷,朝廷隨即任命孫堅為平虜將軍,鼓勵其繼續奮勇殺敵,報效朝廷。

    孫堅得了朝廷封賞之後愈發用心“剿匪”,不幾日又攻破了距離平輿城不到七十裡的鮦陽縣城。此時彭脫率領的回援部隊已經抵達南頓,距離平輿亦不遠矣。孫堅得知此事之後,單騎深入前沿偵察黃巾敵情,不想遇到了彭脫開路的先頭小股部隊,不敵之下受傷墮馬,臥於草叢之中。

    黃巾軍的先頭部隊不知此人便是孫堅,見他逃得遠了便不再追逐。其時,孫堅已經在不遠處墮馬昏迷過去,虧得他所乘戰馬跑回了軍營,咆哮嘶鳴之後,韓當和程普趕緊隨馬前去尋找,這才在草中發現了孫堅,救回營裡。孫堅回營養了十幾天,傷勢略有好轉,竟然又奔赴沙場,準備死守鮦陽。
匿名
狀態︰ 離線
208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8:31:53
第二零八章 所圖非小司馬氏

   黃巾亂起之時,洛陽令司馬防因為平叛有功,被封為征蜀將軍,領益州刺史。其長子司馬朗亦被調任益州蜀郡擔任太守,隨父一同前去上任。當時黃巾亂民主要集中在大漢的東部各州,司州和益州相對太平,於是司馬父子帶著從河內招募的一千家兵(實際上是河內郡兵之中的精銳,暗中被司馬朗收服為家族所用),從河內出發,途徑長安,再翻閱秦嶺,準備經漢中入蜀。

    當時益州本來有個刺史,名字叫郤(xi,四聲)儉,河南偃師人。此人雖然名字當中有個“儉”字,實際上截然相反!郤儉昏庸無能,當初憑藉錢財買得益州刺史之位,上任後橫徵暴斂、大肆收稅、搜刮百姓,他的惡名和一些不臣舉動遠近“聞名”。正是因為郤儉的暴行,益州之地被他的“貪殘放濫,取受狼籍”禍害成“元元無聊,呼嗟充野”的局面。

    朝廷派出素有賢名的河內司馬防代替郤儉擔任益州刺史、監軍使者,特意對司馬家強調要“收攝行法,以示萬姓,勿令漏露,使癰疽決潰,為國生梗”,可見當時郤儉在益州可謂是貪贓枉法、暴虐害民、天怒人怨。

    司馬防,字建公,司州河內溫縣(今河南溫縣)人,其父司馬儁是東漢潁川太守。生於漢桓帝建和三年,歷史上曾養有八子,分別為:司馬朗、司馬懿、司馬孚、司馬馗、司馬恂、司馬進、司馬通、司馬敏,俱知名,因每人的字中都有一個“達”字,故時號“司馬八達”,其中晉宣帝司馬懿便是司馬防的二兒子。

    司馬防性格耿直公正,即使在參加私人宴會這樣休閒的場合,依然保持著整齊的衣裝和威儀。他十分愛讀《漢書》的名臣列傳,諷詠數十萬言。年輕時在州郡任官,後任洛陽令時組織兵馬平復黃巾禍亂有功,轉拜益州刺史,征蜀將軍。

    司馬防對兒子的管教十分嚴格,即使大兒子司馬朗已經成人,而且官居高位,但他仍然要求其“不命曰進不敢進,不命曰坐不敢坐,不指有所問不敢言”,至於目前還未成年的司馬懿和司馬孚等兄弟幾個,那管教起來就更為嚴厲了。

    話說司馬父子來到漢中郡時,當時的漢中太守名為蘇固(張魯的上一任),熱情接待了司馬氏父子,並告曰:“蜀中今有逆賊馬相、趙祗等於綿竹縣自號黃巾,合聚疲役之民,數日便得數千人,先殺綿竹縣令李升,聚集流民萬餘人,又破州治雒縣,刺史郤儉被叛賊所殺。如今叛賊肆虐廣漢、蜀郡、犍為,三郡,馬相自稱天子,眾以萬數。”

    聽聞蜀中如此激變,司馬防亦不著急,而是派出手下心腹,扮作流民打扮混進了蜀中,與犍為太守任岐和益州治中從事賈龍等人取得聯繫。任岐和賈龍得了新任刺史司馬防的密令之後,統領士卒五百人在犍為東部地區安撫和招攬吏民,得兩千餘人,隨後向西攻打馬相。賈龍此人善於用兵,儘管手下士卒人數少於叛軍,但因為指揮調度有方,不幾日便大破叛軍,馬相率領殘部逃出益州西部,混進薄申羌人部落。

    隨後任岐與賈龍選派精幹的吏卒數百人,前往漢中南鄭迎接司馬父子入蜀。司馬防進入蜀中地區之後,先將州治所從雒縣遷移至成都,然後大力安撫當地百姓,整飭州郡官吏,實行與郤儉完全不同的寬惠政策,使得蜀中百姓能夠休養生息。

    為了加強對益州的控制能力,司馬防利用帳下從河內帶至蜀中的一千家兵為底子,大力招攬因躲避禍亂而逃進蜀中的漢人子弟,自成一軍,名曰東州軍。同時,司馬防還妥善處置益州西南部的羌人各部落,允許羌人子弟參軍,又成一軍,名曰青羌軍。經過三個月的整備訓練,東州軍人數突破一萬人,青羌軍人數亦有五千。

    司馬世家作為自先秦便開始崛起的名門大閥,名頭自然響亮,比起“四世三公”的袁家,底蘊不知豐厚多少。尤其是司馬家盡出政治家和陰謀家,儘管不以武力見長,卻最終培養出了司馬懿這種竊國大盜。司馬朗作為蜀郡太守,上任伊始便開始四處尋訪蜀中的名士豪傑,大肆進行結交和招攬。

    蜀中豪強王咸、李權等十余人,有意結交司馬世家,紛紛向司馬防提供糧食和財貨,大力支持司馬防組建東州軍和青羌軍。司馬防也是投桃報李,招攬這些當地豪強的子侄之輩進入各地郡縣任職,迅速與益州本地勢力打成一片。

    益州兵曹從事陳超向司馬防舉薦了兩位善於統兵打仗的將領,分別是蜀郡(今四川成都)人張任(字公義)和巴郡臨江(今重慶忠縣)人嚴顏(字希伯)。

    張任在評書當中曾任西川大都督,是童淵的大弟子,也就是趙雲的大師兄。史載:“張任,蜀郡人,家世寒門。少有膽勇,有志節,仕州為從事。”可見張任出身寒門,憑藉其自身的忠勇無畏,努力上進才得以躋身于上層官僚。同時,州中從事也證明了張任並非純粹武人,在吏治政事方面張任也有所長。

    嚴顏在史書中也留有濃墨重彩。劉備入蜀至巴郡,顏拍著胸口大聲長歎說:“此所謂獨坐窮山,放虎自衛也!”足見其人大局觀念很強,一眼就看穿了劉大耳的圖謀。劉備麾下張飛攻破巴郡,生擒了巴郡太守嚴顏。張飛呵斥嚴顏說:“大軍至,何以不降而敢拒戰?”顏答曰:“卿等無狀,侵奪我州,我州但有斷頭將軍,無有降將軍也。”又見此人勇氣可嘉。

    司馬防欣然採納了陳超的舉薦,立即招見了張任和嚴顏二人,一番談論下來,發現二人胸有兵甲百萬,俱是不可多得的良將,於是拜張任為蜀郡都尉,為東州軍統領;拜嚴顏為廣漢郡都尉,為青羌軍統領。

    別駕從事賈龍也向司馬防舉薦了三人,分別是扶風郿縣法真(字高卿),犍為南安人費詩(字公舉)和汝南平輿許靖(字文休)。

    法真為當時的名士,因為躲避戰亂舉家入蜀,他的兒子法衍(字季謀)也很有才能,是個可以治理郡縣的能吏。法衍有個九歲的兒子,叫做法正,自幼聰明好學,是遠近聞名的神童。

    費詩為蜀中當地名士,其人耿直率真,不善於玩陰謀詭計,但特別廉潔自律,在郡縣擔任小吏的時候,不侵佔百姓分毫利益,深受蜀中百姓的敬重。

    許靖此人也是漢末名士,是當時人物評論家許劭的堂兄,曾經先後仕于孔伷和陳禕等人,黃巾亂起之前遊歷蜀中,遂于當地安居,不再北返。

    司馬防也是十分熱情地接見了這三位名士,授法真治中從事之職,授費詩功曹從事之職,授許靖薄曹從事之職。

    張任上任之後,狠抓部隊訓練,又提拔了一批年輕將領,分別是高沛、楊懷和鄧賢。嚴顏為了加強對青羌兵的控制,更是提拔了吳蘭、雷銅、孟達和張翼等一批副將。

    司馬朗還招降了江寇甘寧(字興霸)和其手下數百“錦帆賊”,授其水軍校尉之職。

    司馬父子二人入蜀不過半年時間,卻是通過結交當地豪強,成立屬於自己的武裝以及大範圍地招賢納士,迅速穩定了益州局面,今後一旦天下形勢有變,只需扼守入蜀的幾條咽喉要道,則幾乎為人能破。

    趙興接到蜀中的消息時,好幾天坐臥不寧,經常唉聲歎氣。沒辦法,誰叫自己膽大要玩改變歷史進程的遊戲呢?本來按照自己熟悉的劇本發展下去,應該是劉焉入主益州,之後生下半吊子的劉璋,比起司馬家族來說,不知道要好對付多少。如今一切都變得面目全非,只要一想到司馬家那“八達”,尤其是漸漸長大的司馬懿,趙興都忍不住地牙疼……
匿名
狀態︰ 離線
209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8:32:12
第二零九章 百萬長河贈百姓

  中平元年在一片兵荒馬亂之中匆匆渡過。放眼大漢王朝各地,到處都是揭竿而起的“暴民”和占地稱王的“將軍”,除了益州、交州的邊遠之地因為人煙稀少而沒有叛亂之外,就連西域長史府下的各藩國都敢抗旨不尊,與境外的康居、貴霜、大月氏等國眉來眼去,隱隱有脫離大漢控制的苗頭。

    當然,天下也不是全都亂成了一鍋粥,至少趙興佔據的並州還是如同一鍋溫吞水般,跟朝廷的關係不冷不熱,跟其他州郡的來往也是不鹹不淡,也沒有像其他各路討伐黃巾叛軍的勢力一樣三天兩頭地跟朝廷哭窮啦、邀功啦、要官啦。趙興的原則就是:千萬別來招惹我!

    趙興如今喜歡靜悄悄地躲在臥虎城背後的太行山上看風景,躲進城主府後院裡面逗弄還不會說話的趙振邦和趙思平倆兄妹。天下大事對他而言,還不如一日三餐吃的烤羊腿重要。自從與鮮卑人在“青泥窪”大戰一場之後,趙興整個人都發生了一些變化。這種變化只有經常跟趙興有接觸的人才會發現,比如幾個結拜兄弟、李鐵柱、典韋以及後院裡的女眷。

    按照才女張忻的說法,那就是“夫君變得有些悲天憫人,莫名憂傷”。如今並州形勢一片大好,內政有賈詡、司馬直、棗祗、崔琰和李孚等人用心,流民盡數安置下來,戍邊屯田的軍民也已到位,並州的糧食也喜獲豐收;軍事方面剛剛取得一場震驚天下的大勝,趙雲的蒼狼軍如今還在鮮卑人的大後方殺得興起,各軍因為戰損造成的減員,已經被辛勤的高順給補齊。在這種情況下趙興幹嘛還要莫名憂傷呢?

    趙興是在為其他各州無家可歸的百姓而擔憂,為妻離子散、田地被毀、無糧果腹的草根們而悲傷。同為草根出身的他,雖然能讓一州之地的百姓得到暫時安寧,但目前卻無力拯救處於水深火熱之中的天下百姓。按照趙興的預測,中平二年很有可能會爆發一場瘟疫和災荒同至的大災難,而這場大災難造成的直接後果就是帶走上千萬人的生命!

    東漢末年的人口數量已經開始出現快速下降的趨勢,漢靈帝即位以來,兩三年便有一次瘟疫或者災荒,這也是導致黃巾起義的直接原因。老百姓既要面對饑餓的危險,還要承受瘟疫的肆虐,橫豎都是個死,索性起來殺官造反,萬一混得好還能成為開國功臣。

    常言道:“人無遠慮,必有近憂。”趙興因為考慮到長遠,所以才產生了憂愁,但這絲毫不會影響到整個並州老百姓的心情。在他們的眼裡,中平二年的春節真是難得一遇的“大肥年”!為了進一步促進上黨百姓與河西羌胡以及從冀州新遷入的流民之間融合,趙興於除夕之前便下發通告,將在並州的晉陽、長子、馬邑、五原等地開設集社,喜迎新年。到時候,鎮北將軍府會給每戶並州百姓免費發放三壇長河大麯,以示慶賀。

    這道消息一出,並州轟動。現如今並州人口超過了一百五十萬,按照一戶五口來算,趙興這次要白送出一百萬壇長河大麯!當時趙興將這個想法告訴將軍府主管財務的秦誼祿和劉繼禮倆人時,遭到了強烈地反對。在秦誼祿眼中,這一百萬壇長河大麯可是臥虎酒莊小半年的存貨,如果換成財物和糧食,能將臥虎城都塞滿。劉繼禮也覺得這麼免費送酒給百姓喝,數面實在太過巨大,會影響到將軍府來年的財政預算。

    趙興沒有辦法給倆人解釋“刺激內需”這個名詞是什麼意思,只好仗著自己的身份硬性下了命令,並告訴倆人這一次送出去一百萬壇,來年的收穫可能是一千萬壇。倆人心裡不信,可是嘴上也不敢多言,只好心疼萬分地打開太行山裡的藏酒洞門,看著府兵將一壇一壇的好酒搬上了大車……

    進入臘月二十之後,各地配送長河大麯的醉仙樓同時向並州百姓發放鎮北將軍許諾的福利。鑒於“趙剃頭”的威名和“小霸王”的性格,各地並沒有出現哄搶現象,而是秩序井然地排隊領取。也沒有昧著良心多領一次的,畢竟官府的榜文說得很明白:一旦發現有人冒領和多領,立即除去並州戶籍,趕出並州!

    五原城裡新開的醉仙樓前,一位衣衫有些破舊的母親牽著兩個孩子正排在人群中間等候領酒。

    “娘親,為什麼震北將軍會送咱們長河大麯?”大一些的男孩仰著頭問婦人。

    “雙兒,鎮北將軍是咱王家的大恩人,他送我們的長河大麯可以賣於別人,價值三金,夠咱娘仨渡過如今的難關了。”婦人愛憐地撫摸著少年王雙的頭頂,眼中露出的是對未來的憧憬和希望。

    按照趙興的設想:剛剛遷進並州的流民,家中沒有積蓄,領到長河大麯之後,多數會將之換成錢物,購買生產資料,為來年的家庭經濟發展打下基礎。而並州原來的百姓,不少已經開始走上富足之路,家有餘糧和余財,將軍府贈送的三壇酒根本就不夠這些莊戶人家正月裡走親訪友時飲用。酒不夠喝怎麼辦?去醉仙樓買去!

    春節之前一百萬壇長河大麯被如數發放給了並州百姓,緊接著就是正月裡的社集。這種社集形式還是趙興借鑒後世各地組織的商品交易會而來,按照趙興的要求,晉陽、長子、馬邑、五原等地專門在城內開闢出供周圍百姓交易的場所,老百姓按照十分之一的比例上交官府營業稅。官府則出動大批官軍負責維持治安,保護百姓財產安全,同時在集社周圍組織各類雜耍、吃食攤子助興。

    前段時間被鮮卑人南下壓抑的百姓,新近又得了鎮北將軍的贈酒,大家的消費熱情如同火山噴發一般突然爆發,凡是設有集社的城市,天天車水馬龍,人潮如織。到了正月二十五,各地集社已經結束十天的時候,一份關於集社期間官府稅收的統計結果呈報到了將軍府。如果換算成為長河大麯,各地半個月的時間共計收入五百萬壇長河大麯!

    趙興笑眯眯地望著秦誼祿和劉繼禮,有些得意地說道:“兩位如今可知當初吾贈酒于百姓之用意乎?”

    “將軍智計百出,在下駑鈍,還請明示!”秦誼祿露出一臉敬佩之色,虛心地說道。

    “好,今天我就給兩位講一講什麼叫做‘拉動內需’……”某個無良的傢伙又開始向人兜售其剽竊於後世的理論和概念。
匿名
狀態︰ 離線
210
匿名  發表於 2012-8-22 18:32:40
第二一零章 貪官活該做牛馬

 趙興一番後世粗淺的經濟學觀念,只聽得秦誼祿和劉繼禮倆人雙眼放光,對於今年如何為將軍府開源節流已是大有信心。趙興的觀點其實很簡單,他就是告訴倆人:“想吃雞蛋,那就要想辦法多養雞,千萬不能連小雞仔都宰了下酒吃!”

    趙興的觀念一直是藏富於民,先讓百姓富起來,然後再讓百姓充滿信心地消費。並州始終保持一支強大地軍隊,堅決不渝地抵抗各種侵略,主要目的就是要大力營造平安穩定的內部環境,讓百姓有安居樂業的感受。老百姓安居樂業之後,自然會推動消費,增加並州各郡縣的財稅收入。各郡縣收上來的錢財則反哺將軍府,讓趙興有財力繼續修築州內“高速公路”,招攬民工大興水利,改善農牧漁礦業的生產基礎,妥善安置新近投奔來的流民,製造更多大型軍事裝備,飼養更多地戰馬……

    鑒於根深蒂固的官場貪腐弊端,趙興要求自己的秘密部隊“安全局”和“暗影部隊”及時偵測各地輿情,一旦發現某郡某縣民怨漸有沸騰之勢後,立即派出田豐這位剛正不阿的廉吏前去明察暗訪,防止當地官員繼續貪腐。以田豐超高的智商,加之其在洛陽帝都官場打滾多年的經驗,所到之處“魑魅魍魎”立刻便被查得顯出原型。久而久之,一些地方官員聽到田豐來了之後,往往是主動交代問題,乞求能夠從輕發落。

    對於因為能力有限而造成百姓怨憤的官員,趙興會將其請到臥虎城進行一番誡勉談話,然後送到司馬防等能吏手下去鍛煉提高;對於本身貪婪成性的少數官員,趙興也沒有冷酷地全部殺頭,而是命人罰沒其全部家產,然後趕進官府控制的礦山裡面去服勞役,趙興稱其為“勞動改造”,一分錢的工錢都不給,連俘虜來的鮮卑人都不如。

    當時有人提出這麼處置貪官太輕了,趙興陰險地笑著說:“諸君莫急,三五月的勞動改造或許尚可支撐,要是待到三五年之後,凡是進去之人,則會覺得生不如死……”反對的人仔細一想,立即腦門子上一頭汗,再不敢多言。

    按照趙興的理念——“凡是把百姓當牛馬的官員,被抓著之後就該去給百姓變牛做馬!如今並州正是用人之時,一刀殺了貪官的頭豈不太便宜了。罰沒貪官的財產,再讓他們去做苦力,能為並州多創造一份財富那也算是彌補!”

    為了防止走上後世朱元璋懲治貪腐的曲折道路,趙興在如何杜絕官吏以權謀私方面動了很多的腦筋。按照當時的社會現狀,全盤推行後世的一些做法顯然不可行,必須經過改良和變通才行。比如當時社會的骨幹力量是大小世家,這些世家的存在有利有弊。有利的一面是可以為國家源源不斷地提供各類人才,不利的一面是長此以往會形成特權階層和貴族勢力。

    趙興要是不分青紅皂白地整“均貧富”那一套措施,不出三個月肯定會出現政治危機。他手下的諸多文臣武將都是新興勢力,其家族多多少少在這幾年裡都積累了財富,就連趙雲這種出身寒家的將領,趙興都為其專門修建府邸,確保兄妹倆不會低人一頭。要是搞“均貧富”,不用別人打過來,趙興自己都要被手下人逼著逃命了。

    既然無法用人為的手段粗暴地消除各階層之間的鴻溝,趙興就採取了一種在各階層的鴻溝之上架橋的做法,那就是用鐵與血來捍衛各階層發出聲音的權力,確保各階層奮起努力的人能夠通過付出而跨入上一層。這便是趙興首創的功勳制,不論各行各業,不問出身,只看你對並州的貢獻大小。為此趙興還專門召集一大幫各種身份的人員,組成了“功勳委員會”,專門起草和修訂功勳評定的具體標準。

    按照趙興的提議,做出以下業績之人,則被授予一等功勳,即紫心勳章。

    凡是拒敵於並州之外,保護百姓安寧者,可視具體功績授一等功勳。第一批得到此類功勳的自然是趙興帳下的各級將領,只要在入伍後殺敵超過百人以上的,皆授一等功勳。像關羽、徐晃、趙雲、張遼、呂布、李進武、高順等人都符合條件。而幾位軍師雖然沒有陣前殺敵,但因為出謀劃策得當,減免了己方士卒傷亡,保證了戰役獲勝,亦被授予一等紫心勳章。

    凡是在地方活百姓眾多者,可授一等功勳。第一批得到此類功勳的是棗祗、司馬直、崔琰等人。這個評選結果毫無爭議,這些官員在百姓中的威望直追趙興,堪稱“父母官”的榜樣。

    凡是推陳出新,在“科學技術”方面取得重大成績者,亦可授一等功勳。第一批得到此類功勳的是華佗、許滿堂、負責高爐煉鋼和鍛鋼的大師傅、負責兵器研發的一些匠人,還有就是負責活字印刷的大師傅。趙興當時特意提出一個眾人都未曾聽過的新詞語“科學技術”,並言辭鑿鑿地說道:“科學技術才是第一生產力量!”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被授予一等功勳的還有張儉、管甯和邴原等人。由此可以看出趙興將教書育人,人才培養工作提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

    那麼被授予紫心勳章的人能得到什麼好處呢?用趙興的話來說,那就是“將會得到廣泛地社會認可和尊重”。獲得一等勳章的人,趙興並沒有大肆地獎勵財物和田地,而是命人將這些有功於並州的達者賢人畫出影像,記錄功績,製作成並州“達者賢人”榜,輪流在各郡縣展出,據說將來還要刻在純鋼製成的名人碑上,以供後人瞻仰。

    獲得一等功勳的家族,可以在馬車上安裝將軍府匠作大營為其專門打造的族徽,今後在街道上行走時,沒有族徽的要先行禮讓,否則視為僭越。今後凡是參加集會時,座次按照功勳排定,不分文武和長幼。

    有一等功勳,當然就有二等和三等功勳。參考的標準要比一等功勳低一些,比如一等功勳對供職軍隊的人員要求是殺敵過百,二等便降為三十人,三等便降為十人。所有的功勳都不可世襲、轉讓,只屬於本人所有。如果關羽的兒子關平想受人尊重,那就要像父親一樣上陣殺敵,或者做出別的貢獻。這一點上,趙興連自己的子女都不搞特殊。

    聽趙興的意思,將來還會有一些其他的獎項和功勳,一等功勳之上還有特等功勳,必須是做出驚天動地大業績的人才能授予,這些都是後話,暫且不表。其實趙興目前正忙著為手下兄弟們張羅親事呢,那顧得上特等功勳這檔子事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5 07:0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