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它小說] [終南道]回到三國的無敵特種兵[全書終]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491
匿名  發表於 2012-9-20 02:10:13
第四九二章 明輪船橫空出世

陰謀從醞釀到發動,總是需要一定的時間。趙興儘管很厲害,但他也沒有能掐會算的本事,所以不知道袁紹、曹操、袁術、司馬懿和劉備等人已經合起伙來算計自己。

因為做不到未卜先知,所以趙興只能按照自己的設想去抵禦風險,而逗留在晉國境內已經長達兩年的青徐軍終於要返鄉了。

當年圍攻並州時,青州孔融和徐州陶謙因為擔心朝廷遷怒自己,硬著頭皮各自派出一萬郡兵,合在一處由猛將太史慈統帥,前往冀州與東路聯軍匯合,史稱「青徐軍」。

後來發生的一系列令人眼花繚亂的變故,如今已經被說書人的大嘴巴傳遍了天下。儘管其中有許多橋段是百姓們臆測出來的,但有一點卻是達成了共識,毫無異議。整個並州保衛戰中,傷亡率最低的一支部隊便是青徐軍。不管是真投降也好,還是假叛盟也罷,反正青徐軍的士卒到現在都活的好好地,其中有一萬三千多人還有幸北上客串了一把守城部隊,經歷了真正的對外族作戰。

按照趙興最初的計劃,青徐軍本來是該在去年五月份便返回老家的,但因為一些原因,最終又多拖了一年。

阻礙青徐軍返鄉的原因主要有兩個方面。一個原因是吃了虧的袁紹和曹操正巧隔在晉國與青州之間,兩萬人的部隊想要從冀州和兗州的地界上無害通過,那麼在「圓桌會議」上趙興就得不到那麼多的好處。理由很簡單,袁紹和曹操也不是笨蛋,想讓青徐軍返鄉,那趙興就得拿出交換的籌碼。

另外一個原因是趙興發展水師的宏願因為受制於晉國自身造船業的限制,遲遲沒有可以在黃河之中航行的成規模的船隊,所以儘管早早的就定下了讓青徐軍順流而下的計劃,但直到南方揚州和吳州五百名船匠抵達晉國之後,這個計劃才真正運作起來。

正月裡組建泉州造船廠的時候,趙興只讓徐庶順道將四百名船匠帶往了幽州漁陽郡,在晉國還剩下了一百名船匠。按照趙興的規劃,這一百名船匠被送到了黃河支流沁水岸邊的陽阿城東部,在那裡又組建了一個規模較小的船廠,名為「陽阿造船廠」。

「陽阿造船廠」地處上黨郡的西南部,位於陽阿縣與高都縣之間,如今由臥虎軍的一個師駐守,可謂是防守嚴密,安全無虞。

根據趙興發展水師的總體規劃,結合黃河河道的實際特點,「陽阿造船廠」的任務主要是為晉國水師提供交通運輸船隻,大型的戰船和可供遠海航行的船隻都將由泉州造船廠承擔。

在趙興的眼裡,黃河相比於長江和大海,實在是有些難以發揮水師作戰的特點,充其量也只能作為一條通商的航道,而且還只能在夏秋兩季。到了冬季,黃河之上到處結冰,水師的行動會受到限制。與其將精力投放在毫無意義的黃河水師建設上,還不如從一開始便在黃海北部的泉州造船廠打造一支可以跨海作戰的真正水師。

趙興是陸戰精兵出身,對於現代造船業所知有限,但他至少分得清楚鐵船和木船的區別,知道鄭和下西洋時的寶船和大航海時代的帆船,對於船舶發展過程中動力部分所起到關鍵作用也有著清醒的認識。

想要在黃河上跑船,動力無疑成了最大的難題。從上游往下而行倒是簡單,借助水流即可。雖然航速會慢些,但好歹有穩定的動力,如果再加上風帆提供的助力,速度還會更快一些。難就難在從下游往上遊走的逆流過程,而晉國恰好就處於黃河的中上游地區。

逆水行舟,不進則退。依靠風力給船隻提供的推動力,姑且不論風力是否真的能大過水流,光是風向不時改變這一點,就讓人無法將逆水行船的動力依靠在風力上。

最簡單的辦法就是給船隻綁上長繩,雇一大堆的精壯勞力作為縴夫,一步一步地將船拽著逆流而行。可是問題又來了,黃河下游的河段掌握在冀州、青州、兗州和司隸四方勢力手中,除了最下游的青州不會給晉國下絆子之外,其餘三方都死死防備著趙興,豈能任憑晉國的船隊在自己管轄的河段兩岸僱傭縴夫?

問題的最終解決,還是從趙興的一個點子開始。

既然借助外力不行,那就只好想辦法給船隻自身加載動力。趙興沒有瘋狂到想要在東漢末年造出蒸汽機來,但他手下有個名叫馬均的傢伙,十分擅長製作轉軸和傳送帶,而依靠腳踏產生動力取水的龍骨水車,歷史上就是馬均發明的。

這一世趙興搶了人家馬均的專利,提前搞出來了一個借助風力和人力共同驅動的風力腳踏龍骨水車,已經為晉國的農業生產做了十二年的貢獻。但這並不會妨礙馬均認真研究轉軸和定、動滑輪組等物理機械的原理,特別是上黨鋼鐵廠制鋼工藝的逐步改善和提高,正好可以為馬均鑽研這一領域提供強有力的物資和技術支持。所以當趙興將自己的設想告訴馬均時,立即便得到了這位大發明家的理解和肯定。

陽阿造船廠最終生產出來的中型運輸船隻,它的動力系統便是明輪裝置。這套系統借助幾十個壯漢同時踩踏一種類似於後世自行車橋踏板的裝置,形成一股強大的合力,通過動力傳送帶驅動類似於水車轉輪一般的裝置,可以讓船隻在逆流航行時保持不低於成年人步行的速度。如果明輪船順流而下,然後張上風帆,那航行的速度將會十分驚人,簡直可以媲美高速行駛的馬車速度。

明輪船不是輪船,這是一個根本的區別。明輪船隻是通過傳動裝置將人力轉化為木船航行的動力,而輪船是通過蒸汽機推動螺旋槳將熱能轉化為動能。

儘管區別很大,但趙興覺得只要能讓大船跑起來,那就是好設計,這種裝置今後還可以用在海船上面,帶著大漢的水師遠征天下。

毫無疑問,明輪的橫空出世已經讓大漢帝國的造船業領先於那個時代所有的人類文明,也讓趙興未來的藍色航海之夢變得觸手可及。這是一項足以改變世界的發明,儘管此時它還靜靜地躺在陽阿造船廠的一間庫房之中。
匿名
狀態︰ 離線
492
匿名  發表於 2012-9-21 01:22:34
第四九三章 青徐軍順流而下

截至五月上旬,在三個月的時間之內,陽阿造船廠的工匠們共趕製出來一百套明輪動力裝置,造出了可以搭載四百名士兵的客貨兩用運輸船七十多條。

按照實驗的航行速度,從陽阿碼頭登船順流而下,最快只需五天便可以抵達青州高唐!這個速度是從陸上前往高唐的四倍還多。因為借助水流航行,船速本來就快,而且在河中順流航行,可以做到晝夜連續不間斷,如果恰好順風的話,速度將會更加驚人。

既然條件已經成熟,那就讓青徐軍回家吧!

從青徐軍於新帝登基的當年夏天離開老家,到今年的五月份,他們在外待了三個年頭兩年整,也算是離家日久,思鄉之情漸濃。

幸好晉國之內可供遊玩的地方實在太多,能夠掙錢的門路也十分廣闊,所以這群遠離家鄉的士兵在過去的一年多裡,生活過的其實十分愜意。

北上支援並州防衛作戰的一萬三千青徐志願軍就不用說了,他們在打完仗之後都領到了一份不錯的報酬,如果願意,甚至可以憑借這筆財富在五原城內娶個炎晟族的姑娘,安安心心過日子。

沒有北上的七千兵油子,雖然錯過了發戰爭財的機會,但同樣也尋找到了掙錢的門路。去年正是晉國內部大搞發展建設的一年,對於精壯勞力的需求量十分巨大,只要願意吃苦出力,便能掙到錢。這七千人眼看著北上一趟的同鄉們回來時賺了一大筆財富,心裡除了羨慕之外,自然也是動了掙錢的心思。於是他們紛紛找到王修和陳登這裡,要求找個掙錢的活計幹。

既然是大部分士兵的願望,王修和陳登也不敢壓制軍心,便將此事報告了趙興。趙興得悉之後,也覺得是應該給這群老爺兵找點事情做,省得他們待在沾縣一帶惹事生非。他和兩位大管家一商量,便定下委託青徐軍築路的主意。

經過任務劃分,兩萬青徐軍被調往平城,主要負責修通從平城通往幽州代縣的高速公路,所有參與者按月領薪水,如果能夠提前完工的話,還有賞錢。

修路這活不輕鬆,但比起在沙場上流血掉腦殼而言,已經好了許多,更何況是有償勞動。所以青徐軍很痛快的接受了這個任務,在去年夏季和秋季,兩萬人都撲在平代高速公路,硬生生將完工時間提前了四個月,也算是為晉國的發展建設貢獻了汗水和力量。

整個冬天,青徐軍回到沾縣休整。大家拿著手中熱乎乎的錢吊子,滿心歡喜地來到長子縣城和臥虎城內,為家人和親友們購買了許多上黨的特製商品,直到把掙來的錢全部花光,這才心滿意足地回到了駐地。

唉,這群傻大兵,既為晉國的基礎設施建設做貢獻,又為拉動晉國的內需做奉獻,真是可愛......

春節過後,青徐軍接到了晉國方面的明確通知,將於今年五月份送他們返鄉。在此期間,為了落實晉國與青州和徐州在圓桌會議上達成的協議,原青徐軍統帥太史慈,現今的晉國水師提督將會組織他們進行最後一次作戰訓練,時間為期三個月,從二月份開始,到四月底結束。

既然是兩位州牧大人的命令,青徐軍上下自然不敢有人違抗。於是這兩萬士兵借助臥虎訓練團的場地,展開了一場十分辛苦的軍事訓練。在訓練期間,所有士兵接受的是最為正規的單兵技戰術培訓,使用的是晉國正規軍的制式兵器,還熟練掌握了大型攻城和防守兵器的使用操作技能。

青徐軍在外三年,既親身經歷了戰場之上射殺鮮卑人的場面,又在平代高速公路上揮汗如雨地接受了勞動改造,最後又進入臥虎訓練團進行了三個月的強化訓練,整支部隊的精神面貌肅然一新,戰鬥力已經與當年北上之時有了天壤之別。

五月十五日,既定的青訓軍返鄉時間。

兩萬士兵已經於兩日前抵達陽阿碼頭,準備在這裡登船返鄉。

已經與晉國結下不解之緣的青徐軍,自然不會悄無聲息地離開這片土地。晉國方面為青徐軍舉辦了一場熱情洋溢的歡送會,所有青徐軍的士兵們不僅收到了一份價值不菲的紀念品,而且還與前來歡送的晉國百姓共飲送行美酒。當時的場面頗為感人,亦被前來採訪的《晉報》記者們進行了配圖報導。

配圖報導?這也太誇張了吧?確實是配圖報導。當然這畫面不是相機派出來的,而是太行書院精於繪畫的畫師描繪出來之後,進行雕版印刷而成。因為配圖的成本過高,只有對重大事件進行報導時,《晉報》才會不計成本的配上插圖,比如太傅大人帶隊北上抗擊雪災的感人畫面,比如臥虎商展會開幕當天的盛況......

為什麼要對青徐軍返鄉進行配圖報導?因為趙興想通過這種方式敲打某些勢力,最好不要輕易對青州和徐州動心思,否則晉國會有充分的出兵理由和借口。當然了,這都是後話,現在各方勢力最關心的還是看青徐軍怎麼返鄉。

怎麼返鄉?當然是乘坐晉國陽阿船廠新造的明輪船千里高唐數日還!

糜竺、陳登、王修、武安國、曹豹、孫觀等人同乘一船,帶著兩萬青徐士兵終於從谷遠碼頭起航了。按照一船可乘四百人的標準,搭載士兵的運輸船合計有五十條,但這一次晉國方面卻出動整整七十條運輸船,而負責整個運輸行動的人,竟然是水師提督太史慈!

按照趙興的指示,太史慈這次親自乘船將糜竺等人和兩萬青徐士兵安全送抵青州高唐碼頭。兩萬士兵上岸以後,在武安國和曹豹的統帥之下,兵分兩路,一萬人前往青州治所臨淄,一萬人前往徐州治所下邳。多出來的二十條運輸船上面,搭載的是銷往青州和徐州的一些商品,以及一些不可告人的武器裝備。

太史慈的船隊在高唐便會全部卸下士兵和貨物,之後他將和糜竺同行,繼續沿著黃河河口進入黃海,然後繞過東萊郡(山東半島),向南航行到徐州的東海郡朐縣(今連雲港市),在那裡將船隻靠岸,進入糜家的勢力範圍,秘密招募一批會水性的青壯,帶上糜家為晉國準備的大量物資北上,最終抵達泉州造船廠。

如此看來,這次的青徐軍返鄉之行,遠沒有表面上那麼簡單呢!
匿名
狀態︰ 離線
493
匿名  發表於 2012-9-21 01:22:51
第四九四章 千里高唐數日還

一條大河波浪寬,風吹水花拍兩岸。

從晉國上黨郡陽阿碼頭起航的龐大船隊,意氣風發地起航了。

七十二艘平底方頭、吃水適中的明輪運輸船,採用單縱隊的水上陣型,前後兩船相隔兩百丈,沿著水勢平穩的沁河航道一路向下,直到穿越河內郡武德縣進入黃河主航道之後,才改為雙縱隊的陣型繼續向東而行。

為什麼船隊不是從西河郡內的黃河河段直接順流而下,而是從東邊河窄水淺的沁水進入黃河河道呢?只因為上郡與西河郡南方的河東郡(歸司隸地區管轄)之間,有一處十分險要的地方,名曰壺口。此處的河道急劇收窄,水流洶湧,壺口瀑布的上下落差更是高達數丈,如果船隻從上游而下,到了這裡那真是有多少翻多少,絕無倖免之理。

沁水發源於上黨谷遠一帶,儘管冬日裡水流較淺,但到了春夏之交時,因為雨水充沛,附近的山洪全部匯入沁水,便可以托舉起較大的船隻來,正好方便青徐軍順流返鄉。

有時候,趙興忍不住在想,若是能將河東和河內二郡奪過來,那就可以在大陽縣(今三門峽水庫附近)附近組建一支更為龐大的水師,直接在黃河之內行船,開創出一條金燦燦的黃金水道,從此不再受到沁水枯水期不能通航的困擾,將大宗的商品和物資輸入和運出晉國。

河東郡境內光是一個東西長達幾十里的鹽池就已經讓十分眼紅,如今又面臨著入河口甚至是入海口的難題,趙興好幾次都在暗自琢磨,是不是乾脆撕破臉皮,派兵武力佔據司隸地區黃河以東、以北的的河東郡和河內郡。

幸好,沁水雖淺,尚能行船,所以趙興還是勉強按捺住了內心的渴望,決定將發動戰爭的時間向後延遲,直到實在無法迴避的時候再說。

從陽阿段到武德入河口的這一段沁水,路程不過兩百多里,卻用去了南下船隊一天半的時間。原因還是水淺流緩,明輪船借力不夠,只能依靠運輸船尾部動力艙內的三十名壯漢腳用腳踏著前行,所以比較耗時。

等到船隊順利進入黃河之後,行進的速度頓時快了許多,有時候為了讓驅動船隻的壯漢們休息,夜間直接依靠水流也能行進很遠的路程。

就在船隊離開陽阿碼頭的第七天中午,太史慈終於從望遠鏡中遠遠地看見飄揚在高唐黃河岸邊的歡迎旗幟,這也意味著青徐軍終於到家了。

高唐縣位於青州平原郡的最西邊,緊鄰著黃河河道,是一座名副其實的水城,自大秦帝國起,便作為黃河航道上重要的水利交通城市而存在。高唐縣城位於黃河南岸,在黃河以北也有二十來里寬的地域屬於高唐縣,而從這裡再往北去,便是冀州袁紹的地盤。

袁紹一直眼紅高唐這座水陸兩便的咽喉城池,如今在高唐縣以北的清河國靈縣境內更是駐紮了一支人數過萬的部隊,虎視眈眈地望著南岸的高唐。異日袁紹若是對青州動手,必定是先奪高唐,然後大軍從此處渡河南下,直撲青州濟南國而來。

太史慈的船隊在沁水河內郡一段航行時,便已經被岸邊的百姓發現,並且報告了官府。奈何等到河內官府派人來看時,船隊已經進入黃河河道,所以也就不了了之。當然了,按照當初趙興與王允達成的協議,晉國是有權利在黃河流域使用航道的,就算沿路的官府發現了太史慈的船隊,也不敢輕舉妄動,隨便阻攔。

進入黃河河道之後,船隊先是在冀州與兗州相夾的數百里河道中航行,之後便徹底進入了兗州境內的東郡河段,然後出了東郡境內又進入青州的平原郡。

由於這次船隊的出現太過突然,而且在白天時航行速度很快,所以就算被袁紹和曹操的探子發現,等到他們向遠在數百里之外的曹操和袁紹稟報此事時,船隊已經早已不知去向。

就算事後曹操和袁紹得知順流而下的船隊屬於晉國,算計著船隊返回時進行攔阻,他們也會撲個空。因為趙興壓根就沒打算讓這支船隊再返回晉國,他們今後將會配給幽州,在漁陽郡的泉州縣與東海郡的朐縣這條航道上來回穿梭,不再進入黃河河道。

太史慈率領的船隊在高唐碼頭停靠了五天,直到所有青州兵和徐州兵下船,並且搬走了許多大木箱,幾家早已得了消息前來接應的商隊也從碼頭上運走了晉國銷往青州的貨物。

在這五天裡,孔融命人暗中在臨海的樂安、北海以及東萊等郡招募的兩千水手,混在人流中悄悄登上了太史慈的船隊。今後這批熟悉水性的年輕漢子們經過訓練之後,將成為晉國水師的第一批水兵,跟隨太史慈在廣闊的大海上縱橫馳騁。

按照特意請來的青州老漁民指引,太史慈的船隊經過三天時間進入了萊州灣,然後又經過六天時間繞過了東萊最東端的成山高角,之後便是一路向南航行,又過了七天時間,終於抵達了東海朐縣。

這一路上的航行,起初尚未進入大海時,晉國的漢子們還能夠在船上活蹦亂跳行動自如,可一朝船隊進入了渤海之後,大家就暈菜了。原本承擔著驅動明輪的晉國漢子們哪裡見過波濤洶湧的大海,在波浪起伏間大多數人都是臉色刷白,嘔吐不止,一個個暈船暈的厲害。

幸好趙興有先見之明,讓孔融幫忙提前準備了兩千水手,這才避免了船隊在黃渤海間航行時,遇到風急浪高的惡劣海況傾覆遇險。

兩千水手原本就是青州靠海三郡內漁家子弟,許多常年靠海捕魚,從小習慣了風裡來浪裡去的海上生活。他們登上寬大堅固的明輪船後,簡直感覺如履平地,很快就適應了船上的生活。特別是船隊後來繞行成山高角那一段無風都起三尺的海區時,他們完全承擔了驅動明輪船的任務,許多擅長使帆的漢子如同機靈的猴子一般,在各條船桅之間蹦跳自如,讓晉國的一大群旱鴨子們自歎弗如。

太史慈本人自小生活在海邊,水性極好,所以並不暈船。當兩千水手完全接替晉國的旱鴨子們驅動船隊之後,便開始留意起表現突出的水手,準備從中挑選出一批未來水師的基層軍官苗子,今後進行重點的培養。

雖然之前沒有任何經驗,但太史慈活用從講武堂學到的組織管理知識,從最基礎的培養人開始做起,倒是沒有走什麼彎路,符合了一支從無到有部隊的發展建設規律。
匿名
狀態︰ 離線
494
匿名  發表於 2012-9-21 01:23:11
第四九五章 陳家父子的選擇

光熹三年六月十二日,當太史慈率領的船隊有驚無險地停靠在朐縣糜家碼頭上時,離家三年的陳登已於三天前回到了徐州下邳城的家中。

陳登是如今沛國(徐州下屬的一個郡國)國相陳珪(字漢瑜)的兒子。陳珪是廣漢太守陳亹之孫,太尉陳球之甥,吳郡太守陳瑀、汝陰太守陳琮的從兄弟,陳應和陳登兄弟倆的親生父親。

綜上所述,下邳陳姓世家是徐州不亞於州牧陶謙的大家族,在士林的聲望更是高過東海糜家。

陳珪和陳登父子皆為當時的名士。陳珪雖然擔任的只是一個郡國相(相當於太守),沒有劉虞和劉岱兩人王國相那麼顯赫,但全天下目前也就趙興控制的地盤上才有王國相。陳登則是在徐州牧陶謙手下做官,與武將曹豹一左一右,共同輔佐陶謙,深得陶謙的器重和賞識。

歷史上三國時期是士族階級占統治地位的時期,三國時有許多名士,而陳珪便是其中之一。所謂名士,是指界於「仕」與「隱」之間的一批知識分子。由於他們特殊的社會地位和心理狀態,構成了獨具特色的傳統文化景觀,因而受到人們的關注。

在倫理宗法社會裡,名士尊重個性的價值觀往往跟禮法發生衝突,這就決定了名士既不像篤儒之士那麼熱衷於仕進,又不像高隱們那樣放棄人間的生活。

回到家中的陳登,將此次北上晉國兩年多的見聞和經歷詳細稟告父親陳珪。陳珪聽完之後沉思片刻,然後說道:「元龍吾兒,自幼性格桀驁不馴,然聰穎好學、識聞廣博,多有智謀,幸得陶恭祖(陶謙字恭祖)賞識,年二十五舉為孝廉,任典農校尉一職。如今天下雖平,不過是短暫之期,吾觀北地趙興,冀州袁紹、兗州曹操、揚州袁術、吳州孫堅、益州司馬氏皆有問鼎天下之企圖,異日必將大亂,不知元龍可有長遠應對之慮?」

見父親一開口便是考校自己,陳登不敢馬虎,只得老老實實地回答說:「州牧陶恭祖性情仁和,能容犬兒於帳下,固願長久追隨而不棄之。」

陳珪見兒子還沒有被自己點撥清醒,只好再把話往明白裡說:「吾非讓你棄陶恭祖而另覓新主,只是提醒你未雨綢繆,多為將來打算,免得來日徐州落入他人之手時陳家無所依從!」

這下陳登明白了父親話裡話外的意思,不就是讓他明著暗中腳踩兩隻船,萬一哪天陶謙這個大樹被人放倒了,陳家還有個安全的棲身之地。於是陳登說道:「吾觀晉國趙國昌和兗州曹孟德乃人間雄傑,然晉國遠離徐州,不如兗州緊鄰徐州,故欲結好於曹氏。」

陳珪點頭說道:「吾兒未從北地歸來時,乃父亦作此打算。然今日聽汝一席話,直覺得晉國趙國昌只怕更為勢大,其人雖遠,然志在天下,曹孟德未必就是他的對手。吾兒不妨從長計議,再做打算。」

陳珪這話說的婉轉,沒有一開口就罵自己兒子鼠目寸光,但卻是明白無誤地告訴了陳登,曹黑子不見得就是真命天子,投靠他不見得比投靠趙興來得實惠。

陳登聽完父親的話語之後,認真思考了片刻,然後說道:「父親教誨的是,然趙國昌如今帳下智謀高絕之士雲集,有賈詡、田豐、郭嘉之輩,算無遺策;有棗祗、崔琰、張既等人,可治天下。吾雖略有才智,但與其相比自愧弗如。如果往投,如何能得重用?」

陳登的擔憂也是不無道理,以趙興現在手下的謀士和文士數量之多,質量之高,確實容易把零散的一些人才給嚇到,進而不願前去投靠。

「欲令趙國昌青眼有加,並非無法辦到,如今便有一個絕好的機會擺在陳家面前。」老謀深算的陳珪捋著下顎上的長鬚,若有所思地說道。

陳登聞言,趕緊說道:「還請父親大人明示!」

陳珪緩緩說道:「吾辭去下邳國相之位,舉薦東海郡太守接任,同時為汝討得東海太守之職!」

「還請父親大人三思!下邳國相來徐州郡國之中第一要職,如今卻要辭去,換那東海太守一職,豈不是捨本逐末?」陳登急忙出言反對。

陳珪微笑著說道:「吾兒只知其一不知其二,東海雖不能與下邳相比,卻是趙國昌內眷糜氏娘家所在。汝若往東海任職,今後自然可多與糜家暗中來往,如果能夠時常照拂一二,豈不是有了與晉國趙興接觸的機會?聽聞青徐軍此次返鄉乃是乘坐大船自水路而回,吾料定趙國昌異日必將圖謀東海郁州山,將彼處作為水師南下的一處補給港口和基地。吾兒若去,不妨便宜行事,暗中助其早日建成良港,則諸事無憂矣……」

聽完父親這番教導,陳登不由得眼前一亮,發現這個辦法果然可以不漏痕跡的交好趙興。於是陳登第二日便前往州牧府跟陶謙報到,向州牧大人大吐苦水,備說自己這幾年在北地的辛苦和風霜,搞得陶謙聽完之後十分感動,誇獎連連。

過了幾日,陳珪又來找陶謙,說自己身體越來越差,已經難以處理政事,請求辭去下邳國相一職。還沉浸在因為無法更好獎勵陳登愧疚之中的陶謙,被陳珪這一招以退為進的策略搞得更加內疚,於是便問陳珪:「君若去,誰可接之?」

陶謙這話說的很露骨了,意思就是要不讓你兒子陳登來做下邳的國相。結果陳珪回答說:「東海郡守忠於職守,勤勉有加,可任之。」

陶謙見陳珪如此謙讓,心中感動不已,便說道:「既如此,吾便依漢瑜兄之言,上表朝廷任命東海太守接任下邳相一職。然東海亦不可無人主政,便由元龍賢侄接任,漢瑜兄萬萬不可再做推辭!」

陳珪一看陶謙果然入轂,面不改色地回答道:「恭祖兄既然如此器重犬兒,吾亦不便妄加干預,今後高老山林,還要依憑恭祖兄多加照拂!」

陳家父子一番算計,終於走上了靠攏晉國的道路,只是遠在北方的趙興,此刻還不知曉憑空地多了這麼一個大利好,不然的話,他一定會火速命人傳信給太史慈,讓他趁熱打鐵,順手將東海郡收入囊中。
匿名
狀態︰ 離線
495
匿名  發表於 2012-9-21 01:23:30
第四九六章 水師提督當老闆

朐縣東面臨海,有群山雄峙於岸邊,最高處名曰玉女峰(今連雲港花果山主峰),山上樹木蒼翠,果木繁盛,飛瀑流泉,端的是一處風景秀麗的好去處。

六月下旬的某一日,新任晉國水師提督、太史子義將軍在東海糜家二公子糜芳的陪同下,興致勃發地尋階而上,登臨玉女峰,觀賞滄海桑田、日月變換所形成的美麗景致。

「太史將軍,遠處海中所聳立的山嶽便是船隊繞行而過的郁州山,此山方圓幾十里,山上鳥雀雲集、走獸遍佈,常有漁民乘船橫渡過去在山中捕鳥捉獸……」糜芳用手指向遠處隱約可見的一處海中大島,向太史慈耐心地介紹著。

太史慈從隨行的親衛手中拿過雙筒望遠鏡,仔細觀察郁洲山的山勢地形,不時還會向身旁陪同的糜芳提問幾句。

「子方兄(糜芳字),不知這郁洲山可是有主之地?」太史慈若無其事地問道。

糜芳不知太史慈如此一問的用意,但他是受兄長糜竺所托來作陪的,曾被糜竺再三叮囑要以上賓的規格善待太史慈,所以不敢馬虎,如實回答道:「此處海中島嶼歸東海郡管轄,因其距離陸地較遠,所以只有少許漁民在上面安家落戶,並非哪家的私產。」

「哦,如今東海郡守是何人?」太史慈又問。

「原為彭城人張襲,近日聽聞張襲已經赴下邳國任相,新的郡守尚未到任。不過從家族中探知的消息,新任郡守可能是將軍的舊識。」糜芳回答。

太史慈聽糜芳說新任東海太守可能是自己的舊識,不由得心中一動,接著問道:「吾在徐州所識之人不過爾爾,竟然能湊巧遇到一位郡守,真是令人驚訝,還請子方兄明示!」

糜芳有些神秘地回答說:「此人前些時日與將軍同舟共渡,乃下邳名士陳元龍!」

太史慈聽說新任東海太守竟然是從晉國返鄉的陳登,心中忽然多出一個大膽的念頭,但臉上仍然平靜如初,微笑著說道:「如此甚善,在吾北返之前,倒是要向陳元龍討上一杯喜酒來賀!」

隨後,太史慈下山,返回朐縣的糜家,與家主糜竺閉門商議了一些事情,似乎跟做生意有關。不過太史慈這次想做的生意就連糜竺聽起來都覺得十分大膽,他竟然打算從東海郡太守手中將朐縣東面海中的郁洲山給買下來!

作為首任水師提督,趙興賦予了太史慈臨機專斷的權力,在一些來不及請示的情況下,只要是有利於晉國和水師發展的事情,太史慈都可以先斬後奏。而在籌建水師的經費上,趙興更是大方的很,一開口便是調給太史慈兩百萬兩白銀作為啟動資金。

要知道護國軍如今接近二十萬人馬,一年下來的軍費開支也不過是六百萬兩白銀,晉國水師如今不過是成立之初,各類人員加起來連一萬人都不到,趙興一抬手竟然就給撥了兩百萬兩白花花的銀子。

實際上,趙興心裡很清楚,兩百萬兩銀子不是多給了,而是勉強能夠應付局面罷了。從來水師的建設和發展都是最為燒錢的兵種,不僅建造大型的戰船耗費驚人,就是海上航行和訓練的開銷也是要比在陸地上成倍的增加。

太史慈此次帶隊航行的最終目的地是泉州造船廠,所以隨行便在船上攜帶著這一筆數目巨大的財富,正可謂是手中有錢底氣足,因此生出買下郁洲山的念頭也屬正常。

太史大老闆並非心血來潮便產生出買島的念頭,其實他是想將郁洲山島作為今後晉國水師南下的前進基地,在這裡修建一座大型的港口和岸上補給設施,委託給糜家幫忙打理,一旦來日太傅大人揮戈南下時,這座島嶼便可以發揮出巨大的作用。

毫無疑問,經受了臥虎講武堂系統培訓的太史慈,已經具備長遠的戰略眼光,開始站在趙興的角度上思考問題,而購買郁洲山的想法,無疑是非常可取和值得讚賞的行為。

七月初,太史慈在東海朐縣已經逗留了近二十天。在這個期間,太史慈對朐縣附近的海岸線進行了仔細的考察並且做了詳細的記錄,在糜家的幫助之下,他在東海郡境內又招募到了一千名水手,現在已經登上了明輪船,與另外兩千名水手一起接受簡單的軍事培訓和管理。

太史慈之所在慢慢悠悠地待在朐縣不急於北上泉州,其實他是在等候陳登來東海上任。他想在北上之前,將購買郁洲山島的事情給拿下。

七月八日,糜竺告知太史慈,陳登已經赴任,並且正帶著幕僚向朐縣而來,似乎是要來拜訪糜家。於是太史慈不再四處轉悠,就在糜府之中靜候老熟人陳登的到來。

說太史慈跟陳登是老熟人,一點也不為過,實際上陳登跟糜竺也是熟人。他們的交情源自於當年一起北上,在青徐軍中時便結下了友誼。幾人都是出生於東部靠海的郡縣,有著相同的生活習慣,加之孔融與陶謙兩位州牧之間的關係又比較和睦,作為各自手下的他們相處時自然更加容易。

七月十日,懷著交好糜家進而靠攏晉國願望的陳登,終於邁進了糜家的府門,當他看到前來歡迎的人群最中間站的竟然是太史慈而非家主糜竺時,不由得大吃一驚。

待陳登仔細盤問下,才知道太史慈當時將他們送至高唐之後,並沒有率隊逆流而上返回晉國,反倒是順流而下,從東面的大海之上航行到了朐縣。陳登在心中暗暗對自己父親犀利的判斷而感到敬佩,還真被他老子給言中了:趙興組建水師的願望不是一般的大,竟然是要雄霸大海,將大漢沿海之地盡皆收歸囊中。

陳登與糜竺和太史慈三人相互十分熟悉,所以經過一番寒暄之後,便當著太史慈的面,告訴糜竺自己意欲進一步加固陳糜二家關係的願望。

糜竺不笨,太史慈更不傻,一聽陳登這話頓時便明白了陳家的想法,於是三人一拍即合,不再廢話,直接以郁洲山島為引子,切入到了暗中合作的正題之上。

既然陳家主動向晉國靠攏,那就得有點具體的行動和表示,所以郁洲山島便成了陳登向晉國貢獻的見面禮,太史慈當初購島的計劃不僅順利實現,而且只是象徵性地繳納了非常低廉的五千兩銀子,便成為郁洲山島的「島主」。

當然了,新任太守陳登絕對不會老實地向朝廷報告說自己將一座方圓幾十里的大島嶼,以賤到蘿蔔白菜一般的價格賣給了晉國趙興。陳登只會說,朐縣以東有小島,方圓百丈,可勉強住二三十戶漁民,今以五千兩白銀的高價賣於當地漁民史泰,所得銀錢用來救急災民……

這就是官子兩張口,咋說都有理。
匿名
狀態︰ 離線
496
匿名  發表於 2012-9-21 01:23:48
第四九七章 一路向北建港口

七月十八日,正是沿海地區一年之中東南風盛行的季節,朐縣臨海糜家的碼頭上,白帆張列、檣影綽綽,數十條新式明輪運輸船整裝待發。

糜竺和陳登等人親臨碼頭,向晉國水師提督太史慈將軍辭行。

太史慈抱拳向糜竺和陳登行禮,然後托付道:「子仲兄、元龍兄且請留步,慈今日一別,便將修建郁州山軍港和岸上基地的重任托付給兩位,還望大家努力同心,為實現主公雄霸四海、威震天下的宏圖偉業而奮鬥!」

糜竺抱拳回禮,說道:「子義兄放心,有我和元龍在東海照應,晉國水師今後在徐州境內的活動便可無虞。糜家會將修建郁州山軍港和岸上設施作為今後家族的第一要務,以最快的速度為晉國水師提供一座可以躲避風暴,進行全天候補給的前進基地。」

陳登亦抱拳說道:「還請子義兄放心,下邳陳家既已決定投效晉國,便不會再生二心、首鼠兩端。晉國方面和水師方面但凡有用得著陳家的地方,還請不吝開口。」

太史慈滿意地點點頭,然後對著陳登說道:「吾與元龍兄相交多年,早知君乃恢弘高潔之人,如今得以公事一主,實乃幸事。下邳陳家的友善之舉以及君上陳老太公關於盡早控制青徐二州的建議,我會以最快的速度傳往晉國,相信不久之後太傅大人就會派出人馬暗中前來支持陳家。」

三人交談結束之後,太史慈闊步走上帥船的跳板,意氣風發地去迎接屬於新生的晉國水師和他本人的輝煌。

太史慈帶領船隊走後的第二日,糜家便派出糜芳帶人親自乘坐漁船抵達海中的郁州山,開始按照太史慈走前留下的草圖,在郁州山島一處與朐縣隔著海峽相望,背風平緩的地方興建軍港和碼頭。

太史慈選擇的這處地方,正是他登臨玉女峰以及多日在朐縣附近海岸線實地勘察之後做出的決定。

沿海可以修建軍港碼頭的地方,有幾個重要的條件,比如要能夠抵擋多個方向的大風,尤其是東南一帶的颱風;要有足夠的水深,能夠停泊大型的戰船;要有乾淨無礙的航道,水下不能有暗礁和險灘,船隻可以暢通無阻地進出港口碼頭;要有乾淨的淡水水源以及完善的岸上補給倉庫,還要有可供水手們上岸休整的營盤、酒肆、勾欄,以及醫療救護場所。

太史慈經過反覆評估,在三處適宜修建軍港的地方上最終選擇了這處向內凹入,水流平緩,背靠山峰的位置,並且將此處基地命名為東海郁州港。

按照事先的約定,太史慈並沒有給糜家留下修建碼頭的資金,全憑糜家進行修建,今後港口修建完畢之後,糜家的船隊可以租用部分碼頭,而晉國水師專門用來承擔海上長途運輸的船隻,則優先為糜家的海上商貿提供服務,並且今後還會有戰船護航。

糜家與晉國水師的這筆交易,一開始或許難以獲利。但從糜竺的眼光和角度考慮問題,承擔郁州山軍港的修建任務,其實是一件有百利而無一弊的好事。

毋庸置疑的是,隨著郁州軍港的建成,島上一定會有大量的百姓定居,今後專門為軍港提供各種服務和保障,這就會帶來大量的商機。除了水師,糜家無疑對這座島嶼最有控制權,今後水師官兵在此處補給和休整時,他們的兵餉就會大部分花銷到這裡,這將是一筆十分長期而且可觀的收入。

另外,修建郁州碼頭,就像是為糜家和遠在千里之外的晉國搭起了一座海上專用橋樑,今後一旦天下動蕩有事,糜家在東海面臨危險時,便可以攜帶大量的家眷僕人和財富,舉家乘坐晉國水師的大型船隻離開是非之地,經由北方的泉州碼頭登陸,最終取道晉國,安然脫險。

史書中記載,當年糜家投奔劉備時,曾經有上萬的門客和下人一起投往劉備,可想糜家的勢力多麼龐大。如果這樣一個家族不是通過海上運輸這種低成本、高承載量的方式進行轉移,實在難以想像他們如何能夠突破曹操和袁紹等勢力的圍堵,安全抵達路途遙遠的晉國。

辭別了糜竺和陳登,太史慈率領船隊向北而行,海上一支持續的東南風為這支船隊提供了助力,使得船隊航行的速度明顯提高,不幾日他們便抵達了東萊郡不其縣與黔陬縣之間的一處很大的海灣(今膠州灣青島地區)。

太史慈命令船隊轉向進入海灣之中,揀就近漁家停靠漁船的碼頭靠泊,帶著一干手下上了岸。根據船上出身東萊一帶的水手介紹,此處海灣水深流緩,水底乾淨無暗礁,比起郁州山島來,更加適宜修建大型的水軍基地,所以太史慈特意登岸勘察,準備與當地官府協商購買一段岸灘,作為今後晉國水師向南擴張的重要港口。

本就出身東萊郡的太史慈,與當地官府不其縣令打交道時十分順利。一位王姓的縣令聽說太史慈這位同鄉乃是晉國水師提督,身份比起他這位縣令而言尊貴許多,加之又是威名赫赫的趙興手下將軍,所以十分熱情地接待了前去拜訪的太史慈。

前些時日,從晉國返鄉的青州兵中,有不少老家就在不其縣內,他們滿載而歸時曾經轟動一時,就連王縣令都得悉此事,所以也就知道如今青州和晉國的關係非同一般。得知太史慈想要向官府購買一段海灘作為今後水師的停靠之處,這位王縣令十分爽快的便答應了下來。整個膠州灣岸線長達上百里,又不是什麼風水珍貴的寶地,私下裡賣給晉國一截,想必就算州牧孔融知道了,也不會當成什麼大事。

順利買下了一段海岸線之後,太史慈索性留給這位王縣令十萬兩銀子,作為修建港口的啟動資金,要求他幫著招募百姓,先修建一處可供船舶停靠的大型碼頭。太史慈特別強調,如果事情辦得好,將來推薦王縣令到晉國去做官,不僅收入豐厚,而且家人都會得到妥善安置,比起他在這兔子不拉屎的不其縣內要好很多。

既得了銀子又得了許諾的王縣令,也不是鼠目寸光的無能之輩,等太史將軍率船隊一離開之後,便緊鑼密鼓地開始忙碌起來。他實在沒有想到天下掉餡餅的好事竟然真能讓自己遇見,今後搭上了晉國這條線,自己說不定幹了十多年的縣令還能往上升幾職。

有了希望,便有了進取的動力。因為共同的利益,使得下邳陳家與晉國暗通曲款,使得東海糜家死心塌地為水師建港口,如今又搭上了這位王縣令。不得不說,共同的理想有些遠,但共同的利益願望卻很實際,比起恐嚇威逼來,不知高明多少。

太史慈繼續率領船隊向北航行,繞過成山頭之後在東萊郡的東牟縣又停了下來,採取相同的辦法,又把東牟縣令忽悠到旗下,由其負責在東牟境內修建一處港口(威海劉公島附近)。

之後,船隊便進入到了冀州袁紹所控制的陸地海岸線對應海區,於是太史慈不再停留,命令水手們張滿帆,腳下使足勁地踩,一口氣用了四天時間斜穿渤海灣,順利抵達了泉州造船廠。
匿名
狀態︰ 離線
497
匿名  發表於 2012-9-21 01:24:06
第四九八章 沒肉吃咱撈蝦蟹

早在太史慈六月份率船隊離開上黨時,趙興便派人向幽州兵馬大都督趙雲送去密信,要求趙雲幫助太史慈做好漁陽郡泉州水軍城的建設工作。

雖然趙雲統管幽州兵馬,不僅直接統領人數高達四萬的定遠軍,而且對徐庶率領的熊羆軍和李進武率領的雄武軍也有臨時指揮調動的權力,但水師提督衙門歸於護國軍直接統轄,也就是說太史慈是直接聽命於趙興本人。

為了避免駐軍在泉州的水師隨著今後的不斷發展壯大,與幽州境內陸上部隊發生摩擦,趙興特意要求幽州牧公孫瓚將泉州縣周圍五十里範圍的地方劃歸水師提督衙門管轄,在需要水陸協同作戰的時候,比如今後渡海抄近道攻打遼東公孫度的老巢襄平,或者渡海直接登陸位於朝鮮半島之上的樂浪郡,則由趙雲統一指揮,水師負責完成相應的作戰任務。

順利抵達泉州的太史慈,受到了先期抵達漁陽的船匠四百船匠歡迎。遠在漁陽城內的趙雲得知太史慈抵達泉州的消息之後,特意帶著人馬趕赴泉州與其會面,並且將前段時日由定遠軍代管的三千多名當年袁術拋棄的丹陽兵進行了交接。

昔日袁術不顧手下謀士反對,非要帶著四萬丹陽精兵跋山涉水前往並州參加圍攻趙興的會戰,結果成為趙興重點關照的對象,硬是從他身上撕下了好幾塊肉,在戰場之上俘虜了五千多的丹陽兵。圓桌會議結束之後,有一千多丹陽兵要求返回揚州,而剩餘的三千名老卒則因為不滿主公袁術的無情無義,羨慕晉國士兵的優渥待遇,自願留在晉國。

丹陽位於長江下游,此地百姓精通水性,從這裡招募來的士兵自然也是熟悉水戰,不懼風浪,正是水師士兵的上等人選。趙興老早以前便定下了發展水師的規劃,也定下了這群士兵的出路。太史慈前腳動身前往朐縣,趙興後腳便命令高順親自帶著三千丹陽兵從北方交通樞紐平城進入幽州,直奔漁陽城而來。

趙興讓高順親自帶隊,不僅僅是因為對這三千丹陽兵的重視,也是讓高順前往幽州指導臥虎訓練團在幽州分部的創立事宜。隨著晉國勢力的急劇擴張,臥虎訓練團已經難以滿足三州同時進行新兵訓練的要求,組建分部也是必然的選擇。

高順同時還要與太史慈會面,商議今後水軍的訓練工作如何組織實施。高順走時專門帶著趙興關於水師建設的一系列思考和建議,這些來自於後世海軍發展建設的經驗,儘管不全出自於趙興這位陸戰精英的頭腦,但對於太史慈而言,同樣具有如同指路明燈般的作用。

趙雲、太史慈、高順三人會面之後,共同學習了趙興關於晉國水師發展建設的一些指導性意見,然後就當前修建泉州水軍城面臨的困難和問題交換了意見。

大家說來說去,最後總結歸納起來主要的困難和問題就是「三缺」。一缺經驗;二缺人才;三缺資金。水師初建,經驗欠缺自然是無法迴避的事實,只有依靠今後的不斷摸索和積累才能夠形成體系化、制度化的一些東西。人才欠缺和經驗欠缺是一個道理,無論是晉國,還是幽州、涼國,都地處黃河以北,實在難以找出許多精於水戰的將領和士兵,今後只能通過實戰磨練和平時苦練加以解決。

而資金欠缺這個問題,卻是考驗大家智慧與能力的問題。如果開動腦筋,多想辦法,開源節流,趙興撥給水師的兩百萬兩銀子,還是能夠花銷一陣子的。

研製和建造大型戰船的經費不能剋扣,這關係到水師的生死存亡;船匠們和丹陽兵、三千新招募來的水手,他們的兵餉不能剋扣,這關係到軍心士氣;唯一能夠節流的方面,看來只剩下維持水師運轉以及戰士們吃到嘴裡、穿在身上的費用。

別的州郡招兵就像攤派出苦力,窮苦百姓家的子弟想盡辦法進行躲避。晉國招兵時卻是從表現優異的預備役中挑選,而如今想進入預備役部隊的競爭都十分激烈。之所以出現這樣的局面,與護國軍的待遇好密不可分。

按照趙興親自為護國軍制訂的食譜,要保證每名士卒每天能夠吃到一隻水煮雞蛋,每天都有一份肉食,隔兩天還要喝一次牛奶。這種伙食標準,對於前些年恨不得人吃人的窮苦百姓家孩子而言,誘惑無疑是很大的。但支撐起這樣令人垂涎的伙食的前提是日益富裕強大的晉國。

趙興的統兵「五字訣」便是要養兵,將所有士兵「喂養」的結結實實、健健康康之後,接下來才會進行大強度的訓練,這是符合人體機能和練兵原則的。試想一下,一支餓得兩眼發暈,瘦得皮包苦頭的部隊,如何能夠在大草原上跟凶殘如狼的鮮卑人進行正面決死衝鋒?

一句話,光是給護國軍的士兵們天天吃肉,這就是一筆驚人的開支。

太史慈在臥虎講武堂學習了整整半年,自然熟知趙興的「統兵五字訣」,他沒有剋扣士兵伙食經費的打算,但他更想利用趙興已經撥給的兩百萬兩銀子做出一番大事業來。動不動就張口問趙興要錢,這不是太史慈為人做事的態度。

一面是經費限制,一面是不能降低士兵待遇,如何才能節流呢?太史慈想到了一個聽來的主意。

臨走之時,趙興曾與太史慈進行了一番長時間的對話,其中就提醒過太史慈,大海之中蘊藏著世人難以想像的財富和糧食,不僅有大量的魚類可供食用,一些海藻和海草能夠為人們提供豐富的養分,絲毫不比農人們精心栽種的蔬菜差,不比臥虎肉製品廠出產的牛羊肉養分少,甚至有一些是趙興提起來都垂涎三尺的美味佳餚。

趙興提到什麼海產時會流口水呢?那就是海中產的大螃蟹和筷子一般長的對蝦,新鮮的黃魚和海鰻!上一世的趙興,經常要帶著一個營的兄弟前往海中荒島之上進行求生訓練,他最喜歡的就是組織戰士們下海搗騰海鮮。那肥碩多膏腴的螃蟹,肉滿汁鮮的對蝦,簡直就是上天賜給的美味,不僅可以補充大量的蛋白質,而且令人回味無窮。

春末之時北方的一場大雪災,使得晉國今年的肉食產量大大縮水,隨之而來的便是肉類製品特別是牛羊肉的價格飛漲。既然連太傅大人都對海中所產的活物垂涎三尺,那麼足以證明海中的魚貝蝦蟹都是好吃的東西。所以太史慈打算減少對水師士兵的肉食供應量,組織大家下海捕撈魚貝蝦蟹,不僅滿足本軍的飲食需要,還要想辦法向幽州百姓出售,賺取一筆額外的收入!

水師初建,不好好地組織訓練,竟然下海撈魚,這不是典型的不務正業嗎?

答案是否定的,如果一支水師連下海撈魚的本事都沒有,將來又如何征服大海大洋甚至與黃頭髮綠眼睛的羅剎鬼們決戰海上?

先讓水師熟悉海洋,做個合格的漁民,然後他們才有機會個個成為「浪裡白條」,對海洋不再恐懼與陌生,最終成為符合趙興要求的新式水軍!

由此看來,首任水師提督帶頭下海抓蝦捕蟹的舉動,無疑是深得趙興治軍思想之精髓的。
匿名
狀態︰ 離線
498
匿名  發表於 2012-9-25 01:03:06
第四九九章 萬里大海做浴盆

「千年古樹當衣架,萬里大海做浴盆。」這句話用來形容如今的晉國水師,再恰當不過。

晉國水師泉州造船廠近日裡下水了一艘體型龐大的戰船,比起遠在江南地區的東吳水軍、荊州水軍所乘坐的樓船,還要大上好幾圈。這是工匠們按照趙興的思路,剛剛建造出的一艘融合了後世鄭和寶船,裝置了明輪動力系統,還可以充分利用風帆助動的新式戰船。

趙興為這艘新式戰船命名為「海龍」號,意味海上蛟龍的意思。龐大威武的「海龍」號,長達二十多丈,寬達五丈,可以裝載大型的遠射武器床弩二十台,船首安裝有鋼鐵製成的鋒利撞角,船尾則裝置有轉向靈活的門板式舵頁,上層平台還安裝著威力更加驚人的轟天雷投石車。

如果不是考慮到戰船的排水量尚且難以支撐安裝鐵甲,趙興真有製作木質鐵甲船的衝動。

製造如此巨大的風帆明輪,需要使用的龍骨便是千年古樹。龍骨作為全船結構最為關鍵的部分,猶如人之脊樑,在鋼鐵沒有被用作造船的古代,只能使用整棵質地緊密結實的巨樹樹幹。所以說晉國水師的士兵們生活在「海龍號」戰船之上,或許他們掛曬衣物的某處地方,便是由千年古樹的枝幹打造銷磨而成。

海龍號額定載員量為四百八十人,相當於護國軍各軍正規編製的一個營的編制。其中設有管帶一名,副管帶兩名,部門頭領數名,副職數名,由軍官擔任。

按照職能劃分,這些部門包括航海通訊部門、動力維持及操控部門、戰鬥部門以及後勤保障部門。

航海通訊部門主要負責觀察瞭望,海上航線的確定,海圖的繪製和修正,戰船之間的相互通訊,全船內部的命令傳達等任務,相當於一艘戰船的眼睛、耳朵、鼻子和嘴巴。

動力維持及操控部門主要負責為戰船提供自生動力,控制風帆和船舵借用水流和風力提供動力,負責戰船的離靠碼頭、拋錨等部署。在船隻遇到危險時,負責堵漏排險。在平時則負責對船體進行檢修和維護,防止甲板腐朽破損,纜繩斷裂以及錨鏈生銹。這個大部門相當於一艘戰船的心臟和雙腿。

戰鬥部門主要包括遠程攻擊和近身靠幫之後的肉搏兩類,也是戰船區別於民船的最大不同。能夠熟練使用大型遠程攻擊武器,並且適應海上生活的士兵將會成為遠程攻擊士兵;而近身肉搏仍然考驗的是戰士們的單兵戰鬥力,但前提是要不暈船,在海上時不至於因為風浪的緣故而變成「軟腳蝦」,畢竟敵人不會因為海況不好就跟你高掛免戰牌。這個部門相當於一艘戰船的牙齒和拳頭。

後勤保障部門主要是為全船的官兵生活服務,主要包括伙食飲水組、醫療防疫組、娛樂解憂組、財務商貿組以及戰俘審訊及看押組。伙食飲水、醫療防疫和戰俘審訊及看押小組還好理解,可娛樂解憂與財務商貿兩個小組是幹什麼的?

原來戰船長期在海上航行的時候,因為生活環境的惡劣以及遠離家人陸地等因素,官兵的心理壓力很大,容易產生急躁厭煩情緒,更有甚至還會精神反常做出常人難以理解的危險舉動,比如自殘、嗜血、殺害同袍等殘忍行為。所以趙興特意要求執行遠航任務的大船上面必須有一些可以為官兵講故事、唱小曲,說笑話逗樂子的士兵,以此來調節官兵的心理壓力。

至於財務商貿組,平時負責本船的伙食及其他日用品的採購,向水師官兵們發放軍用物資以及軍餉。在執行任務之外,如果戰船偶爾承擔其他任務,比如承擔護衛地方商船,或者客串漁船時,則會有一筆報酬或者收入。如何經營這筆財物便是商貿小組的工作。財務商貿組相當於一艘戰船的管家。

如此龐大的一艘戰船,配備了科學合理的編制和人員之後,從組建伊始便展示出與其他部隊完全不同的氣質來。

「同舟共濟、風雨相隨」,是趙興特意為海龍號首艘船題下的船訓,用意不言自明。這艘承載著趙興藍色海洋夢想和晉國騰飛希望的大船,首批四百八十名官兵,由來自五湖四海的士兵所組成。他們當中有熟悉水性,作戰勇敢的丹陽精兵作為作戰部門的主力;有熟悉航海,經驗豐富的東萊水手作為航海通訊和動力操控的主力;有身強體壯、力大如牛的軍中大力士們為驅動大船明輪提供動力……

載著眾多寄托和夢想的「海龍號」戰船,在太史慈的親自指揮和帶領之下,於八月初八離開泉州造船廠的碼頭,駛向廣闊無垠的大海。他們要在海上航行半個月之久,不僅要對戰船的綜合性能進行測試,還要順著海岸線向東北方向行進,徹底摸清楚遼東半島以及朝鮮半島海岸線的特點,為護國軍的下一步行動開始準備。

豪氣干雲的晉國水師官兵們,用「萬里大海做浴盆」來表達他們征服大海的決心和勇氣。不管等待在他們航線前方的是狂風還是巨浪,相信在大家的齊心協力下,一定能夠順利地闖過去。

儘管趙興如今正在臥虎城內忙著商展會的收尾工作,但他的心思也牽掛著「海龍號」的下水與試航。他時常在想,如果這個時空之中,國人輕海重陸的思想能夠因為受到自己開眼看世界的影響,對於海洋權益和海上威脅有足夠的重視與認識,那麼若干年過去之後,來自於幾萬里之外的強盜,以及神州東方倭人小島上的幾隻雜毛猴子,便不可能輕易從海上洞穿大漢帝國的防線。

為了這個遠大的夢想,趙興甚至不惜將商展會上一些緊俏的商品生產製作的工藝轉讓給盛產船匠的荊州、揚州和吳州,以此由換回來六百名船匠,緊急劃撥給泉州造船廠。

得悉太史慈為了減輕晉國軍費開支的壓力,帶著水師官兵在適應海上生活的同時開展生產自助,捕撈大量的魚蝦當做肉食,並且向靠海的漁陽、廣陽、右北平等郡出售海產。趙興毫不吝嗇地向全軍發出通報,表揚了晉國水師的這一舉動,並且又從府庫之中調撥了一百萬兩白銀充作水師的經費。

趙興對於水師建設的重視程度,由此可見一斑。

ps:不怎麼激烈的第十卷,在不緊不慢中結束。對於喜歡看兩軍對壘,萬人對決這種廝殺場面的書友而言,本卷顯得索然無味,但對於更多的書友而言,這一卷卻是承前啟後,趙興勢力由蛟化龍的重要一卷。

大家應該知道,蛟不過是頭上長了犄角的大蛇,說到底還是得在江河湖泊之中藏身,而龍則不同,可以呼風喚雨,翻江倒海。

下一捲開始,趙興便要翻江倒海,獨領風騷……
匿名
狀態︰ 離線
499
匿名  發表於 2012-9-25 01:03:26
第五零零章 雪花鹽大量上市

在晉國雲中郡西南位置,距離黃河「几」字型那一橫靠右邊的位置上,有個縣名稱作咸陽,此地與幾百年前大秦帝國都城所在的咸陽完全是兩個概念。

大秦都城咸陽二字中的「咸」,意思是全部和共同,寓意此地整日裡都是陽光燦爛,非常的光明;雲中郡的咸陽名氣比秦帝國都城咸陽要小許多,除了生活在附近的百姓知道還有這麼一個地名以外,天下人知之甚少。

這個小縣之所以被大漢帝國定名為咸陽,只因為它的境內到處都是鹹水湖窪和鹽鹼地,老百姓吃的水中都有一股子鹹澀的滷味,所以得名。

同樣的,晉國境內朔方、五原等郡內有沙漠的地區,還有不少類似於咸陽縣的這種地質,在一些沙漠之中隱藏著一些小湖泊,湖水鹹澀難以飲用,被附近的遊牧百姓稱之為死湖。

自從三月份太傅大人決心大量生產精細的食鹽之後,這些原本籍籍無名,甚至是人們不願意待的地方忽然熱鬧起來。借助於黃河河道,有許多吃水較淺的木質明輪船載著大量的工具和蜂窩煤球,逆著黃河而上,來到了咸陽附近,在這裡將大量的蜂窩煤爐、大大的陶甕以及許多圓柱形的蜂窩煤爐卸了下來。

按照趙興的指示,晉國發動去年第一屆科考取士中商學科礦產專業的官吏,對境內富含滷水和鹽礦的地區進行詳細的勘探記錄,形成一份指導晉國制鹽業發展的綜合報告。接到命令之後,這些官吏分頭行動,在晉國的各個方向上進行勘查,將個人認為具備開採儲量的價值的小型鹽池和淡水湖泊進行詳細的統計。

最終的數據顯示,咸陽縣附近的池鹽礦儲量豐富,分佈區域相對集中,氣候乾燥少雨,適合進行大規模的制鹽。於是便有了後來興師動眾的大量制鹽工具及材料的向北運輸。

根據趙興的記憶,後世的陝北地區有一座盛產高質量焦煤的東勝神府煤礦,經過這次礦產勘查,竟然也被礦產專業的官吏們發現了蹤跡。原來東勝神府是指由東勝、神木、府谷這三處地方相連而成的三角形地帶,也就是在上郡的最北端和西河郡的最西北端這一片區域。按照當時的地名,這個地區位於昔日南匈奴王庭所在的美稷、使匈奴中郎將府以及谷羅城這一帶。

返回來的小吏,有人帶著一些從當地的土層中挖掘出來的黑色煤石向趙興報告,引起了趙興的極大關注。對於這種儲量極大,目前只能作為高能燃料的礦產,只有趙興明白它的的戰略價值。在晉國鋼鐵廠不斷擴張和增產的背後,是對優質煤礦的的高度依賴。

可以說,沒有質量上乘的鋼鐵,就沒有晉國今日的強盛;而沒有並州境內儲量豐富的煤礦(橫跨山西和陝西兩大產煤地區),就沒有大量的鋼鐵被生產出來。歸根結底,沒有煤礦,就沒有晉國遠遠領先其他各州的科技實力。

既然在這片大煤礦的北面不遠處就有鹽礦和鹽池,那就更加方便趙興當初設想的採用蜂窩煤爐煮鹽的方法,因為取之不竭的煤石便是煮鹽最為重要的保證。

考慮到咸陽周圍是黃軒、炎晟和堯興三族雜居的地區,想要隱瞞這三族秘密地在此處制鹽顯然不妥,所以趙興大大方方地將胡車兒、嚴曦(炎晟人吐奚的漢名)和烏蘭三位各族的代表邀請到晉陽城中,就在國相劉岱的親自主持下,秘密地召開了一次關於各族制鹽利益分配的會議。

胡車兒是趙興的大舅子、烏蘭是趙興兄弟媳婦、嚴曦是發過毒誓終生效忠趙興的頭領,這三人來開會主要不是跟趙興講條件,而是安安心心地聽趙興安排今後的工作。對於他們而言,壓根沒有擔心趙興會故意偏袒三族中的哪一家或者是漢人,因為趙興是三族和晉國漢人的共主,手心手背都是肉,肯定不能做一碗水端不平的事情。

最終趙興對未來四族共同參與制鹽之後所得的產量分配如下一一漢族分得六成,人口最多的堯興族分得一成半,遭受雪災最為嚴重的炎晟族分得一成半,人數較少如今比較富裕的黃軒族分得一成。

對於這個分配方案,分得利潤最少的胡車兒第一個帶頭表示沒有異議,堅決支持和擁護,其他兩人自然不會再多說什麼。其實大家心裡很清楚,也就是趙興能夠在如此巨大的一筆利益面前,還能夠想著北方的三族。所有的制鹽工具由漢人提供,制鹽所用的蜂窩煤球也是漢人佔有的煤礦廠生產,他們黃軒、炎晟和堯興三族只需要派一些能吃苦的族人前來幫忙幹活,就能分到白花花的鹹鹽,這種好事情從哪裡去找?

定下了分配比例之後,大家的熱情頓時高漲起來。黃軒、炎晟和堯興三族承諾各派出五千名身強體壯、吃苦耐勞的族人,今後吃住都在制鹽場,聽從新近組建的晉國制鹽署官員的管理和分工,與一萬漢人技術勞力一起煮鹽。

從五月份開始,臥虎鋼鐵廠趕工製作的五萬個蜂窩煤爐相繼被運送到了咸陽鹽場,同時到達的還有大量圓柱狀的蜂窩煤球以及二十萬個大砂鍋。

在這些煮鹽工具和燃料尚未完全到達咸陽鹽場之前,首批制鹽技術工人便集結完畢,親眼目睹了無所不知的太傅大人,如何用小木片在蜂窩爐灶之中點燃了黑乎乎的煤球,然後將大砂鍋放在煤爐的上方再倒進去滷水,等到水快要見底之前再次添水,直到在砂鍋底部凝聚出三寸厚的鹽粒結晶之後,這才抬下砂鍋,換好煤球之後又放上一個新砂鍋繼續添水煮鹽。

整個煮鹽的流程十分簡單明瞭,所有實地參觀學習的工人們只看了一遍便熟悉了七八成,待到趙興將如何控制火候防止砂鍋被燒裂,如何保持通風防止煤煙中毒,如何掌握時間定時巡視加滷水等關鍵環節進行了講解之後,工人們就迫不及待地忙活起來,只用了兩天時間,人人便煮出了亮晶晶的上等「雪花鹽」。

經過半個月時間的試運營之後,咸陽鹽場便進入到了高速生產的階段。一排排上面加頂,四面通風的煮鹽廠房被修建起來,一根根連接鹽池與鹽場之間的陶制官道被鋪設完畢,一座座從鹽池中汲滷水的龍骨水車被人聳立在了湖邊,一車一車的精致雪花鹽被密封之後乘船沿著黃河河道順流而下,被秘密運輸到了晉國、幽州和涼國各郡縣的府庫之中。

等到五月底晉國原先儲備的鹹鹽終於消耗一空時,咸陽鹽場煮制的「雪花鹽」已經大量上市,完全彌補了晉國從河東安邑鹽場停止購買食鹽之後的缺口。

到了六月份中旬太史慈率隊南下青州時,晉國首批外銷的「雪花鹽」隨船被運往青州高唐和徐州東海,儘管數量還不至於衝擊朝廷專營的鹽池,但因為其更加潔白細膩的工藝,立即在青徐二州的大家富戶中贏得了市場。

而時間到了七月份時,因為天氣炎熱有利,咸陽鹽場的產量達到高峰,晉國暗中儲備的鹹鹽已經可以衝擊整個大漢制鹽行業。考慮到臥虎商展會還沒有閉幕,趙興便將發起食鹽價格戰的時間向後順延至八月份。

到了光熹三年的中秋節前夕,靠近晉國的幽州、涼國、司隸地區、冀州、兗州、青州等地,市面上忽然多出一種價格便宜,質量上乘的「雪花鹽」來。一時之間,天下再次震動,許多原本就眼紅晉國舉辦商展會大發橫財的勢力終於坐不住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500
匿名  發表於 2012-9-25 01:03:46
第五零一章 誰動了朝廷奶酪

雪花鹽是最後才在司隸地區,特別是在洛陽一帶的銷售。負責銷售晉國咸陽鹽場所產食鹽的商家,是有著晉國官方身份和背景的四海商貿貨棧。

四海商貿貨棧是一個由臥虎城主導的商家聯盟,創建的初衷是為了防止行走於天下各地的晉國商人相互之間內鬥,為了賺錢而惡意打價格戰或者撈過界搶地盤。

經過這些年來的運作,商家們越來越感受到打著晉國旗號做生意所帶來的便利和優越,不僅山賊盜匪不敢動手,所到之處的當地官府也不敢明目張膽地勒索和阻擾。畢竟如今天下人都知道,晉國的五頭老虎個個都不好惹,或許他們不會扯旗造反,但派出一支精銳部隊突然幹掉一個郡守或者世家不過是舉手之勞,前提就是千萬別讓們抓到把柄。

當年的上黨太守張楊和魏郡太守韓福,死於上黨五虎之一的赤面虎關羽的大刀之下,河內太守袁遺則命喪玉面虎趙雲的長槍之下,廣平太守袁術要不是腳底抹油跑的快,也可能會死在笑面虎張遼手裡。更有原並州刺史丁原、涼州刺史董卓被趙興帶人剿滅,如今生死不明;黑山軍張燕被趙興打壓的躲進太行山脈之中多年不敢露頭……

這一樁樁血案背後,向世人表明的是晉國有仇必報、毫不忌憚的行事風格。管你是太守還是山大王,膽敢主動挑釁晉國的威嚴,下場基本上都是一個死。正因如此,所以那怕僅僅是四海商貿貨棧這種比較鬆散的商會,只要它打著晉國那面旗幟行走天下,所到之處便沒有人敢打什麼主意。

當然了,四海商貿貨棧既然能夠做到貨通天下,也不是僅僅只知道飛揚跋扈,他們的經營理念和手段更是讓人稱道。趙興倡導商家們秉承有錢大家賺,一起將蛋糕做大的經商理念,不搞竭澤而漁式的傾銷,嚴防以次充好、欺詐哄騙等有損晉國商會聲譽和違背商業道德的惡意事件發生。

正因為堅持了軟實力與硬實力同步提高的思路,晉國的商貿貨棧如今開遍了天下,基本上每個州有一處總棧,每個郡設立分棧,而分棧下面的商旅則經常在一個郡內流動販賣銷售商品。

這些商家在富裕了自己家族的同時,也為晉國暗中收購回去許多特殊物資,比如:硝石、硫磺、珍稀藥材、各類散落民間的書籍孤本等等;隱藏在商家隊伍中的暗影隊員更是隨著商號走南闖北,將大漢的山川地形一一描繪記錄下來,將各地的風俗社情世家大族梳理歸類,將各州如今的經濟和軍事情報刺探回去。

如今,四海商貿貨棧已經將觸角向西延伸進入西域長史府,向東延伸到了朝鮮半島的三韓和東北夫余、挹婁、沃沮、高句麗等勢力範圍,向南延伸到了交州的日南郡(今越南所在中南半島的南端)。至於廣袤無邊的北方,因為長年天氣寒冷,除了野獸出沒以外,鮮卑人已經被飛虎軍清理的所剩無幾,所以無人前去經商。

由四海商貿貨棧承擔雪花鹽之銷售任務,這是再合適不過的選擇。這些看似零散的商家們,在各郡共同修建或者租用了大型的倉庫,專門聘請當地會拳腳功夫的壯漢擔當護衛,定期碰頭交換商業情報,分頭銷售一些熱銷的商品,遠比表面上所表現出來的鬆散正規有序。

從六月份開時,返回晉國輸送貨物的商家們,再次出來時都帶著大量的雪花鹽,但並不聲張,也不曾叫賣,只是將一個個木箱子整整齊齊地碼放在商會所在各郡的倉庫之中。這些木箱子中,是一斤一袋,用厚厚的牛皮紙封裝好的雪花鹽,只等著太傅府秦大總管一聲令下,便會被商家們擺上市面開始傾銷。

商家們拿到的這批雪花鹽,不僅質量比市面上的要好,而且價格更是只有河東鹽池出產的官鹽價格的四成。太傅府給商家們定下的指導價格是只賣朝廷官鹽價格的七成或者八成,距離晉國路途遠的賣八成價,路途近的則賣七成價。

八月初,首先接到銷售通知的冀州、兗州、青州、涼國和幽州等地的商家,開始在市面上大力推銷晉國生產的精品雪花鹽。憑借剛剛閉幕的晉國商品展覽會帶來的巨大廣告效應,各地的百姓一聽說晉國的精品雪花鹽不僅乾淨好吃,而且價格只有河東官鹽的七成或者八成,於是紛紛搶購,本來只需買上兩三袋的小戶,憋足勁買了一年十幾袋的量,而那些大家族則是乾脆整箱整箱地從貨棧購買。

對於百姓們而言,既然雪花鹽好吃不貴,這東西放於陰涼乾燥之處,三年五年的也不變質,多買一些放著也是個辦法。萬一哪天朝廷不讓晉國的鹽岀境售賣,再想買到價格便宜質量好的雪花鹽,那就只能通過黑市花高價了。

因為銷售的地區是從四周向著洛陽輻射,所以具體分管大漢財政的陳群發現來勢洶洶的雪花鹽已經威脅到河東鹽池的地位時,情況已經變得十分嚴峻。

陳群急忙命人前往河東郡負責鹽池生產和管理的官署進行調查,發現從五月份開始,晉國、涼國和幽州等地便不再向鹽池購買鹹鹽,如今河東鹽池的倉庫中堆滿了計劃賣給這三州的鹹鹽。

晉國自產的雪花鹽都已經開始在大漢境內光明正大地販賣了,他們自然不會傻到花高價繼續從河東鹽池購買朝廷的官鹽。只是陳群實在想不明白,晉國境內何時多了一處能夠比天下第一鹽池河東鹽池還要富裕的鹽礦,而且生產的成本竟然如此低廉,直接將朝廷的官鹽給比了下去。

深知此事利害攸關的陳群,不敢像河東鹽池那幫屍位素餐的官吏們一樣隱情不報,迅速將此事首先報告了廷尉劉備。

正在為如何抵制晉國商展會所帶來持續衝擊而焦頭爛額的劉備,聽了陳群的報告之後,當時就將手中喝水的茶杯砸的粉碎,就差急火攻心噴出一口血來。

劉備趕緊與高參諸葛亮商議此事。已經做好前往冀州、兗州、豫州、揚州、吳州、荊州、益州等地進行合縱之策的諸葛亮聽聞之後也是大吃一驚,直言此事看著只關食鹽價格糾紛,實質上卻是敲響了晉國意圖掏空大漢朝廷的警鐘,萬萬不可麻痺大意。

經過孔明的一番分析,劉備也意識到了食鹽價格戰背後趙興無比險惡的用心,於是緊急商議了一些措施,然後急忙向皇帝稟報,並且緊急召開朝會,與朝中大臣共議此事。

趙興只是動了動朝廷的奶酪,頓時便驚皺了一池死水,也不知大漢朝廷這次將做出怎樣的應對措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11-16 00:47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