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573|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發現古蹟之劉氏家祠 [8p] [複製連結]

SOGO榮譽會員

自由之鷹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榮譽會員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軍武十字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2-8-26 00:18:51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3
發現古蹟之劉氏家祠  

















新埔地區最早為道卡斯族竹塹社土目衛阿貴及錢子白率族人入墾,成為平埔族之居住地,舊稱「吧哩嘓」,為原住民語,意為「新的草原」。

清乾隆年間始有粵籍人士入墾此地,才改稱為新埔,在墾拓族群中以蔡、陳、潘、朱、劉、郭等六姓為主,因新埔地理位置優良,加上水足土沃,而逐漸成為農產品集散地,發展成熱鬧的市街。

劉姓族人則約在乾隆初年來到此地,展開墾拓的事業。

清同治三年(1864),廣東省潮洲府饒平縣石井鄉開基祖劉谷祥派下第十五世劉潮源及第十七世劉世和倡議興建家祠,於是新埔地區同籍同宗的劉姓族人共同出資興建家祠,由新埔街劉榮光捐地,新埔街劉松茂、劉萬湧,大旱坑庄劉廷章,新芎田劉家玩等分成五股出資,並由劉世和主持工程,至同治五年(1866)八月落成。

新埔劉家祠新埔街之中央,前為鳳山溪谷地,後為大屏山丘陵,環境優美。

祠堂是一座單進三橫的建築,正身部份為五開間,作為祭祀及辦公使用,由於空間高聳,令人有肅穆崇敬之感。

兩側橫屋各為三開間,中央具有廳堂功能,又可稱為南北廳,左右次間部份則作為起居空間使用。

劉家祠右側尚有另一槓橫屋,為外橫屋,目前作為管理員居住之空間。

在建築構造上,劉家祠之基礎部份多以石材鋪設,以象徵家業之穩固;牆體的部份則以土埆牆為主,只有正面部份以磚疊砌,其中橫屋之牆面間以黑磚,獨具古味,而橫屋之山牆面則為斗子砌牆;屋頂部份則以黑色板瓦疊砌,屋脊翹鵝線條優美,橫屋之屋脊翹鵝與馬背(棟頭)並存,為本古蹟特色之一。

劉家祠的大木作及小木的雕刻均極為精彩,特別是正身步口廊之木構架部份,不論瓜筒、通隨、束仔及出檐斗栱等均極具藝術價值,其中又以吊筒之蓮花雕刻及倒趴獅豎材更具匠藝。
















資料來源:搜尋自網路
已有 1 人評分威望 SOGO幣 收起 理由
chen1490 + 1 + 6 您親傳的貼圖非常棒,無私分享造福眾人,論.

總評分: 威望 + 1  SOGO幣 + 6   查看全部評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19 02:4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