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1-6-14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4710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876
- 相冊
- 2
- 日誌
- 21
   
狀態︰
離線
|
基隆市八斗街有一百五十年歷史的杜家老宅「咾咕石屋」,因屋頂下陷、梁柱嚴重腐蝕,屋主杜朝明去年雇工用鋼條撐住瓦片屋頂,他說,老宅不但是咾咕外牆,還有竹編夾牆,是先人就地取材奮鬥的成果,希望透過申請登錄歷史建築,保留這具有基隆特色的「咾咕石屋」。
祖籍福建泉州的杜朝明表示,他居住的房子是先人從福建泉州到基隆落地生根興建的,當時,交通不便,物資不豐,先人就地取材,以咾咕石(白化珊瑚)興建外牆,屋內夾牆則是竹編泥牆;因為年代久遠,為了保護咾咕石牆,早年在外層塗上水泥,部分外牆還可見咾咕石。
已是第九代的杜朝明說,先人經營漁業相當成功,曾是當地舉足輕重的大家族,過去在咾咕石屋大廳舉行祭拜儀式時,子孫多到擠不進屋,只能站到屋外廣場。
隨著漁業沒落,後代都散居各地,目前只有他跟妻子及一位親戚分住在咾咕石屋兩側。
他說,近幾年,屋頂的杉木梁柱嚴重腐蝕,屋頂開始陷落,去年,他擔心屋頂整個垮下,花了兩萬多元雇工在梁柱加設五根鋼管支撐,希望政府能提供協助,保存這棟具有基隆先民開墾特色的老建築。
基隆市八斗子漁村文物館籌備處得知杜家老宅的情況,已協助杜朝明向文化局提出歷史建築登錄,說明杜家的咾咕石屋的歷史、建材及文化特色。
文史工作者李正仁表示,台灣許多臨海地區有咾咕石屋,基隆八斗子過去也有很多;咾咕石屋會因風化受損或屋主翻建等因素逐漸消失,政府應該協助整修咾咕石屋,保存這個逐漸消失的文化。
文化局文化資產科表示,杜家老宅咾咕石屋是否有保存價值,必須由專家勘察,再決定要不要召開歷史建築審議委員會議。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