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11-28
- 最後登錄
- 2025-7-1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0387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7476
- 相冊
- 5
- 日誌
- 30
   
狀態︰
離線
|
如果有人命終的時候,想要攜帶財寶到後輩子享用,這是絕對不可能的事。只有靠布施,作許多功德,才有辦法。如果有人害怕來生會貧窮潦倒,就應該修行布施。
馬鳴菩薩說,從前有一位國王,名字叫難陀。這位國王最喜歡屯積奇珍異寶,打算一直用到下輩子。
「我現在應當蒐集全國的財寶,一樣都不要放過。」國王暗自打算。
因為他這樣貪財,竟然把自己的女兒安置在歌舞樓上。
「如果有人攜帶錢財,來向我女兒表示愛慕,就把那個人和他的錢財,都帶到我這裏來。」
國王命令她身旁的侍衛說。
國王這樣搜括聚斂下去,結果全國人民的錢財都用光了,全都集中到國王的金庫裏。
當時有位寡婦,她只有一個兒子,對他非常疼愛。她的兒子見過國王的女兒,覺得公主儀容出眾,美麗非凡,就對她戀戀不忘。可是她家中根本就沒有值錢的東西,又無法排解這個心結,終於憂心成疾,身體瘦弱多病,奄奄一息。
「你是有什麼心事?」他母親說。
「我如果不能和公主交往,一定活不下去。」他向母親具實以告。
「可是國內所有的金銀財寶,都在國王那裏了,又要去哪裏尋找寶物?」母親說。
「你父親死的時候,口裏含著一枚金幣,你如果去挖墓,可以拿到那枚金幣,就可以解決問題了。」母親仔細想想又說。
這個兒子就照母親所說的去挖開父親的陵墓,把父親嘴巴打開,拿出金幣。拿了金幣後,就跑到公主身邊。
於是,公主就把他和他所帶的金幣,帶給國王。
「我們國內所有的金銀財寶,全部都用光了,只保存在我的金庫中;你是到哪裏拿到這樣寶物呢?想必你一定有秘密蒐藏的地方。」國王看了以後,問他。
於是用各種刑罰拷打,逼問他得到金幣的地方。
「我實在沒有暗中私藏,這是家母告訴我說父親去世的時候,曾把金幣放在口中,我去挖掘出來,才有這個金幣的。」這個人報告國王。
之後,國王便派人去檢驗實際的情況,使者一到墓地,果然見到他死去的父親口中本來放錢的地方,這才相信他所說的是實話。
「我當初聚集這一切的錢財,就是希望能帶這些寶物留到來生享用。如今這個人的父親死後連一枚金幣都帶不走,何況我這麼多東西,又怎麼帶得走呢?」國王知道結果以後,心中思索。
於是國王就說了一首偈頌:「我從前努力屯積這一切珍寶,是希望能帶走這些金錢,隨我到來生。如今看到挖墓的人還能把陪葬物拿走,這一個金幣都帶不走了,何況是我那麼多的珍寶?」
「那麼我應該用什麼方法,才能讓這些金銀財寶跟隨我到來生呢?從前有位頂生王,他能帶領所有的士兵和戰馬、金銀珠寶,一起到天上去。有位羅摩他能製造出草編的橋樑,到達楞伽城。可是,我今天如果想要昇天,卻沒有那麼高的梯子,想要到楞伽城,又沒有橋樑。那麼我可以說是毫無辦法帶寶物到來生了。」國王心裡這樣想著。
就在這個時候,國王身邊有位大臣,他聰明有智慧又善解人意,他明白國王的心理,就告訴國王說:「國王您剛才所說的,真是至理名言。我們如果有來生,就需要這些財物來享用。但是如今您所蒐集的金銀珠寶,乃至大象車馬,都沒有辦法帶到來生。這是什麼道理呢?國王您看:就連您自己這個身體都帶不走了,何況是那些金銀財寶呢﹗所以我們要想個辦法,能把這些錢財留到後生享用。而唯一的辦法就是布施給出家人、婆羅門、窮人、乞丐。因為布施所得到的福報能讓人不虞匱乏,而且一定會庇蔭到來世。」
因為大臣的方便善巧開導,國王便大大方方,高高興興地布施供養一切眾生。
布施的當下,自身已捨了貪愛,對方也獲得了利益,這因果種子便種在心田裡了。在未來世,改形易道,緣熟時候,心田中那顆布施種子,便發芽茁壯起來,以各式各樣的形態回報到自己身上。有人說,財物用什麼保值,既安全又能增值呢?寄放銀行保險庫,不會增值;廣置不動產,風險也大。佛法教人將錢財布施到福田中--供養父母、供養佛法僧、布施貧窮,以布施莊嚴錢財。福田是世間最肥沃的一塊田,這塊田在心中,春播一粒種,秋收萬斛粟,是最穩當的保富法。(出自大莊嚴論經)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