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匿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閃爍]海魂[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1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33:56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五十九節秘密部隊

  六日晚,羅雲沖的那批轟炸機就通過瓦胡島機場於洪都拉斯聖佩德羅蘇拉西部的某座大型機場。這是當時由帝國海軍航空兵控制的機場之一,也是在中美洲地區少數擁有2500跑道的大型機場之一。在羅雲沖親自出面與韓紹鋒磋商之後,韓紹鋒就與海航的指揮官聯繫,在十六日白天就將這座機場的使用權與管轄權移交給了古迅雷的陸軍遠征軍。隨後,古迅雷就安排陸航的勤務人員到機場做好了迎接的準備工作。

    率領這批轟炸機的是陸航上校飛行員吳林糠,一個擁有奇怪名字的功勳飛行員,聽說,當初他父親為了給他取這個名字,還專門找過算命先生,花了一大筆的禮金才獲得了這麼一個“好”名字。名字本身對吳林糠的影響並不大。他於23年,也就是在戰爭爆發兩年之後才參軍,而在參軍之前,吳林糠是帝國首批民間運輸機飛行員。

    當時,帝國國內僅有幾條用於運送重要郵件,以及兩條用於運送乘客的航線,從業是民間飛行員的數量不超過500。戰爭爆發之後,這批飛行員基本上都參軍服役,當時大部分的飛行員都因為年齡偏大,所以沒有能夠分配到戰術部隊去,絕大部分繼續駕駛類似型號的運輸機,只是在海軍成立了戰略打擊部隊,陸軍航空兵成立了戰略轟炸機部隊之後。才有部分飛行員成為了轟炸機飛行員。吳林糠就是第一批加入陸軍戰略轟炸機部隊地民間運輸機飛行員之一。

    因為沒有能夠加入海軍的戰略打擊部隊,吳林糠沒有能夠參加對日作戰,從23年到25年,他主要就在大陸洲戰場。在對英戰略轟炸中執行過50次作戰任務,完成了最低作戰記錄之後,他返回了帝國,加入了轟炸機教導部隊,成為了一名教導部隊的教官,主要就是教授新飛行員怎麼駕駛重型轟炸機。到27年,也就是在羅雲沖已經被確認為陸航司令官之後。陸航的重點轉移到了戰略轟炸機部隊,需要大批的轟炸機飛行員。當時,教導大隊地規模擴大了很多,而且有很多海航戰略打擊部隊的飛行員轉移到了陸航,吳林糠也就在這個時候重新編入了作戰部隊,可他最初的任務仍然是在作戰部隊負責新編入飛行員的培訓工作。當時。陸航的戰略打擊部隊也沒有多少具體的作戰任務。

    到27年底,吳林糠參加了一次重要的篩選。即陸航尖子飛行員地選拔工作。當時誰也不知道選拔出這批飛行員的目的是什麼,而吳林糠在這個時候已經有7500個小時的飛行記錄gt;:的作戰任務,投下了5000多噸炸彈,是+||記錄,與投彈記錄最高地飛行員之一了,而且在陸航的作戰機會減少地這幾年裡,吳林糠一直在教導大隊工作,所以並沒有離開過轟炸機部隊。因此。吳林糠順利入選。

    進入了尖子飛行部隊之後,吳林糠才知道,這支部隊的主要任務就是去飛行即將裝備陸航戰略轟炸機部隊的新式轟炸機,通過他們的飛行來總結新飛機的性能,並且將經驗傳授給其他的飛行員,好讓新式轟炸機儘快形成戰鬥力。除了這個主要任務之外,當時的尖子飛行員部隊還是陸航唯一可以執行高難度轟炸任務的部隊之一,而且,成立尖子飛行員部隊的最初目地就是要陸航儘快組建一支可以用來執行特殊行動的部隊。這一切的起因實際上正是帝國海陸兩軍共同的“盤古計畫”。

    “盤古計畫”的最終目的是要製造出原子彈,可原子彈僅僅只是一種威力巨大的炸彈。而任何炸彈都需要運載工具,沒有合適的運載工具。炸彈就只會威脅到自己人,而不可能打擊敵人。當時,負責與“盤古計畫”有很大關係的“神弓計畫”(該計畫的名字來源於後射日所用地神弓,而該計畫的主要目地就是尋找一種運載與投送原子彈的合適的手段)就曾經提出過三種投射原子彈的辦法。

    這三種辦法分別是用轟炸機運載投送,利用從德國獲得的火箭技術,製造一種可以投送原子彈的火箭,以及利用超射程的巨型火炮來投擲原子彈。相對而言,最後一種辦法是最不可行的,當時沒有任何辦法解決火炮發射時的巨大超載,也沒有相關方面的研究基礎。第二種辦法也不大可行,畢竟帝國研製火箭的基礎相對薄弱,如果利用德國的技術,又要受制於人,最主要的是還得投入不少的研製經費,以及不少的時間。最可行的自然是利用帝國的強項,即製造出一種能夠運送原子彈的轟炸機,來完成投擲原子彈的任務。

    當時,取代“狼鳩”的“鵬”式轟炸機的研製進度已經非常快了,而且肯定能在27年底服役。這種新式轟炸機的最大載彈量超過了10噸而且在運載3彈藥的時候,最大航程達到了9000公里,其最大飛行高度超過了10000(這幾乎比當時大部分的戰鬥機都要飛得高),也正因為該轟炸機採用了大量的先進技術,所以其研製時間接近五年之久,這在戰爭期間已經是相當長的了。這也是當時世界上最強大的戰略轟炸機,其性能普遍超越了美國陸航在25年底開始測試的B..是,當時“盤古計畫”的進度相當緩慢,而且最關鍵的原子彈小型化工作進展很不順利。在27年中,原子彈的模型實際上已經完成,甚至有基礎製造出第一枚試驗型原子彈,可是這種試驗型號的原子彈重達50噸,在地面運送都相當麻煩,也沒有哪一種轟炸機可以運載這麼重的炸彈。也就是說,如果原子彈的小型化工作無法達標的話,那麼

    得為原子彈專門開發一種新式轟炸機。

    新式轟炸機的研製工作在27年初就已經立項,負責研製航空兵供貨的西安飛機製造廠。當時,西飛大量借鑒了由哈飛,沈飛與南飛共同研製的“鵬”式轟炸機的設計特點,通過適當放大,設計出了一種安裝有六台活塞式發動機,最大起飛重量超過了90噸,多18噸炸彈的“超級”轟炸機。這種轟炸機當時被暫時命名為“鳳凰”,也有人稱其為“火鳥”。可是直到28年初,其設計工作都沒有完成,仍然在不斷的修改,製造樣機的事情根本就沒有提上排程。

    可以說,除非帝國真有魄力為原子彈製造出獨一無二的載機的話,就只能提高原子彈小型化的程度,以滿足“鵬”式轟炸機的搭載能力,最終由“鵬”式轟炸機來攜帶這種特殊的炸彈。在27年下半年的時候,“盤古計畫”的負責人也首次明確了這個目標,即不惜一切代價讓原子彈做得更小一點,為此,甚至不惜推辭了原子彈的試爆時間,好讓研究人員有更多的時間來積累原子彈小型化的技術。而其最終目的就是將原子彈的重量控制在5到8噸之間,尺寸縮小到可以由不經過“鵬”式轟炸機攜帶的地步。當然,到時候肯定要對轟炸機進行改進,而且肯定需要提前為此培訓飛行員。

    吳林糠這批被挑選出來地飛行員。實際上就是在進行相關的訓練工作。當時,除了向其他部隊傳授駕駛新式轟炸機的經驗之外,吳林糠他們幾乎每天都要親自駕駛飛機飛上一次,而且每隔幾次,轟炸機就要以滿載狀態起飛。並且完成一些高難度的投彈訓練。當時,沒有任何人有投擲原子彈的經驗,甚至連科研人員都不大清楚原子彈到底有多大地威力,能夠威脅到多遠處的飛機,所以也就不知道該怎麼來投下原子彈。在這種情況下,試驗部隊的飛行員也就只能儘量多的掌握各種投彈技巧,只要原子彈的威力確定下來。他們就可以迅速找出最合適的一種投彈方式,然後用最少的時間完成最後階段地訓練工作。

    這支部隊也是羅雲沖在成為了陸航司令之後最為關注的一件事情,當時羅雲沖實際上已經參與到了“盤古計畫”與“神弓計畫”之中,並且被明確告知,陸航要儘快做好執行特殊轟炸行動的準備工作。也許,當時羅雲沖並不知道原子彈是什麼東西。可是他也知道這道直接由首相府的機密處送來的命令的含義。

    誰也沒有想到,原本應該去執行原子彈投放任務地秘密轟炸機部隊參加的首次作戰行動不是去投擲原子彈。而是去投擲一種專門用來對付大壩地特種炸彈。也正是如此,很多人認為羅雲沖當時並不知道“盤古計畫”,不然不會讓這支極為重要的部隊過早的執行作戰任務,而且因此還損失了一部分飛行員。可是,當時羅雲沖讓部隊去執行作戰任務,也許正是希望通過實戰行動來提高部隊的水準吧。而且,在羅雲沖也不瞭解原子彈為何物的情況下,他又怎麼知道該用什麼方式來投擲原子彈呢?

    這支轟炸機部隊一共只有12架“鵬”式轟炸機,當時陸的“鵬”式轟炸機也不過就百多架。而且大部分都是被用來執行訓練任務,還從來沒有參加過作戰行動。這十二架轟炸機全是攜帶著炸彈直接從瓦胡島轉場飛過來的,這也證明了“鵬”式轟炸機優秀的續航能力,以及精確的導航能力。

    除了十二架轟炸機之外,當時一起到達地還有24架大型中有4運輸機運送的是該部隊的地勤人員,8架運輸機運載式轟炸機所需要的零備件,以及維修設備,另外12架運輸機gt;=用的特種炸彈。這些彈藥在到達之後,就被積極送進了由古迅雷安排的警衛部隊嚴密看管的彈藥庫裡,而且隨同一起到達的人員也都被安排到了基地裡的營房裡。有專門地部隊負責這些人員與裝備的安全,古迅雷還特意安排了幾個司令部地廚師來負責這些人的伙食。

    可以說。吳林糠他們當時受到的待遇是相當不錯的,他這樣的十二名機長都是兩人住一架宿舍,副駕駛是四人住一間宿舍,而其他的機組成員都是六人住一間宿舍,每頓都有不同的飯菜,而且還可以喝到啤酒,以及一些味道很特別的飲料。這些待遇甚至要比他們在國內還要好得多呢。

    當然,讓吳林糠他們感到有點不適應的是,當時他們是不能隨意外出的,甚至連離開居住的營地都要受到管制,最讓吳林糠他們有點忍受不了的是,每天他們只有兩次飛行任務,每次都是由遠征軍的警衛部隊負責將他們送到機庫去的,中途不會有任何停留,而運送他們的卡車上都罩著厚實的帆布,這讓外面的人根本看不到裡面的乘客,同時也讓吳林糠他們無法看到外面的情況。很多人都認為這簡直是將他們軟禁了起來。另外,羅雲沖在十六日並沒有出現,這更加重了他們的疑慮。

    每天理性的飛行也都是向西飛,也就是說,部隊全都集中在了太平洋上進行訓練的,而且都是常規訓練。每次訓練的時候,附近還會有至少一個中隊的戰鬥機伴隨,名義上是護航,可是在吳林糠他們看來,這其實是在監視他們。這更讓吳林糠他們感到有點不舒服了。特別是在十六日當天下午與夜間進行的兩次訓練,更讓吳林糠很是不爽。在回到營地之後,他都沒有安靜下來,難道說,將他們萬里迢迢的送到美洲來,就是要他們被軟禁起來嗎?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2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37:24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節超級炸彈

  林糠躺在床上翻來覆去的幾個小時沒有睡著,直到天時候,他才迷迷糊糊的閉上了眼睛,可是他剛要入睡,外面就響起了集合號。吳林糠條件反射般的從床上彈了起來,隨即就趕了出去。其他宿舍裡的飛行員也都出來了,在吳林糠注意到太陽剛剛升起的時候,一名基地的勤務兵就送來消息,羅雲沖已經到了,並且在儲備彈藥的倉庫裡召集飛行員前去集合。

    等到吳林糠趕到了彈藥庫的時候,一枚巨大的炸彈已經放在了中間的空地上,穿著一套沒有軍銜標誌的軍服的羅雲沖就站在旁邊。吳林糠首先注意到羅雲沖身上那套軍服實際上是校官的常服,而不是符合羅雲沖身份的將官常服。這讓吳林糠感到有點奇怪,就算在他印象中,羅雲沖是個不修邊幅的人,可也不會隨便到亂穿衣服吧,而且還是沒有軍銜的。接著,他就注意到了羅雲沖旁邊的那枚炸彈,相對而言,吳林糠對這種外形有點像是放倒了的啤酒桶的炸彈並不是很陌生,因為他所駕駛的轟炸機就是帶著這種炸彈從瓦胡島的機場起飛的。

    這種圓筒形的炸彈實際上是由英國人最先研製出來的,而當初,英國人研製這種炸彈的目的就是要炸掉德國的魯爾大壩。為此,英國人還投入了不少的人力物力呢。

    魯爾是德國最重要的工業區之一。這就有點類似與美國五大湖地區一樣,當地是德國最重要地煤炭產區,鋼鐵產區,而且還集中了德國好家坦克與戰機的生產廠,比如為德國空軍提供主力戰鬥機的梅塞德斯公司就有一架工廠在這裡。可以說。整個魯爾區就是德國最大的兵工廠。而當時,為魯爾區供電以及供水的主要設施就是莫勒,普索,以及埃德爾三個大壩。只要能夠炸毀這三座大壩,就能夠打擊德國地軍事工業,從而削弱德國的整體戰爭實力,其意義是相當巨大的。

    當時。英國人為了能夠炸掉這三座大壩,可以說是想盡了辦法,其首先遇到的就是沒有合適的彈藥這個巨大的難題。比如,當時麥乃水庫大壩的基地寬34米,壩頂地寬度也達到了8,要想摧毀這樣的大壩。就必須用一枚10噸重的炸彈,從12000米的高度上投下。並且準確命中。可問題是,當時沒有一種轟炸機可以攜帶10噸重的炸彈,更12000的高空,也絕對無法讓炸彈準確命中目標。也就是說,通過常規方法,是不可能炸毀這幾座大壩地,也正是因為這個原因,所以德國對這三座大壩的保護力量並不是很強。

    經過了反復地研究之後,英國人找到大壩的死穴。同時找出了炸毀大壩的有效辦法。當時,這三座大壩都是應力壩,而不是重力壩。所謂的應力壩就是利用大壩本身的應力來支撐大壩,而不是利用大壩本身的重力達到阻攔河水的目的。也就是說,應力壩本身就是一個完整的受力體,如果壩體出現問題地話,其力學穩定基礎就喪失了,大壩就將因此而坍塌。這正是魯爾水壩的致命問題。炸彈並不需要摧毀整個大壩,甚至不需要炸穿大壩,只要能夠破壞大壩的承力結構。使大壩喪失力學穩定性,就會在水的壓力下自行崩潰。從而達到摧毀大壩的目的。

    這樣一來,摧毀大壩的辦法就要容易實現了。經過了系統的分析之後,英國的工程師最後確定,只要能夠在大壩的基部,準確地引爆3以上的高能**,就能夠破壞大壩地穩定性,從而摧毀大壩。而當時英國的“蘭開斯特”式轟炸機可以攜帶9噸的炸彈,也就足以運載可以摧毀大壩的炸彈了。可問題是,怎麼讓炸彈準確命中呢?要知道,大壩的基部在水面以下,普通的炸彈是不可能擊中的。另外,轟炸機的投彈高度如果太高的話,那麼命中率將降低很多,又怎麼保證用儘量少的轟炸機來摧毀大壩呢?

    英國的工程師沒有被難道,他們想了一個可以同時解決這兩個問題的辦法,即利用水的表面張力,讓轟炸機在超低空高速飛行,然後投出炸彈。炸彈在離開轟炸機的時候就將開始高速旋轉,接著撞上水面,而水的表面張力能夠將炸彈反彈到空中,而不會使炸彈迅速沉入水底。這樣,不但能夠保證炸彈有一個比較穩定的彈道,同時,在經過了數次反彈之後,只要撞上了大壩,炸彈就將停下來,並且沉到水面以下,再利用液壓引信在一個精確的深度引爆炸彈,就能夠達到摧毀大壩的目的了。

    可以說,這個辦法是相當巧妙的,在此之前,還真沒有人想出過這種轟炸方式。英國皇家空軍在證實這種轟炸方式有可行性之後,就立即組織人員開始著手設計與製造這種獨特的炸彈,同時開始解決相關的問題。

    炸彈的設計工作並不複雜,製造難度也不是很大,而且第一批炸彈很快就到位了。這種炸彈直徑達到了1.8米內部裝填了3~:能**,其總重量超過了8,在B-29及唐帝國的“鵬”式轟炸機服役之前,也就只有英國皇家空軍的“蘭開斯特”式轟炸機能夠攜帶這麼重的炸彈了。隨即英國皇家空軍組建了一支擁有20多架轟炸機的秘密部隊,在蘇格蘭北部地方進行了高強度的訓練。訓練中,該部隊發現了更多的問題。

    首先是,要想讓炸彈在水面上反彈幾次,然後準確的命中目標,那麼轟炸機的飛行速度,以及飛行高度就要受到嚴格的限制。飛行速度還好解決,當時的測速儀基本上能夠滿足要求。可是,當時飛機上裝備的高度儀普遍是利用氣壓來測量高度的,而當飛行高度在100以下的時候,高度儀就不可能準確的測量出高度,而這次轟炸任務就要在這個高度表的盲區內進行。更重要的是,當時飛行員,以及一批研究人員在仔細研究後確定,最好的投彈高度是距離水面18米

    ,又怎麼確定轟炸機距離水面就剛好是18米呢?要知TI沒有後來普遍使用的雷達高度表呢,而且就算有,雷達高度表也很難測量出這麼精確的距離。

    測量高度的這個問題最後通過一個相當巧妙的辦法得到了解決。那就是在飛機的機頭下面安裝兩盞探照燈,兩盞燈之間呈一定的交角,當兩盞探照燈的燈光在水面上會聚到一起之後,飛機距離水面的高度就正好是18米。通過訓練,飛行員也很快掌握了用這種辦法判斷高度的方法,同時也證實了這種辦法的有效性。

    可是,當訓練深入下去的時候,飛行員發現了更多的問題,而當時一個最重要的問題就是怎麼瞄準目標。轟炸肯定在夜間進行,如果是在白天的,載著8多炸彈,並且在超低空飛行的重型轟炸機將成為德軍高射炮與防空戰鬥機的理想目標。而在夜間的時候,就算有明亮的月光,飛行員也最多只能夠看到大壩模糊的影子,根本就不可能準確的瞄準目標,哪又怎麼讓炸彈準確的命中目標呢?而且,投彈距離是必須要嚴格控制的,不管是太遠,還是太近,炸彈都不可能對大壩造成威脅。

    最後,英國的情報部門在這個時候幫了大忙。當時,德國沿在河道兩側部署了大量的高射炮陣地,而且每個高射炮陣地都有一個瞭望塔。這些瞭望塔地距離大概是100。英國人很快就搞出了一種簡易瞄準儀,實際上就是一個頂部有圓孔的等腰三角形木板。利用下面的兩個頂點對準德國高射炮陣地的瞭望塔,同時將三角板固定在一個角度上,只要大壩出現在了上面的圓孔裡,飛行員就能夠確定與大壩之間地距離。然後投下炸彈了。

    最後一個問題得到了解決之後,英國皇家空軍積極的行動了起來。首先是飛行員進行了高強度的訓練,甚至用蘇格蘭的一座大壩進行了模擬轟炸。最終,英國皇家空軍只出動了10多架轟炸機,用7枚“圓桶”炸彈就摧毀了魯爾區的兩座大壩,導致德國魯爾去被洪水淹沒,大部分工廠失去了電力供應。上千平民被淹死,上百萬人成為了難民,而德國的工業生產能力也在幾個月之內下降了三成。可以說,在原子彈出現之前,這7枚炸彈所產生的破壞是最為巨大地。

    英國戰敗之後,唐帝國遠征軍。以及最先到達的陸戰隊首先控制的就是英國的各個科研機構,在封存了英國的機密檔的同時。陸戰隊與遠征軍地好幾支特別行動部隊還依據當時拿到了英國重要人員名單,迅速的將沒有來得及逃出英國,或者是匿藏起來地英國科學家,工程師給軟禁了起來。也就是在這個時候,唐帝國獲得了英國“圓桶”炸彈的詳細技術資料,並且拿到了英國皇家空軍轟炸魯爾大壩的詳細作戰經過。最重要的是,當時一批參與了這次轟炸行動的英國工程師被控制了起來。

    德國魯爾大壩被炸,也給了唐帝國巨大的震撼,同時讓唐帝國認識到。攻擊敵人的基礎電力與水利工程將對敵人造成巨大的打擊。因此,當時帝國陸航就有人提出用同樣的辦法來對付敵人。可問題是,沒有合適地目標,所以相關的研究工作也就沒有展開。直到太平洋戰爭基本上塵埃落定,羅雲沖出任了陸航司令的時候,這些秘密研製計畫才被重新翻了出來,而當時羅雲沖最重視的幾個計畫中,利用英國人在實戰中獲得的經驗,用類似的辦法打擊美國的水利設施的計畫就是其中之一。

    在27年底,帝國的工程師就基本上摸透了“圓桶”炸彈理。隨後在獲得了幾名英國工程師地協助之後,這些為陸航服務的工程師開始根據帝國陸航裝備地。以及即將裝備的重型轟炸機對英國的“圓桶”炸彈進行了改進。主要的改進就是修改炸彈的外形設計與尺寸,調整裝藥量,使用更好的材料來製造彈體,同時用更準確的水壓引信來提高炸彈的引爆準確率。

    經過了這些改進之後,新式“圓桶”炸彈不但可以由速度更快的“鵬”式轟炸機投擲,而且在水面上反彈時更加穩定,其實這也是當時“圓桶”炸彈的一個主要缺陷,在英國轟炸機攻擊魯爾大壩的時候,就有好幾枚炸彈從大壩頂端跳過,從而沒有命中目標。另外,在採用了更好的材料之後,彈體更為堅韌,在撞上大壩之後的變形量更小,從而減少了啞彈的幾率,並且使炸彈能夠更平滑的下沉。新式引信的作用也非常巨大,這可以使炸彈在更為精確的深度上爆炸,產生最大的破壞效果。

    現在,這種已經製造了出來的新式“圓桶”炸彈的重量減輕到了7噸,但是其裝藥量提高到4.5噸,使用的也是爆炸威力更大的的裝藥量相當於6噸黃色**產生的破壞力。最重要的是,後來工程師在炸彈上安裝了旋轉角度控制器,也就是說,可以由該控制器控制炸彈引爆的角度。再加上定向爆炸裝置,就可以使炸彈爆炸產生的能量集中在一個特定的方向上,從而翻倍的增強爆炸產生的衝擊波,提高破壞威力。

    經過了這一系列的改進之後,工程師首先通過計算任務,這種炸彈也可以破壞並不是太堅固的重力壩,而不僅僅只是破壞應力壩。當然,要想徹底破壞重力壩,需要使用的炸彈數量肯定更多,而且最好能夠讓兩枚以上的炸彈命中同一部位,這樣才能夠達到最佳的效果。隨即,羅雲沖就準備組織人員對工程師的計算進行實際測試,可是,他還沒有來得及將這一任務分派下去,古迅雷就發出了支援請求,羅雲沖不得不在實戰中來檢驗這一理論了。反正對羅雲沖來說,就算失敗了,也不會有多少負面影響吧!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3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38:00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一節大鵬展翅

  雲沖的講話只持續了五分鐘,這也足以讓吳林糠等人他們將去執行一個相當重要,同時也相當危險的任務。當時,吳林糠並沒有聽明白要去轟炸哪一個目標,可他聽清楚了一句話,那就是,他們這次的轟炸行動將不會有戰鬥機掩護,也就是說,目標在戰鬥機的作戰半徑之外,他們將孤軍深入敵人的防區後方,然後完成轟炸任務!

    任務也很快就分配了下來,吳林糠這批飛行員的任務就是抓緊時間適應美洲地區的環境,儘快達到最佳戰鬥狀態,而這只有通過不斷的飛行才能夠完成。具體的作戰行動是由羅雲沖,以及幾個跟隨他一起過來的陸航高級軍官負責策劃的,與吳林糠他們的關係並不是很大,只是在行動之前,羅雲沖才會向他們詳細的說明任務。當時,羅雲沖大量借鑒了英國人轟炸魯爾大壩的經驗,而且作戰任務的時間性相當緊迫,他就沒有邀請飛行員一起制訂作戰計畫。

    十七日的訓練相當緊張,吳林糠的第一次飛行就持續了近6個小時,而且是在轟炸機攜帶了8的壓載物的情況下進行的,其中有3小時都是以最大巡航速度飛行,還有半個小時的時間,轟炸機是在距離海面不到50米的高度上以最大速度飛行的。當轟炸機降落在機場上,吳林糠從飛機上跳下來的時候,他已經是滿身大汗了。其他地機組成員也好不到哪裡去,就連他們這批精英飛行員都在那半個小時的超低空極速飛行中感到萬分的緊張,之前,他們可從來沒有在超低空以最大速度飛行過這麼長的時間呢,要知道。重型轟炸機在絕大部分時候都是在高空飛行,根本就不需要考慮飛機撞上海面的危險,而在超低空,只要操作有一點點失誤,轟炸機就將一頭撞上海面,機組成員也將粉身碎骨。

    其他十一個機組地情況也都差不多,甚至有一名飛行員從飛行服裡擰出了半斤汗水來。而吳林糠他們只休息了不到兩個小時。在下午就開始了第二次飛行訓練。此時,這些飛行員只能夠祈禱他們駕駛的“鵬”式轟炸機不要出故障,不然他們連向別人訴苦的機會都沒有呢。

    可以說,當時提供給尖子飛行員部隊的這批“鵬”式轟炸機的性能絕對是最好的,而且配備給該部隊的地勤人員地素質也是最好的,這是吳林糠他們能夠在持續進行高強度飛行訓練的情況下。轟炸機不出機械故障的主要保證。同時,“鵬”式轟炸機的優秀性能。也是當時帝國陸航所裝備的其他任何一種轟炸機都無法達到地。

    相對於以往的轟炸機,哈飛在設計“鵬”式轟炸機地時候,並不是摸黑前進的,而是有大量的實戰經驗可以借鑒。另外,根據戰時的一些特殊規定,加上當時哈飛還在全力開發“遊隼”與“獵鷹”兩種戰機,沈飛與南飛也參與了設計工作,分擔了哈飛的壓力,同時也集中了三架飛機製造廠的優勢。這為“鵬”式轟炸機的研製奠定了堅實的基礎。可以說,當時“鵬”式轟炸機的設計團隊是帝國最優秀地重型轟炸機設計團隊,其中有十四名帝國科學院與工程院的院士,一百多名高級工程師,以及大批曾經參加過“狼鳩”的設計與研製工作的成員,光是這個團隊,就是超豪華的配製了。

    可是,“鵬”的研究並不是很順利,特別是在27年之前.=一直缺乏足夠的研製經費。另外,當時陸海兩軍航空兵都是各搞各的。沒有採用統一的裝備,雖然陸航也採購了不少的“狼鳩”,但是一直在**研製新式轟炸機,沒有參與到“鵬”地研製工作中來。以及海軍當時的重點研製對象是“遊隼”,以及“獵鷹”等戰術飛機。在這麼多地因素下,“鵬”式轟炸機的研製工作也就不會快到哪裡去了。

    快有快的好處,慢也有慢的好處。在“狼鳩”開始大批量生產的時候,“鵬”的研製計畫就正式啟動,而且海軍也開始投入研製經費。在接下來的三年中,“鵬”的研製工作一改再改,而且隨著海軍逐漸降低了投入,延長了研製時間,雖然設計團隊在為此不斷的抱怨,甚至得想法設法的從各種管道獲得研製經費,但是這也讓工程師有更多的時間來修改設計中的細節問題,進行更多的模型封凍實驗。最關鍵的是,在這幾年中,大量的新技術誕生,而工程師都在密切的關注著各種與轟炸機有關的基礎科學的進步,並且在研製過程中不斷的加入了新的技術。也正是如此,“鵬”的基礎設計就改了五次,期間加入了大量的新技術,採用了很多以前根本就不會用到轟炸機設計中的新方法,從而使“鵬”式轟炸機在誕生的時候就擁有了超群的性能。也因為很多新技術首先使用在了別的戰機上,使“鵬”式轟炸機在正式投產的時候,其成本能夠得到有效的控制。相對而言,這些實際上都是好處,當然,因此而耽擱了幾年的時間,這就是負的一面了。

    如果從“鵬”式轟炸機誕生後在戰場上發揮的作用來看,長達五年的研製時間所帶來的影響應該是好的居多,畢竟在此之前,“狼鳩”,以及其眾多的改進型足以承擔起大部分的轟炸任務,不胳是陸軍,還是海軍,實際上都沒有裝備更好的重型轟炸機的現實要求。而在“鵬”式正式投產之後不久,戰線就推進到了美國本土附近,海陸兩軍也開始尋求比“狼鳩”飛得更遠,能夠攜帶更多炸彈的新式轟炸機,“鵬”式轟炸機也正好趕上了這個時機,從而順利列裝。最重要的是,當時羅雲沖已經正式出任陸航總司令,而羅雲沖還在海軍的時候,就參加過制訂“鵬”式轟炸機基本性能指標的工作,對“鵬”式轟炸機相當瞭解,另外,當時陸軍研製的新式轟炸機的進度比“鵬”式還要慢得多。羅雲沖直接砍掉了陸軍的轟炸機研製計畫,轉為與海軍聯合研究與製造“鵬”式轟炸機,從

    模的提高了“鵬”式轟炸機的產量,也就有效的降低本,同時還節約了大量的後勤保障與維護投入,總總體上降低了裝備“鵬”式轟炸機所需要的投入,也就讓陸海兩軍都能夠在投入同樣的經費的情況下,可以採購更多的轟炸機。

    陸軍的加入,實際上也為提高“鵬”式轟炸機的性能提供了説明。比如,在後期加入的全氣密封閉式增壓駕駛艙的技術就是從陸軍的新式轟炸機中引入的。當時海軍沒有提出要求新式轟炸機在10000上的高度上飛行的能力,而在這一高度上,必須要使用全氣密式增壓座艙,不可能依靠氧氣筒來為機組成員提供足夠的氧氣。另外,“鵬”式轟炸機所使用的發動機上的渦輪增壓機也是在陸軍加入後得到了改進,從而提高了發動機在超高空的輸出功率,使轟炸機能夠達到12000米的最大升限,而且在10000的高度上,發動機的輸出功率仍然能夠達到海平面大概六成的水準,這在當時已經是一個相當了不起的成就了。

    可以說,“鵬”式轟炸機是當時陸海兩軍航空兵第一個重大的合作成果,這也是在羅雲沖出任陸軍航空兵總司令之後所帶來的第一個重大改變。當時,西飛,成飛都先後加入了生產工作中來,而且先後組建了自己的生產線。第一個下達大規模訂單地也是陸航。在27年中,也就是“鵬”式轟炸機的第一批驗證機剛剛完成製造,工廠試飛還沒有完成的時候,羅雲沖就在下半年的採購訂單中增加了250“鵬”式轟炸機的購買經費,為陸航首先裝備“鵬”式轟炸機提供了基礎。也許。當初海軍在啟動“鵬”式轟炸機地研製計畫的時候,根本就沒有想到,最先購買,而且最為積極的不是海軍,而是陸軍航空兵吧。

    正因為“鵬”式轟炸機結合了帝國幾乎所有大型飛機設計師與工程師的心血,所以“鵬”式轟炸機才成為了活塞時代的終極轟炸機。當時,性能與其最為接近的是美國陸軍航空兵在27年開始裝備.9。雖然B地裝備時間要比“鵬”早了很久。但是其研製計畫啟動的時間卻要比“鵬”晚近一年的時間。同時,其性能也要比“鵬”稍微差一點。兩種轟炸機最終都有大量的改型,而“鵬”在設計的時候就預留了改進空間,因此其改型的性能更是比B-29優秀了很多。

    其實,從兩種轟炸機地服役時間上也能看出其優劣。最後一架B-29的改進型在戰後不到十五年地時間就退出了美國空軍,同時也從此開始了美國空軍長達20年的沒有戰略轟炸機的時期。相反。“鵬”的大量改進型號一直在帝國空軍服役到了戰爭結束後20多年。當然,B-29過早退役。也與當時簽訂的條約有關係。可是,在其他一些國家,“鵬”的改進型,以及衍生型一直服役到了戰40多年,其整個服個世紀,成為了世界上服役時間最長的活塞式重型轟炸機。

    當時,“鵬”的一些性能不僅是別的轟炸機所不具備地,甚至是同時代的活塞式戰鬥機所不具備的。比如,其最達達到了12000的升限(在進行軍隊試飛的時候。甚至在空載的情況下飛到了13674的高度),當時就沒有一種活塞式戰鬥機的動力升限能夠達到這一高度。另外,其最大9.7噸的載彈量(軍隊試飛時的極限載彈量曾經達到5噸)也超越了當時所有地轟炸機,就連美國人驕傲了好幾十年的B-29也最多只能帶9噸地炸彈而已。有,其在8500高度達到的每小時620裡的速度更是比當時的所有重型轟炸機都要快,甚至很多戰鬥機在這個高度上也無法達到這一速度。

    這些極限性能賦予了“鵬”式轟炸機極為強悍的戰鬥力。另外,一些細節上的優秀設計也讓“鵬”式轟炸機具備了執行特種任務的能力。比如,其超大容量的彈艙為後來掛裝超大炸彈,乃至原子彈都提供了改進的基礎。同時,巨大的機體內部空間。為後來改裝為空中加油機,甚至是預警機打下了基礎。採用全盒式機翼承力結構。可以讓轟炸機在機翼下掛載大型炸彈,或者是其他的負荷,從而誕生了好幾種專用的實驗機型。後來,第一種在平飛中突破音速的實驗機就是掛在“鵬”式轟炸機的機翼下升空的。可以說,“鵬”式轟炸機後來能夠衍生出幾十種機型,德國空軍甚至秘密扣押了幾架被迫降落在其機場上的“鵬”式轟炸機,然後仿製出了類似的重型轟炸機,都是因為其優秀的基礎設計,以及一些超前的設計理念。也正通過“鵬”式轟炸機的設計工作,帝國獲得了一大批優秀的轟炸機設計工程師,從而為後來研製更多,更好的轟炸機奠定了基礎。當然,這些都是後話了。

    作為首批駕駛“鵬”式轟炸機的飛行員,吳林糠是比較榮幸的,而且在他首次駕駛著新式轟炸機飛上天空的時候,吳林糠就意識到,這架轟炸機將改變整個空中戰爭,乃至今後所有戰爭的面貌。當然,當時他並不知道,真正讓“鵬”式轟炸機成名的是那次將永遠留在戰爭史冊中的特殊轟炸行動。作為一名資深飛行員,吳林糠是通過直覺感到這種新式轟炸機將對戰爭帶來多大的影響。

    數個月的高強度訓練,讓吳林糠掌握了新式轟炸機的所有性能特點,可是相對於這次的任務而言,這還是不夠的,他不但要掌握新式轟炸機的性能,而且還必須要具備在特別環境下熟練控制轟炸機的能力。這不但是對吳林糠的要求,也是對其十二個機組所有飛行員的要求,可是,當時留給他們的時間已經相當的有限,甚至可以說已經沒有訓練的時間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4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38:26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二節果斷出擊

  一個偶然的因素讓羅雲沖在十七日下午就決定立即展開時包括羅雲沖在內的所有人都沒有想到,他們不得不在沒有做好充足準備的情況下展開行動。

    十六日夜,墨西哥政府的反情報部門逮捕了幾名為美軍服務的叛徒,通過連夜的審訊與秘密逮捕行動,在十七日淩晨,墨西哥政府軍,以及指揮政府軍行動的內務部門就搗毀了一個潛伏在古鐵雷斯的美國諜報組織,並且在行動中逮捕了兩名墨西哥裔的美國諜報人員。在經過了嚴酷的審問之後,這兩個諜報人員交代了他們知道的事情。同時,墨西哥的情報機構在查獲的一些資料中找到了一份與遠征軍有關的文件,並且在十七日的中午就將這份檔,以及那兩名諜報人員交代的事情一起送到了古迅雷的手裡。在拿到了這份文件後,古迅雷立即就直接飛到了聖佩德羅蘇拉的機場,找到了羅雲沖。

    這份檔裡有幾張“鵬”式轟炸機的照片,其中一張照片上甚至有“圓桶”炸彈。而根據那兩名諜報人員交代的情況來看,他們已經知道了秘密部署在聖佩德羅蘇拉的轟炸機部隊,而且知道這些轟炸機攜帶的炸彈,萬幸的是,這兩名諜報人員還來不及將這些情報送出去,他們就被墨西哥的秘密員警給逮捕了。

    當時,不管是古迅雷,還是羅雲沖都無法確定美國地情報人員有沒有通過別的管道獲得相同的情報。同時,那兩名交代了情況的諜報人員說的是不是實話。也就是說,美軍也許已經知道了這支轟炸機部隊地情況,或者是即將知道。這樣一來,美國的情報部門就很容易判斷出這支轟炸機部隊的目標是新奧爾良的攔河大壩。因為美國也掌握了英國人摧毀魯爾大壩的行動經過。只要讓美國的情報人員看到那張拍下了“圓桶”炸彈的照片,那麼這次行動就沒有任何秘密可言了。也就是說,美軍肯定會迅速加強對新奧爾良攔河大壩地防禦力量,特別是防空力量,如果在此之後再發動攻擊的話,12架轟炸機是不可能完成任損失將會相當慘重。取消行動就不可能達成目標。古迅雷就必須得在墨西哥戰場上面對潮水般湧來的美軍地面部隊。因此,羅雲沖沒有別的選擇,必須立即開始行動,在美國人組織起更嚴密的防禦之前摧毀大壩!

    兩人商量妥當之後,羅雲沖就去組織飛行員,準備部署作戰行動。萬幸地是。當時相關的準備工作基本上都已經到位了。作戰計畫幾乎是現成地,英國人給予了很大的幫助。而這12架“鵬”式轟炸機都是做測試與訓練用的。出廠的時候,飛機上就預留了安裝各種設備的介面,而且在離開瓦胡島之前,就已經安裝上了轟炸與英國人當年使用的類似的轟炸瞄準儀。飛行員的訓練也早就在進行,吳林糠這批飛行員基本上掌握了各種高難度飛行與轟炸的技巧。彈藥也準備妥當,而且還帶了1枚備用地炸彈。當時,只有三項準備工作沒有到位,一是飛行員還不熟悉飛往新奧爾良的航線,二是沒有確定具體的作戰時間。三是新式炸彈能否炸毀攔河大壩還是個未知數。

    吳林糠等人是在完成了下午的飛行訓練,於傍晚降落到機場之後,就接到了命令,然後去了飛行員休息中心,羅雲沖已經在這裡等著他們了。戰前會議立即開始,對當時的十二個機組裡的108成員,以及羅雲沖來說,他們仍然對這次行動能否成功沒有太大的把握。羅雲沖首先給這些即將出發的飛行員介紹了任務,隨即讓他們提出心中的疑問。

    “航線應該不是大的問題,基本上都是在大海上飛行。這與我們進行地訓練相差不大。”一名少校機長首先提出了問題,“有一點對我們的影響很大。那就是海灣地天氣,如果有風暴的話,那我們就得設法繞過風暴區。”

    “這個我已經安排了下去,氣象偵察機在你們返航之前就已經出發了,天氣預報也將很快發回來,到時候,我會親自確定具體的航線。”羅雲沖迅速的回答了這個問題,然後用目光詢問其他人。

    “我們在什麼時候行動?”另外一名機長提出了問題。

    “現在我初步認為,轟炸機群在黎明前到達最為合適。”羅雲沖靠在了後面的桌子上,“黎明是人最疲憊的時候,而且美軍在夜間反而會加強防禦。從我們獲得的情報來看,美軍的換班時間在7點左右,而在此之前,執勤的官兵已經非常疲憊了,或者是正在開小差,我們的轟炸機群爭取在六點十五分到六點半之間進入,也就是說,在天色濛濛亮的時候就投下炸彈。這樣,在返航的時候,也可以避免遭到美軍的攔截。”

    “那麼,我們就得在淩晨的時候出發。”

    “具體的出發時間現在還沒有確定,在我設計好了航線之後,會將出發時間告訴你們的。”

    “那麼,我們該怎麼投彈?”吳林糠問出了一個關鍵問題。

    “這正是我們最為棘手的問題。”羅雲沖也一直在等著飛行員問出這個問題。“我們沒有對新式炸彈進行任何測試,誰也沒有把握這種炸彈能否炸毀新奧爾良的攔河大壩。另外新奧爾良的攔河大壩是重力壩,而不是當年英國人炸毀的應力壩。你們都學過基本的力學,應該知道重力壩與應力壩的區別。在此之前,還沒有任何一次成功炸毀重力壩的戰例。現在,我們手裡僅有工程師計算出來的結果。”

    飛行員的神色都嚴肅了起來,羅雲沖這番話的意思已經很明確了,他們只能夠依靠理論計算出來的結果行動,而且在投下炸彈之前,沒有人知道這次行動是否成功。這時候,羅雲沖也讓他的助手將黑板拉了過來,上面畫著新奧爾良攔河大壩的示意圖。通過理論計算,我們至少要保證兩枚炸彈命中同一點間

    的間隔時間連續命中同一點。另外,我們只需要在I個缺口,就足以讓海水湧入新奧爾良了。”羅雲沖在大壩的示意圖上標出了三個點,“因此,我們的轟炸機分成三批,每一批四架。也就是說,轟炸機分成四個批次進入,每四架向同一個瞄準點投彈。這樣,只要這三支機群裡有一支機群能夠有三架轟炸機將炸彈扔到同一點上,就可以確保摧毀大壩。從概率上計算,我們只需要保證有四分之一的成功率,就能夠摧毀大壩了。而從你們以往的訓練來看,投彈命中率都在二分之一以上,也就是說,只要按照訓練時的水準投下炸彈,那我們就必然獲得成功。”

    眾人都笑了起來,卻都笑得有點苦澀。訓練的時候,在航道兩側可不會有美軍的高射炮,而且天上也絕不會有美軍的戰鬥機。更重要的是,訓練時,飛行員不需要害怕被擊落,而在戰鬥中,誰都有可能成為犧牲品。

    “為了協助我們的行動,遠征軍,以及海航將提前半個小時到一個小時採取行動。”羅雲沖讓人搬走了黑板,“海航將在淩晨五點到五點半之間轟炸大安德列斯群島上的美軍目標,海軍戰略打擊部隊的重型轟炸機還將同時對美國本土的一些重要目標進行騷擾性轟炸。同時,古迅雷將軍的遠征軍航空兵也將對墨西哥戰場上地美軍進行大規模的戰術轟炸。這些行動都將分散美軍的注意力。有效的掩護我們的行動。”

    “將軍,如果我們被擊落了地話,那該怎麼辦?”一名機長提出了其他所有人都不想提,可又不得不問出來的問題。畢竟,在飛行員看來。“被擊落”這三個字都是最為不吉利的。

    羅雲沖遲疑了一下,說道:“那你們就要儘量向南飛,海軍有潛艇在墨西哥灣活動,你們要儘量將迫降地點報告回來,當然,如果實在沒有辦法,就儘量呆在海面上。我會儘快安排潛艇,並且出動遠端水上飛機去營救你們。”

    “可是,如果我們無法飛到外海的話,那該怎麼辦?”又有人追問了一句。

    “這……”羅雲沖很是為難。“如果是我的話,我會儘量潛伏下來,並且尋求幫助。如果被美軍發現的話。我不會做盲目的反抗,至少到現在。美軍仍然沒有迫害俘虜,只要你們投下了炸彈,就已經完成了任務,沒有必要再以命相搏了。”

    飛行員們都沉默了下來,也就是說,如果他們在美國本土迫降地話,那麼在戰爭結束之前,他們就很有可能在戰俘營裡度過。

    “還有別的問題嗎?”羅雲沖站直了身體,如果有得選擇。他不會讓這些尖子飛行員去冒險,要知道,他們是帝國陸軍航空兵最優秀的重型轟炸機飛行員,說不定幾年,十幾年之後,他們都會成為帝國新成立的空軍的將領。

    “如果沒有別的問題地話,那麼,我們就到這裡吧。”羅雲沖長舒了口氣,“你們都抓緊時間休息,大概六個小時之後。我會派人來叫醒你們,到時候。將安排具體的航線與作戰任務,在此之前,你們地任務就是養好精神,不要在半路打瞌睡!”

    飛行員們露出了難得的笑容,散會後,全都回自己的宿舍去睡覺了。

    羅雲沖並沒有鬆懈下來,如果不是存在情報洩露的危險的話,他不會急著展開這次行動,畢竟飛行員們連美洲地區的環境都沒有適應呢。更讓他感到有點頭痛的是,很多事情還沒有安排妥當,而這都需要他在接下來的幾個小時內準備好。

    地勤人員開始檢查轟炸機的時候,羅雲沖與幾名隨他一起前來地高級參謀開始設計飛行航線。這是最重要的工作之一,從聖佩德羅蘇拉到新奧爾良的直線距離為1550公里,這完|||之內,可是轟炸機不能直線飛行,中途必須要修改航線,比如要設法經過幾座沒有人的荒島,以此確定航線是否正確,還得設法避開美軍監視的地區,以及避開有可能出現在墨西哥灣內的美軍船隻與戰艦。在逼近新奧爾良的時候,機群更得降低高度,同時做大範圍的機動飛行,避免被過早發現。這些都需要在設計航線的時候確定下來,屬於非常細緻地工作。

    設計航線的工作由那幾名參謀具體負責,羅雲沖主要確定最後地轟炸地點。新奧爾良城位於密西西比河與北面的龐恰特雷恩湖之間,平均海拔僅1.5米,市區大部分地區低於密西西比河的水平面,而保gt;+就是修建在密西西比河畔的,暢達200公里的攔河大壩。另外,市區內有數十台抽水機,將水引入龐恰特雷恩湖。這些抽水機只能起到輔助作用,如果大壩被炸毀的話,那麼洶湧而來的河水是不可能被完全抽出去的。重點是,要在哪裡投下炸彈,才最可能摧毀大壩,同時能夠讓湧入的河水造成最大的毀傷,還必須得減少轟炸難度,避免飛行員承擔更大的風險。

    考慮再三後,羅雲沖最後決定,分成三個縱隊的轟炸機全部集中攻擊位於市區西南部的大壩。這樣,轟炸機群可以直接從西南方向進入,從人口稀少的沼澤地上空飛過,而飛行員還可以根據沿途的地貌來精確控制航向。另外,這邊的河道也寬達數公里,給了轟炸機足夠的平飛距離,減少了投彈的難度,也就增加了投彈的命中率。而美軍設在這邊的高射炮陣地並不是很多,只要轟炸機迅速進入河道上空,就能夠避免遭到高射炮火,特別是小口徑高射炮的打擊。在完成轟炸之後,還可以沿著河道撤出,避免從市區上空經過,這也能讓轟炸機避免穿過美軍高射炮分佈最密集的地區。

    確定下來後,羅雲沖心裡也大概有數了,而剩下,就要看飛行員們怎麼去完成這次的轟炸任務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5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38:57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三節跨海奔襲

  林糠是在淩晨一點左右登機的,他的座機在機群中編二個四機編隊中的第三架。飛機的發動機已經開始運轉,地勤人員正在做最後的檢查。上飛機前,一名機場的勤務人員給吳林糠他們每人都送來了一袋熱乎乎的純咖啡,大概是考慮到這些飛行員一直沒有休息好,為他們準備點咖啡,好讓他們提神吧。

    “這是才發下來的飛行線路圖。”副駕駛將已經用塑膠包裹起來的防水飛行線路圖給了吳林糠。“我們只需要跟著前面06號飛行就沒有問題了,這次是由老王帶隊。”

    “那就好,他比我們的經驗豐富,跟著他飛,應該沒有太大的問題。”吳林糠掃了一眼飛行線路圖,就大概算出了飛行距離。因為需要繞過幾個危險區域,還得在中途經過兩座無人的荒島以確定航線,最後還需要規避美軍的高射炮陣地,所以最終的單向航程達到了2400裡。轟炸機的平均飛行速度為每小時520裡,也就是大概需要花上四個小時三十七分鐘的時間才能飛到目標上空。

    飛行航程不是問題,“鵬”式轟炸機在攜帶8的炸彈後,能夠飛行5200公里,而現在攜帶的只是一枚重7+.料,航程應該超過了5500公里,足以飛時間。就算不計算投彈時間,來回飛一趟也有九個多小時,這對飛行員地體能是一個嚴峻的考驗,也許,當初就應該考慮為“鵬”式轟炸機配備三名飛行員。好讓飛行員在飛行途中輪換。

    其他的機組成員也陸續登機,隨即就開始檢查轟炸機的狀態,以及隨身攜帶的必備物品。一點二十五分01號轟炸機率先滑向了跑道地盡頭,第一批四架轟炸機將分成兩組起飛,然後是第二批的四架,吳林糠的轟炸機派在了第四批。他將與08號轟炸機一起起飛。一點三十五分,吳林糠的轟炸機滑行到了跑道的盡頭,他首先踩死了剎車,同時讓發動機達到了最大轉速。吳林糠沒有立即鬆開剎車,而是先讓發動機空轉了近兩分鐘的時間,在此期間。他與副駕駛輪番檢查了四台發動機的工作狀態,確定沒有問題之後。吳林糠這才鬆開了剎車,隨即重達70噸地轟炸機就如同一頭大笨鵝一樣,在跑道上滑行加速,當速度表指向了125的位置時,吳林糠拉起了操縱杆,轟炸機騰離了地面,朝著夜空飛去。

    在飛了幾個月之後,吳林糠仍然有點不適應轟炸機上按照海軍標準安裝的速度表。當時帝國陸軍採用的是公里/小時的速度單位,.=則採用的是節。因為“鵬”式轟炸機最初就是為海軍研製地。因此上面用的是海軍地標準,第一批出廠的生產型上的速度表就是海軍的,這讓陸航的飛行員很是不適應,因為他們總是想把節換算成每小時多少公里,這很是麻煩。

    “老吳,8機飛回去了,該死,他的4號發動機出了問都冒出火星了!”

    吳林糠立即回頭。跟在他們左後方的那架轟炸機剛剛升空,就猛的向左轉去。而且飛機的傾斜角度很大,位於右邊外側地4發動機上不但冒出了火星,還很快就竄出了火苗。很明顯,發動機出了故障,轟炸機不但無法參加行動,還得設法在機場上迫降。

    後面的四架轟炸機沒有立即起飛,而且已經起飛的七架轟炸機也開始在機場上空盤旋,所有的飛行員都緊張的注視著正在準備迫降的8轟炸機。因為轟炸機是以最大重量起飛的,而其允許的最大降落重量要比起飛重量低很多,如果超過了最大降落重量,起落架就無法承受,必然會折斷,最終導致機毀人亡。也就是說,8轟炸機只有兩個選擇,一是在降落之前放掉大部分的燃料,減輕著陸重量,而這就需要轟炸機在空中儘量逗留,畢竟飛機內的燃料不是說放就能全部放出去地。另外就是用機腹強行著陸,可是這容易引燃飛機內的燃料,如果不能及時地撲滅大火的話,飛行員甚至還來不及逃出,轟炸機就將發生爆發,而地面的消防人員也需要時間來準備滅火。

    8轟炸機已經嚴重傾斜,其右側的機翼翼尖幾乎就要碰上地面了,轟炸機已經進入了失速範圍,飛行員很難在這種情況下控制住轟炸機的,也就不可能繼續在空中盤旋,也就是說,此時飛行員只有一個選擇,那就是強行著陸。可是,跑道盡頭旁邊的停機坪上還有四架轟炸機沒有起飛,如果在跑道上強行著陸的話,就會損壞跑道,那四架轟炸機也不可能飛起來了。也正是如此,8轟炸機沒有在跑道上強行著陸,而是朝著機場週邊的草坪飛去,準備在草坪上著陸。此時,機場上的消防部隊也行動了起來,幾輛消防車全部出動,都在朝著機場外的草坪飛馳而去。

    “慢點,該死的,改平,把飛機改平!”

    8轟炸機的飛行員已經盡了最大的努力,可是最終仍然是右側機翼的翼尖首先碰上了地面,接著機身就側著撞向了地面,右側機翼也迅速折斷,巨大的機身在草地上彈跳了兩下,然後向前滾動了起來,此時左側的機翼也已經折斷了,幾具螺旋槳飛上了天空,左邊最外側的發動機首先被甩了出去,在飛機後方一百多米處發生了爆炸。萬幸的是,機身沒有燃燒,消防車也迅速趕到,用高壓水槍為機身降溫,幾名穿著石棉防火服的官兵迅速的沖入了飛機內,將受傷的飛行員轉移了出來。

    消息很快就送來了,8轟炸機上只有副駕駛受了重傷,其他8人都只受了輕傷,問題不是很大,而且跑道沒有被損壞,另外四架轟炸機將立即起飛。到此,吳林糠才松了口氣,要知道,那架轟炸機上的9名是他最好的戰友,也是這支部隊裡的一部分,沒有任

    們出什麼意外。後來經過檢查發現,是地勤人員在I.機的時候搞錯了一個小零件,結果導.說,一個小小的零件,最終導致一架轟炸機墜毀。而這樣的維修事故在任何一個國家的航空兵裡都屬於常見事故。

    很快,最後四架轟炸機也起飛了。11架轟炸機迅速的組成編隊離開了機場上空。此時,已經是一點五十分了。如果按照正常的速度飛行的話,他們最快也只能在六點二十七分左右到達目標上空,這要比預定的到達時間晚了十多分鐘,因此,在進入了預定航線之後,帶隊01號轟炸機的機長決定提高飛行速度,在飛行途中把這點時間爭取回來。這會消耗更多的燃料,這不是大問題,畢竟這些轟炸機上都帶了足夠的燃料。

    8機失事之後,其他的11個機組的成員都有點提心吊膽的,萬幸的是,飛行途中沒有出別的意外。前面的幾百公里航線是在大陸上空飛過的,轟炸機的飛行高度為7500米,這是gt;_卡坦半島的普羅格雷索西南,機群進入了海面上空,隨即就將巡航高度降低到了5500米。三點過十分,機群的飛行高度再次降低到了1500,隨即前方就出現了阿拉克蘭礁上的導航燈塔。

    吳林糠也看到了燈塔裡發出地微弱燈光。那是航線上的第一個導航點。這座燈塔最初是為在墨西哥灣內捕魚的漁船建立的,主要就是提醒漁船避開暗礁密佈的淺水區。而阿拉克蘭礁上並沒有人居住,只是每個月會有人來維護燈塔上地設備。機群也在這裡調整了航線01號長機上的導航員是該部隊裡最優秀的導航員,甚至可以算得上是陸航重型轟炸機部隊中最優秀的導航員。

    從這裡開始。機群就向西北方向飛行,主要是在墨西哥灣東部有大量的美軍艦船活動。也許轟炸機上的飛行員很難看到夜晚海面上的船隻,可是船隻上地水手是很容易看到飛機導航燈發出的閃光,同時能夠聽到飛機發出的噪音的。也許那些水手不會產生警覺,可為了保險起見,還是得避開美軍船隻活動的主要海域,從墨西哥灣西部迂回前往新奧爾良。

    朝著西北方向飛行了大概一個半小時後。機群在淩晨四點四十分左右再次將高度降低到了500。這已經屬於一個相當危險的飛行高度了,不能再依靠自動駕駛儀飛行,必須要由飛行員控制,而且兩名飛行員得相互協作,才能夠控制好飛機。

    四點五十分不到,領隊機長首先看到了前面地那座荒島。這座荒島位於美國本土外大概20海裡處。在地圖上沒有名字。島嶼上沒有居民,而且也沒有任何導航設施。飛行員只能夠借助月光辨認出島嶼的輪廓。萬幸地是,當時的夜空很明朗,導航員很快就對照由偵察機拍攝下的照片,迅速的確定了機群的新航向,隨即,機群就在低空轉向。這次到達的時間要比預定的時間提前了五分鐘,因此領隊機長在轉向後還調整了飛行速度。

    這是航線上的第二個導航點,也是在機群進入美國本土上空之前的最後一個導航點。接下來,機群就是直接朝著新奧爾良地方向飛去了。中途只會做幾次小範圍的轉向規避,主要就是避開美軍設在海岸線附近的幾座雷達。到五點過十分的時候,機群的飛行高度降低到了150,幾乎可以算是帖著海面在飛行了。

    到五點五十五分,吳林糠與副駕駛員已經輪換著駕駛近兩個小時,兩人都感到非常的疲憊,可現在絕不是可以鬆懈的時候。很快,兩人就看到了前方灰色的大陸陰影。按照計畫,機群將在六點進入美國本土上空,而此時到達的時間與計畫的相差並不大。幾乎沒有什麼偏差。

    最危險地時刻到來,雖然在設計航線的時候。羅雲沖已經根據之前偵察機獲得地消息,讓轟炸機群儘量繞過了美軍設在新奧爾良週邊的高射炮陣地,機群是從沼澤地方向進入的,但是誰也不敢保證美軍沒有調整高射炮的部署位置。也就是說,美軍很有可能加強了這個方向上的防空力量,部署了更多的高射炮,而且在之前沒有部署高射炮的地方也安排了防空部隊。如果真是如此,那麼機群在進入美國本土上空之後,就將遭到高射炮的攔截,這是飛行員最不願意看到的事情。

    在進入美國本土上空之前,機群的高度再一次降低,直到高度表上的指數已經顯示為零(100以下,這也通常被飛行員成為“零高度”)的時候,轟炸機還繼續下降了幾十米,坐在駕駛艙裡的飛行員甚至都覺得飛機即將撞上地面了。如果這是在山區裡飛行的話,就算是吳林糠他們也沒有膽量飛得這麼低。對他們這批飛行員來說,最幸運的是,沼澤地屬於比較平坦的地形,沒有什麼起伏,因此只要控制好飛行高度,就不會撞到地面上去。

    在這種高度緊張的狀態中飛行了十多分鐘,吳林糠與副駕駛都出了一身大汗,兩人緊張之中也沒有注意到,從一開始,就沒有高射炮向他們開火,也就是說,美軍並沒有調整新奧爾良的防空部署,沒有加強西南方向上的防空力量。也就在兩人緊張得快要神經崩潰的時候,突然前方出現了一條銀色的河流,如果不仔細看的話,還會以為那是天上的銀河,可那條河流不在天上,而是在地面上。那正是從新奧爾良附近穿過,然後注入了墨西哥灣的密西西比河,也是吳林糠他們這次的目的地!

    領隊長機首先加速轉向,後面的三架轟炸機立即跟了上去。吳林糠是跟05號轟炸機一起轉向的,到此,機群就將散開,分別的目標!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6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39:45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四節水淹新奧爾良

  幾個編隊攻擊的目標實際上相隔很近,只是為了保險,不會從同一條線路進入,這樣,就算中途遭到了攔截,只要有一個編隊成功進入,就有可能炸開大壩。吳林糠這支編隊只剩下了三架轟炸機,也就是說,三架轟炸機必須都將炸彈準確投下,他們的轟炸才能夠成功,沒有任何可以失敗的餘地了。

    前四架轟炸機是從河流上游方向進入的,因此需要首先繞到北面去。後面四個機群則是從河流下游方向進入,也就最先脫離編隊,向東南轉向。吳林糠的機群是直接朝目標飛去的,因為要確保三個機群同時進入投彈,所以吳林糠他們首先開始減速飛行。

    六點十五分,吳林糠駕駛的轟炸機已經到達了河流附近。此時,最前面05號轟炸機已經到達了河流上空,並且打開了機頭的gt;此精確確定轟炸機的飛行高度,準備投彈。01號09號轟炸機也已到達河流上空,並且05號並排飛行,三架轟炸機都已經進道。

    “快點,速度慢了,快加速!”

    05號的速度稍微慢了一點,而重型轟炸機的加速能力並反,01號09號因為中途沒有減速號要想將炸彈投到目標點上去的話,就只能縮短投彈當時轟炸機上地轟炸瞄準儀已經改進了不少。轟炸機不需要保持固定的航速,瞄準儀是直接與速度表聯繫在一起的,可以根據轟炸機的實際飛行速度計算出投彈點的位置。也就是說,不管轟炸機只要在投彈地速度範圍之內,並且在瞄準儀計算出的投彈點上投下炸彈。那麼炸彈命中目標的幾率就在八成以上。

    就在吳林糠他們都在緊張的關注著第一批三架轟炸機的時候,突然對面河岸堤壩上出現了幾道光柱,就在吳林糠判斷出那是探照燈的時候,河岸上出現了幾十點閃光,美軍的高射炮開火了。

    戰鬥進入了最關鍵地階段,部署在河壩上的主要是小口徑高射炮,而大口徑高射炮是部署在河的西南岸的。另外。在對付超低空進入的轟炸機時,因為大口徑高射炮轉向的角速度有限,而且開火地速度也有限,所以其作戰效能並不高,反而是火力熾烈的小口徑高射炮在對付低空快速飛行地轟炸機時更為厲害。

    吳林糠這些身經百戰的飛行員也明白這個道理,而且他們可以從高射炮炮口焰閃動的頻率。以及亮度上判斷出高射炮的類別。如果遇到的是大口徑高射炮的話,轟炸機甚至不需要做規避動作。除非美國高射炮手的運氣足夠好,不然是不可能擊中轟炸機的。相反,那些連續不斷的噴射著炮彈地機關炮才是最為危險的,就算是再堅固的轟炸機,只要被炮彈擊中了發動機,主要的承力部位,以及駕駛艙,都不可能倖免。

    在美軍高射炮開火不到五秒鐘後01號09轟炸機首先投下了炸彈。隨即這兩架轟炸機就改出了轟炸航道,沿著河道迅速撤出了戰鬥。05號轟炸機投彈的時間僅僅只晚了大概2鐘就投下了炸彈。當時,在其上游方向上01號剛剛向右轉向,也就是準備沿著河道向如果05號也跟著右轉的話,就會01號|:來,錯開高度後再轉向。這絕對是一個致命的錯誤。

    在面隊高射炮的時候,轟炸機的被彈面積相對較小。也就不容易被集中,可是當轟炸機爬升地時候。機腹就完全暴露在了高射炮的炮口前面,被彈面積猛增不少,成為了高射炮打擊地理想目標。也就05號轟炸機拉起來的時候,至少有兩道光柱罩住了這架轟炸機,接著成批的炮彈就飛了過來。

    吳林糠是眼看05號轟炸機被炮彈擊中,並且在空中開:+的。肯定是轟炸機上的油箱被帶有燃燒劑的高射炮彈給打中了。“鵬”式轟炸機的油箱都有自封閉能力,也就是說,如果只被打了幾個窟窿是不會出問題的,可是,這種結構無法對付20毫米以上炮彈,只要被炮彈直接命中,而不是被彈片,或者是子彈命中,那麼油箱裡的燃料仍然有可能被引燃。而05號轟炸機的機長是吳林糠的老友了,這架轟炸機根本不可能飛到外海去,而且機組成員連逃生的機會都不大。

    沒有時間讓吳林糠悲痛,就05號轟炸機中彈的時候;已經跟著進入了投彈航道。按照計畫,兩架轟炸機之間的投彈間隔時間為一分鐘。而在06號進入投彈航道的時候,吳林糠駕駛07號轟炸機必須做好投彈的準備工作。

    “檢查炸彈,裝上保險!”吳林糠下達了命令,“兄弟們,我們會儘量飛回去的,不過在此之前,我們要將炸彈投下去,讓狗娘養的知道我們的厲害,也為老王他們報仇!”

    機組成員迅速的行動了起來,位於駕駛艙下面,兼做前部自衛機炮炮手的投彈手迅速檢查了瞄準儀的狀態。同時,導航員開始檢查炸彈的狀態。“鵬”式轟炸機上取消了專門的炸彈裝填手,而是由導航員兼任,一般在投彈的時候,導航員是沒有其他事情可做的,而且,導航員也是轟炸機上除了飛行員之外,唯一不使用自衛武器的機組成員。很快,炸彈上的保險就被解除掉了,導航員還用專門的儀器檢測了一下炸彈上的定深引信的狀態,確定引信沒有問題之後,這才向投彈手彙報了情況,也就是說,炸彈已經準備妥當,投彈手只需要打開彈艙,然後按下投彈按鈕,炸彈就能投下了。

    整個檢查工作花了大概一分鐘的時間,這時候06號轟功的投下了炸彈,並且避開了美軍的高射炮,跟著10號轟炸下游飛去。

    之前05號轟炸機投下的炸彈命中了大壩的壩體,因為,然後沉到水面下才爆炸的,所以飛行員只能看到炸

    柱。此時,天色已經微亮,視線好了不少。05轟B;爆炸產生的水柱的直徑超過了20米,騰空200米以上。在吳林糠駕駛轟炸機進入了投彈航道的時候06號轟炸機投下的炸彈也命中了gt;命中點基本上重合,第一枚炸彈產生的水柱還沒有完全從空中消散,水面還沒有完全平靜下來,第二枚炸彈就在水面下炸開了。

    吳林糠沒有精力去考慮那兩枚炸彈是否命中了同一個位置,準確的說,只要命中點的偏差在10米之內,都能夠實現重複打擊。他現在要做的,是必須將轟炸機攜帶的炸彈投下去,而且爭取命中目標!

    轟炸機最後的飛行高度是22米,這是確定的最佳投彈高必須儘量保證將轟炸機控制在最理想的飛行速度上。到了最後十秒鐘,實際上吳林糠已經不再控制轟炸機,而是由投彈手利用瞄準儀來控制轟炸機的飛行速度與航向。瞄準儀是直接與轟炸機的駕駛系統連接在一起的,在這個時候,只能在小範圍內調整速度與航向,其航向的最大偏差不會超過5。在這個階段,轟炸機基本上是平飛,無法機動規避。這也是最危險的階段,幸好這只需要持續十秒鐘而已。

    此時,轟炸機上的投彈手是最緊張的,飛行了幾千公里,能否最終將攜帶地炸彈投下去。讓他們的付出變得有價值,就要看投彈手的判斷是否準確了。當時還沒有任何自動瞄準投彈儀器,投彈手的素質直接決定了轟炸的準確率。

    “老吳,‘郵包’投出去了,現在交給你!”

    吳林糠已經感到轟炸機開始向上竄升。炸彈在投下去之後,轟炸機就輕了很多,升裡超過了自身地重力,所以轟炸機會上升。吳林糠迅速的切換到了手動駕駛狀態,同時與副駕駛一起壓下了操縱杆。此時轟炸機是絕不能爬升的,不然就將進入敵人高射炮的打擊範圍,最有效的撤退方式就是在超低空轉向。儘量降低飛行高度,沿著河道向下游的出海口飛去。

    兩人費了巨大的力氣終於控制住了轟炸機,也同時避開了高射炮地打擊。當轟炸機逐漸脫離了敵人高射炮火的覆蓋範圍的時候,吳林糠才擦掉了臉上的汗水,同時回頭看了一眼他的攻擊效果,以及最後進入的那兩架轟炸機。

    在吳林糠回頭之前。他投下地炸彈在水面上彈跳了三下,最後撞上了大壩的壩體。因為炸彈經過了改進設計。所以彈跳地高度得到了控制,很少出現因為跳得過高,而越過大壩的壩頂的情況。炸彈被大壩擋下來之後,滾動著沉了下去。在到達了15米的標定深度後,首先是定向爆炸系統啟動,利用彈出的幾個觸角控制住了炸彈的轉動速度,讓炸彈停止了轉動,接著壓力引信啟動,引爆了炸彈內部的聚能裝藥。電激發引信是同時引爆了被分成了幾百塊4.5噸的高能**。這些**在爆炸後。因為受到了各種約束,加上爆炸射流地相互作用,爆炸產生的能量有八成是向同一個方向釋放的,也就是朝著大壩的壩體方向釋放的。這樣就能夠翻倍的提高炸彈的威力!

    07號轟炸機投下的炸彈的爆炸點相當準確,正好在之前爆炸點之間。當然,這是吳林糠所看不到地。而之前的兩枚炸彈已經破壞了大壩地根基,第三枚炸彈擴大了破壞面。大壩遭到了致命的打擊。首先是上部的壩體在重力的自然作用下開始坍塌,接著,被炸松了的大壩內部結構開始崩潰,在水壓的作用下。大壩開始加速崩潰。這個作用大概會持續幾分鐘,而在此期間內。沒有任何辦法可以阻止大壩崩潰!可是,幾分鐘之後,吳林糠他們就將到達海洋上空,也就是說,這些飛行員實際上是不可能看到他們的轟炸結果的。

    最後進入04號與12號轟炸機也成打中,但是沒有墜落。最後,這架只剩下了三台發動機的轟炸機艱難的返回了機場,沒有在中途迫降,這算是不幸中的萬幸吧。

    可以說,吳林糠所在的這個編隊是最為倒楣的,首先08轟炸機在起飛之後出故障,只能迅速迫降。在轟炸中唯一被擊落的就05號轟炸機,飛機在不到20秒鐘之內就墜毀在了大壩後面,9名機組成員無一倖免。可真正完成任務的也正是吳林糠他們這個編隊。

    )|C4號轟炸機組成的第一編隊枚炸彈分得太開了一點,所以沒有能夠破壞大壩的基本結構。09到12號轟炸機組成的第三編隊投下了四枚炸彈,但是四枚炸彈分散成了兩個命中點,每個命中點隻命中了兩枚炸彈,雖然最終這兩個命中點也出現了坍塌現象,可要是沒有吳林糠他們這個編隊的致命打擊的話,這兩個命中點也不會坍塌。而吳林糠所在的編隊投下的三枚炸彈全部命中,而且三枚炸彈的命中點的誤差在10米之內,也就是在重複打擊|||內。

    工程師的理論計算得到了正式,只要三枚炸彈命中同一個位置,密西西比河上的重力壩也能夠被摧毀。大壩是在六點二十八分左右坍塌的,距離吳林糠撤出的時間大概7分鐘。最初坍塌處的缺口不到5米,可是在半個小時之後,缺口已經擴大到了25米。到七點半,由第三編隊轟炸機打擊的地點也出現了坍塌。到當天上午九點左右,這段河壩上已經有超過120的大壩崩潰了。河水在當天上午就淹沒了新奧爾良近一半的市區,超過2名市民因為沒有能夠及時撤出而被淹死。

    吳林糠是在當天下午才知道這一結果的,他沒有為那幾萬名美國人而悲痛,他只在為沒有能夠跟隨著他們一起會來的戰友感到悲哀,戰爭就會有犧牲,這是誰也無法避免的!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7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43:51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五節戰場轉折

  為了保密的需要,轟炸新奧爾良河壩的行動只有幾個局,那些飛行員是出發前幾個小時才知道他們的具體任務的。另外,羅雲沖甚至沒有將這次行動告訴韓紹鋒,只是讓韓紹鋒給他提供了必要的幫助。這次行動也自然沒有通報給雷少卿與談仁皓。當時,甚至連羅雲沖來到了美洲戰場的事情都沒有告訴給雷少卿,談仁皓也一直被蒙在鼓裡。直到18上午,談仁皓乘坐飛機離開了艦隊,準備去科隆與雷少卿會面,然後找韓紹鋒商討下一階段的作戰行動之後大概兩個小時,電報才發了過來。結果,談仁皓在到了科隆之後,才知道新奧爾良已經被洪水給淹沒了。

    在從雷少卿那聽到這個消息後,談仁皓別說有多麼的驚訝了。確定戰果的偵察機只比吳林糠所在的轟炸機群晚出發大概一個小時。執行偵察任務的是就架安裝了四部航空照相機的“狼鳩”式轟炸機。這架偵察機在七點半左右到達了新奧爾良上空,飛行員首先看到的就是已經決堤的大壩。隨即,飛行員報告了目視判斷結果,在用掉了幾百張底片之後,轟炸機就迅速返航了。因為大壩已經完全決堤,目視判斷已經有足夠的說服力,所以在偵察機返回基地之前,羅雲沖就發出了轟炸成功的信號,古迅雷在收到消息之後就立即轉發給了韓紹鋒與雷少卿。而談仁皓到達科隆地時候已經快要到中午了。當時雷少卿正在為聯繫不上談仁皓而焦慮不安呢。

    為了保密,或者是保證安全,談仁皓也沒有在到達科隆之前聯繫雷少卿,而是在他乘坐的飛機距離科隆不到50海裡的時候,才地面的導航站取得了聯繫。到這個時候。雷少卿才知道談仁皓趕了回來。等到雷少卿到達機場的時候,談仁皓已經在那裡等著了。第一個把消息告訴給談仁皓地其實不是雷少卿,而是當時機場的一名負責收發電報的軍官。

    “轟炸行動相當成功。”雷少卿顯得有點興奮,“只損失了兩架轟炸機,其中一架還是因為機械故障在機場上迫降的。另外,還有一架嚴重損毀,只是最後飛回來了。其他的都沒有大的問題。從初步偵察判斷出的結果來看,大壩已經決堤,偵察機返航地時候,河水已經淹沒了大概一半的市區,而且被淹範圍還在擴大。如果不出所料的話,今天新奧爾良港就將失去使用能力。美國將失去第二大港口。以及在墨西哥灣最重要的港口。”

    “行動是由羅雲沖策劃的?”

    “對,你也知道羅雲沖來了?我可是才知道的。這小子也真不厚道,竟然隱藏了好幾天,直到行動成功才露面,他又不欠我地錢,躲著我幹什麼?”

    “也許是為了保密吧,畢竟這次行動相當關鍵。另外,我也是才從基地軍官那裡知道的,聽說他還是以上校參謀軍官地身份過來的。”談仁皓朝著吉普車走了過去,“羅雲沖膽大心細。而且是那種敢作敢為的人,這次肯定是他主動提出轟炸新奧爾良的河壩的。”

    “應該是這樣,聽說是古迅雷向陸軍司令部叫苦,說美軍源源不斷的向墨西哥派遣增援部隊,運送作戰物資,而他得到增援的速度遠不如美軍,這仗打不下去了。當時,陸軍司令部又沒有辦法給他送來更多的增援部隊,結果羅雲沖就主動提出到美洲戰場上來幫助古迅雷,而他只帶了十二架轟炸機過來。結果誰也沒有想到,他竟然想到了這麼一個巧妙的辦法。可以說,現在最高興地就是古迅雷了。”

    “我可不覺得,炸掉了新奧爾良,不但幫助了古迅雷,實際上也幫了我們一把。”談仁皓首先跳上了車,“少卿,你來開車,儘快去你的司令部,另外,現在韓紹鋒他們在哪?”

    “韓紹鋒在巴拿馬城,聽說羅雲沖晚上就要趕過來,他的任務也完成了,大概要準備回去了吧。”雷少卿坐到了駕駛員的位置上,然後啟動了吉普車。“你說這次行動對我們也有很大的幫助?”

    “肯定的,你想一下,新奧爾良港不但是美軍向墨西哥派遣增援部隊的主要集結地與出發地,同樣的,那也是美國大西洋艦隊在墨西哥灣唯一可以停泊的地方。”談仁皓靠在了椅子上,“等下安排我們去巴拿馬城,我要與韓紹鋒詳細談一下,這是我這次回來的主要目地。如果羅雲沖在的話,那我們還可以找他聊聊。我也有好長一段時間沒有見過他了,不知道這小子現在是個什麼樣子。”

    “還能有什麼樣子,反正外表不會有多大地變化。他又不是黃花閨女,更不可能‘十八變’了。”

    兩人都笑了起來,很快他們就回到了雷少卿的司令部。當時從科隆港到巴拿馬城有一條由陸戰隊控制的公路,雷少卿在帶上了他的警衛人員之後,就跟著談仁皓一起去了巴拿馬城。兩人在下午四點左右到達,正好羅雲沖也趕了過來。羅雲沖已經完成了在美洲地區的特別任務,正要準備離開美洲,返回帝國,而他過來,就是與韓紹鋒商量將那些無法自行飛回去的轟炸機用船隻運送回去的事情,當然,他也要當面感謝韓紹鋒提供的幫助。而古迅雷準備利用這次的轟炸發動一輪新的進攻,正在前線策劃作戰行動,也就沒有能夠趕過來。

    幾個老友見面,自然少不了一番問候。羅雲衝要比其他人都平靜得多,也許在他看來,轟炸新奧爾良河壩的行動算不了什麼,本來他就是轟炸機部隊的先驅,而且一直很重視特別轟炸行動,帶來的又是陸航最精銳的部隊,能夠獲得勝利,這在羅雲沖的預料範圍之內。而通過炸毀新奧爾良的河壩所帶來的影響,這並不是羅雲沖需要考慮的問題,他所知道的是,美軍已經不可能通過新奧爾良港向墨西哥運送增援部隊了,今後要

    面交通線,要麼就從更遠的,條件更為簡陋的港口派來,而這都必然對美軍在墨西哥戰場上的作戰行動造成負面影響,讓古迅雷能夠抓住這次寶貴的機會打贏第二次戰役。也許,羅雲沖根本就沒有想到,新奧爾良港癱瘓之後,也將為談仁皓他們提供一次千載難逢的機會呢。

    “晚飯嘛,我就不吃了。”羅雲沖一邊說著,一邊看了下手錶。“我還要儘快趕回去,晚上就乘飛機回國,以後有機會,我請你們吃飯!”

    “哪裡的話,誰請還不一樣。”韓紹鋒笑著拍了下羅雲沖的肩膀,“既然如此,那等到戰爭結束之後,我們再來好好的喝上幾杯!”

    “那我送羅將軍出機場吧!”談仁皓朝雷少卿遞了個眼神,“少卿,你先跟老韓聊著,我馬上就回來。”

    韓紹鋒與雷少卿沒有跟來,他們都知道,談仁皓與羅雲沖之間的關係是最為密切的,當初羅雲沖到海軍來,就首先與談仁皓合作,兩人聯手發動了對日戰略轟炸,雖然最後這筆功勞都記在了羅雲沖的頭上,但是知道內情的人都清楚,談仁皓的功勞並不在羅雲沖之下,只是談仁皓並是航空兵出身,所以很多人沒有記住他。現在,兩人難得見面,自然要抽空多聊上幾句了。

    “沒想到,為這麼點事,你還要專程跑上一趟。”談仁皓親自開車送羅雲沖去城區北面地機場。羅雲衝要先去聖佩德羅蘇拉機場,然後再乘坐遠端運輸機前往瓦胡島。“不過,既然你親自趕來了,如果沒有搞出點什麼大動靜來,我還真不相信呢。你是怎麼想到要炸掉新奧爾良的河壩的?”

    “最早是英國人這麼幹的。你應該知道英國皇家空軍炸毀魯爾大壩的那次行動吧?”

    談仁皓微微皺了下眉毛,他沒有參加歐洲那邊地戰爭,只是在幾年前聽人提起過。

    “現在我們已經掌握了相關方面的技術與戰術,而且還有批參加過那次行動的英國人肯跟我們合作,所以,我就組建了這支秘密部隊。”羅雲沖一邊說著,一邊拿出了香煙。“這次是古迅雷提出要求的,當時沒有別的辦法,我就主動提出過來試試,看看能否幫上他的忙。至少,我現在可以安心的回去了,接下來該怎麼辦。那是古迅雷地事,現在我也只能幫他這麼多了。”

    “說實話。你這也幫了我們不小的忙。”

    羅雲沖驚訝的看了談仁皓一眼,然後就笑了起來。

    “我可是在恭維你,而且從長遠來看,這也是在幫你自己。”談仁皓放慢了車速,“癱瘓了新奧爾良港之後,美國海軍大西洋艦隊的活動空間縮小了很多,而且變得更為被動,這為我們殲滅大西洋艦隊創造了機會,這是眼前的好處。從長遠來看。只要我們殲滅了大西洋艦隊,就能夠順利的打下大安德列斯群島與巴哈馬群島,建立進攻美國本土東海岸地區地前進基地,而在我們暫時不派兵登陸美國本土的情況下,就要讓你來摧毀美國地戰爭基礎了。”

    羅雲沖微微點了點頭,他知道談仁皓說的是戰略大轟炸,而這正是他最拿手的事情,也是他最希望做的事情。

    “我也是才知道的,說實話,之前我還沒有考慮到會出現這個局面。所以現在我還暫時沒有想好該怎麼對付大西洋艦隊。”談仁皓朝羅雲沖看了一眼,“不過嘛。現在局面已經打開了,轉捩點也出現了,也許要不了多久,我們就能夠幹掉大西洋艦隊,到時候,你也要準備到這邊來建立前線司令部,甚至有可能長期留在這邊。”

    “你是說,我們將首先對美國進行大規模戰略轟炸?”

    “至少從海軍的角度來看,這是我們現在最主要的選擇,海軍絕不會貿然登陸美國本土的。很多細節問題,你肯定清楚。如果我們要對美進行戰略大轟炸的話,海軍地戰略打擊部隊只是次要力量,真正的主力肯定是你指揮的陸航戰略轟炸機部隊。回去後,加緊時間做好準備工作,不到要時候沒有兵力派過來,那我們的努力就沒有多大的意義了。”

    “看來,我還得儘快回去,並且調整下半年度的採購計畫。”羅雲沖微微點了點頭,“不過,你完全可以放心,陸航戰略轟炸機部隊的實力正在迅速擴充,要不了幾個月,就將超越海軍的戰略打擊部隊,到時候,我們又要在這邊碰頭了。”

    “希望如此。”談仁皓停下了車,“機場到了,我還有別的事情要趕緊去處理,就不多送了,你一路保重,回去後,代我們向參謀長與元帥問好。”

    “沒問題,我會幫你把話帶到的!”羅雲沖笑著點了點頭,其實他現在是陸軍地將領,而談仁皓是讓他去給海軍總參謀長,與海軍元帥問好呢。

    看著羅雲沖乘坐的飛機起飛之後,談仁皓這才驅車返回了巴拿馬城。直到這個時候,他地頭緒還有點混亂,主要是突然知道羅雲沖的轟炸機炸掉了新奧爾良,而談仁皓在一時半會之間是不可能考慮到這次戰術行動有多大的戰略意義,也不可能考慮到可能產生的所有影響,特別是對他們與斯普魯恩斯之間的決戰會有多大的影響。這些,都需要時間讓談仁皓去仔細思考,而現在,他最缺的也就是時間。

    回到巴拿馬城的時候已經是傍晚了,韓紹鋒派人去做了幾道精美的小菜,還搞來了幾瓶度數不算太高的清酒。他與雷少卿都在等著談仁皓回來。來到酒桌旁的時候,談仁皓才想起他這次回來是要與韓紹鋒商討修改作戰計畫的事情,而不是去給羅雲沖慶功,他也立即調整好了思路,看來只能在酒桌上跟韓紹鋒談正事了。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8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44:19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六節驚雷

  奧爾良的密西西比河的河壩被炸,斯普魯恩斯所受到比談仁皓他們所有人預料的都要大。當時,大西洋艦隊正在準備前往新奧爾良,當洪水迅速的吞沒掉了城區與港區之後,斯普魯恩斯也不得不首先考慮修改艦隊的航向了。

    消息是在十八日的上午發來的,當時斯普魯恩斯正在考慮到了新奧爾良之後,下一步應該怎麼走。而就在頭天晚上,他才收到了金上將的電報,知道了本土遭到轟炸的事情已經讓總統忍無可忍了,雖然金上將竭盡全力讓總統不要干預艦隊的行動,但是斯普魯恩斯如果無法迅速獲得足以拿到檯面上來炫耀一下的勝利的話,那麼總統肯定會直接給艦隊下達作戰命令,到時候,斯普魯恩斯就不可能繼續按照自己的方式行動。而且,在總統直接干預的情況下,金上將也幫不上多大的忙。

    禍不單行,或者說是屋漏偏逢連雨天,佛羅里達州的四個大型機場剛挨了炸彈沒有幾天,就在總統怒不可懈的時候,新奧爾良又挨了炸彈,而且是致命的炸彈。河堤被炸毀絕不是小事,到斯普魯恩斯收到電報的時候,洪水幾乎吞沒了整個城區,至少有兩萬市民喪生或者是失蹤,另外還有數十萬人無家可歸。就算當時港區還沒有完全被淹沒,可也因為缺少工人而不可能繼續運作了。另外,洪水淹沒還是小事。其帶來地問題要複雜得多。

    當時,在密西西比河的河床上堆積了大量的淤泥,當堤壩決口的時候,這些淤泥都跟著洪水湧入了城區。也就是說,即使洪水退卻了。新奧爾良也不可能迅速的恢復正常秩序,僅僅是清理淤泥就需要花費好幾個月地時間,動用大批的人力與物力。另外,在被洪水與淤泥淹沒之後,城市內的大量基礎設施,比如電線,通信電路。地下排水系統,供水系統等等都遭到了破壞,而要使城市恢復正常,就得修復這些基礎設施,這就需要花費更多的時間,投入更大的力量與資源。

    實際上。一直到戰爭結束,新奧爾良都沒有恢復正常。根據當時美國政府統計的結果。在被洪水淹沒期間,至少有數億噸的淤泥湧入市區,八成以上地平房被洪水與淤泥淹沒,除了少數結構堅固的鋼筋混凝土房屋之外,其他的大部分木制結果的房屋都被損毀。在洪水退卻之後,僅清理淤泥的工作就需要投入至少5000,,還得花更多地時間來修復城市的基礎設施,為市民建設新地家園。而在平時。美國政府可以啟動災難應急方案,出動大量的人力與物力,可是在戰爭時期,特別是在戰火已經燒到了家門邊的時候,美國政府又哪裡去找那麼多的人力與物資呢?在以戰爭為主題的情況下,更划算的辦法是開闢一個新的港口,暫時放棄新奧爾良,在戰後再恢復新奧爾良。實際上,美國政府也正是這麼做的,當時只是為了表示政府很關心新奧爾良。投入數量有限的救援隊伍,而且主要任務只是尋找在洪水沖來時失蹤地人員。而不是拯救這座城市。

    相對而言,損失了新奧爾良的影響還不是很大。雖然當時新奧爾良是美國本土第二大,美國在墨西哥灣地區的第一大港口,但是在附近還有不少其他的港口。另外,新奧爾良的人口也只有幾十萬而已,損失的物資也不是很多,通過調配附近地區的物資,以及通過別的辦法,很多影響到戰爭的問題是可以解決的。可以說,這次轟炸真正地打擊還是暴露出了美國基礎設施的脆弱性。

    作為世界上唯一一個瀕臨兩大洋地超級大國,美國有著得天獨厚的地理位置,特別是在擊敗了墨西哥,剷除了身邊最強大的敵人,同時迅速將勢力擴張到了整個美洲地區,以及巴拿馬運河通航之後,美國在地理上的戰略優勢是其他任何一個國家都無法相比的。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爆發前,美國實際上就不再面臨陸地上的威脅,而在東西兩個瀕海方向上,又有著太平洋與大西洋的保護,所以幾乎所有的美國人都認為,他們的本土不會遭到打擊,只要美國還有一支強大的艦隊,那麼美國本土就是絕對安全的。

    這不但反映出了當時美國人的心態,實際上也正是美國在兩次大戰期間的主要戰略。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結束後,經濟危機迫使幾乎所有的強國都主動限制軍備,而依靠擴軍來保持經濟發展的國家也就只有那麼一兩個,而且都算不上是唐帝國與美國這樣有實力問鼎全球霸主的超級強國。在裁軍風潮中,美國也沒有倖免,而當時,美國重點裁減的並不是海軍,而是陸軍。到第二次全球戰爭爆發的時候,美國陸軍近有20萬兵力,而且裝備差得幾乎拿不出手。可想而知,在兩次大戰期間,美國的陸軍遭受到了多大的打擊。與之相反,在二十年的“休戰期”內,美國海軍實際上並沒有受到多大的影響。

    《松江海軍軍備條約》是針對無限制擴充海軍軍備而制定的一套限制擴軍的條約,而當時美國就是宣導簽署該條約的主要國家之一。通過這份條約,唐帝國海軍的“兩強原則”已經被打破,可以說,美國從中獲得的利益是最多的,也正是這份條約,美國海軍與唐帝國海軍平起平坐的地位得到了承認。

    在簽署這份條約之前,美國海軍的規模是比不上唐帝國海軍的,而且大部分戰艦的艦齡都偏大。在條約簽署之後,唐帝國因為擁有過多的戰艦,不得不開始削減戰艦的數量,而且因為有大批戰艦沒有達到最大服役期限,所以沒有辦法開工建造新式戰艦,這就導致了在一戰後十年,唐帝國海軍幾乎沒有造幾艘新戰艦的罕見現象,要知道,在此之前,唐帝國海軍幾乎每年都有數艘新式主力艦服

    |I立即就動工建造新的戰艦以補充所差的配額。另外,隨著大量老式戰艦陸續推移,美國海軍可以建造更多的新式戰艦了。

    也就是說,在條約期間,表面上美國海軍的總體實力增加相當有限,可實際上,通過建造大量新式戰艦,美國海軍的實力得到了空前規模的增強。比如,與唐帝國海軍的“尊嚴”同一代的“北卡羅來納”級戰列艦在性能上就有著極為明顯的針對性,其排水量,主炮口徑,裝甲厚度,速度等方面,都要比“尊嚴”強。

    這也是後來,為什麼唐帝國海軍一直不肯延長條約期限的一個主要原因,如果按照當時的情況發展下去,在唐曆的20年代重衰退,就算儘快讓老式戰艦退役,空出噸位來建造新的戰艦,也最多只能在唐曆30年代才能追上美國。也就是說,海軍軍備條約實際上的獲益者是美國海軍,而吃了最大虧的就是唐帝國海軍。

    美國人在經濟危機期間仍然保持著一支強大的海軍,這與其根本戰略是分不開的。在其國際地位得到了承認之後,美國的戰略也就發生了變化。按照美國在戰前確定的總體戰略,太平洋與大西洋是美國本土的天然屏障,而美國海軍將力保在大洋上擊敗任何試圖侵犯美國本土地敵人。避免戰火燒到美國本土。而隨著美國海軍逐步擁有了足以與當時任何一個強國抗衡的海上力量,這一戰略也就得到了基本的保證。在此情況下,又有誰能夠想到,美國本土將遭到沉重的打擊呢?

    可以說,正是因為美國一直重視海軍。結果忽略了本土的防禦,特別忽略了重要基礎設施地抗打擊能力。另外,在經濟危機後期,美國修改了其總體經濟計畫,仿照唐帝國採用了國家敢於政策,通過政府財政的大規模赤字開支來刺激經濟復蘇。在此情況下,美國國內的基礎建設達到了歷史上的定點。當時。很多重要的基礎設施都是在戰前十年期間內建造的,比如橫貫美國本土東西的三條公路與鐵路大動脈就是在此期間完工地。另外,還新建了數十座大型水利工程,難以計數的橋樑與隧道,全面修繕密西西比河沿岸的堤防設施,在內地修建更多的工廠與礦場。擴建碼頭,而且隨著民航業的出現。還新建了大量的機場。

    戰爭爆發後,這些基礎設施在很大地程度上成為美國戰爭機器的快速運轉提供了重要地幫助。比如說,當時美國的主要產油區在南部,而在戰前,主要的石油精煉工廠,以及消耗石油的大戶是在東海岸與五大湖地區,如果沒有新建的鐵路幹線,南部地區的石油就不可能迅速北運。另外,美國中西部的大量礦產也是通過鐵路線運送到五大湖地區的工廠去的。最重要地是。在海運能力無法完全滿足要求的情況下,當時在美國東部地區,以及五大湖地區生產的戰略物資中,有四分之一是通過鐵路交通線運送到西部港口,然後裝船運送到前線去的。

    龐大的基礎設施是戰爭實力的根本保證,可是這些基礎設施都有一個嚴重的缺陷,那就是沒有針對可能遭受到的打擊進行任何相關方面的防禦考慮。比如說,當時美國新建的幾十座大壩中,有九成五是應力壩,而不是承受打擊能力更強地重力壩(主要是應力壩的施工期限比較短。而且建設投入要比重力壩少得多)。另外,很多橋樑地抗打擊能力也相當有限。而當時幾乎所有的重要公路與鐵路幹線上的橋樑都很容易被摧毀,而只要有一座橋樑被炸斷,那麼整條交通幹線都將癱瘓。

    新奧爾良的攔河大壩只是冰山一角,可是管中窺豹,也足以看出當時美國本土應對戰爭所做的準備是多麼有限了。相反,在唐帝國,因為一直考慮到會遭到日本的打擊,所以唐帝國本土沿海地區的基礎設施都是按照戰時標準建造的,其抗打擊能力要強得多,雖然這些設施從來就沒有遭到過打擊,但是這也體現出了唐帝國與美國在基本戰略方面的差異。

    當新奧爾良浸泡在洪水與淤泥中的時候,包括美國總統在內的很多美國人都意識到,戰爭離他們的本土並不遠,而且唐帝國的轟炸機已經可以飛到他們的頭頂上來了。在設法解決因為新奧爾良港癱瘓帶來的現實問題的同時,美國總統在二十一日,也就是新奧爾良遭到轟炸之後的第三天就成立了一個由白宮直接領導的特殊機構。

    當時該機構對外的名稱是“國家財產管理辦公室”,也許還不容易直接看出這個機構的真正工作是什麼。可仔細想一下,就很清楚了。這個機構正是負責全面評估與檢驗美國本土的重要戰略性基礎設施的抗打擊能力,特別是抗轟炸能力,並且提出增強抗打擊能力的相關辦法,然後再與其他的相關部門配合解決問題。而這個機構實際上是由總統直接領導的,雖然不是**的部門,但是有著非常高的許可權,往往是由它來領導其他部門工作。可想而知,當時新奧爾良被洪水淹沒之後,美國人的震驚有多麼的強烈。

    可以說,這就是新奧爾良被炸之後,在戰略上產生的最重大的意義。美國人並不笨,很快就抓住了問題的關鍵,可是,要想迅速的提高基礎設施的抗打擊能力,這幾乎是不可能的,而美國投入大量的資源所換來的,也只是讓唐帝國的轟炸機在今後多投下了一些炸彈而已。而因此對美國總體戰略所帶來的影響是不可低估的,甚至最終影響到了每一個美國人對戰爭的態度,也影響到了美國最終的選擇。
匿名
狀態︰ 離線
1319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44:49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七節最高壓力

  這時斯普魯恩斯並不知道國內具體產生了多大的轟動,但一點他可以肯定,那就是白宮的主人會暴跳如雷,必須要有人為此承擔責任。後來,新奧爾良的港口司令,以及路易斯安那州的衛戍司令都倒了大黴。這兩人也只算得上是主要的替死鬼,負責新奧爾良防空的指揮官當時就正好在遭到轟炸的堤壩附近,堤壩決堤的時候就陣亡了。這還算是好的結果,不但沒有受到懲罰,反而被追授了國會勳章,以表彰其英勇戰鬥的精神,至於他當時到底有沒有英勇戰鬥,還是在逃命的時候完蛋的,恐怕就沒有人知道了。

    這些找替死鬼的事情也與斯普魯恩斯沒有多大的關係。現在,新奧爾良肯定是去不了了,而他只有另外兩個港口可以選擇,一是邁阿密,二是聖地牙哥。相對而言,斯普魯恩斯肯定會選擇邁阿密,而不是聖地牙哥,因為他知道,大安德列斯群島根本就守不了多久,如果唐帝國陸戰隊迅速打過來的話,那他的艦隊就將被困死在聖地牙哥,連一點掙扎的機會都沒有。可是,這個時候,根本就不是由斯普魯恩斯來決定艦隊的行動。

    十八日下午,斯普魯恩斯就下令艦隊轉向,準備去邁阿密暫時停留,可是艦隊剛完成轉向,他就收到了金上將發來的的電報,讓他繼續留在海上,不要急著前去邁阿密。而為艦隊補充燃料等物資地船隊將儘快趕過來與他會合。也就是說,大西洋艦隊不可能前往邁阿密。無奈之下,斯普魯恩斯只好修改了命令,讓艦隊繼續在墨西哥灣的東南部海域,也就是與佛羅里達海峽交匯的海域繼續徘徊。等待新的命令。

    斯普魯恩斯幾乎可以猜到金上將為什麼讓他留在海上,此時,國內肯定有人提出要進行報復性打擊,而最有可能執行報復任務的就是大西洋艦隊,而不會是岸基航空兵。也正因為如此,斯普魯恩斯覺得他像是個等待宣判地囚犯一樣。作為一名冷靜的指揮官,如果由他來決定大西洋艦隊的行動的話。那麼現在最好是返回諾福克,而不是留在這邊。最重要的是,絕不應該採取任何報復性行動,至少不能讓大西洋艦隊去執行報復行動。很簡單,敵人既然敢於偷襲新奧爾良,那就做好了迎接報復性打擊的準備工作。報復的意義並不是很大,就更不值得動用唯一地艦隊去完成這個任務了。也許。連完成這個任務的可能性都沒有,唐帝國艦隊的司令官也正在等著大西洋艦隊主動送上門去呢。

    這些問題也不由斯普魯恩斯決定,他只是艦隊指揮官,而且還只是艦隊的總參謀長,連艦隊司令都不是,又離華盛頓幾千公里,他連發言的機會都沒有,哪裡輪得到他做主了。而此時的華盛頓,包括美國總統。陸軍總參謀長馬歇爾上將,海軍部長金上將,陸軍航空兵司令阿諾德上將,剛剛乘飛機趕到地西部戰區總司令艾森豪上將,以及其他的一大幫子高級將領正在白宮地橢圓形會議室裡商討著該善後,而其中一個最主要的話題就是要不要報復,以及該怎麼報復。

    在會議進行之前,以及進行期間,美軍的情報部門,以及前線的好幾支部隊都在積極的行動。到十八日晚上。也就是在會議開了近6小時,中途還讓參會者吃了晚飯之後。情報部門首先有所收穫。

    美國情報機構首先查到了那兩名失蹤的諜報人員,然後迅速的啟動了潛伏在墨西哥政府內的一名從來沒有“使用”過的“鼴鼠”,首先搞清楚,這次地轟炸是由唐帝國遠征軍進行的。隨著調查深入,到當天晚上,美國的情報部門已經瞭解到了一些真實的情報,包括秘密到達的那名上校參謀,以及隨後到達的一支特別的重型轟炸機部隊,還有一批外形奇特的炸彈。只是,當時情報部門沒有能夠獲得更有力的證據,比如照片,也就無法判斷這些情報的真實性。

    在事發現場調查地軍隊也很快有了收穫。那架被擊落的轟炸機地殘骸找到了,雖然轟炸機只剩下了骨架,以及一些沒有燒毀的部件,但是美國的航空工程師立即判斷,這是一種新式轟炸機,是一種之前從來沒有在戰場上出現過,也從來沒有被擊落的轟炸機。這些工程師拍下了飛機殘骸的照片,並且對飛機殘骸進行了測量。具體的分析工作還沒有完成,所以也就無法推測出這種新式轟炸機的大概性能。

    最大的收穫還是一支美軍的搜尋部隊找到了那枚跳過了堤壩,在空地上爆炸的炸彈的彈片。當時美軍一共找到了五片比較大的彈片,然後由技術人員對其進行拼接與復原。要想通過幾塊彈片復原整個炸彈,這幾乎是不可能的。可是,在這些彈片中,有一塊是炸彈的外殼,而當時參加復原工作的工程人員中,有一個曾經秘密參加過英國製造“圓桶”炸彈的工作,他一眼就看出了這塊彈片的來歷,並且肯定是與“圓桶”類似的炸彈爆炸後留下的。

    有了這三條資訊,情況也就基本上清楚了。指揮這次轟炸的是一名身份神秘的上校軍官,雖然有人證實只是一名陸軍上校,但是很有可能是化名而來的航空兵上校,而且是屬於重型轟炸機部隊的軍官。執行轟炸任務的是一支由12架新式轟炸機組成的轟炸機部隊,而且/.英部隊。所使用的炸彈是與英國摧毀魯爾大壩的“圓桶”類似的炸彈。再結合當時參加戰鬥的一些高射炮手的描述,美軍很快就將轟炸行動“復原”。這只是最後階段,而這些轟炸機是從哪裡飛來的,採用的是什麼航線,以及最後是怎麼撤退的,這些都需要更深入的調查與摸索才能得知。

    到此,美國總統所需要的東西已經全部有了。會議也很快進入了正題,即要不要報復,以及該怎麼報復。
       
匿名
狀態︰ 離線
1320
匿名  發表於 2013-3-22 14:45:15
第二十三卷前進跳板第六十八節絕途

  斯普魯恩斯並不知道這次絕密會議,當時也不知道在這所做出的決定,如果他也參加了會議的話,肯定立即就能看出阿諾德這個計畫會將大西洋艦隊拖入無底深淵。其實,金上將也很快就發現了這個巨大的威脅,可是當時他要想阻止阿諾德已經太晚了。

    十九日,阿諾德就拿出了一套作戰計畫的框架,很明顯,當時憑他一己之力是不可能發動報復行動的,而他第一個找到的就是金上將。當金上將與阿諾德談過之後,他的第一感覺就是,阿諾德利用了總統的報復心理,而且,這個計畫實際上早就已經做好了,只是等待一個合適的機會放到桌面上來。

    金上將的判斷不是沒有道理的。會議進行到了十八日深夜,就算阿諾德不吃不睡,也不可能在不到十個小時後就拿出了一套大規模轟炸計畫的框架性檔吧,要知道,就算有充足的準備,而且各方面的條件都比較理想,這類大規模轟炸行動的作戰計畫也至少需要幾十名參謀忙上好幾天的時間,然後還得花上幾天,甚至是更長的時間來進行數次總體檢查,修改其中的問題,填補漏洞。也就是說,就算當時阿諾德將他的司令部的所有人都集中起來,也不可能在十個小時之內就拿出這套作戰計畫來。

    再結合當時美國陸軍航空兵戰略轟炸機部隊地地位。以及阿諾德個人的一些重要因素,就不難發現這份計畫中的功利成分了。

    阿諾德是美國將領中最堅定的“空中制勝論者”,是義大利將軍杜黑,也就是首先提出“制空權”,以及“制空論”的那位奠定了現代空中戰術理論基礎地名人的忠實追隨者。早在第一次全球戰爭爆發之前。阿諾德就從西點軍校畢業,在當了數年兵之後,迷上了航空,並且親自去跟萊特兄弟學習飛行,隨後就成為了美國陸軍最早的幾名飛行員之一。可以從,從此時開始,阿諾德就成了堅定的航空者。並且一直在竭力推進美軍航空兵的建設。一戰結束後,當時還僅僅只是尉官的阿諾德就被調往美國陸軍航空司令部任職,開始了他在美軍高層內部的決策生涯。可以說,美國陸軍航空兵後來地很多發展都與他有著直接關係。在此期間,阿諾德做得最多的是理論方面的研究,為完善美軍航空兵的戰術理論體系做出了極為巨大的貢獻。當美國參戰後。阿諾德首先出任了主管航空兵事務的陸軍副參謀長,隨後出任陸軍航空兵司令。到此時,阿諾德已經是陸軍僅有地兩名五星上將之一(當時艾森豪等人還不是五星上將,而美國的五星上將與帝國地大將,以及元帥相當)。

    在成立空軍的問題上,阿諾德是堅定的者,也正因為如此,後來他被稱為現代美國空軍的奠基人。可問題是,當時幾乎其他所有人都反對,或者不贊成在戰爭期間成立空軍。反對的理由在唐帝**隊內部也存在。另外,與唐帝國陸航相比,美國陸軍航空兵在戰爭中的表現差了很多,最值得“炫耀”的,僅是從25年到27協助英國皇家空軍對德國,以及歐洲大陸的德占區進行的大規模戰略轟炸,以及在太平洋戰場上幾次規模有限地轟炸行動。也就是說,美國陸航的表現,實際上也成為了當時反對者的一個重要理由。

    很明顯,在此情況下。就算沒有人反對,如果陸航沒有更好的表現。那麼成立空軍的事情也將遙遙無期。隨著戰爭的發展,局勢對美國越來越不利了,留給阿諾德表現的機會也沒有多少了。特別是在27年,美軍在所有戰場上都處於防禦態勢,而且戰線迅速向美國本土逼近,曾經在歐洲戰場上威極一時的美國陸軍航空兵甚至沒有了多少用武之地。在此期間,阿諾德並沒有閑下來,除了爭取更多的經費購買更多的轟炸機,培訓更多地飛行員之外,他還將陸航司令部的參謀都組織了起來,針對各種有可能出現地情況,有可能爆發的戰役提前制訂好了上百套作戰計畫。也正是如此,當時阿諾德才能夠那麼快的拿出一套經過了修改的框架性作戰計畫。

    新奧爾良遭到轟炸,在別人看來,這是一次慘痛的教訓,可是在阿諾德看來,除了教訓之外,這也是一個讓更多的人重視戰略轟炸,重視空中打擊,重視航空兵的事情。美國總統的報復心理給阿諾德提供了很大的幫助。在知道總統堅決要求發動報復行動之後,阿諾德認識到,他等待已久的機會已經到來了。結果,在向總統當面陳訴他的報復方式的時候,阿諾德有意的避開了一些重大問題,最終讓總統採納了他的建議。

    也就是說,阿諾德並不是不知道,他的建議中存在著太多的漏洞,存在著太多的不確定性,而且最重要的是,當時他沒有能力立即進行反擊,也就不可能滿足總統的要求。也許,別人會因此而放棄,可阿諾德沒有放棄這個機會。另外,阿諾德也沒有回避問題,陸航要做好全面出擊的準備工作,至少需要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而且還需要其他部隊的配合,甚至需要調動大批的人力與物力。而在此之前,陸航是不可能在戰場上有突出表現的。當時,阿諾德就有了清晰的想法,既然其他的部隊也不可能完成總統部署的任務,那麼他就要利用這一點,即用總統的命令去調動其他的部隊,在陸航無法全面投入之前,先用別的部隊來頂替陸航,為陸航爭取到準備的時間。

    只要清楚陸航不可能立即發動大規模報復行動的人都可以看出,阿諾德在提出建議的時候,就已經把其他的部隊給框了進去。相對而言,陸軍地面部隊,以及戰術航空兵受到的影響還不是很大,畢竟不管是地面部隊,還是戰術航空兵,都無法對敵人後方的重要目標構成威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26 22:21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