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80|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殿堂分享] 新港六興宮 [複製連結]

SOGO超級版主

終身義工

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Rank: 17

論壇特頒成就勳章 超級版主勳章 發帖狂人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生活智慧王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手工藝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3-3-5 17:54:5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2
新港六興宮

  六興宮為王得祿將軍所創建,據傳其源起和新港奉天宮、北港朝天宮有密切關係,皆是繼承笨港天后宮的三尊媽祖神像而來。


  相傳嘉慶2年(1797)笨港溪(今新港溪)氾濫,沖毀笨港市街和嘉義地區最早的媽祖廟-笨港天后宮。而原本奉祀在廟中的三尊媽祖神像,在嘉慶16年(1811),王得祿將軍倡建的新港「奉天宮」落成之前,只好暫時安奉於土地公廟中。道光6年(1826)新港奉天宮與北港朝天宮爭相奉祀媽祖神像,經王得祿將軍調解,將大媽奉祀於新港奉天宮,二媽奉祀於北港朝天宮,三媽則由王將軍請回溪北自宅奉祀。之後王將軍在自宅左側(今新港鄉溪北村3號之1)創建新廟,期許廟宇所在的溪北及月眉、月潭、安和、後厝仔、六斗仔六個村庄興盛,故取名為「六興宮」。


  1906年,嘉義大地震,造成六興宮倒塌毀壞。大正3年(1914),王得祿的後代王順記與江濟振、李烏沙等人出資,聘請名匠陳應彬改於現址(新港鄉溪北村65號)重建六興宮。之後民國40(1951)年六興宮擴建,持續到民國50(1961)年,始完成六興宮的現貌。 民國78年(1989)臺灣電視公司播出電視劇「媽祖外傳」,並使得六興宮的「黑面三媽」成為家喻戶曉的名詞。


  六興宮的現況主要是由著名的漳州派大木匠師陳應彬所建。主要空間有三大殿:三川殿、拜殿和正殿,兩側是後來增建的鐘鼓樓和兩層樓的廂房。六興宮建築最精美之處,是正殿中央所設計製作的長方形的藻井(或稱結網)。藻井是結構精密複雜的傳統建築裝飾,以斗拱層層疊出,外觀有如蜘蛛結網,因此只出現在尊貴的建築空間中。而匠師陳應彬所設計製作的藻井,最大的特色是將構件雕刻成螭虎造型,顯得渾厚有力。

寺廟地址:嘉義縣新港鄉溪北村溪北65號
寺廟電話:05-3771680


資料來源 嘉義縣政府文化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3-3-5 19:49:40 |只看該作者


溪北六興宮我上禮拜六才去進香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3-3-6 20:26:51 |只看該作者
媽祖最主要可簡分為三種:粉面(大媽)、金面(二媽)、黑面(三媽)。而黑面三媽的由來是因為媽祖廟向來香火頂盛,而廟裡的媽祖神像久受香煙薰染,面貌由原來的粉紅色變成了黑色,信徒久而久之也就慣稱為-黑面媽。
"黑面媽"通常是年代久遠,且香火頂盛的廟才有,因為是香火頂盛,燻久了的結果,例如鹿港媽祖廟就是最出名的"黑面媽",但聽說近年來也有新建的廟宇為讓廟看起來有歷史且香火不俗,而將神像先自行燻黑,因未親眼見到故無法得知真偽.另有"金面媽",是以金箔來裝飾."粉面媽",即一般粉紅色面龐的神像..等等.
至於香火頂盛與否,牽涉問題較多,與地點,周圍風土民情(如一般靠海為生的地方較常有媽祖廟)...有關.很難一概而論.
正常來說黑臉的媽祖,乃是長年香火煙薰所致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7-22 01:59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