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3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95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大樹佛光山
民國56年,星雲大師41歲.變賣高雄佛教文化服務處房屋,購得高雄縣大樹鄉麻竹園二十餘甲山坡地作為建寺用地,於五月十六日破土,定名為「佛光山」。法師帶領弟子披荊斬棘,一沙一石、一磚一瓦歷經艱辛所建設起來的,是一座大乘佛教的寺廟;目前佛光山不僅是著名的佛教聖地,也是南台灣的佛教重心,寺廟建築,格局恢宏,並且創立佛教大學,推廣佛法不餘遺力。

佛光山建築主要由大雄寶殿、大悲殿、大智殿和地藏殿四座殿堂構成。大雄寶殿佔地極廣,氣勢最為宏偉。主祀釋迦牟尼佛,左右陪祀藥師佛和阿彌陀佛;接引大佛為佛光山最顯著的目標,其身高達120公尺,全身塑金,右掌朝前左手下垂,兩眼半閉,似笑非笑地昂然站立,四周另有480尊金身立像佛陀,分別環伺,在陽光山照耀下,鮮明奪明,下方有一座大佛城,大小佛像千餘尊,十分壯觀;此外,佛教文物陳列館珍藏古今各國文物多達數千件,相當具有歷史意義。

星雲大師是一位著名的佛教僧侶及學者。提倡『人間佛教』,主張佛光人要先入世後出世,先度生後度死,先生活後生死,先縮小後擴大,以常住大眾及佛教事業為優先,舉凡教育、文化、慈善、醫療等各種利生的事業,都積極參與,為中國佛教臨濟宗法脈傳承。佛光山四大信條為『給人信心、給人歡喜、給人希望、給人方便』,四大宗旨為『以文化弘揚佛法、以教育培養人才、以慈善福利社會、以共修淨化人心』。佛光山是個菩薩道場,在全世界都設有許許多多的別分院,目前為全台灣第一大佛寺。

今日的佛光山,是由許多默默耕耘的佛光人所凝聚而成,上承教主佛陀的真理妙諦,中循歷代祖師的遺風德範,下啟萬代子孫的幸福安樂。佛光教團以悲智願行的菩薩精神,為佛光人組織的架構;以慈悲濟世的願心從事文化教育,為佛光人實踐的內容;以群我關係的調和,為佛光人思想的基礎;以散播人間歡喜,為佛光人修持的法門。佛光人均矢志發揚此佛光精神,俾能達到光大佛教,普利群倫的目的。




地址:高雄縣大樹鄉興田村興田路153號
電話 07-6561921
開放時間:早上9:00至下午05:00止
資料來源:佛光山網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