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kinloch_26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修行法門] 簡述彌勒法門修行 [複製連結]

頭像被屏蔽

禁止發言

狀態︰ 離線
11
發表於 2013-7-4 07:57:11 |只看該作者
提示: 作者被禁止發言或禁止訪問或刪除帳號,本文內容已被系統自動屏蔽。
簽名被屏蔽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12
發表於 2013-7-6 00:36:4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祺一 於 2013-7-6 00:38 編輯
老奸巨猾 發表於 2013-7-4 07:57  
師兄吉祥!

其實有關淨土法門,大致有兩種問題,一則認為只要念佛,其餘持戒、茹素、布施、行善、發願、 ...


另一就是執著一定要念到一心不亂才可往生,障人聖道者

你是否在批評佛陀與舍利佛,阿彌陀經︰【舍利弗。若有善男子善女人,聞說阿彌陀佛,執持名號,若一日、若二日,若三日,若四日,若五日,若六日,若七日,一心不亂,其人臨命終時,阿彌陀佛,與諸聖眾,現在其前。是人終時,心不顛倒,即得往生阿彌陀佛極樂國土。】,你要批評這兩位聖者,至少要對此經中內容有所釋疑!而不是一味的陳述自身看法!

你可知眾多弟子如︰長老舍利弗、摩訶目犍連、摩訶迦葉、摩訶迦旃延、摩訶俱絺羅、離婆多、周利槃陀伽、難陀、阿難陀、羅侯羅、憍梵波提、賓頭盧頗羅墮、迦留陀夷、摩訶劫賓那、薄拘羅、阿那樓馱,如是等諸大弟子。

并諸菩薩摩訶薩:文殊師利法王子、阿逸多菩薩、乾陀訶提菩薩、常精進菩薩,與如是等諸大菩薩。

為何佛陀直接與長老舍利佛對答,而不挑其餘弟子嗎?你知這是為什麼?難道佛陀亂挑的!他老人家是不會這麼隨便的!這你如果不知!還是謹言慎思吧?至於boy650623的回文,要較長時間,要另找時間回覆!

叫你請護法夢示,也是為你好!還是你不曉得到底有沒有護法呢?
密法通三千

道威透無極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13
發表於 2013-7-7 07:08:02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7-7 11:33 編輯

頂禮 彌勒菩薩

略論「一心不亂」

丁德華


淨土法門是一代時教之特別法門。千經萬論皆讚淨土,獨諷彌陀。唯此法門,三根普被,聖凡齊收;唯此法門極簡極易,至頓至圓;唯此法門應時對機,穩穩噹噹,今生直趨解脫大道。


修淨土者,皆以三經作為修持宗旨,而專修獨行《佛說阿彌陀經》為最普遍。《佛說阿彌陀經》是對大智舍利弗所說,是釋迦世尊慈憫悲天,觀時應機,無問而自說。《阿彌陀經》文約義精,易修易行,為曆代淨業行者奉為圭臬,天下叢林定為晚課必誦經目。然修習者多,存疑、畏難、曲解、盲修瞎練者亦為數不在少。如經中所謂「不可以少善根福德因緣得生彼國」、「一至七日一心不亂」、「是人終時心不顛倒」等等,是眾生常常論議也是爭執最多的地方。特別對「一心不亂」四字,眾說紛紜,謬誤較多,困惑了不少人。

這還要從一件往事談起。

八年前,有幾位淨業同修,剛開始每天唸佛、誦經很勤奮,可時間不長便改修密宗,還專程到西藏認了師。後來碰到也勸我修密。我反問他們:為什麼要改呢?有人就講,淨土境界太高,今生很難修成。《阿彌陀經》中所說的「一心不亂」,是要斷惑證真、破無明的,最起碼也要除滅見思煩惱。這不是我們這些下凡眾生能夠修持的。

還有人說,「一心不亂」是大禪定境界,唸佛要禪淨雙修,否則很難成功。


又有人說,唸佛時,必須除滅妄想執著,達到「一心不亂」才能往生得解脫。散心唸佛,當生是見不了阿彌陀佛的。如此等等。


這些知見一定程度上表現了唸佛行人的通病。所以有人便自設紅燈,劃方立界,強止心源,以求達到唸佛時的「一心不亂」。末學初習淨業時,也曾執著地採取過不少所謂制「一心不亂」之法,然而都沒有套住心猿意馬。相反,唸佛時越是著力去控制心源的起動,思想雜念越是如潮水般奔騰不息。再伴之以煩惱、急躁、不安等情緒,有時習氣會比以前更壞,甚至無法把這句佛號念下去。古德云:強求唸佛「一心不亂」,乃是進一退二。此言不虛!

諸上種種,匯源歸根,乃是凡夫無始劫來的貢高習氣,自不量力、量機,捨易取難的狂妄行為。不求佛力加持,而以自力強求「一心不亂」,乃是斷十里長流,自尋煩惱,難離生死。


大悲世尊既垂此普救末法障垢愚拙凡夫的易行之法,決不會又在修行中設障設難。這完全是無知眾生錯會佛意,自設障礙。《佛說觀無量壽佛經》云:「以汝稱佛名故,諸罪消滅,我來迎汝]」、「無量壽佛一一光明遍照十方世界,唸佛眾生攝取不捨」。大願大力接引導師阿彌陀佛只要眾生稱念他的萬德洪名,他老人家定會來此娑婆世界濟度我們,他的無量光明永遠在攝取著罪苦眾生。這裡,並未對唸佛行人設任何限制,更沒有要求唸佛人必須達到「一心不亂」才給予迎救。

《佛說無量壽經》云:「我若成正覺,立名無量壽。眾生聞此號,俱來我剎中」、「其佛本願力,聞名欲往生。皆悉到彼國,自致不退轉」。阿彌陀佛是以名號功德救度眾生,眾生只要依仗佛力稱名者,都是被救度的對象。這裡,也沒有附加其他條件,包括「一心不亂」。


又《觀經》中縱五逆十惡眾生,得遇善緣,至誠懇切,十聲稱名亦得往生。這同《無量壽經》「乃至十念,若不生者,不取正覺」之大悲本願相契。《無量壽經》中三輩往生,均為「一向專念阿彌陀佛聖號」即可。至於其中的「菩提心」問題,通言菩提心乃求取正覺之心,而深信切願即為淨業之無上菩提心。由是則兩經都倡言仗佛慈力,專稱名號,得大解脫,致不退轉。


那麼《阿彌陀經》中「一心不亂」又該如何解釋?本人愚癡無智,只能從諸經論中尋章摘句,以期能助淨業行人體察,了辦往生大事。


《佛說阿彌陀經》是姚秦鳩摩羅什大師所譯。唐玄奘大師再譯此經時,改「一心不亂」為「繫念不亂」。如此則把「一心不亂」融合為「繫念」二字。「一心」可解為專心稱唸佛名,而非消除了見思二惑,破無明之至深狀態下的唸佛境界。龍樹菩薩《十住毗婆沙論》亦云:「一心者用意即是唸佛。」直截了當地指示淨土唸佛法門是易修易行易成法門,實為當下有些絞盡腦汁強求「一心不亂」之唸佛人腦後一槌。


淨宗曆代高僧大德對「一心不亂」有著全面而深刻地闡釋。善導大師言:「彌陀經中一日七日專念彌陀名號得生」,並沒有專門拈出「一心不亂」,則知其唯在持名而已,除此都是迂曲,自尋煩惱。


蓮池大師言及一心不亂,「上智乃克承當,鈍根未能領荷,故此一心,不專主理,即亦通事,以事一心,人皆可行」。可見唸佛法門普被三根,廣攝全機,修淨者當應機選法,不可錯會佛語。


蕅益大師言:「一心不亂即是修慧,持至一心不亂便成修慧也。一心不亂有二種:事一心不亂,理一心不亂。事一心不亂見思任運先落,理一心不亂豁破無明一品,乃至四十一品。」大師明確指出,如果真在「一心不亂」上打轉轉,便是把淨土易行道變為難行法,以此中下根器人想即生成就便成了泡影。


印光大師進一步闡明:「事一心若約蕅益大師所判,尚非現世修行人之身份,況理一心乎?以斷見思惑方明事一,破無明證法性則明理一。若是內秘菩薩行,外現作凡夫,則此之二一,因皆無所難。若實系具縛凡夫,則事一尚不多得,況理一乎?」可見得一心不亂並非易事,末法具縛凡夫應順次第精進,先求老實持名,帶業往生,如是方為智慧之舉。阿彌陀佛是萬德洪名,眾生稱念,萬法具備。只要稱名不斷,依仗佛慈悲願力,今生定得解脫。


凡愚眾生既然唸佛心難歸一,可提倡攝心唸佛法,是由初心至歸一的最好下手處。今依印祖開示供修淨者奉習:


一、無論出聲默念,皆須念從心起,聲從口出,音從耳入,心口念得清清楚楚,耳根聽得清清楚楚。如是攝心,妄念自息也(耳聽法)。


二、當唸佛時,從一句至十句,須念得分明,仍須記得分明。至十句已,又須從一句至十句,不可二十、三十,隨念隨記,不可掐珠,唯憑心記。若十句直記為難,可分為兩氣。則從一至五,從六至十。若又費力,當從一至三,從四至六,從七至十,作三氣念(十念記數法,印祖首倡,此法異於晨朝十念)。須知此攝心唸佛法適合我凡愚眾生修持。


總之,淨業行人信願持名,當以一心不亂作為精進的目標,用以增上往生品位。如或未能,只要深信切願,懇切至誠,亦可得蒙佛力接引,帶業往生。願諸仁者,各自勉旃。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14
發表於 2013-7-7 10:32:23 |只看該作者
boy650623 發表於 2013-7-7 07:08  
略論「一心不亂」

丁德華

你的回文大多篇了!若要一篇篇回,很費時,上次打字打了一個小時20分的字回文,滑鼠拖曳結果全部不見了!本想就密法觀點,及李炳南先生,彌陀論一起回覆,現則最後一篇回覆︰
假如真你所言,唸佛只要信、願、行即可往生,那當下的你唸佛也已具備信、願、行了,那問題來了,請問你,臨終時你是否確認自身一定百分百往生呢?答案︰
一︰不知道。
二︰沒把握。
三︰絕對往生。
不能妄語也!請仔細審度!再者麻煩你至佛寺請問出家師父,同樣的問題!回覆完我再繼續討論何謂一心不亂,彌陀雖是【方便】法門,但也不是【隨便】法門,易手可得!為何佛菩薩慈悲再開第二道往生法門【中陰身救度】?
密法通三千

道威透無極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15
發表於 2013-7-7 11:26:1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7-7 22:16 編輯
祺一 發表於 2013-7-7 10:32  
你的回文大多篇了!若要一篇篇回,很費時,上次打字打了一個小時20分的字回文,滑鼠拖曳結果全部不見了! ...


頂禮 彌勒菩薩

呵!!~
其實 妙法華經中已明白表示了~

一稱南無佛,皆共成佛道~

念佛,我是覺得心態很重要~
對這裡(娑婆)不能有一絲絲的渴愛,執著~

這點是很重要的~(平時的觀照功夫是用在這~)
這樣念佛或念菩薩,就很親切~省力!~

不然就是淨土門大開,彌陀手拉著你,也生不了淨土~

所以對苦的認知,就無比重要了~
這也是和四聖諦不衝突,相呼應~
有如出糞坑,或犯人出獄一樣,至心信樂的要出離~~心心念念的要出離五灟惡世!!

其實這,就是一心了~
這時念佛就不是口頭上念念,而是有極大的信樂心出離~

至於佛力方面,就不必疑了~感應道交難思議!!~
其實佛光時時照耀著我們,加持著我們眾生



我看現在很多人,貪多,疑心~
這都是善根,福德不俱足的表象~

其實,只要善根(肯信),福德(肯念佛名),因緣(遇著淨土法門,願去)
一定去~

經中已明白的表示

若已生,若當生,若來生~(早晚而已)

只要發過願,念過 三聖名~
不管多久,皆當往生無疑~皆種得度因緣!~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16
發表於 2013-7-7 17:46:09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祺一 於 2013-7-7 17:52 編輯

今天休假時間較多,再繼續話題之前,先從李炳南老先生最多可一心不亂[/color半小時]講起,李炳南老先生這種功夫一般凡夫是做不到的,依稀記得早前師尊蓮生活佛也已印證李炳南老先生確認往生西方淨土!但李炳南老先生這是屬修證功夫,也就是的功夫與唸佛一心不亂的功夫不同!這種定境的功夫我可舉三例,有一同門師兄根器非常好,修法兩年多則證多種神通,他告訴我,看電視時只要心念一定,則識神馬上處進電視情劇中,也就是與演員同處在演戲當時,沒有時間空間的禁箇,在修法時爐香讚未唱完,他已入定周遭事務已無知覺!再另一師兄,每次修法完需用金剛鈴在耳邊輕搖才會出定,否則每次共修完仍處【】中,第三則,則是非本門師兄,是我在書中見著,一居士禪定時,家人拿針刺他也無反應,認為他已死,叫救護車送至醫院,才漸漸出定,而整個過程中他全然不知!這三則都是屬於修證上的定境,但並不是我們做不到,別人就一定也不能,在這世界上,這種修持者也不少阿!

話回頭說,西方彌陀境界,除了中品、上品需這種修證功夫,下品往生是用不著這種修證的功夫,但也是要一心不亂的持佛名號,何謂【一心】呢?就是臨終只有一個念頭,繫唸阿彌陀佛,不能有其它念頭,想說我藏了300萬的私房錢,沒人知道?或老婆這麼漂亮!我捨不得走!小孩司法官未考上、、、等等有二念三念,如此怎能感應佛與呢!這都是眾生無明業習未斷常有的現像!

再者何謂【不亂】,臨終時四大分散,或者病痛往生,甚者意外致死﹙如車禍、淹死、、﹚、冤親債主、業力顯現﹙如生前好色、好賭、暴力嗜殺,心識感現等﹚,都可能讓你失去正唸!惶恐,所以要保持自身的正念不亂!這就是所謂的不亂,佛陀他老人家就是知道眾生的習性業力如此,才會一直強調一心不亂

所以我問你具備信願行,你能保證臨終一定往生嗎?只要無明業習尚存,若無修證功夫,信願行則只是基本條件,並非絕對,因為你也不敢說保證往生!至於佛陀未何告知舍利佛阿彌陀經呢,以舍利佛代表呢?想想吧!
密法通三千

道威透無極

Rank: 8Rank: 8

狀態︰ 離線
17
發表於 2013-7-7 18:03:5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boy650623 於 2013-7-7 20:02 編輯
祺一 發表於 2013-7-7 17:46  
今天休假時間較多,再繼續話題之前,先從李炳南老先生最多可一心不亂[/color半小時]講起,李炳南老先生這種 ...


何謂【一心】呢?就是臨終只有一個念頭,繫唸阿彌陀佛,不能有其它念頭!~



頂禮 彌勒菩薩

一點也沒錯~
這念頭就是至心信樂的念頭~猶如出獄一般,半點不留戀~

有了這念頭,佛力就完全發揮了~一念即生!!~感應道交難思議!~

其實對已經放下的人(確實吃過苦的人)
他的逆增上緣~可以讓他一心!
如 虛雲老和尚的弟子, 具行上人~就是一例!~

對沒放下看破的人,就真的很難了~
因緣,福德不俱足故~


在來沒信願,只有一心不亂,有了神通之後~
會很麻煩的~猶如二面刃~

點評

老奸巨猾  師兄吉祥!辛苦您了!南無阿彌陀佛!  發表於 2013-7-7 19:35:59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6 22: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