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28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34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07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五股凌雲禪寺
位於觀音山山腰之凌雲禪寺,原建於宣統元年,現今之廟貌則為新建,禪寺位於後山,臨崖而建,山色清淨,居高臨下,展望絕佳。廟中祀奉之千手千眼金身觀音,莊嚴肅穆、香火鼎盛。

凌雲禪寺自古至今有兩個,一為「凌雲古剎」,一為「凌雲禪寺」。古剎在前,禪寺在後,二者皆在觀音山腰,地屬台北縣五股觀音村。凌雲古剎是最原始的所在地。建於清乾隆四年(西元1739年),乃福建人由八里岔開闢,在觀音山下築了一座凌雲禪寺,俗稱「內巖寺」。當時,香火很盛;但是,至光緒年間,地方不安寧,被匪徒潛匿作窟,劉銘傳派兵剿匪,並且焚毀廟寺。近年來,地方人士在原來的地方重建廟宇,仍稱「凌雲古寺」。當古寺未建之前,在清宣統年間,地方士紳劉金波、林清敦等倡建新剎,選擇原址後方數百步之處,靠近懸崖而建的,稱為「凌雲禪寺」。
凌雲禪寺在本圓和尚的認真主持之下,成為台灣名勝八景之一,並與基隆的靈泉寺、苗栗的法雲寺、台南的開元寺並稱為台灣四大佛教勝地;在日據時代曾與日本佛教之曹洞、臨濟兩宗有所聯絡,並改革了原本墨守成規、閉關自守的作風。本圓為宣揚佛教,則開始著手印贈經典雜誌,舉辦坐禪會,授戒會……等。在民國十四年代表台灣佛教訪問日本佛教聯合會;二十年遍訪馬來西亞、緬甸、印度等地佛蹟,亦使「凌雲寺」在佛教史上佔了重要的一席之地。
寺廟地址:台北縣五股鄉凌雲路3段116號
寺廟電話:02-2913771
資料來源 台北縣觀光遊憩網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