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19|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本教故事] 冥 益-勸 持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數位硬體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2-7 01:03: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是故眾生,皆應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無盡意!若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名字,復盡形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於汝意云何?是善男子善女人功德多不?」無盡意言:「甚多!世尊!」佛言:「若復有人,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乃至一時禮拜供養,是二人福,正等無異,於百千萬億劫,不可窮盡。無盡意!受持觀世音菩薩名號,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
這一段無需特別說明其中意思,就是表明前面所說的觀世音菩薩的冥益,是真實不虛的,是一定能夠得到的,並不是空而不實的。所以一切眾生都應該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這並不是像供了木頭做的牌子,拿了紙上畫的符咒,就算數的。

然而,你供了木造的牌子,拿了紙畫的符咒,就能安心了,所以並不能說不好,但從根本上講,應該要在深心之中,受持觀世音菩薩的智慧、慈悲、勇猛的三德,令其不失,這才是要緊的!

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功德究竟有多少呢?我們看釋尊的比喻就可知道。

釋尊向無盡意菩薩問道:

「如果有人受持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名號,一直到他死的時候,他都是熱心的供養飲食、衣服、臥具、醫藥,那麼,這個善男子或是善女人的功德,是多呢?還是少呢?」

「那個功德太多了,世尊!」無盡意恭敬的回答著。
釋尊聽後,復又說道:

「如果再有一個人,只一時受持觀音菩薩的名號,並非是一生的受持,在那一時,能受持禮拜供養,則與先前終身禮拜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的功德相同,一點沒有兩樣。這種功德,在百千萬億劫的漫長時間中,是沒有窮盡的。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功德,就有這麼的多,這麼的大!」

上文所說的六十二億,是形容數目的多,言其多至數不窮盡,與無量無數相同。

在佛教中,無論說什麼數目,必定都是有所根據的,如同說是六十二億,或是多少億,都是有它的定義。六十二億的六字,就是指的組織宇宙萬象的地、水、火、風、空、識的六大。在這六大中,地水火風空是色,識是心,即相當於心與色、主觀與客觀、物質與精神。可是這個再加上恆河(即印度的大河殊伽河)沙那麼多的數目,所以可以解為無量無數的菩薩。

一個是終身對那無量無數的菩薩禮拜供養,一個只有一時對觀世音菩薩的禮拜供養,說這兩種功德相同,這實在是大乘實教的妙旨。

在大乘實教中,是說萬物一體,萬物相關,顯示了一多不二之理。一與多,相容相入,舉一即含一切,舉一切即含一,所以在《華嚴經》裏,甚至於觀察一塵之中,即括盡法界。雖然說是桌上的一粒灰塵,如果要找他的由來,就是集合了一切萬物的力量才能落到桌上的。這一粒灰塵,如果是由紙屑而生,則紙與塵不能離開了關係,再來進一步的探求,紙是楮木製造的,則製這個楮木的機械,工作的人員,養活那些工作人員的衣食住,都是有密切的不能離開的關係。衣食住從何而來?那又不能離開供給衣食住的世界上一切的人,還有,產生這些資料的土地,與熱和光的太陽,如果缺了一個,這個塵都不能做成。

所以說,一中含多,多中含一。一與多是表裏的關係,並沒有特別的兩樣。照這樣看,供養觀世音菩薩,與供養六十二億恆河沙的菩薩,其功德相等,當然是沒有什麼可疑惑的了。

盡形的長,與一時的短,仔細的想來,也沒有什麼不同。

本來說多少、長短、遠近、大小,都是比較上的說法,是相對的。在絕對的境地看來,並沒有像多少、長短、大小、遠近的分別。都是渾然地融合,不能夠分開,完全是平等一如的。

說到觀世音菩薩的時候,一切諸佛菩薩皆在其中,六十二億恆河沙菩薩皆可看作是觀世音菩薩的化身。從主觀方面來講,已如前面所說,人人都是一個觀自在,那個數目實在是無量無邊,可是,又都同一尊觀世音,所以並不可以用多少、長短來比較。

佛說這個道理時:

「無盡意!」釋尊又招呼代表一切眾生發問的無盡意:「人人都要受持觀世音菩薩的名號。如能受持,就可以『得如是無量無邊福德之利』。」這是冥益的結文。

在文中顯示,供養一切菩薩的功德,攝於供養觀世音菩薩,把無量菩薩的名號,攝歸觀世音菩薩名號,這就是宗教的信仰應該歸於一致,能住心於一,就不會迷惑。同時,由這一致的心,能引發出慈悲、智慧、勇猛的活動來,可以脫離一切的危難,充實一切的希望。

至於分心雜念,則心成為散亂,不能夠得到真正的安住地,所以,一心不二,才是主要之道。

關於這個,有這麼一段有趣的話:

過去有兩個人:一個人信仰很多的神仙,在他的袋子中放著好多神仙的名號或符咒;另一個人,只信仰觀世音菩薩,他的袋子中,也放著觀世音的名號。

有這麼一個時候,兩個人走在路上,不意的,路旁跳出一個兇漢來,向他二人連砍了幾刀,一個人被砍傷了一點,另一個人則一點傷都沒有。那個沒有被砍傷的人,打開了袋子來看,見到觀世音菩薩的名號被刀切斷了一點,這個一定是因為他信仰觀世音,觀世音庇佑他而以身代替的,他從此更加信仰觀世音。被砍傷了的那個人,心中大不高興,喋喋不休的說:

「我的信心比那個男子一點都不差,我是這樣熱忱的信仰,神仙的木牌和符咒,放了很多在我的袋子裏,怎麼就一點都不保護我呢?」

那個被砍傷了的人,正在滿肚子懊惱時,袋子裏的神仙忽然說話了:

「真對不起你!我們並不是不想幫你的忙,可是你袋子中的神仙很多,如果在其他神仙之前保護你是很失禮的。當你危險的時候,我們請天帝來救你,他又推請元始天尊,元始天尊又推請媽祖,媽祖又推請北斗星君,正在這樣推讓的時候,你就被砍傷了。那個人的袋子中因為只有一尊觀世音菩薩,所以很快的就救了他。」

這真是一段很有趣的話。如果我們信仰一致,方能得到所求。如果說是不信仰大慈大悲的觀世音菩薩,而去信仰其他很多的神仙,那種不純潔的信仰,是不能達到信仰宗教的目的。

來源:星雲文集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9 06:58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