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66|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外國郵票] 郵票上的名人──法國藝術家勞爾•杜飛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3-15 17:39:3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1952年3月23日,藝術家勞爾•杜飛在法國福克魁爾城逝世,享年75歲。杜飛不僅僅是畫家,他創作了許多木雕,還設計紡織品和舞臺佈景。運用豐富的色彩也許是他一生創作的最主要特點。

  早在20世紀初杜飛摹仿印象派畫家的風格和主題。但1905年的一天早上他遇到了馬蒂斯,從此他轉向野獸主義。色彩明快的《三把傘》創作於1906年,就是這一時期的代表作。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杜飛建立了自己的風格,這一時期的作品主要是人物肖像和風景畫。

  勞爾•杜飛(Raoul Dufy,1877年6月4日-1953年3月23日)是一位法國畫家。早期作品先後受印象派和立體派影響,終以野獸派的作品著名。其作品色彩豔麗,裝飾性強。他的作品除了繪畫,還在掛毯、壁畫、紡織品和陶瓷設計中被廣泛採用。

  杜飛出生於諾曼第的勒阿弗爾,14歲輟學進入一家咖啡進口公司工作。1895年他開始在勒阿弗爾市立美術學校聽藝術夜課。1900年杜飛獲得了一筆獎學金後,去巴黎美術學院學習。1901年他入選法國藝術家沙龍,展出《勒阿弗爾的黃昏》。1905年,杜飛受馬蒂斯作品的啟發,開始創作野獸派繪畫。1909年他又受塞尚的影響,並開始為紡織物設計花樣。他的藝術風格於1920年前後達到成熟。1938年,他為萬國博覽會創作了巨幅裝飾畫(60公尺x10公尺)。1949年,他離開家鄉佩皮尼昂,定居巴黎。1953年3月23日去世。

  19世紀末,法國繪畫的發展達到巔峰,被稱為“印象派”的一群畫家們,描繪景物在外光照耀下時時刻刻產生變化的瞬間印象,促使視覺藝術達到最高純度。印象派成為19世紀繪畫落幕時壯麗的壓軸好戲, 同時還是邁入20世紀現代美術舞臺前奏的序曲。年輕的藝術家們, 已經感知新時代的來臨,於是用自己的手,打開自己的窗戶,開始呼吸現代的空氣。1905年抬頭的野獸派即是點燃20世紀最初烽火的革新運動。

  就在此時,杜飛——一位在陽光照耀、海風吹拂中成長的青年,滿懷著對藝術的熱愛來到巴黎。在進入美術學校學畫、看畫展、與畫友交往之間,杜飛先從印象派入手,後來又嘗試立體派的繪畫,最後加入野獸派青年畫家行列,與馬蒂斯、甫拉曼克、佛利埃斯等共同活躍在當時畫壇。杜飛的際遇真可謂如魚得水,從一開始就步入繪畫的坦途,而他一生的畫家生涯也充滿歡樂與光彩,為20世紀初葉的繪畫,創作了鮮麗的一章。

   

  杜飛擅長風景畫和靜物畫,他運用單純線條和原色對比的配置,活潑的筆觸,將物體誇張變形,追求裝飾效果。後期從事織物圖案、陶瓷畫、壁畫的設計製作,留下許多傑出代表作。喜愛率直地描繪自然與生命,流露出優雅而又敏捷靈動的氣質,是他藝術創作的最大特質。在同時代畫家中間,杜飛也讓人覺得比誰都年輕,這是因為他的繪畫始終給人永遠年輕的印象。杜飛在他爽朗輕快、典雅規律的繪畫中,表現了拉丁的澄明,陽光充溢,色彩亮麗,非常具有法蘭西的活潑浪漫特質。

  Raoul Dufy創立了“色彩-光線理論”:他認為,色彩的明暗度在光線下是相同的,勝過色彩本身;色彩捕捉住光線,是屬於整體性的。每一個主體或每一組主體,都有自己的光線,他們接受相同的反射及藝術家的決定安排,以色彩來創造出光線,而非反之。藝術家可以給任何物體任何顏色,但卻不能創造光源。因此他反對摹寫大自然,有重組景物的觀念。

       

  最能代表哥特式藝術雕刻成就的法國的夏特爾教堂。在教堂的入口處兩側排列著的柱像是從建築裝飾演變而來的雕刻裝飾形式,這種柱像日益脫離建築而成為獨立的雕刻作品,人物形象不但變成高浮雕形式,而且還表現了身體動態的左顧右盼,突破了建築結構的限制,同時每個人物都有獨立性。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8 08:12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