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1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灘 嚴以敬

灘
嚴以敬
水彩
水墨、塑膠彩、紙
95 × 98cm
1990
作 品 賞 析
在嚴以敬先生的作品中雖然有山亦有海,但其對「海」的喜愛更甚於山。他認為,海是最具人性的,也覺得海是自己的化身。
其在一次澎湖旅程中,與海共度一段難忘的時光。它的雄偉與溫柔、喜怒哀樂的情諸變幻,潮聲浪聲,是多少真誠的傾訴。
「灘」是其這次旅程中所作,且甚為滿意的作品。
藝 術 家 小 傳
在大陸僅讀到初中一年級,即於一九四七年遷居香港,完成初中學業後便外出工作。早年生活困苦,以打小工,賣雜貨為生,甚至到需以行乞果腹的邊緣,這些苦難的歲月,鑄造其性格上內向、寡言、多思及倔強的特點。嚴以敬的繪畫起於十六、七歲時,剛開始不是喜歡畫,為打發時間。他沒有正式拜師學畫,也未受過正規美術教育,他就是自己畫、看畫展、看書、自學。嚴以敬初到香港時,因幫父派報,每工作過後都不想回到侷促的家(床位),便到兵頭花園流連,無聊時拿起紙筆亂塗,打發時間,從此愛上畫畫。一九六六年起,嚴以敬開始為香港各大報章雜誌畫政治漫畫,這也是最早使嚴以敬知名的藝術。一九八四年嚴以敬舉家遷居美國,開始半隱居式的藝術生活,並以「阿蟲」為筆名轉畫中國戲劇人物,他以漫畫的誇張為中心,以水墨為本,寥寥數筆即傳達戲劇角色的精神特徵,也創作了一系列以生活感受、人生哲理為內容的作品。其經歷數十年坎坷不平之路後,深懂人生沈浮之艱辛,對政治的粗野極嫌惡,而退隱而自己的藝術世界。初到美國時,其曾改行做畫框,後來有個開畫廊的人看過他的畫要他再畫,替他賣畫,才又重拾畫筆。此時,他以山水表達自己對自然、對人性的認識與熱愛。嚴以敬畫山川、畫大海、畫樹林、畫岩石、畫花叢、畫田野,他不經意筆墨的雕鑿,而以大刀闊斧重墨揮劃造成有骨有節的骨架,然後敷以極為主觀的色彩。在形式上極講究平衡,用筆狂放,色彩沈著,而又富韻律感。嚴以敬的水彩具有一種寧靜、出世的氣氛。他的畫中從來沒有人物,只有自然的肅穆,其觀點的是,畫中的人物是多餘的,因為觀眾本人就是人物,面對他的創作會自然成為一體。
來源:高雄市立美術館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