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5-8-10
- 最後登錄
- 2025-1-9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777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36661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華人健康網 記者黃曼瑩/報導
癌症連續多年成為台灣十大死因之首,其中肺癌致死者在癌症中又排名第一,肺癌對民眾的健康威脅,遠遠超過早期的肝癌。目前針對肺癌治療已經有新突破,台灣大學經過6年努力,已成功研發透過「旁泌素」機制進行肺癌幹細胞的體外培養模式,未來可以直接針對癌
幹細胞發展新的抗癌藥物,可以提高病患存活率。
台灣大學經過6年努力,已成功研發透過「旁泌素」機制進成功培養癌幹細胞。
台大校長、台大醫學院內科教授楊泮池與其指導的台大腫瘤所博士班研究生陳菀均,發現腫瘤微環境中的癌相關纖維母細胞(CAF),可以透過旁泌素(paracrine)機制,維持及促進癌幹細胞生長。研究團隊根據這個觀念,已成功建立肺癌幹細胞的體外培養模式。
體外成功培養癌幹細胞,可望發展新一代抗癌藥物
楊泮池表示,癌症的治療迄今仍面臨許多的挫折與挑戰, 特別是腫瘤的復發、轉移,以及抗藥性常常導致治療失敗,使得病患失去寶貴生命。同時,腫瘤並非由單一種癌細胞組成,其中存在一群許多類似幹細胞特性的癌細胞,稱之為「癌幹細胞」(cancer stem cells, CSCs)。
「癌幹細胞」被認為是造成癌症發生與腫瘤惡化的主因,這次研究發現,腫瘤中的癌幹細胞與癌症復發、腫瘤轉移與抗藥性息息相關。因此,針對這群癌幹細胞發展新一代抗癌藥物,可以說是當前癌症治療與研究的重要任務。
未來有可能透過癌幹細胞發展新的抗癌藥物,提高病患存活率。
台大醫學院努力有成功,肺癌研究全球躍進一大步
台大醫學院毒理學研究所副教授陳惠文也指出,若要針對癌幹細胞進行研究或開發藥物,必須有專一性的癌幹細胞標誌來偵測或分離癌幹細胞;還需要長期培養癌幹細胞,以研究癌幹細胞在癌症的生成過程、抗藥性、遠端轉移與復發等相關情形,再以此為基礎針對癌幹細胞進行新藥開發。
台大表示,此一突破性的發現已於昨25日,以正式論文於國外知名網路期刊《自然傳播》(Nature Communications)上發表,代表台灣在肺癌研究方面更向前躍進一大步,預計將會受到國際肺癌醫學研究的重要關注。
【醫藥小辭典/癌幹細胞】
癌症幹細胞也就是一群腫瘤細胞中,有一小群的細胞是具有自我更新(self-renewal)能力和高分化潛力的細胞。由於癌症幹細胞被認為是造成癌症轉移、復發,或是腫瘤對於化療、放射性療法產生抗性的原因之一。目前針對這個理論,學者希望研究出針對癌症幹細胞的療法,能夠專一性地殺死癌症幹細胞,以降低腫瘤產生抗藥性或是轉移的現象。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