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8-17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15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7918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素人老兵畫家郝向晴的生命紀實展
國立歷史博物館為推廣現代藝術活動,深入認知畫家郝向晴先生的藝術創作過程與主題內涵皆頗具時代意義與特色,特別規劃「大江大海故里情–素人老兵畫家郝向晴的生命紀實展」。此次展覽作品係從郝先生十多年來的創作中擇精展出60件,透過「天倫系列」、「家國系列」、「人間系列」的系列規劃,呈顯出畫家的生命歷程、創作觀以及他多年努力的成果。

在現代藝術活動中,素人畫家的地位與價值逐漸受到肯定與重視。他們憑著自己的原創,畫出心中所見所想,印證了「活到老,學到老」的箴言。所謂「素人藝術家」係指未經過正規學院藝術訓練的藝術創作者,他們依據自己的生活環境或生命經驗之積累,作品頗具個人特色,由於這些作品表現多半較為樸拙、生硬、技巧不純熟,而具有風格樸素的美感特質,因而又被稱為「樸素藝術」(Naive Art)。兩岸藝壇中,隨著時代風氣的開放與多元,亦時有出色的農民畫家與素人畫家出現。
郝向晴先生,1930年出生於江蘇曹甸鎮,18歲違母命從軍,擔任軍醫勤務、衛生行政等工作,曾任陸軍八三衛生群指揮官、三軍衛材供應處處長、陸軍醫院院長……等職。郝先生認為人生舞台是沒有「退休」二字,65歲自公職退休後開始學畫,由於歷經戰亂動盪與親人離散,郝氏的畫作中透露出他對故鄉、親人的無限思念及豐富的人生閱歷,繪畫題材多為其生平「所經」、「所聞」、「所感」,藉由畫筆畫出他所經歷的苦難――中國大江大海,述說著他所遭遇的生離死別、顛沛流離,呈現了命運交織的悲與喜,更是中國近代歷史的片段及某些族群共同的經歷與記憶。
郝先生藉由繪畫抒發內心的記憶與情感,經過十多年的自我摸索、嘗試與探究,終於累積出許多色彩鮮明、饒富拙趣的作品。他的作品深刻地描寫社會歷史、生命經驗和個人生命歷程,實為一部榮民世代的生活紀實。在畫作中他運用了大量的象徵、隱喻手法,企圖藉由各種物件表達隱藏在事物底層的現象與意涵。其畫作樸實真摯,帶有濃厚的超現實主義色彩,風格自由且獨特,不受傳統學院法則的規範與束縛。
「大江大海故里情–素人老兵畫家郝向晴的生命紀實展」自2014年3月28日起至5月4日止在國立歷史博物館四樓展出,並於3月28日下午14:30時舉行之開幕典禮暨記者會,該館期待藉由展覽的詮釋,透過畫作呈現其一生的歲月經歷及生命軌跡,認知這位素人軍旅畫家所經歷的成長過程以及對故鄉親人的情感思念,庶幾亦為時代留下一份記錄。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