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幼兒小小鳥 切勿強出頭 [複製連結]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8-14 19:20:49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幼兒小小鳥 切勿強出頭

《摘取自  中華醫藥網》


 記者翁順利、實習記者錢思均/台南報導
 成大醫院小兒泌尿外科門診常有許多家長利用寒暑假攜子求診,高達 7成認為應割包皮,但檢查「小鳥鳥」後,大部分是正常的,甚至有家長「揠苗助長」,先動手強行翻開包皮而受傷,造成較難治療的包莖或包莖嵌頓。
 成醫小兒外科主治醫師陳肇真說,以往割包皮大多在成年時期,他當軍醫 2年期間,曾為 200名阿兵哥動手術。
 少子化社會,家長特別擔心孩子的包皮,每逢寒暑假求診人數激增,最近暑假求助者多,所以有必要澄清割包皮的偏差觀念。
 許多家長覺得幼兒的包皮內藏污納垢,希望盡早將龜頭露出,比較衛生,而且以後生殖器會長得比較大。有些家長等不及門診,就動手將包皮猛推,清洗完畢後再拉回,由於強行通過較寬的龜頭,容易裂傷結疤,包皮口縮得又小又硬,形成包莖。
 更有部分家長持續奮力拉扯包莖,造成重複傷害,包皮口無法通過龜頭回到原位,就出現「包莖嵌頓」,包皮及龜頭血流受阻礙,充血壞死,引起乾性閉塞性龜頭炎,才焦急就醫,須實施包皮環切手術,才可改善病情。
 陳肇真指出,他多年臨床經驗顯示, 99%孩子的陰莖發育正常,僅 1%是病態,須在幼年時割包皮; 2/3在 6歲後逐漸露出, 10至 12歲才完全露出來,所以幼兒有包皮其實很正常,幼兒時幾乎不該「揠苗助長」,手術更無必要。
 其實,包皮內的異物是包皮屑,不髒且無害,會幫助包皮內層與龜頭分開,且尿液無菌,而多數清潔液或水有菌,若家長強行將這些液體灌入包皮內,可能引發疼痛及尿道炎。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6-19 12:16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