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8-12
- 最後登錄
- 2019-3-1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2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36
- 相冊
- 0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節氣「白露」過後,代表時序進入秋季。雖然今年正好與中秋節是同一天的白露尚未到來,但許多人在這幾天已明顯感覺天氣變得乾燥,晝熱夜涼,常有咽喉乾燥、遇風咽喉癢、乾咳不適、皮膚乾燥脫屑等不適。中醫師提醒,秋燥會誘發各種過敏性疾病,建議可燉煮秋梨湯或百合蓮子銀耳湯飲用,滋陰潤肺,預防和緩解不適。
善用西洋參、麥門冬、沙參、玉竹等藥材與梨子一同燉煮飲用,有助於養肺潤燥。
秋燥易傷肺 喝水難解口乾舌燥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林森中醫院區中醫科醫師謝明憲表示,在中醫五行歸類之中,肺臟屬性為金,對應於秋季。秋季燥氣當令,其氣清肅、乾燥,所以秋天如果不注意養生,秋燥最易傷肺。
《素問˙陰陽應象大論》提到:「燥勝則乾」,肺臟是一個嬌嫩、容易受外邪傷害的臟器,個性喜潤惡燥。另外,「肺」除了解剖學中的功能以外,其他包括體外的防禦力、水分代謝、呼吸道等,例如皮膚、毛髮、鼻腔和氣管,都屬於中醫「肺」的範疇,因此,若民眾在秋天感覺口乾舌燥,喝再多水也無法解渴,皮膚乾燥脫屑,乳液再怎樣勤勞的擦還是一樣乾燥,就代表肺受到燥邪的傷害了。
秋天養肺陰 2道甜湯潤燥
秋天最適合的養生方式就是「養肺陰」。謝明憲中醫師表示,雖然冬天氣候比秋天乾燥,但冬季外寒肅殺,更應注重陽氣固護,避免外寒傷人,不宜於冬季選擇甘寒潤澤的藥物來潤燥,較好的方式是在秋天做好滋潤養陰的身體保養,等到入冬再著重護陽,就可以減輕上述過敏症狀的發生。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