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06|回覆: 2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華語] 弘一大師李叔同 - 送別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影音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4-10-10 11:03:17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本文最後由 AA13281 於 2024-6-1 13:43 編輯

本帖最後由 AA13281 於 2014-10-10 11:07 編輯




作曲 : J·P·奧德威 (美國 )
作詞 : 李叔同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天之涯,地之角
知交半零落
一觚濁酒盡餘歡
今宵別夢寒








《送別》的第二段歌詞在後來傳唱中多被忽略,但從民國24年百代公司的原版錄音來看,是存在這段歌詞的。

長亭外,古道邊
芳草碧連天
晚風拂柳笛聲殘
夕陽山外山

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草碧色,水綠波
南浦傷如何
人生難得是歡聚
唯有別離多

情千縷,酒一杯
聲聲離笛催
問君此去幾時來
來時莫徘徊





19世紀美國音樂家J·P·奧德威作有一首歌曲《夢迴故里》(Dreaming of Home and Mother),這首歌流傳到日本後,日本音樂家犬童球溪以原歌的曲調(可能作過略微的改動),填上日文的新詞,作成《旅愁》這首日文歌。1904年《旅愁》發表後,在日本被廣泛流傳。1905年至1910年,李叔同留學日本,故接觸到了《旅愁》,他被這首歌曲的優美旋律所打動,產生了創作靈感,後於1915年在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任教時便以J·P·奧德威的曲調配上中文歌詞,作成了在中國傳頌至今的《送別》一歌。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影音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4-10-10 11:07:23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A13281 於 2014-10-10 20:25 編輯

李叔同(1880年10月23日-1942年10月13日),譜名文濤,幼名成蹊,學名廣侯,字息霜,別號漱筒;出家後法名演音,號弘一,晚號晚晴[1]老人。生於天津,祖籍山西洪洞,民初遷到天津,因其生母本為浙江平湖農家女,故後來李叔同奉母南遷上海,每每自言浙江平湖人,以紀念其先母。精通繪畫、音樂、戲劇、書法、篆刻和詩詞,為現代中國著名藝術家、藝術教育家,中興佛教南山律宗,為著名的佛教僧侶。

父親李世珍是清同治四年進士,官任吏部主事,又是天津大鹽商,還兼營銀號,家財萬貫。李叔同為其三姨太所生。在李叔同5歲那年,他父親去世。1898年他到上海,參與「上海書畫公會」、「滬學會」,曾就讀於南洋公學(交通大學前身)。1905年東渡日本,留學於東京美術學校和音樂學校(東京藝術大學前身),專攻西洋繪畫和音樂。1906年與同學曾孝谷創辦業餘話劇團體「春柳社」,演出《茶花女》,開中國話劇之先河。1910年攜日本妻子福基回國,任天津北洋高等工業學堂、直隸模範工業學堂教員。翌年任上海城東女子學校音樂教員。1912年任浙江省立第一師範學校音樂、美術教師。1915年應江謙之聘,執教於南京高等師範學校,教授圖畫、音樂;兼教於浙江兩級師範。

1918年於杭州虎跑寺剃度出家,吃素念佛,弘揚律宗,著有《南山律在家備覽》。出家後的弘一法師,在藝術方面,只保留了書法,其書法質樸無華,獨具一格。1942年弘一法師在福建泉州溫陵養老院圓寂。


李叔同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4-10-31 09:06:37 |只看該作者
感謝大大專業仔細的提供資料且如此用心,論壇之清流。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5-5 04:1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