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4-12-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266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06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客家服飾特色
台灣傳統客家社會對於女性的成長教育除了「三從四德」的要求外,還特別強調「針頭線尾」、「灶頭鑊尾」、「田頭地尾」、「家頭教尾」合稱為「四尾」或諧音「四美」的客家庭訓。其中「針頭線尾」是要學習裁衣、刺繡即為客家女子首要之工,要能「精婦工」才算得上「有婦德」。因此客家婦女對於針線女紅非常注重,而精緻的刺繡作品也成為後世見證客家婦女精湛手藝最精彩的部份之一。
台灣客家婦女傳統服裝形式,在外型輪廓上與福佬民係者大致相同,但是客家婦女因生活形態關係,不論貧富貴賤大都以衫褲為主,盛裝時梳二把或三把髻鬃髮型,腳上穿繡花拖鞋或勾頭鞋(翹鞋),與閩南貴婦三寸金蓮衫裙盛裝不同。客家婦女衫褲從外觀上亦被概分為南部六堆地區與北部桃竹苗地區等兩大類型。其服裝材質用色、圖紋裝飾甚至配飾品的刺繡圖案造型、技法等皆有明顯的差異,在北部及南部地區的文物館所收藏的婦女服飾,即反應出不同的形式特色。
台灣早期漢族社會從清代到日治初期,男子服飾不論是閩南與客家民系,一般民家日常生活或身居官公要職之服裝款式、用料皆非常類似,要辨識、釐清閩客差異,較為困難;加上男性服飾款式造型較為單純,平時穿著對金衫、大襠褲,富有人家或地方仕紳則穿著綢緞長袍和馬褂,一般在男性服裝的收藏上文物件數希少,相對於客家社會重視耕讀傳家,男性晴耕雨讀、學風熾盛,文人風雅的配飾品則有豐富的刺繡工藝,因此有許多繡製精美的扇袋、眼鏡袋、煙絲袋等流傳下來。
一、六堆客家藍衫
客家藍衫一般稱為「長衫」、「藍衫」或「大襟衫」(俗以右手為大手,而上衣右掩前胸的部分稱為「大襟」,相對的被掩在裏面的稱為「小襟」)。「長衫」是指其衣長及膝,「藍衫」則是指稱其布料顏色,「大襟衫」則是以其開大襟的形式而言。藍衫形式輪廓衣長及膝、右開大襟,袖口反折作作為「反袖口袋」,古時富有人家以金蝴蝶固定及裝飾反折袖口,一般人則使用布紐、暗扣或別針固定。
1. 材質用料:客家藍衫原本以以「藍、黑」兩色為主,1930年代甚為流行有機合成染料染製而成的「陰丹士林布」indanthrene因不易退色而廣受歡迎,所製作之藍衫簡稱「士林衫」,成為後來藍衫的主要顏色。藍衫材質以棉布為主,夏季多用棉、麻,冬季有鋪棉背心仍以緞紋棉布作主要的面料,棉布結實堅牢又經洗、耐穿、便宜且舒適方便,是非常經濟實惠的服裝材質,只有富貴之家或隆重場合上,才使用高級的絲綢製作禮服。
2. 裝飾形式:客家藍衫的裝飾精簡單純,主要在大襟、袖口等部位。大襟裝飾主要從前領口開始沿大襟鑲緄至腋下,後領與左領緣並無裝飾。年輕婦女藍衫或禮服在鑲緄外緣加飾裝飾欄杆織帶,材質大多為絲或棉質提花織帶,寬度大約為1~2.5公分之間,袖口裝飾與襟頭鑲緄及織帶用色與材質相呼應。
3. 釦子形式:傳統客家藍衫的釦子附著有兩個圈環,穿著者可自由拆卸套換不同材質的飾釦以因應不同場合需求,釦頭有金、銀、銅或是鑲嵌紅色玻璃等材質,平時則直接折取祭拜過後的香腳別在釦絆上扣合。
二、北部婦女大襟衫
北部客家婦女傳統的服裝,一般稱為「大襟衫」,服裝用色不只限於藍、黑或深暗色彩,年輕婦女的服色常見有鮮明的白色、米色、淡綠色、水藍色,甚至喜慶、結婚禮服喜歡用桃紅、大紅色等亮麗的色彩。形式輪廓與藍衫相仿,但衣服長度較藍衫短,禮服長度約至膝蓋位置,常服稍短大致蓋過臀部,比起六堆客家藍衫長度平均約短15-20公分之間。袖口部份不一定有反折,有反折者也不作反袖口袋使用,袖口端也不一定有鑲緄裝飾。
1. 材質用料:北部客家婦女大襟衫的使用材質較南部客家藍衫多樣化,有棉、麻、絲、毛等材料,因為氣候的關係毛料使用的比例高於麻質布料,毛料一般多用於老人和小孩,一般常服仍以棉布使用最普遍。
2. 裝飾形式:北部客家年輕婦女大襟衫與禮服裝飾比六堆客家藍衫繁複,一般常服形式單純甚至沒有任何裝飾。但是年輕婦女之大襟衫、禮服大襟鑲緄,則從左衣身領緣延伸到衣身後片以及小襟,襟頭鑲緄裝飾明顯比南部客家藍衫寬而大,鑲緄配布之外的牙邊裝飾也不像六堆藍衫般只使用提花織帶而已,其情況與閩籍婦女的大祹衫較為類近。惟年老婦女的衣著則非常樸素簡單,色彩深沈且少有鑲緄裝飾,六堆老婦藍衫類似。
3. 釦子形式:一般以直布扣為主,有套環式金屬釦但不作拆卸式裝置,清末民初富貴之家有使用「金銀掀釦」,具有實用與裝飾雙重價值。
三、大襠褲與背褂袷(甲)
台灣客家婦女生平最普遍的穿著就是一襲黑色或深色的褲裝,冬天則加上背心或鋪棉的褂祫。在連橫《台灣通史》中記載:「粵人婦女之衣僅以本色為緣,而袴相同。---俗不著裙,富家亦然,以便其操作也。」而許多老照片均可看見客家婦女穿著大襟衫搭配大襠褲的身影。然而,因為客家婦女一生幾乎都穿著褲裝,在過往時所穿著的壽衣殮服(委婉稱為老人嫁妝)或祖先畫像中,都是穿著裙裝,主要是為了滿足穿裙子的心理補償。
衫、褲是一種方便工作的裝束,臺灣早期客家人大都以務農為主,為配合工作勞動的生活需求,褲裝成為最普遍的服式。傳統褲子的形式因其褲襠部份鬆闊寬大稱為「大襠褲」或「大褲管」,北部客家人又稱為「大襟的褲」,而新竹地區的客家人則稱為「水褲頭」。
客家大襠褲,不論在裁剪方式、使用材質、配色與裝飾上都表現出客家人簡潔樸素的特性,在過去這種大褲管是男女皆通過的,但是各地的文物館或私人收藏品中,大襠褲流傳下來的並不多,主要是因為傳統上客家母親有使用穿舊了的大襠褲來作為包裹嬰兒的襁褓或尿布的習慣,使因流傳下來穿過的大襠褲不多,少數被保留下來的大都是壓在箱底未穿過的新品。
四、精繡肚兜
客家婦女的服裝,外衣長衫大都簡單純樸,但內在的肚兜卻有著精緻圖紋和非常繁複的刺繡裝飾。台灣南、北客家肚兜在形式尺寸以及刺繡圖紋上有明顯差異,南部扇形輪廓與而北部客家菱形滿繡肚兜有著不同的特色。
1. 外型輪廓:六堆客家肚兜造型多為扇形,北部地區者多呈菱形。六堆地區肚兜尺寸較大、北部者較窄小。
2. 材質與結構:北部客家肚兜面料以棉、絲、緞等材質為主,大多為雙層結構,有時加上刺繡飾布、口袋,多達三層以上,六堆地區者以單層棉布為多。 3. 色彩圖紋:北部客家肚兜色彩以米色、白色或淡藍色為主,刺繡圖紋以花鳥、蝴蝶、龍鳳、鳳凰、雙魚、八卦等吉祥圖案為主,南部地區者以白色、米色較多,也有以橘紅鮮麗色彩為底布者,圖紋以花鳥、魚戲蓮、花草圖案等較多見。 4. 刺繡技法:北部客家肚兜常使用平針、斜平針、接針、纏針等簡單針法滿繡整個布面,圖案細緻繁複。六堆地區者多用平針、圈金、打籽、辮繡、十字繡挑花等技法,肚兜領緣飾片、斜襟、腰角、下方口袋等部位為圖案裝飾的主要區域。
五、拖鞋與翹鞋
客家婦女平日多跣足,只有在晚上沐浴後完在室內才穿著拖鞋,到寺廟拜神、外出作客或重要的節慶等場合才穿著俗稱「勾頭鞋」或「翹鞋」的尖頭單梁鞋。客家傳統女鞋分為拖鞋與翹鞋兩種形式,南北地區造型輪廓類似,刺繡圖案花紋略有差異。
1. 客家傳統女鞋分為拖鞋與翹鞋兩種形式,鞋底製作上分棉布縫納和皮革釘製兩種;翹鞋的鞋底大都為棉布納縫而成,而拖鞋鞋底早期也是以布納為主,日本時代出現皮革或塑膠製品的鞋底。
2. 六堆地區的翹鞋外型有拖鞋式和包鞋式兩種,北部地區則多為拖鞋式。翹鞋在鞋面布料使用上較拖鞋更多樣化,傳世實物中有棉、絲、緞和絨布等材質,色彩有米白、大紅、深藍和黑色,但是以紅、黑兩色最為普遍。
3. 鞋面的刺繡圖案上有明顯的差異,北部客家翹鞋圖案較大而俱主題性,例如喜鵲梅花(諧音喜上眉梢),牡丹、花鹿、烏龜(象徵富貴長壽)等等,以鞋頭部位為裝飾重點;而南部地區者則多見纏枝小花卷曲盤繞,從鞋頭延伸向鞋幫兩側以及後腳跟部位,呈現出繁複縟麗的氣氛。
4. 拖鞋鞋面的刺繡技法,南部地區有特殊的珠繡作品,為北部地區少見的形式,所使用的鞋面刺繡布料大多為棉質或絨布,色彩以黑色最為常見。
傳統客家鞋履在結婚禮俗中還扮演著重要角色,新嫁娘要準備新鞋致贈給翁姑作為見面禮。南部六堆地區是在鞋子的後腳跟貼上紅紙,以毛筆字寫著「家官」或「家娘」字樣(「家官」、「家娘」是客語公公婆婆的稱呼),「家官」鞋送給公公,而送給婆婆的則是寫「家娘」,貼紅紙是討喜氣的意思,而公婆則會給新媳婦紅包作為回禮。在北部客家禮俗中,是在鞋面上依照鞋形鋪貼一層紅紙,以表示喜慶和大吉大利的寓意。
六、女紅工藝
刺繡工藝在客家傳統生活中應用相當廣泛,可概分惟服裝鞋帽、生活配飾以及祭祀用品等三大類。客家社會非常重視女子的女紅手藝,新房用品帳簾、門簾頭、劍帶、掛飾等繡品都是彰顯新嫁娘精巧手藝的代表。兒童作對歲(週歲)的習俗中,外婆家送來全套的服飾以及母親繡製的童帽,常有精美的刺繡和豐富圖紋意義蘊含。廳堂中的桌圍、繡燈甚至供桌上的看花、纏花刺繡,都是客家女紅的精緻工藝藝術品。
1. 圖紋用色:南部六堆客家刺繡用色較鮮麗大膽對比強烈,充滿陽光亮麗的感覺,圖案造型多呈現花朵、枝葉纏繞或是圖紋細碎繁複形式。北部客家刺繡圖紋常以金蔥線盤釘鋪設地紋,開光式主題大花圖案突出明顯,用色豐富多變化,呈現光彩閃耀的富貴氣氛。
2. 特殊技法:看花組和纏花為北部客家女紅中的特殊作品,兩者常作為供桌上的清供品,纏花也應用於燈飾、婦女髮簪和童帽上的裝飾,主要盛行於北部客家地區。看花一組5片尺寸較大直徑約12-13公分,早期放置在青花或粉彩瓷碗中,日治時代則尺寸較小約8-10公分左右,盛行置於色彩乳化玻璃冰碗上,此種刺繡工藝用品在南部六堆地區則甚為少見。相對於北客刺繡技法而言,晶瑩剔透的珠繡則是六堆客家的特殊作品,而辮繡和十字繡也是南部客家繡品上常用的技法,少見用於北客地區。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