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2-10-30
- 最後登錄
- 2022-8-30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742
- 閱讀權限
- 100
- 文章
- 1226
- 相冊
- 5
- 日誌
- 160
  
狀態︰
離線
|
八萬細行
(三)菩薩戒的「用」即「饒益有情戒」。處處皆能利益眾生。就戒體而言,一般人是不太容易得到。但是我們可以「感覺」去判定自己的心是否清淨?是否平等?待人處事是否圓滿?因為這些都是菩薩戒的細行,一把反躬自省的尺。然而凡夫總是把它拿來衡量他人,當然與道不相應了。
在「三皈依」中,「自皈依僧、當願眾生、統理大眾、一切無礙」。要統理大眾,攝律儀戒當是首要條件。而就戒相而言,兩眼斜視看人、或露兇相、或閃爍不定,就不合比丘戒、不合菩薩戒、也不合攝律儀戒了。因為眼神可表露一個人的心是否清淨;同樣的道理,耳朵也不需要以外面的靡靡之音來調劑了。六祖所云「何其自性本自清淨」其理昭然。
嚴格而言,我們的一舉手、一投足皆在攝律儀戒中;心清淨則持攝善法戒;再進一步,令人見了生歡喜心,即是饒益有情了。譬如講經說法,讓人心開意解,即是佛的一相。
一個人講話動聽、有吸引力,是從功德中來的,這些都要靠自己在平常日用中多做財布施、法布施,而且不可得少為足。故具足威儀的人,舉止穩重、言語沉著,這表徵他的戒律莊嚴,他自然得人緣,受人擁戴。但威儀也不一定長得漂亮,漂亮也不見得會得人緣,有人緣必能利益他人,令人喜歡親近。
《最上莊嚴戒妙香》-3/首愚法師講於十方禪林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