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0-11-29
- 最後登錄
- 2025-1-15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0027
- 閱讀權限
- 200
- 文章
- 2591
- 相冊
- 5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前不久,有人談論起國內大學校長的近親繁殖問題,引起甚多矚目,這個問題的表象,雖說呈現了大學校長同質內化現象,但也具體而微反映了整個學術界的內在問題。
近親繁殖本來是生物繁衍的一個現象,那就是遺傳特性相近的生物相互配種來進行繁殖,根據物種發展的歷史經驗,這種遺傳特性接近生物的配種繁殖,一般不利於產生優良的後代品種,甚至容易出現遺傳瑕疵的後嗣,因此長久以來,人類便知道要避免在接近親等之間的婚配,甚至以法律禁止。
在學術領域近親繁殖也是有害的,原因是相近學派攀附、師生承傳、思維視野的相近,自然不利於激起更多創造的火花,甚而更至拉幫結派,形成「劣幣驅逐良幣」現象,因此世界上一些有學術傳統頂尖大學,長久以來的不成文慣例,就是通常不會留用自己本校畢業的學生,為的就是避免這種學術上的「近親繁殖」。
但是任何人類團體,終究不可能避免人性的局限,人性的那種「狎親遠懟」、「好惡對立」,自然也不免於學術環境之中,因此學術界雖說設定許多所謂的「利益迴避」規範,然而所謂的「近親繁殖」,依然難以避免。
台灣近年學術圈的「近親繁殖」,與這些年台灣大學數目的增加過速,脫不了干係,由於大學數目快速膨脹,為了管控品質,乃設定出許多嚴格評核標準,結果規範愈是森嚴,不但學術品質未能提昇,反倒演成許多「學術幫派」,而造成學術同質化的「近親繁殖」現象。
其實一個學術體系的水準,豈在標準嚴格的規範,最重要是主其事者的器識格局,如果我們回顧民國初年的北京大學,當時主持其事的校長是大教育家蔡元培,他提出所謂的「兼容並蓄」,讓中國在學習西方大學起步階段,便樹立起一個典範,想想當年北京大學可以有小學學歷的文學家沈從文,文學院院長是博士論文還沒有完成的胡適,這哪裏是今日大學計算論文數目、查核學位證書境界可以望其項背的。
除此之外,今日大學裏還充斥著一些陳腔濫調,所謂經費設備的重要,所謂追求國際化的標準,如果回顧對日抗戰期間,西南聯大在雲南昆明僅八年時間,那個茅草屋頂、紙糊窗欄的艱苦環境,請問有何經費設備,又何來國際化的標準,但西南聯大卻公認是近代教育歷史中,在各個領域培養了最多優秀人才的教育異數。
台灣受到少子化的影響,近年學生數目大幅減少,已經有許多大學面臨關閉命運,這本來是前些年大學過度膨脹的必要矯正,教育當局面對此一自然變局,不但應該妥為因應,預擬大學的退場機制,更應該利用這個機會,重新檢討過去因形式化品質控制,所設定的諸般表面計量標準,重新開啟大學應有的恢宏格局。
只不過,在這麼多年某種「近親繁殖」所孕生的學術中人,如何能找到不同凡響的「大開闔人物」,思之也只能擲筆三嘆了。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