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9-12-6
- 最後登錄
- 2025-7-22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331
- 閱讀權限
- 130
- 文章
- 28558
- 相冊
- 1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磁州文化發展的一朵奇葩 磁州窯剪紙
磁州窯有幾千年的歷史,以生產白釉黑彩瓷器著稱於世,黑白對比,強烈鮮明,圖案十分醒目,刻、劃、剔、填彩兼用,並且創造性地將中國繪畫的技法,以圖案的構成形式,巧妙而生動地繪製在瓷器上,具有引人入勝的藝術魅力。它開創了我國瓷器繪畫裝飾的新途徑,同時也為宋以後景德鎮青花及彩繪瓷器的大發展奠定了基礎。相對於宋代五大官窯,磁州窯瓷器因為大多是為百姓日常生活而作的器皿,產量很大,且流傳到今天的數量也要多得多,經過了近千年的世事變遷,尤其是十年動蕩,極易破碎的瓷器能保留到今天也是很不容易的,也不至於多到處處都有磁州窯老器。因此,一件品相很好、器形完整且不脫釉的宋金磁州窯瓷器還是特別罕見,並值得收藏的。
磁州窯剪紙這種極具地方特點、民族風格和時代特色的民間美術表現形式,將磁州文化和剪紙揉融在一起,以其豪放雄渾的氣魄、精美巧妙的工藝,寓意深刻的內涵,將磁州文化提到了一個新的藝術境界,展示了磁州文化嶄新的另一面。
華夏經緯藝術頻道為您推薦的是一種新的藝術表現形式,用剪紙的形式將磁州窯刻畫的淋漓盡致,而製作者便是中國工藝美術協會會員、中國磁州窯第一戶林峰。他的作品以磁州窯紋飾與器型中最具代表性的“白地黑花”梅瓶為主要題材,結合蔚縣單彩複式剪紙這一剪紙技藝,在上層單色剪紙上勾勒出器型,依託陽刻工藝挺勁的立法,明快而利落的線條表現出磁州窯器型的淳樸、端莊,底層彩色剪紙以廟會器型輪廓,營造著色黃金,豐富畫面內容為主。依託陰刻工藝,表現出畫面的透視和造型寫意的技巧,起到潤色畫面的作用。這種運用硬力陰陽互補刻型,軟筆宣紙復層染色的技藝,使成型的作品豐滿充實,立體感十足,將磁州窯器皿獨具水墨畫風格的裝飾藝術特色完美展現,既符合現代審美觀念,而又不失古典情趣,非常具有收藏價值。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