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帖最後由 cat8125900 於 2014-12-29 21:31 編輯
技術數據 乘員: 3名(必要時兩人) 長度 :9.42公尺 寬度 :3.24公尺 高度 :2.3公尺 重量: 44噸 發動機: V型8汽缸四行程水冷式柴油引擎 輸出功率 1,200匹 油壓機械式無段變速系統 馬力重量比: 27 匹/噸 懸掛系統 :電子控制可調式液壓懸吊系統 最大速度 :70公里/小時 最大行駛里程 :440公里
裝甲及武器裝備 10式內建特殊複合裝甲,可再加掛反應裝甲 主要武器: 國產120公釐44倍徑滑膛炮 具有自動裝填機能,搭載彈藥40發 輔助武器: 白朗寧M2重機槍(車頂) 74式車載機槍(同軸)
10式是目前世界上最先進的主力戰車之一。
10式是由陸上自衛隊以新中期防衛力整備計畫為基礎所開發的新型主力戰車, 在開發階段時人稱“TK-X”。
10式主力戰車從日本防衛廳技術研究本部(TRDI)試作到量產皆由三菱重工負責, 2012年1月開始正式服役於陸上自衛隊。
10式戰車(以下簡稱為10式)在火力、防護力、機動力上的性能必須與90式戰車同等或以上。乘員有車長、砲手、駕駛共3名。 必要時車長可以依靠先進的自動操作系統代替砲手的工作,兩名人員即可達成任務。 10式主要特點: 1.先進的C4I概念機能 2.火力・防護力・機動力較過去有所提升 3.較小型輕量化鋼材車體 4.引進與民間的商用軟體及部分電子零件以降低其開發生產與成本 5.確保10式未來有足夠的升級空間
C4I2就是(Command指揮 Control控制Communication通信 Computers電腦 Intelligence情報 Interoperability互動操作性)。 C4I2是日本防衛省-自衛隊與各級部隊指揮通信的系統。C4I2系統實現了日本各級司令部、地區司令部、控制中心、 後勤基地、保養部門的廣域網路。任何一個地區司令部的任何作戰部隊均可與其他前線作戰中心或司令部作戰室 交換情報,並接受指令。
10式戰車配備新力集團所研發的先進指揮式觀測/射控系統,砲塔左側上方設有砲手光電瞄準儀,砲塔右側車長旋轉塔後方設有 一具高倍數的全週界光電瞄準儀,其視野相當良好;這套新型觀測/射控系統具備電腦化的自動目標搜索 與目標識別機能, 可進行全自動搜索並追蹤、分辨目標,找到目標後將砲塔轉向目標交由砲手進行瞄準與射擊作業 ,而車長席也擁有越權射擊裝置。
http://www.youtube.com/watch?v=jnMAEjz13Q8
射控電腦具有目標資訊整合、排序功能,能儲存七個由各感測器所獲得的目標的資訊,進行綜合處理並依照威脅程度排出接戰順序表; 而射控系統中的彈道計算電腦則能根據目標距離、目標運動方向、車體傾斜角、橫風等大氣資料,精確計算出射擊參數,並且自動輸入 觀測系統/火砲的隨機穩定系統,故車長或砲手只需將瞄準器的十字線對準目標,便能直接射擊。
10式使用全電動砲塔自動迴旋/砲身俯仰機構,並配合雙軸穩定系統,具備行進間射擊能力。 10式戰車配備一門日本自行開發的120mm 44倍徑滑膛砲 ,基本設計與先前90式的120mm滑膛砲相同,但提高了膛壓, 砲塔尾艙內設有一具水平式自動裝彈機來供應主砲所需的彈藥。10式主砲的彈種除了傳統的翼穩脫殼穿甲彈、高爆穿甲彈、 高爆榴彈之外,還能使用一種TRDI研發的程式化引信砲彈,其電子引信能在穿透三層牆壁之後才引爆彈頭,主要在城鎮戰中 用來對付隱藏於工事後方或建築物內部的敵軍。
在2007年12月26日,技術本部簽署新的火砲測試合約,砲彈型號包括IV型、V型穿甲彈;根據防衛廳的文件,這是10式量產前 最後一次火砲試射,因此這種III-A型火砲可能就是10式量產型採用的120mm 44倍徑戰車砲,與之前測試的IV型火砲可能是倍徑數 更大(例如50~55倍徑)的120mm火砲。
http://www.youtube.com/watch?v=GkX2FoT25z0
但值得一提的是,在2006年10月19日,防衛廳簽署10式正面裝甲模組的實彈射擊測試合約中,以IV型戰車砲和IV型穿甲彈在250m的 距離進行測試,而這次是10式量產前最後一次進行正面裝甲抗擊測試;至於2007年出現的III-A火砲則沒有用來進行裝甲正面射擊測試 的紀錄。依照前次IV型火砲是威力更強大的長倍徑120mm火砲,或許因為IV型火砲的威力大於44倍徑的III-A型,所以沒有再用III-A型 進行正面裝甲抗擊測試。
TK-X原型車的砲盾左下方設有一挺74式7.62mm機槍,備彈12000發,而車長艙蓋左後方則設有一具M-2HB 12.7mm同軸機槍 , 備彈3200發;砲塔兩側的裝甲套件內部整合有四管煙幕彈發射器,從側面上完全看不出來,煙幕彈發射器與DDS主動防禦套件 連線、全自動控制,可投擲多頻譜煙幕彈以阻絕各式光電探測系統。
http://www.youtube.com/watch?v=fSmVORpXFUE
以往90式將車長機槍置於車長與砲手艙蓋之間,希望能讓兩名組員共用,然而在實際應用上卻會嚴重妨礙機槍對兩側的射界, 於是10式又將機槍改回在車長艙蓋處,以提升車長操作的效率。 據說量產型10式戰車能以遙控武器站取代車頂的車長機槍, 其中新的武器站可能同時裝備一挺7.62mm機槍與一門40mm榴彈機槍,不僅在近距離火力壓制上大增,更能讓人員在車內 安全地操作,而不必冒險探頭出車外,將有利於城鎮作戰。
10式戰車的車體與砲塔採用滾軋均質鋼製造,車頭正面上部加裝新型複合裝甲,砲塔外側可加掛模組化反應裝甲;目前10式使用新型複合裝甲套件, 強度據信與90式戰車的複合裝甲相當 甚至略優,但重量則只有後者的七成 。從90式戰車的陶瓷/金屬複合裝甲開始,日本戰車工業的複合式裝甲製造 實力便獨步全球,而10式將使用日本國產複合裝甲,其內、外部均由厚度不等的高抗彈性滾軋均質鋼製成,中間的夾層包含部分非金屬材料與一層 超高硬度鋼板 ,此外據說還有碳纖複合材料夾層,使其能同時抵擋高爆穿甲彈噴流與翼穩拖殼穿甲彈的攻擊,外界認為其防護效能優於 英國查布漢 複合裝甲。
10式完全採用精密複雜、效能極佳的電子控制式主動液壓承載系統,六對承載輪全部使用液壓承載,而不像90式為了降低成本而採用液壓/扭力桿複合懸吊 系統;因此,10式的主動懸吊系統不僅具備調整車體俯仰與側傾角度的功能(90式的液壓/扭力桿懸吊系統僅具備調整俯仰的能力),懸吊系統的控制電腦能 根據車體行駛間或開火時所承受的應力,自動調整液壓阻尼來進行緩衝,讓10式不僅能提升越野能力,也能根據火砲射擊瞬間的應力而即時調整承載臂進行 射擊狀態修正,提高射擊時的精確度 ;車體俯仰則能增加主砲的射角(日本媒體推測10式的懸吊系統能增加主砲約20度仰角與10度俯角),有效降低車身能 充分利用地物掩蔽,並在掩體物後方進行大角度射擊,或在稜線上緣以最大俯角進行反斜面射擊 。此外,10式也恢復先前被90式取消的側傾能力 ,也比較能 讓10式適應各種路面崎嶇地形,就算在傾斜的地面上仍維持砲軸的水平,這樣的戰術運用思想與著重於平坦開闊平原地帶進行正面決戰的90式戰車有著些許 不同,10式反而是稍微有點「復古」的偏向74式的戰術想定;當然、以10式的火力與防護力而言,仍保有在平原上直接與敵方主力戰車進行對決的能力。
日本歷代主力戰車比較
| | 10式戰車
| 90式戰車
| 74式戰車
| 61式戰車
| 重量
| 約44噸
| 約50噸
| 約38噸
| 約35噸
| 主砲
| 日本製鋼所 44倍徑120mm滑膛砲
(比90式戰車的較優)
| 萊茵金屬44倍徑120mm滑膛砲
| 51倍徑105mm線膛砲
| 52倍徑90mm線膛炮
| 裝甲
| 特殊複合裝甲 (比90式戰車的較優)
| 特殊複合裝甲
| 砲塔:鑄造鋼
車身:壓延防彈鋼
| 砲塔:鑄造鋼
車身:壓延防彈鋼
| 發動機
| 水冷式4行程V型8汽缸柴油引擎
| 水冷式2行程V型10汽缸柴油引擎
| 空冷式2行程V型10汽缸柴油引擎
| 空冷式4行程V型12汽缸柴油引擎
| 最高速度
| 70 km/h
(與90式戰車相同)
| 70 km/h
| 53 km/h
| 45 km/h
| 馬力
| 1200 ps / 2300 rpm
| 1500 ps / 2400 rpm
| 720 ps / 2200 rpm
| 570 ps / 2100 rpm
| 懸吊系統
| 電子控制可調式液壓懸吊系統
| 油壓+扭力桿
| 油壓式
| 扭力桿
| 乘坐人數
| 3名
| 3名
| 4名
| 4名
| C4I
| ○
| ×
| ×
| ×
| 售價
| 約9.5億日幣(2010年度)
| 約8億日幣(2009年度)
約11億日幣(1990年度)
| 3.5~4億日幣
| |
日本10式主力戰車懸吊系統展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