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4-10-17
- 最後登錄
- 2016-9-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37
- 閱讀權限
- 20
- 文章
- 86
- 相冊
- 2
- 日誌
- 0

狀態︰
離線
|
跑長途,如果油「過熱」,潤滑性保護性都會下降,這種狀態下的機油會沒辦法發揮機油該有的功用
長途可以用10W-60、5W-50、10W-50、15W-50(相對價格10W-60一般較高, 15W-50一般較低)
10W-60、5W-50通常是全合成油,15W-50跟10W-50全合、半合都有。 同樣號數的全合跟半合、也會有不同的表現。
全合成油性能比較好,「低黏度、高耐熱」的油只有全合成做的出來,但這種全合成油不便宜,且劣化時間可能提早,例如:5W-50的油會比10W-50更輕 快、且同樣耐熱,但5W-50也可能較貴、較早劣化、劣化後性能下降更快。
全合成油不一定都是高耐熱油,也有10W-40的全合成油,但因為全合成油較貴,像10W-40這類偏通勤的用油,使用全合成製造比較少見。
半合成的油不容易做到低黏度、高耐熱,所以50號的半合成油的W數往往是15W、20W較多,市區用會比較黏一點,但半合成油也有優點,就是比較便宜,劣 化速率較慢。
打個比方,全合成油可能1000km開始劣化、1100km時油的性能就已經掉到50%,而半合成油雖然900km就開始劣化,但可能到1200km時性 能才掉到50%。
所以,全合成、半合成各有好處,全合成是比較適合性能狂、不惜燒錢的人用;半合成則是比較能平均兼顧性能、耐用、價格;礦物油就別談了,價格跟性能差太多 了。
我目前都用15W-50半合成,市區用稍黏,不過價格不貴(通勤用油的考量)、耐用度高(荷包的考量)、長途無慮(假日出遊的考量),整體平均性較佳。
10W-60的話,市區用可能還是會感到有點黏,不過耐熱度非常高、不便宜,並不適合通勤用,如果要跑一趟長途來回(例如:環島、半環島之類的),可以考 慮用10W-60,這樣整路就不會太擔心機油的狀況。
長途是要選「耐熱」一點的,也就是同樣的高溫下能具有較高的動黏度,這樣在高溫下才不會黏度喪失。
黏不等於耐熱。 如果一款油不耐熱(例如:20W-40),就算他低溫很黏,一旦到了高溫,他的黏度是連50號油的標準都不到;簡單說,有一些黏油,低溫很黏沒錯,不代表 他高溫也很黏;你如果是要長途,低溫黏不黏無所謂,重要的是高溫時必需要能維持黏度。
也可以用半合成的,只要後面的號數有50以上就適用,60號的會更耐操。 油耐熱與否主要是看後面號數,而半合成跟全合成只是在一些其他的特性上會有所差異,看你喜歡哪一種..以及願意花多少錢。
純短距離通勤,從不騎出遠門的話,就用10W-4o,礦物油、半合成皆可,通勤不必用到全合成的,太浪費了。
大概抓住幾個重點(我就不用太專業的詞彙了,不然會看不懂):
1. 全合成:劣化前油都能維持一貫的高水準,一般劣化時間都比較慢(較耐用),但一旦開始劣化後性能就會極速跌到谷底;比較能找到低黏度、卻又耐高熱的油;油 的成本較高。
2.半合成:劣化前油的狀況不見得能像全合成那樣穩定,性能表現不如全合成優異,劣化時間比礦物油慢、比全合成早,不過油劣化後性能的下降速率也較慢、成 本也較低。
3. W號數(油的前號數):代表「低溫」流動性,通常是反應給市區短距離通勤,會希望W值低一點,這樣油不必熱開也能有低黏度下的輕快表現;但如果經過一定距 離的駕駛後把油熱開,W號數意義就不大了。
4. 號數(油的後號數):代表「高溫」流動性,愈高的號數愈能在高溫時仍維持低流動性,對引擎保護較好。
5. 乍看之下,前後號數差愈大,例如5W-50、10W60,不就代表低溫好用、高溫也耐操? 沒有錯。但是這種油都不便宜,而且劣化時間可能提早,劣化後的性能下降也可能更快;不過由於10W-60往往是最頂級最昂貴的產品,縱使前後號數相差大, 但負面影響一般沒有5W-50那麼明顯。
但記得凡事都有例外,不過不變的是:一分錢一分貨;貴的油,縱使他的極限較高,但如果你用不到那種極限,那也是浪費;便宜的油,必然有他的缺點存在,但如 果這個缺點對你你來說不打緊,那用便宜的油也沒什麼不行。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