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280|回覆: 3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九層煉心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19 14:09:2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吾人學道,做還虛之功,到陽生之時,自應明白時子之心傳,月圓之口訣,方可用九還七返之功。今已於上兩回,詳情其理。今再舉李仙涵虛九層煉心之功,詳講一過,則修道全部工夫,可於是得其大概矣。先述李仙正文,再詳講之。其原題為人元大道,九層煉心文終經,又曰九層煉心道言。

  初層煉心者,是煉未純之心也。未純之心,多妄想,多遊思,妄思生於貪欲,遊思起於不覺。學人打坐之際,非不欲屏去塵情,無如妄想才除,遊思忽起,法在止觀,乃可漸漸銷熔。止則止於臍堂之後,命門之前,其中稍下,有一個虛無圈子,吾心止於是,而內觀之,心照空中,與氣相守,維繫乎規矩之間,來往於方圓之內,息息歸根,合自然之造化,巍巍不動,立清淨之元基,從此一線心光,與一縷真氣相接,渾渾灝灝,安安閒閒,此煉心養氣之初功也。

  修道煉心之功夫,分為九步,分別講之。謂為人元大道者,丹法分人元天元,所謂天元大丹,亦從人元做起,人元亦合天元,天元純為先天大道,始終還虛,人元則下手之初,攙以後天有為有作之法,古者多由人元以進天元,人元即築基栽補之法也。上德聖智,可以直修天元,若為鈍根,自以人元入手為易。天元為圓頓兼修,人元則為漸法,所謂道以全形,術以延命是也。李仙由呂祖親傳道法,所述九層,亦為上乘簡易之功。初層煉未純之心,即煉己也。由後天之身心做功夫,後天之心多妄想,更有遊思。妄想即念也,遊思者,未起念,而忽動於中,並無目的,往來無定,忽起忽落者是也。遊思本無中生有,時有時無,念則有所專注,隨想而生,故念可強製而克去之,遊思則無從制止。譬如貧而思富,以貧而有所欲,此是妄想,遊思則無論心中有念無念,忽然撞上心來,因其無因而至。故事前難以防止。修士煉斯二者,法在止觀。止者止念,觀者觀心。止觀在習靜,在止於至善,以至善之心,止於玄牝之門,為止觀雙修。止觀雙修,為佛家名詞,道家謂之性命雙修,妙竅雙修也。止觀雙修,佛家又有許多層次,初時為小止觀,後有大乘止觀,又有人天止觀。小止觀者,漸法也;大乘止觀,圓頓兼修之法也;人天止觀,最後還虛之事也。此為了手之事,而非初步之功。止觀為止念觀空,從空中下手,《小止觀書》中有云:“止者係心於緣中。”緣中即空中也。或者係心於眉間,或者係心於臍下。繫心即觀系止於何處,即止也。將空空洞洞,無思無慮之心,放之於此三處,有此​​三處,可分三層。兩眉間者,正與同善社之法相同,不過繫心眉間,須卻入一寸,卻者退也,仍在虛空之處也。臍下繫心,亦須離開肉一寸三分。兩眉間為性光發見之地,所以如來兩眉間放白毫光,此即本性中之光明,所謂虛室生白之時,即眉間發光也。兩眉間即是虛室。臍下一寸三分,胎息之地也,真息即在此處。廖蟾輝曰:“前對臍輪後對腎,中間有個真金鼎。”金鼎者,真息凝結也。修功到時,自能知之。臍下一寸三分,有真氣一團,圓轉如輪,即命蒂也。人自下生以後,命蒂即在此處,由嬰而孩,胎息散,而此處成為空穴矣。單修性功者,從眉間一竅下手,單修命功者,從臍下之處下手。呂祖日:“單修性而不修命,萬劫陰靈難入聖。”只能成為陰神鬼仙耳。單修命而不修性,壽同天地一愚夫。故必須性命雙修。性命雙修,必須從緣中下手,緣者邊際也,邊際之中,即為內外虛空相接之虛竅,即人身天地中虛竅是也。因

  此處為呼吸之根,又為心神出入之門戶,故神氣皆聚於此。人欲修道,必先使神氣心息,相合相依,正好在此下手。蓋神屬於性,氣屬於命,人借氣而有命,借神而能靈,神氣二物,為人之至寶。氣自外來,盜之於天地萬物,然有神方能盜氣入身,故人死神散,則氣不入矣,而人死亦有二種,若神先散而死者,臨終時先昏迷不醒,只有出氣,而無人氣,氣出盡則絕矣;若氣先斷,而後神散者,則神誌清明,忽然氣絕,目自死去多時,仍明是也。神氣二者,有一去身則必死,是必保此神氣二者,方能生存,修道即修此神氣二物也。修性從神字下手,修命從氣宇下手,若欲雙修,必須在神氣相合之處下手。彼眉間臍下,皆無當也,唯緣中一穴,神氣出入,皆在此處,雙修下手,由此一竅,則妙竅皆在其中。此竅本虛,故三教皆以一中字象之。然此為虛中,而非真中,必神氣相合,心息相依,而後有真中。白玉瞻曰“念頭動處為玄牝”是也。故此曰緣中,緣中者,真中緣此而生也。道家謂之圓中,亦曰懸中,繫心於緣中,即道家之妙竅雙修,儒家之性命雙修,佛家之止觀雙修也。大乘止觀,即自然無為,安而行之者也。小止觀即知止之功夫也。南嶽思大師,專講大乘止觀,先須能空淨其心,涵養其氣,不止觀而自然合於止觀,即頓法也。我輩頓漸兼修,先在繫心於緣中下手,則無誤矣。此天元之工也。

  李仙所述,人元初層下手工夫,止在臍堂之後,命門之前,其中稍下有個虛無圈子,吾心止於是,而內觀之,即係心於臍下之法也。為以術延命之道,故謂人元,其所以為之人元大道,與天元不同者,即在以意生玄竅而已。所謂吾心止觀於是,其法先以後天呼吸之氣,入之深深,聚在臍下,成此虛無圈子,而以心觀之之道也。所以雲心照空中(即是臍下離肉一寸三分),是即下手功夫也。息到於此,心亦安在此處,也息相依,即能混沌而發生造化矣。此由接命入手者也。至於維繫乎規矩之間,往來於方圓之內,上句即性命雙修矣,先修命而後合性,性得於天,命立於人,所以雲人元也。其法須先調息,入息以意送到內之金鼎處,出息以意送到外之臍下,及臍下元氣已動,則以神合息,上住緣中,下止臍下。方者地也,圓者天也,圓竅以通天氣,方竅以通地氣,方圓之內,即天地之間之中也。規矩之間,即臍下一寸三分之規中真金鼎處也。因臍下元氣已生,規中已成,故自外中以達內中,真意來往,以維繫之耳。凡六十四歲以上,或身體不健之人,宜用此功以保命。九層煉心,由人元起,而到天元。由上品丹法,進而入於最上一乘。即此是也。由此心息相依,心合於息,然後真息成立,在先之虛無圈子,凝結而成玄竅,即後天中之先天也。復以心合之,而混沌方入先天,煉到此,而初層煉心功夫已成矣。但所謂意者,仍是有意無意之意,若過於助長,返起邪火而致疾矣。慎之!

  二層煉心者,是煉入定之心也。前此一線心光,與一縷真氣相接,若能直造杳冥,自當透出玄竅,奈何定心不固,每為識神所遷,心與氣離,仍不能見本來面目,法在心息相依之時,即把知覺混去,心在氣中而不知,氣包心外而不曉。氤氤氳氳,打成一片,此煉心合氣之功也。

  二層煉入定之心,即心定於氣中是也。心止在虛無圈子之內,是即定於一也。久久純熟,自然由定而忘歸於混飩,不識不知,內忘其心,外忘其身,自然透出玄關。張三豐曰:“玄關往來無定位。”又日:“黃庭一路皆玄關。”所謂黃庭一路者,即呼吸之範圍也。呼吸之氣,從口鼻而出入,凡息所能到之處,即黃庭一路也。茲就丹田所在之地位,以明一路之範圍。列圖以明之如下:

  內外

  天谷黃

  頂上田

  泥丸庭

  應谷一

  中中田

  絳宮路

  靈谷之

  臍下田範

  谷道至圍

  陰

  蹺從頂至中,為上田;從中至臍,為中田;從臍至陰蹺,為下田。身內之丹田,必內丹成立,方為丹田,無丹則不能有丹田也。譬如上田,田中所種何物,即為何物之田。如種草者,為草田,種麥者為麥田。田中有丹,方為丹田,既未有丹,即無丹田。人所有者,只有丹田地位之空竅,丹田之地位,實只黃庭一路而已。黃庭一路,皆為玄關,故玄關有上下之別,又有內外之分,或現於上,或現於下,並無定在。見於上者,為上玄關,見於下者,為下玄關。其形如環,其白如雪,其軟如綿,如○或如

  (兩個○相交)此指外玄關而言也。至內玄關,即丹原是也,佛說為法輪常轉。丹原初成,大如黃豆,常在下田之範圍內跳動。到靜定之時,即能覺之。吾入下手做功,而現象之玄關,為外玄關,至內玄關,須待三元混合,凝結丹原,真息成立之時,方能見之。玄關一竅,最為秘密。從來皆不明說,今為便利後學計,故詳說之。心既止在臍下虛無圈子之內,一線光心,與一縷真息相接,自能杳冥,因杳冥而生恍惚,而透出玄竅,是即外玄關現像也。唯固定心不固,所以不易即見玄關,必須先事還虛,混去知覺,心息相依,神氣相合,由定到忘,入於混沌,方能見之。所謂入於混沌,即還虛功夫也。吾人對於還虛之功,一步直入,而彼有三步工夫。臍下一團之氣,是為命寶,心定而入於其中,一也;使心息相依,神氣相合,二也;漸漸杳冥,而入於混沌,返還虛境,三也。與吾人稍有不同,而到還虛以後,得藥則相同也。

  三層煉心,是煉來復之心也,前此氤氤氳氳,打成一片,重陰之下,一陽來复,是名天地之心,即是玄關一竅。此刻精氣神都在先天,鴻濛初判,並不分真精真氣真神,即此是真精真氣真神,若能一心不動,便可當下採取運行,無奈見所未見,聞所未聞,美景現前,茫無措手,心一動而落後天,遂分為精氣神矣。法在玄關初現之時,即刻踏住火雲,走到尾閭,堅其心,柔其息,敲鐵鼓而過三關,休息於崑崙焉。此煉心進氣之功也。

  三層煉來復之心,即七日來复,一陽生之時也。此為陽生火候,重陰之下,一陽來复,漸漸真陽充足,即見玄關一竅,此時已達恍惚之境矣。玄關既現,精氣神合而不分,若無雜念,即可採取。因見所未見,聞所未聞,而生驚喜之心,或疑懼之念,立刻即落後天;精氣神分立為三矣。人元至此,有作有為,法在玄關初現之時,不著一相,仍用功夫定神。在外一心不動,少焉陽氣充足,即微用意引至尾閭,火雲即陽氣也,初一陽來到尾閭,即是到身,何以不日身。而曰尾間?因陰跌一穴,藏有先天真陽,與外來真陽同類,故能招攝外陽,外面一陽前來,先到尾閭,內外相合,直到命門,而外腎即舉,此為活子時。隨即衝到心府,而自覺外行之舉,此為活午時。覺知之後,即須用定,由是而二陽三陽,陽氣充滿,自然由尾閭上升泥丸。人元於此,恐因著相生心,當面錯過,故先以微意,引之而上,沖開尾間,以過三關,先通後天之道路也。天元於此,任其自然,玄竅一開,全身各竅,自無不開。人元有為,用意先之,此亦不同者也。至活子時,指陽生言,活午時,指知覺而言。吾人

  為後天破體之身,陰氣甚盛,陽之初來也,不甚覺知,僅知皮上跳動而已,其實陽氣業已上升到頂,所謂堅心柔息,即定忘二字之功夫也。

  四層煉心者,是煉退藏之心也。前此踏火雲,過三關,心與氣溫固,已入於泥丸矣,然在泥丸宮內,或有識神引動,則氣寒而凝,必不能化為真水,灑假三宮,前功盡棄矣。法在崑崙頂上,息心主靜,與氣交融,氣乃化為美液,從上齶落下,捲舌承露,吞而送之,注心於絳宮,注心於黃庭,注心於炁海,一路響聲,直送到底,又得玄關之現象焉。此煉心得氣之功夫也。

  四層煉退藏之心,即身內七返工夫也。由陰蹺之陽,吸入外陽,外陽到來,衝動命門而腎舉,我應定忘,在外陽氣即上沖心府,而黨外腎之舉,我仍定忘在外陽,可直到頂上,此陽氣內行之路也。天元丹法,任其自然升降,故在我所知覺者,只知身上酥麻,其初如蚤在身上跳動,旋即全身酥麻成片,應即用忘字功夫,陽氣方能化而為液,由崑崙下降透心清涼,此時心中快樂,不可言喻也。人元有為,處處用意,當氣上升則靜守於泥九,注意久之,引而下降,以腭承之,嚥下重樓,又注意引下絳宮黃庭,以歸元海,此即七返之小周天也。此時應即止火,若再接續做去,身體即不舒適,而其氣散矣,心與腎之相交,水火既濟,陽氣上升,涼液下降,有聲如雷,直達於底,上升時為陽上交於陰,下降時為陰下交於陽,此即小周天,運動河車之功夫也。

  五層煉心者,是煉築基之心也,前此入泥九,而歸氣穴,已有河車路徑,從此一心做去,日夜不休,基成何待百日乎!然或有懈心,有欲心,作輟相仍,丹基難固,夫築基所以聚精會神也,工夫不勤,精神仍然散亂。何以延年?奉道法者,在行憑子午,逐日抽添,取坎填離,積金實腹,此煉心累氣之功也。

  五層是煉築基之心也,上功行之不怠,有三百週天,即築基成功矣。然或時作時輟,行功不勤,或動於外誘,定心不固,行功不能合法,則雖行之甚勤,而仍無金可積,難以進步。夫築基即築其丹基,而固之之意也。若優游玩忽,何能日起有功,而使之永固?故道在聚精會神,日新又新,功夫不勤者,必改之使勤,行持不合法者,必矯之使合法。要在行一周天,有一周天之效用,逐日抽添,積金實腹,則三百週天,自易畢而成功矣。人生修持,每多始勤終怠,能加一番矯正鞭策之功,自能不蹈往轍,而漸臻有成。此煉心累氣之功夫最要,而不可忽者也。

  六層煉心者,是煉了性之心也。前此河車轉動,聚精會神,則靈炁充實矣。從此心液下降,腎氣上升,是為坎離交,杳冥中有信,浩浩如潮,一半水氣,漾漾如霧,一半雲氣,是名金水初動,方修玉液還丹。倘用心不專,則盡性之事難了,法在於金水初生之日,由丹田分下湧泉,霎時合到尾閭,調停真息,鼓之舞之,乃能滔滔逆上,至於天谷,涓涓嚥下,落於黃庭。如此則朝朝灌溉,心地清涼,血化為膏,意凝為土,土中生汞,汞性圓明,遇物不遷,靈劍在手,孟子謂盡其心者,知其性也。仙家名為陰丹內丹,此煉心明性之功也。

  六層煉了性之心,即煉己以生真意之功也。天元煉己,為最初下手之功,煉到真意已成,即由真意調停火候,故一面任之自然,人元先以己意導氣,此意不真,必於築基後,作此煉己之功,使真意成而真息立,此關於性字之功夫也。蓋前此心腎相交,腎氣上升,心液下降,升者為坎中真火,陽交於陰也;下者為離中真水,陰交於陽也。在內心腎相交,在外金水自然合併,即有一團真意,氤氤氳氳,周於玄關,聚而不散,二土成圭,此在外者也,至在內則因心腎相交,水火既濟,行滿三

  百週天,自生一團真息,即是丹元。日夜跳動,自臍而下,由蹺而上,往來不息,以意封固,則在臍下,圓轉如輪,又能自然開闔,而真息升降,上達於頂,下達至腹,周流上下,此時應用溫養丹元功夫,只有定忘兩字。每日忘若干時,定若干時,亦可安時,六時做工,六時必須定忘平均。經過一年溫養之後,丹元化為還丹,外方有像,眼前見有黑球,仍守定忘,漸漸黑球為變為紅球,是即得到內丹,而了性之時也,將進大周天七日之功矣。

  七層煉心,是煉已明之心也。前此金水河車,仙師名為內煉,到此還有外煉工夫,以外合內,真心乃聚而不散。蓋內體雖明,好飛者汞性,內修雖具,易壞者陰丹,設或保養不純,則心勝复滅矣。法在以虛明之心,妙有之性,和砂拌土,種在彼家,彼家虛而自我實之,彼家無而自我有之,以有投無,以實入虛,死心不動,霎時間,先天一炁,從虛無中來,一候為一陽,有如震,二候為二陽,有如兌,時值二候,正宜合丹。那邊吐出一弦真氣,其喻為虎,向水中生,這邊落下一點玄光,其喻為龍,從火裡出,兩邊龍虎會合,性情交感,一場大戰,宛如天地晦冥,身心兩靜矣。俄而三陽發動,有如乾卦,如潮如火,如霧如煙,如電如雷,如雪如花,身中陽鉛晃耀,我即持劍掌印,踏罡步鬥,鼓動元和,猛烹極煉,透三關而上泥丸,一身毛竅皆開,比前玉液河車,更不同也。吞而服之,以先天制後天,性命合而為一,即大還也。性屬火,其數七,命屬金,其數九,返本還原,故名七返九還,金液大丹。從此鉛來製汞,其心常明,汞不動搖矣。此煉心存神之功也。

  七層煉心,是煉已明之性也,即煉氣化神之功也。煉已明之性,即以我之虛靈,通天地之大虛靈,我心完全在於空中,於是須增忘減定,忘者,身心兩忘也,我之身心,化入於虛,與虛空無異,而虛中生出造化,顯現應過大周天之景,黑球變為紅球,又稱朱橘,所謂火裡煉丹,即其時矣。紅球迴繞吾身,忽上忽下,由後而上,由前而下,繞後繞前,可分為子午卯酉,到子午卯酉之位,球行必稍舒緩,過此位後,忽而升入極高,忽而落下極低,如狐煉丹,人但見其紅球起落也。此子午卯酉,完全在外也。彼家即是虛空,而我以真意實於虛中,至在身內者,白雲朝頂上,甘露灑須彌,紅球升而熱氣與之同升,少焉紅球落下,甘露亦即下降,有聲如雷,過七日後,紅球變為紫氣,籠罩身上,此時陰魔,如潮如火,洶湧而來,此為過大周天之景,即《西遊記》過火焰山之時也。

  過大周天之時,宿業發現,萬魔齊來,吾人所有貪嗅癡愛,及歷劫宿業,皆發現於目前,所有曾入眼簾人物,亦皆於眼前出現。所謂持劍掌印者,劍即慧劍,是為靈覺真心,須以真心鎮之,譬之於劍,以斬斷一切;印為天印,即天心也,陰魔既潮,心動便傾丹鼎,故須持劍印,鎮伏一切。應以心放在空洞之中,不使起意,罡者四正,即子午卯酉是也;鬥者斗柄,亦即定盤星也。此時應鼓動元和,猛烹極煉,即是《西遊記》之過火焰山也,此山八百里,無路可通,中有萬魔聚集,火烈如焚。過此難關以後,方得平安,身上毛竅,皆已展開,有如炒豆,又癢又熱,人則如醉如痴,血氣全身倒流,少時涼液下來,而全身清涼矣。過火焰山,所以須芭蕉扇者,因芭蕉是木業,雖為木質而極柔,以比木液,扇以生風,風即真陰之氣,此氣到口,方化液體,而甚清涼,未到口時,本為氣體也。三調芭蕉扇,煽風滅火,三即乾也,金也,芭蕉木也,此為金木交並。孫悟空見鐵肩公主時,情話綿綿,以比真陰真陽相見,而陰陽交感和合也。火焰山之火,識神之火,牛魔王為牛,即雪山之大白牛也,是為坤土,亦是意土,意多邪妄,去忘即真,意本相

  續,故殺之,而落頭生頭,唯牛魔王為妄意,妄意之火,須以陰柔克之,熄其妄而歸真,乃是明心見性,故牛王皈正,全賴金剛合圍,喻遍體乾金也。人生七情六欲,皆妄意也,此時真妄相戰,陰陽相激,既過大周天,妄返為真。濁陰已盡,真陽返​​入吾身,而成為純陽之體,故曰七返九還。金液大還丹與小周天之玉液還丹不同也,小周天為七返,大周天為九還,若單舉一種而言,則大小周天,皆有七返九還也。過大周天后,止心不動,與太虛一體,此後即是出神功夫矣。

  八層煉心,是煉已伏之心,而使之通神也。前此七返九還,以鉛制汞,心已定矣,但要溫之養之,要使身中之氣,盡化為神,身中之神,能遊於外,於是取一年十二月氣候,除卯酉二月為沐浴,餘十月為進退,故名十月溫養,非言要十個月功夫也,否則心雖定而不靈,煉之煅之,靈心日見,靈則動,動則變,變則化,故有出神之事,而不為物情所迷,此煉心成神之功也。

  八層煉已伏之心,而使之通神,是即出神之功夫也。既得外丹之後,須用溫養工夫,為時約須一年,除卯酉二月,應沐浴外,共有十月,是即十月懷胎也。法以我身之虛空,通天地之虛空,久之而罩身之紫光,化為金光,漸漸金光大如車輪,覆於頂上,此即出神之景也。在此時多不自覺,以一意於忘之,故不識不知,宜有伴侶,以守護之,警提之,而使其覺,則其神一覺,而即出矣。初時其神幼稚,不能遠出,僅及五步十步而止,漸煉漸遠,到後來可遠至千里萬里也。此時回視色身有如糞土,故多有到此時,即屍解而化去者。且此後煉神還虛,皆為神上之事,即無色身,亦可修煉。故無妨捨去,然即捨去,而其色身亦可歷久不壞矣。

  九層煉心者,是煉己靈之心,而使之歸空也。前此溫養功深,神已出而不惑,隨心所欲,無往不宜,高踏雲霞,遍游海島,致足樂矣,但靈心不虛,則不能包涵萬有,此所以有煉虛一著也。煉虛者,心胸浩蕩,眾有皆無,清空一氣,盤旋天地間,是我非我,是空不空,世界有毀,惟空不毀,乾坤有礙,惟空無礙,此所以神滿虛空,法週沙界也。此煉心之始末也,無以加矣。

  九層煉己靈之心,是還虛也。靈之神應,打掃乾淨,​​使之虛空粉碎,成為千百億萬化身,則神通變化無窮矣。此時神已脫胎,故可以神還虛,亦可帶軀殼而還虛,遍虛空皆我神之所到,遍虛空皆為我之法身。於是九層煉心,大功告成。本章從初步說起,到還虛而止,因先​​從接命入手,功夫稍有不同,至入大周天以後,則與現在所講之先天大道,無以異也。

  人元丹法,以己意為主,亦取意生身之義,法在專一其意,以達於誠。不過煉己未熟,火候恐不甚易,而其簡易,不若天元。古人謂天元,唯上根可修,中人之資,必須由人元而進天元也。


文章來自:道學網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Rank: 5Rank: 5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7-12 01:04:43 |只看該作者
太乙九還心法 由上往下 陰氣降 由下往上  陽氣升 意守泥丸宮 循循不斷 真氣揚

Rank: 4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5-7-17 21:53:16 |只看該作者
道法自然~悟之者得.
希~諸位道友.共進之~

Rank: 2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5-7-19 19:41:30 |只看該作者
由衷感謝樓主辛苦無私的分享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8-20 03:35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