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604|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其他] 得天獨厚的臺灣茶~輝煌的出口始祖(三)紅茶 [複製連結]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藝術之星 原創寫手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4 15:11:06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臺灣紅茶的發展較晚,是在日本統治臺灣以後。1903年臺灣總督府在草湳坡(今桃園埔心)設立製茶試驗場,開始試製紅茶,1906年開始生產,並在1908年輸出土耳其、俄國。1910年日本臺灣茶株式會社成立,以製造紅茶為主,俄國是最大買家,1918年該公司發生財政困難,經營不良,被臺灣拓殖製茶株式會社合併,臺拓雖擴展紅茶之製造,卻因製茶技術欠佳,品質粗劣,不被歡迎,出口量一直不多。直到1928年三井合名會社設置新式機械製茶廠,極力發展紅茶,臺灣紅茶才逐漸發達起來。

阿薩姆茶種在1926年被引進臺灣,試種於南投魚池,總督府在此地設立紅茶試驗所,開始計劃臺灣阿薩姆紅茶生產。之後,日本許多茶業公司即前來投資開拓阿薩姆種茶園,並設新式紅茶製造工廠。1933年又有東邦紅茶株式會社創辦人-郭少三自泰國清邁叢林山區攜回優良紅茶品種-禪種,種植於埔里,設立禪種茶園,生產禪種紅茶。

1930年世界紅茶大宗生產國印度、錫蘭、爪哇相互協定限制生產,1933年又聯合締結限制輸出,遂給了臺灣紅茶竄起的機會。1934年臺灣紅茶輸出一躍而達329萬公斤,和烏龍茶、包種茶鼎足而立,此後出口量更超越烏龍茶、包種茶。1937年輸出量達580萬公斤,是二次大戰前歷年最高紀錄。戰前的主要市場除日本外,尚有美國、英國、香港及滿洲。
戰後至1984年止,台灣紅茶的輸出量平均都保持在200-300萬公斤以上,有時高達400-500萬公斤,1985年以後輸出逐年減少,在100萬公斤以下,近幾年則幾乎沒有出口,反而大量進口。戰後的主要市場,初期為美國、智利、日本、英國、荷蘭、德國等,後來則由菲律賓、新加坡、巴基斯坦等國取代了智利。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2-23 17:06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