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2898|回覆: 7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進擊的全方位高手,NISSAN新X-Trail前進台灣東海岸試駕!(上)(14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4-9 06:07:43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當新世代X-Trail將以國產之姿捲土重來消息一出,幾乎所有對手都上緊發條,因為屬於第三代的X-Trail產品力頗強堪稱全方位高手,來勢洶洶的態勢無論國產或進口跨界通通都在射程內讓對手戒慎恐懼,紛紛在最短時間內拉警報來對應,正因原廠對新X-Trail信心滿滿,因此規劃出從台北前進至花東海岸,看看這個進擊的全方位高手有何能耐。

 

 
日規版第一代X-Trail

 
Rogue

 
Qashqai

 
台灣版第一代X-Trail

 
國產第二代X-Trail

打從1990年代SUV掀起一波新風潮後,NISSAN為了搶食大餅遂於2000年推出第一代X-Trail,台灣更在2002年底導入國產化,結果造成市場轟動。然而當進入第二代時因整體戰略考量,遂根據市場需求和口味發展出北美Rogue與歐陸Qashqai,然而台灣在此時並未跟進,反而是在2009年從美國引進Rogue銷售,雖說Rogue在本地表現不俗,三兄弟聯手也在全球創造佳績,但對於NISSAN來說過多樣化產品似乎也增加成本壓力,因此在原廠的策略整合下,無論X-Trail、Rogue或者Qashqai都只有一種樣貌,也就是2013年法蘭克福車展發表的模樣,時隔將近1年半的時間,新X-Trail於五月份將在台灣市場捲土重來,除了賣相頗有縮小版Murano的態勢,空間、動力、經濟性、安全科技也相當具有競爭力,因此在導入後無論是國產的FORD Kuga、HONDA CR-V、HYUNDAI ix35、MITSUBISHI Outlander,甚至進口的MAZDA CX-5、SUBARU Forester、TOYOTA RAV4,多少都會受到波及。

 

 

 

如果和前兩代相比,這一代X-Trail在造型上修飾得更為流線,以跨界跑格來降低傳統SUV的方正格局比例,但卻依舊有那麼一絲粗曠氣息,簡單來說第一代擺明就是整天徜徉在大自然、到處遊山玩水的大叔,這一代則是能很斯文亦可非常狂野的都會型男,基本上美學這種東西乃見仁見智,不過在試駕現場的媒體普遍對X-Trail外型讚譽有加,但我個人覺得若能將頭燈內的LED改成導光條,或許對質感會有加分作用。

 

就設計風格而言雖然新X-Trail充滿強烈都會氣息,但配置All Mode 4×4-i的四輪驅動系統後也增添些「野味」,不僅能藉由前後輪扭力分配獲得絕佳穩定性,也可進行比對手更強烈的off Road操駕,單這點就顯得物超所值;不過購買這類車款者鮮少會進行越野,仍著重在一般日常使用,對於車身達4640×1820×1715mm的X-Trail來說,尺碼僅略短於LUXGEN U6 Turbo和MITSUBISHI Outlander,2705mm軸距也只比LUXGEN U6 Turbo的2720mm稍短15mm,不過在精心規劃下空間配置相當高明,也難怪在日本還提供三排七座設定,但礙於法規和稅制的問題,台灣版X-Trail僅有雙排五座一種車艙設定,當然這也讓座艙空間更為寬敞。

 

這回所試駕的X-Trail搭載Super Media進化版的X-Media多媒體系統,藍牙通訊、BSW盲點偵測、LDW車道偏離警告、行人偵測、AEB主動引擎煞車輔助、HDC陡坡緩降控制、倒車顯影、TPMS胎壓偵測、ATC主動循跡過彎、六具SRS氣囊、電動座椅、全景式天窗、電子儀錶板、電動感應式行李廂尾門等,也就是2.5L頂級4WD車型,配備豐富性和完整性都在水準之上,實用便利性也頗高,當然加上NISSAN向來最引以為傲的座椅結構,長途駕駛都不成問題,因此從台北上國道五號進入蘇花公路,再往花蓮的路途上,確實當乘客要比駕駛人輕鬆許多。但既然原廠對X-Trail的充滿信心,那動態操控與配備操作的表現又如何?是否具備超越對手的條件?敬請持續鎖定試駕報導!

 

 

NISSAN X-Trail與對手規格比較

車名
NISSAN X-Trail
FORD
Kuga
HONDA CR-V
HYUNDAI

ix35

LUXGEN U6 Turbo
MITSUBISHI Outlander
MAZDA
CX-5
SUBARU Forester
TOYOTA
RAV4
定位
國產
國產
國產
國產
國產
國產
進口
進口
進口
車長
4620mm
4524mm
4550mm
4410mm
4625mm
4655mm
4540mm
4595mm
4570mm
車寬
1820mm
1670mm
1820mm
1820mm
1825mm
1800mm
1840mm
1795mm
1670mm
車高
1715mm
1684mm
1685mm
1655mm
1645mm
1680mm
1705mm
1695mm
1845mm
軸距
2705mm
2690mm
2620mm
2640mm
2720mm
2670mm
2700mm
2640mm
2660mm
引擎型式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柴油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柴油
直列四缸渦輪增壓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柴油
水平對臥四缸自然進氣/渦輪增壓
直列四缸自然進氣
排氣量
2.0/2.5L
1.5/2.0L
2.0/2.4L
2.0L
1.8-2.0L
2.4L
2.0/2.2L
2.0/2.5L
2.0/2.5L
馬力
141-168hp
180-242hp
155-190hp
154-184hp
170-191hp
168hp
153-175hp
150-240hp
146-180hp
變速箱
CVT
雙離合器
五速自排
六速自排
六速自排
CVT
六速自排
CVT
CVT/六速自排
驅動方式
FF/4WD
FF/4WD
FF/4WD
FF/4WD
FF
FF/4WD
FF/4WD
4WD
FF/4WD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1Rank: 11Rank: 11Rank: 11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4-9 18:34:11 |只看該作者
外型出色.說真的.我實在不喜歡上一代
儀表板在中央的款式.

Rank: 2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5-4-9 20:33:06 |只看該作者
上一代的車型竟然在路上還有高能見度
不得不佩服nissan的功力,因為光看外型就沒胃口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5-4-9 21:29:27 |只看該作者
國產的,2500cc及2000cc,馬力141至168匹,主動安全若未標配,氣囊入門款僅2顆,售價在85至120萬之間,這場戰不必打了,平庸而已。

Rank: 4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5-4-11 10:18:14 |只看該作者
終於可以告別第一代,歡迎第二代了,就是喜歡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6
發表於 2015-4-11 18:58:16 來自手機 |只看該作者
如果在把個家廠牌的suv主被動安全攤開來看能買的大概剩下kuga了…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7
發表於 2015-4-22 07:08:45 |只看該作者
進擊的全方位高手,NISSAN新X-Trail前進台灣東海岸試駕!(中)

 
如果以「十年磨一劍」來形容NISSAN旗下的國產X-Trail,相信一點也不為過,儘管中間曾短暫的由Rogue來接替他的位置,不過X-Trail自首次在2002年以國產姿態在國內現身之後,不僅逐年締造出亮眼的銷售成績,在2007年時所創下的六萬輛銷售紀錄,更是讓他穩坐國內SUV的龍頭地位;然而,為了讓國內鍾愛X-Trail的買家不再感到孤寂,進而勉強選擇其他品牌,總代理裕隆日產不僅將在今年的5月6日正式發表全新第三代(國產第二代)大改款的X-Trail,同時也安排了一段東海岸之旅,讓媒體搶先試駕全新X-Trail所帶來的表現。

 
不得不說這回全新國產化的X-Trail認真的很徹底,不僅外觀更加講究,就連車室內裝、動力、主/被動安全等皆有著大躍進的改變,且為了因應國內買家的需求,以及應付對手的攻勢,這回全新的X-Trail可有著2.0L與2.5L兩款不同的動力規格,而此次AutoNet汽車日報所試駕的車款,便是擁有4WD驅動系統的2.5L高規車型。

豈止美型,更講求家族獨道休旅風格之美
在跟隨國外樣貌的腳步下,國產第二代的X-Trail不僅有著4640×1820×1715mm車身尺碼,軸距方面也有2705mm的水準,且為了讓過去那般的越野硬派風格不再濃烈,同時也能多點都會般的時尚氣息,全新的X-Trail的外觀樣貌更如實地呈現出家族所訴求的「X-Crossover」設計概念;因此,一眼望去,更能清楚地在X-Trail的整體容貌上,看見車頭、車側交融於Crossover的跨界語彙,以及車尾SUV車型不可或缺的元素。

 

此外,既然是承襲NISSAN家族的風格走向,外觀上自然也少不了家族一貫的設計思維,所以為了讓人能夠在遠處就能辨識出X-Trail的身影,車頭水箱罩不僅採用招牌的〝V Shape〞鍍鉻造型,在向左、右沿伸之下,還可以看到醒目的車頭燈內多了LED日間行車燈,同時這回試駕的2.5L高規車型,裡頭更搭載了高亮度LED頭燈;藉由引擎蓋上隆起的肩線,以及車側輪拱葉子板上的線條勾勒下,更能看出全新的X-Trail不僅有著顛覆過往的都會時尚風格,同時更凸顯了自我濃厚的性能越野形象,且在鋁圈的搭配上,2.0L皆採用17吋十幅放射樣式,而2.5L則採用18吋運動樣式鋁圈。

 

 

 

 
車窗在鍍鉻飾條的點綴下更有著另類的豪華感

 
車頂後方不忘來點擾流尾翼的裝扮

 

 

不求華麗包裝,只願給買家更為貼心人性的專屬細膩待遇
接著在轉移到X-Trail的車室之後,霎時更讓人有種宛如在拆禮物般的驚喜感,原本以為外觀就已相當豐富,沒想到車室內的鋪陳,也同樣有著過之而無不及的表現,為了營造前座駕駛與副駕駛有著更佳的視野範圍,中控台上緣與車側門板更採用一體環艙設計,且為了讓駕駛能更為專注在行駛的過程,方向盤的左右兩側也分別有著多功能選單按鍵,而儀表板正中央更有著整合智能型車MID系統的五吋立體彩色螢幕。

 

 

 

 

 

 
4WD車型的中央5吋MID彩色螢幕顯示有11種切換頁面、10種設定選擇

 

 

 

 

為了讓車主與乘客能將車內的空間發揮到極致,有備而來的X-Trail不僅在中央扶手內與副駕前坐的位置配置了收納箱,就連排檔桿後方的置杯空間也多了令人意想不到的冷暖出風系統,既然X-Trail的本質是SUV,內在的車尾後廂也就不容缺少碩大的置物空間;且值得令人注意的是,看似單調的設計其實裡頭可是暗藏不少巧思與玄機,在一大一小兩片隔板的搭配下,不僅能讓使用者隨心所欲的陳設出九種不同的置物風格,如果仍嫌不夠的話,最底層的隔板裡頭更不乏隱藏式的收納箱設計。

 

 
除了自動啟閉尾門之外,當i-key攜帶在身上時,只要將手微微靠近車尾門,車尾門便會在滴滴兩聲後自動開啟

 
完全平整的狀態下讓人想怎麼放就怎麼放

 
當後隔板上移時,騰出的空間便能讓人自由使用

 
在掀起下方的隔板後,底層還有額外的收納空間

 

 

雖然說X-Trail有著越野鐵漢的外觀,可是在內裝上卻走著柔情的風格,特別是第二排座椅,在後車門打開的幅度增加到80%之後,對於需要在後座裝載兒童座椅的父母來說,不僅大幅增加空間的使用性,且座椅挪移的幅度也有前、後12段的改變,而整體長度也能來到19.2cm,另外,椅背傾斜的角度也有10段調整,最大幅度則是可以來到32度。

 

 
在全景天窗的搭配下,也使得車艙乘坐空間不再狹隘受限

真要嚴格說起大改款後的X-Trail內裝最大的差異,恐怕是中控台上那令人愛不釋手整合原廠全新開發「智慧影音多媒體X-Media」系統的八吋電容式觸控螢幕,這套系統基本不僅支援FM/AM、USB影音、AUX-in裝置,同時為了讓乘客在車上也能隨心使用智慧型手機,在螢幕的側邊更多了支援ios與Android系統的HDMI插槽,且旗艦車型更是將NAVI導航、360度環景影像含行車紀錄器功能、NISSAN獨家TOBE防盜功能,列為標準配備;另外,貼心的NISSAN為了讓使用者不因手機螢幕過亮或過暗而導致乘車的不適,在使用HDMI裝置的同時,如果使用者的智慧手機也下載「減光APP」程式的話,系統不僅會自動判斷,同時也能大幅減少手機的耗電與視線的干擾。

 

 
在HDMI端子的結合下,讓人可以用更輕鬆的方式來享受智慧手機裡的一切

 
當插入HDMI端子的同時,「減光APP」程式也會自動開啟,除了為使用者降低耗電之外,也能減少螢幕光源的干擾

 
除了娛樂功能之外,也支援倒車影像以及360度環艙顯影

在以靜態方式好好剖析完大改款的X-Trail之後,緊接著說什麼也得好好地來體驗一下;至於,整合眾多豐富駕馭科技的X-Trail又將會在蜿蜒崎嶇的花東公路上展現出怎樣過人的表現,還請讀者們繼續期待接下來的動態試駕報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8
發表於 2015-4-28 06:27:08 |只看該作者
進擊的全方位高手,NISSAN新X-Trail前進台灣東海岸試駕!(下)

 
在延續上一篇以靜態方式慢慢剖析全新大改款的X-Trail之後,接下來自然便是這回試駕活動的主要重點,主辦單位為了讓我們能以更為深入的方式好好體驗X-Trail有別於過往,甚至是超越同級對手的表現,在試駕的路線規畫上可是安排了由新店展間出發,終點設置在花蓮理想大地超過200公里的試駕路徑,當然也多虧如此地安排,才得以讓我們一嚐這位睽違國內市場已久的重量級新寵兒X-Trail的〝超玩美〞表現。

 
值得一提的是,既然是大改款,那便不能僅有外觀和內裝上的改變,這回所試駕擁有4WD驅動系統的2.5L動力的X-Trail,所搭載的引擎不僅採用全新的「QR25DE」排氣量2.5L的直列四缸引擎,在雙VCT連續可變氣門正時的搭配下,可有著168hp/6000rpm的最大馬力輸出,23.8kgm的峰值扭力也可在4000rpm時展現出來;另外,透過XCVT無段變速箱的輔助下,也造就出排氣量2.5L的X-Trail有著12.1km/l的平均油耗實力。

 

 

隨著離開展間正式地上路之後,緊接著在國道五號高速路段上便隨即體驗出X-Trail那與重不同的駕馭回饋表現,就外觀而言,X-Trail確實是一輛不折不扣的休旅車型,不過卻不得不令人讚嘆他底子有著宛如一般家庭房車的行駛氛圍,在高速狀態下所予人的平穩舒緩,不僅不會因切換車道便產生不安的晃動感,那股踏實的行路性,除了讓駕駛能安穩地沉浸在駕駛過程外,同時也不會讓同車的乘客感到任何的不適;然而,如果硬要從中挑剔的話,或許這是他的優點同時也會是他的缺點,那就是實際開上路不大會讓人有強烈的速度感。

 

此外,X-Trail之所以能讓駕駛與同車乘客能有著如此紓緩的乘坐表現,一方面除了隔音工程有著成功的進步,即便因天生休旅的外型,當車速來到110km/h時不免會有些微的風切聲,不過老實說仍是在可讓人接受的程度以內,而在導入集團全新開發的「3D超體感紓壓皮椅」之後,不僅大幅降低駕駛與乘客坐姿時的脊椎壓力,在座以前端軟度增加後,也有效地降低長途旅程所帶來的壓力型成。

 

既然試乘的車款擁有4WD傳動的裝置,自然也不容在體驗過一般路段之餘,來點不一樣的輕度越野體驗,搭載在頂規X-Trail深上的4WD系統操作上也相當平易近人,透過中控台後方的旋鈕不僅能輕易切換2WD、AUTO、LOCK三種傳動模式,系統也會依照感應偵測器自行將前後輪以100:0、70:30、60:40與50:50表現出不同的扭力分配,且如果當旋鈕擺在LOCK鍵上,藉由LSD防滑差速器與HAS上坡起步輔助的功能,還能讓人輕易地體驗的另類的越野駕馭樂趣。

 

 

 

如果說新X-Trail 2.5L在動態表現與房車差不多,應該沒有多少人相信,但它的實際表現確實令人眼睛為之一亮,雖然馬力輸出並不漂亮,表現出來的加速卻是高出原本設定,飽滿充裕的功率輸出一度令人以為有著190-200hp的實力,因此可千萬別被帳面數據所矇騙,所以在國道三號出了雪山隧道後,便以120-130km/h左右高速巡航:同時拜紮實的底盤設計所賜,於高速行駛下車體完全不漂浮,穩定性夠且路感明顯,另外輪胎滾動噪音抑制相當有一套,嚴格來說算是安靜。不過高轉速域運轉時卻引擎精緻度略嫌薄弱,所幸並不影響整體性能表現。

 

隨後再轉進速花公路後,碰到崎嶇路面時彈跳被抑制,尤其坑洞處理頗為高明,轉向精確在過彎時婉如進入無人之境,原以為高速過彎車身側傾嚴重,實際上卻未發生這種現象,反而是貼著路面一口氣完成動作。碰到部分起伏路段,再加速力道充裕,可惜少了方向盤換檔撥片少了升降檔的便利性和樂趣,這也讓習慣撥片的我花了些時間適應,不過X-Trail本來就是D檔到底講求舒適為訴求,操駕僅是附加價值,因此若與其他對手相比,整體動態表現已有歐洲車的路感和穩定性,不像日系對手那般輕浮。

 

 

來勢洶洶的X-Trail為了讓同車的一行人能盡情地享受旅途中所帶來的歡樂,在主/被動安全層面也可以說是下了不少十足的功夫,全車系方面不僅搭載HSA上坡起步輔助、TPMS胎壓偵測、AEB主動引擎剎車、ATC主動循跡過彎、VDC車身穩定動態系統、ARC主動車身彈跳控制,同時這回試駕的頂規2.5L 4WD車型,更將HDC下坡穩煞系統、AVM+MOD環景影像顯示、BSW盲點偵測、LDW車道偏移警示,以及六氣囊等列為標準配備。

 

 

 

 

 

 

隨著國內休旅市場已演變成百家爭鳴互不相讓的局面,這回NISSAN不僅再次為國內期盼已久的消費者端出上等的X-Trail好料來予以應戰,在無懼MITSUBISHI Outlander、HONDA CR-V、LUXGEN U6、TOYOTA Rav4、FORD Kuga、MAZDA CX-5、HYUNDAI ix35等對手已強勢佔據國內SUV版圖之下的X-Trail,最終又將會以何種誘人的價格來拉攏台灣消費者的目光與荷包,相信所有的答案都會在5月6日發表當天一一揭曉。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4 06:47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