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9-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5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8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保安宮保生文化祭 「放火獅」場面壯觀
農曆3月15日是保生大帝的誕辰,台北保安宮每年都會舉辦一連串熱鬧的祭典,5月2日晚上登場的「放火獅」,是目前全台碩果僅存的習俗活動,也是祭典中最受矚目的重頭戲。現場1隻9尺高的竹獅,基座設置上萬支蜂炮,點燃後同時射向天空,精采程度媲美鹽水蜂砲,搭配火樹銀花煙火瀑布,場面壯觀。
幾座大鼓一字排開,全台鼓藝團輪番上陣,台北保安宮舉辦保生文化祭,用鏗鏘有力的鼓聲,揭開陣頭表演序幕。
小朋友換上傳統服飾,一邊打鼓一邊變化陣勢,還有優雅的舞者,表演五顏六色的彩帶舞。
祭典少不了舞龍舞獅炒熱氣氛,2015年特別找來國小學生扮演,一黃一紫的祥獅個頭雖小,但活靈活現的模樣,一點也不輸給專業。
台北保安宮董事長廖武智:「2015年表演的特色,主要就是請到學校的社團為主,來帶動台灣的本土文化,讓年輕人也可以接觸到,很好的民俗藝陣。」
農曆3月15日是保生大帝誕辰,保安宮最受矚目的重頭戲,就是「放火獅」。9尺高的竹編火獅,基座設置上萬支蜂炮,工作人員一聲令下,蜂炮瞬間點燃。
蜂炮傾巢而出,射向空中,整個夜空被照得五光十色,加上震耳欲聾的炮聲,場面壯觀、氣勢十足,讓民眾看得目不轉睛,連外國遊客都忍不住驚呼連連。
遊客:「很神奇(為什麼),因為很漂亮。」
民眾:「連續來5年了。」
民眾:「很熱鬧,然後也覺得很開心。」
火樹銀花,繞著火獅周邊順流而下,最後火獅也一起燃燒,象徵消災解厄。「放火獅」這項習俗,最早從中國福建傳來,一度已經失傳,但在保安宮的保存下,才讓這難得一見的珍貴畫面,重現台灣。
來源:民視新聞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