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07-5-12
- 最後登錄
- 2025-9-11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50251
- 閱讀權限
- 250
- 文章
- 368081
- 相冊
- 1
- 日誌
- 8
    
狀態︰
離線
|
找回人情味 社區發起銀髮共餐
找回從前的人情味!高齡化時代來臨,台中、彰化、南投有社區發起共餐等照顧銀髮族計畫,善用在地資源,寫下一篇篇「自己社區自己挺」的溫暖故事。
福田社區倚八卦山脈在彰化市最東邊,居民大都務農,現有四成是老年人口。里長張慶富發起「時間銀行」模式,居民參與社區打掃、交通維護、導覽、表演等,能獲得兌換券,可到社區福利社購買日用品。
社區以企業方式經營,人力和經費不虞匱乏,志工每天輪班為當地老人家煮午餐,每天中午有專車接送在地阿公阿嬤到社區共餐。社區總幹事簡銘說,志工協助社區賺進收入,盈餘回饋在地弱勢,促成善的循環。
美麗山城埔里鎮,也有很美的「人文風景」。廣成社區是客家庄,人口老化、獨居老人多,社區協會發動「客家伙房」計畫,讓長輩共餐,重現傳統客家「共用一口灶」文化。
「足甘心!」86歲婦人賴金蓮說,丈夫過世多年,兒媳住台中,她獨自在老家,社區有供餐,至少不會餓肚子;88歲阿嬤黃玉葉也說,鄉下買菜不便,常吃醬菜、醃製品配飯打發一餐,現在有伴一起吃飯真好。
南投縣魚池鄉東光社區也推動老人課程兼供餐計畫,哪個「同學」沒來上課,彼此會相互關心,人心緊密相繫。
彰化縣埔鹽鄉大有社區的「築巢書院」提供長輩周一至周五免費午餐,像家人般每天中午一起吃飯,不時閒話家常。有民眾會將家中收成的蔬菜送至書院幫長輩加菜,每天20多名長輩用餐,簡單的4道家常菜,因為多了人情味,更顯甘美。
在台中市東勢區慶東里有個熱鬧的「幸福食堂」,3年前由里民劉桂心、劉月美發起,號召居民出錢出力,平均每周3天免費供餐給社區老人和弱勢民眾。
里長羅東全表示,慶東里是傳統山城客庄,年輕人出外工作,長輩獨留家中,擔心他們無力自理午餐,居民協力提供老人家免費共食,除銀髮長輩,身障、低收等弱勢族群也是食堂的服務對象。還有義工自願帶健康操、量血壓,整個社區充滿濃濃人情味。
來源:聯合報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