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楊爾增]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1
發表於 2015-6-27 04:22:05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十回     王遜怒甚冠裂卒



  卻說成王李雄,使李驤率兵五萬,來攻寧州。

  刺史王遜已知,遣將軍姚岳領軍三萬拒戰。

  次日,二軍相遇,交戰不十合,成軍敗走。

  岳催軍追至瀘水而還。回見王遜,遜以岳不窮追李驤,乃大怒鞭岳,怒甚,冠裂而卒。

  遜在州十四年,威行殊俗,士民得安。於是朝廷已知其卒,詔以其子王堅為寧州刺史,代領其眾。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2
發表於 2015-6-27 04:22:40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一回     平先以眾擊陳安



  十月,趙王劉曜佔據隴城,遣將軍平先率勁騎十萬,前來隴右討陳安。趙軍至隴右,陳安引兵迎。其時,安身騎高頭駿馬,左手提七尺鋼刀,右手執丈八蛇矛出陣。平先亦身騎黃驃馬,手持點鋼長槍,出與陳安搏戰。三合,勝負未分。次日,二人又戰,當平先與陳安一來一往,無有勝敗,三番四復,沒有輸贏,看看戰了五十合,陳安以丈八矛用力刺著平先左脅,被平先用手一接,奪住一扯,把陳安扯落下馬,平先見安落馬,便執其矛來刺,安棄馬步走,走至澗曲,被平先拍馬追著斬之。
  殺散餘兵,方令鳴金收軍,回長安去訖。
  其時趙王曜不撫士眾,專與嬖臣飲博,而陳安在隴右,愛惜士卒,法令嚴明,今戰死,故隴上作歌痛之曰:隴上將士有陳安,軀幹雖小腹中寬;愛養士卒同心肝,躡驄交馬鐵鍛鞍。七尺鋼刀奮如湍,丈八蛇矛左右盤;十蕩十決無敢前,戰始三合失蛇矛。棄我躡驄竄岩幽,為我外征而懸頭;西流之水東流河,一去不還爭奈何?
  平先既斬陳安,回見趙王曜,以隴上之人作歌言奏知,曜聞之而哀傷,因命樂府歌之。安既死,羌氐之眾皆歸降於晉,晉明帝以赤亭羌酋姚弋仲為平西將軍,封平襄公,使其領之。
  八月,明帝畏王敦之逼,以郗鑒領兵為外援,使鎮合肥。
  王敦忌之,乃使人上表,表鑒為尚書令。明帝不得已而從之,詔鑒還台。郗鑒既還,過姑孰,人見王敦,敦待之,飲罷,與論西朝人土。敦曰:「樂彥輔短才耳,考其實,豈勝蒲武秋耶!」鑒曰:「彥輔道韻平淡,愍懷之廢,柔而能正;武秋失節之士,安能擬之?」敦曰:「當時危機交迫。」鑒曰:「丈夫當死生以之。」敦惡其言,遂入內不復出見,鑒亦辭而歸。歸時,敦手下將士登勸敦殺鑒,敦不從曰:「若殺鑒,則失朝士心。」鑒始得還台。次日入朝,遂與明帝道王敦謀逆,欲宜圖先之,帝默然。
  卻說後趙王勒遣石虎率騎步四萬擊青州,郡縣多降,遂進兵圍廣固。廣固糧盡,曹嶷出降,被虎殺之,得其眾三萬。虎欲盡殺其眾,刺史劉征曰:「今留征,使牧民也,無民焉牧,征將歸耳!」於是虎乃留男女七百口配征,使鎮廣固。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3
發表於 2015-6-27 04:23:07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二回     趙擊涼州張茂降



  卻說趙王曜自隴西得勝,乃以其眾西攻涼州,戎卒二十八萬,號為五十萬,是日啟行。
  涼州士卒大震,參軍馬岌勸張茂親出陣戰,長史紀緯請斬岌出降。岌請茂曰:「紀公糟粕書生,不思大計;明公父子,欲為朝廷誅曜有年矣!今曜自至,遠近觀公此舉,當立信勇之體,以副秦隴之望;力雖不敵,勢不可以不出!」茂曰:「善!」乃率眾出屯石頭,乃問計於參軍陳珍,陳珍曰:「曜兵雖多,乃氐羌烏合之眾,恩信未結,且有山東之危,安能曠日持久與我爭河西耶?若二旬不退,珍請敝卒數千,為明公擒之。」
  茂沉吟時,曜眾至河西,諸將爭欲濟河。曜曰:「吾軍疲困,其實難用,今但按甲勿動,以威聲振之,若出中旬,茂表不至者,吾為負卿矣!」至是,茂果疑寡不敵眾,密使人上表稱藩於曜,曜大悅,遣使拜茂為太師,封涼王,加九錫。茂使人貢財物勞軍,曜始振旅還軍。
  卻說楊難敵聞陳安死,大懼趙王曜來攻,乃自請降於成王李雄。李雄未允,難敵以金百斤,賂將軍李稚,李稚與成王,說之,雄方受其降,遣其還武都。難敵既還,聞曜王之兵已退,遂差兵據險,不服於成。李稚自悔失計,亟請成王率兵討之,於是成王遣李稚同兄李舍攻難敵。稚、舍率兵長軀至下辨,難敵聞知討,遣部將引兵一萬,斷舍、稚歸路,自將兵分三陣出迎。舍、稚深入難繼,被楊難敵三面攻之,大敗而還。又被難敵先使部將斷住歸路,不能出進,被難敵四下夾攻,舍、稚皆被難敵所殺,其眾悉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4
發表於 2015-6-27 04:23:35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三回     曜封世子永安王



  卻說趙王曜世子劉胤,年十歲,長七尺五寸。既長,多力善射,驍捷如風。靳准之亂,胤逃於黑匿鬱鞠部。陳安既敗,乃自言於鬱鞠,鬱鞠禮而使人送還於曜。曜悲喜,謂群臣曰:「義孫故世子也,材器過人,且多歷艱難,吾欲法周文王、漢光武,以固社稷而安兆民何如?」左光祿大夫卜泰進曰:「文王定嗣於未立之先則可,光武以母失恩以廢其子,豈足為法?
  向以東海為嗣,未必不如明帝也!胤文武材力,誠高絕於世;然太子孝友仁慈,亦足為承平賢主。況東宮神明所係,豈可輕動?臣等有死而已,不敢奉詔!「曜默然。胤進曰:」父之於子,當愛之如一,今黜熙而立臣,臣何敢自安?苟以臣頗堪驅策,豈不能輔熙以承聖業乎?臣請效死於此!不敢聞命。「曜亦以熙王後所生,後已卒,不忍廢也。卜泰,即胤之舅也,曜喜其公忠,以泰為光祿大夫,領太子太傅。而封胤為永安王,都督二宮禁衛,錄尚書事,命熙盡家人之禮而見胤。
  卻說涼王張茂築大城姑臧,興役修靈鈞台以備寇。別駕吳紹諫曰:「明公所以築城修台者,蓋征既往之患耳!愚以為恩苟未洽於人心,雖處層台,亦無所益,適足以疑群下之志,示怯弱之形。」張茂曰:「亡兄一旦失身於物,豈無忠臣義土欲盡節者哉!顧禍生不意,雖有智勇,無所恃耳!王公設險,勇夫重閉,古之道也。」言訖,大興工役,卒為成之。
  十一月,王敦欲謀反,先強宗族:故徙其兄王含都督江西諸軍事,以王舒為荊州刺史,以王彬為江州刺史,各執重兵。
  甲申二年正月,王敦欲反,忌周氏宗族強盛。周氏一門五候,況周嵩以兄周顗被敦所殺,心常憤恨,敦甚惡之。會道士周脫以妖術惑眾,敦誣周嵩、周札、周筵等與脫同謀不軌,收而殺之。於是從事周嵩、周筵皆遇害。惟札在會稽,敦又使沈充領兵一萬,去襲會稽。札聞知,領兵出城交戰,札軍少大敗,死戰於陣,因此充等收兵還鎮,遂起霸鼎之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5
發表於 2015-6-27 04:24:22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四回     成立兄子為太子



  卻說成王雄後任氏無子,有妾子十餘人,雄不立為嗣,乃立兄李特子班為太子,使任後母之。群臣固諫不可,請立諸子。

  雄曰:「吾兄先帝之嫡統,有奇才大功,事垂克而早亡,朕常悼之,且班仁孝好學,必能負荷先烈。」

  當太傅李驤諫曰:「先王立嗣必子者,所以明定分而防篡奪也,宋宣公故事亦足以觀矣!」雄不聽,驤退而流涕曰:「亂自此始矣!」李班為人謙恭下士,動遵禮法,雄每有大議,輒令預之。

  時五月,趙涼王張茂疾篤,執其子張駿手而泣曰:「吾家世以孝友恭順著稱,晉室雖微,汝奉承之,不可失也。」且下令曰:「吾官非王命,苟以集事,死之日當以白衣人棺,勿以朝服殮也。」言訖而卒。茂既死,趙王曜遣使立其子駿為涼州牧,封為涼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6
發表於 2015-6-27 04:25:19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五回     王敦舉兵謀逆叛



  六月,王敦謀反,以沈充、錢鳳為謀士,鄭岳、周撫為左右先鋒,統兵二十萬,準備待行。王敦偶發疾,傳令屯駐三軍。

  時王敦無子,養兄王含之子王應為嗣,敦疾甚,乃與錢鳳商議,矯詔拜王應為武衛將軍,以代敦權領三軍,以兄王含為驃騎大將軍,令其督戰。

  當錢鳳謂敦曰:「今丞相疾甚,設有不諱,便當以大事付應耶!」

  敦曰:「非常之事,非常人所能為,且應年少,豈堪大事?我死之後,吾有三計,君等宜行之。莫若釋兵散眾,歸身朝廷,保全門戶,此第一上計也;退還武昌,收兵自守,貢獻不廢,此第二中計也;及吾尚存,悉眾而下,萬一僥倖,此第三下計也。」

  鳳欲作亂,乃謂其黨曰:「今丞相下計,乃上策也!汝等各宜盡忠,休懷二心。」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7
發表於 2015-6-27 04:25:54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六回     明帝私視王敦營



  明帝在營,密聞近侍報:「王敦復作亂,兵至湘陰。」帝不與百官計議,自密乘巴滇駿馬,微行至湘陰,探察王敦營寨。
  正觀之際,敦營中有軍士出,見帝單騎窺伺營寨,而軍士見帝顏貌頗不俗,疑非常人,即入報王敦。時敦病,正晝寢,夢紅日環其營寨,王敦驚起曰:「此必黃須鮮卑取來也!」帝母荀氏,乃燕氏人,帝狀類外氏,須黃,故敦謂黃鬚鮮卑奴也。
  正欲使人訪察捉之,忽軍士入報,適間有一人,黃鬚單騎,在營外窺探,至今未去也。王敦曰:「正是鮮卑奴也!」急喚傅玩至,說與帝狀,令其出領五騎,各帶利刃,追著殺之,取得首級來,封千戶侯與你。
  五人得令即出,各騎駿馬,帶長槍利刃,領五騎來追明帝。
  明帝見營內紛紜,想有人追,乃急馳去。時馬有遺糞在地,帝恐追人察冷熱,追著不便,取水輒灌之為冷而走,見逆旅賣食老嫗在門首立,以趕馬七寶鞭與嫗曰:「吾將此寶物送與婆婆,倘後有騎馬來追者,可以此鞭示之,道吾去遠也。」老嫗接鞭在手,明帝忙拍馬去。俄而,傅玩五騎追至,問老嫗曰:「適有一黃鬚後生,並無跟隨之人,騎一大馬,在此過麼?」老嫗以七寶鞭示之曰:「去得好遠,失落此鞭在地,被我拾得。」
  傅玩等認之,乃帝之七寶鞭也,因此傅玩在此稽留遂久,心猶未信,因見馬糞在地,以手試之,糞已冷矣,遂信老嫗之言,去遠而止不追,勒馬而歸。明帝僅得免其大難,自回轉營去訖。
  傅玩引五騎回營,報說明帝去遠,追之不及。王敦聞知,病反加增。時沈充、錢鳳定謀,以宿衛尚多,使人上表,奏令三番休二時。明帝已回宮,以溫嶠為中書令,議討王敦。王敦使人探知,心甚惡之,恐其為明帝謀己,乃使人請溫嶠為左司馬,嶠不敢辭,乃朝拜明帝辭別,帝欲阻之,嶠曰:「陛下休留臣,臣自能復返,就觀動靜耳。」
  嶠即行事敦,敦悅之。嶠偽為勤敬,乃綜其府事,時為密謀,以附其欲,結錢鳳,為之聲譽。每曰:「錢世儀精神滿腹,嶠素有藻鑒之名。」鳳甚悅,深欲結好。會丹陽尹缺,嶠言於敦曰:「京尹咽喉之地,公宜自眩」敦然之,問誰可者?溫薦錢鳳可,錢風薦溫嶠可。溫嶠偽辭,敦不聽,遂使人表用嶠,使覘伺朝廷消息。
  時王敦行事,不待朝廷應允,表人即除,朝廷亦不敢逆敦,遂使溫嶠為京尹。嶠恐既去而鳳後間之,乃因王敦作宴飲嶠餞別。酒至鳳,鳳未即飲,嶠佯醉,以手版擊鳳幘墜地,作色曰:「錢鳳何人?溫太真行酒,乃敢不飲?」鳳意不樂,敦以嶠為醉而釋之。嶠將別,拜敦,佯為涕泗橫流,出園後復入者再三,似不忍離去之狀而行。後鳳果謂敦曰:「溫嶠與朝廷甚密,而與庾亮深交,今此去未可信也!」敦曰:「太真昨醉,小加聲色,卿何得便爾相讒耶?」言罷不聽。
  溫嶠既得脫身至建康,盡以逆謀告知明帝,與庾亮畫策討之。
  王敦聞知嶠泄己之謀,大怒曰:「吾乃為小物所欺!」因遣人與弟王導書曰:太真別來幾日,作如是事,當募人擒殺之,以拔其舌,方息吾丹田一點火耳!
  導以是書見明帝,帝乃加導為大都督,領揚州刺史。又使溫嶠與將軍卞敦、應援、郗鑒,分督諸軍討敦。鑒奏請曰:「臣等出討,望陛下詔臨淮太守蘇峻、兗州刺史劉遐等率軍入衛京廷。」帝然之,詔峻、遐率兵入城,明帝自領禁兵,屯於中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8
發表於 2015-6-27 14:24:50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七回     王導計氣王敦死



  其時朝野將士皆憚王敦,不肯向前去戰,各自相推。當時王導密謂帝曰:「今敦在,將士畏憚,不敢向前。今聞敦病甚,其性極急,陛下可作詔書,使人送去見敦,暴敦罪惡,彼心受氣,不死將次九分!臣歸家,率子弟,稱敦見詔氣死,代其發哀掛孝,然後下詔,只討錢鳳、王含,休書王敦,則將士認王敦已死,必然奮志向前,可討王敦,彼之將士,亦自散矣。」
  帝大喜,用其計,即使人持詔去,暴王敦之罪。敦得書,果怄氣病增,臥牀不起,使人催王含進兵。王導歸家數日,率子弟掛孝發哀,稱說王敦死了。兵以為王敦已死,咸有奮志,於是尚書省謄詔,遣人送敦府下曰:敦輒立元息,以自承代,不由王命,頑凶相弊,志窺神器,天不長奸。敦已隕斃,鳳復煽運,今遣司徒導等討之,諸為敦所授用者,一無所問。敦之將士,從敦兩年,違離家室,朕甚憫之。其單丁遣還,終身不調;餘皆與假三年,休訖還台。當與宿衛,同例三番。
  使人持詔下敦府,敦見詔大怒,而病癒篤,欲即起兵,使郭璞筮之,璞曰:「無成!」敦疑璞助溫嶠,欲殺之,恐人議論。敦問曰:「吾壽幾何?」璞曰:「明公起事,禍必不久!
  若在武昌,壽不可測!「敦大怒曰:」卿壽幾何「?璞曰:」命盡今日日中。「敦怒甚,收璞殺之。乃即召兄王含及錢鳳人告曰:」吾疾篤,難以御眾,汝等可與鄧岳及周撫率眾五萬,先向京師,吾隨後接應。「鳳問曰:」事克之日,天子雲何?「
  敦曰:「尚未南郊,何稱天子?便盡卿兵勢,但可保護東海王、裴妃而已。」
  七月,王含水陸五萬,奄至江寧南岸,人情恟懼。溫嶠恐其兵過,放火燒了朱雀橋,以挫其鋒。
  明帝欲盡將兵擊含,聞朱雀橋已焚,大怒於嶠。嶠曰:「今宿衛寡弱,後兵未至,若賊豕突,社稷且恐不保,何愛一橋乎?」明帝方息怒,命嶠等同屯橋岸矣。
  司徒王導遣使遺書王含曰:近承大將軍已不諱,兄此舉謂可如昔年之事乎?昔年佞臣亂朝,人懷不忿,如導之徒,心思外濟;今則不然,大將軍未屯於湖,漸失人心,臨終之日,委重安期,諸有耳者,皆知將為禪代,非人臣之事也。先帝中興,遺愛在民,聖主聰明,德洽朝野,兄乃欲妄萌逆行,凡在人臣,誰不慎難?導門戶大小,世受國厚恩,今日之事,明目張膽,為六軍之首,寧為忠臣而死,不為無賴而生也!
  含見書,怒而不答。明帝集諸將商議,諸將曰:「王含、錢鳳,眾力百倍,苑城小而不固,趁軍勢未成,大駕自出拒戰。」郗鑒曰:「群逆縱逸,勢不可當,可以謀屈,難以力競。且含等號令不一,抄盜相尋,曠延日久,必起義士之心。今決勝負於一朝,萬一蹉跎,雖有申胥之徒,何補既往哉!」明帝從之。明帝乃率諸軍出屯,而帝當夜募壯士,使將軍段秀等率千餘人渡水,掩其無備。
  秀等領計,率一千二百人夜渡河,平旦與含軍相遇於越城。
  兩下交鋒,未戰十合,王含敗逃,被秀大破之而還。段秀,乃匹磾弟也。
  王含既敗,領殘兵退屯於別所。王敦聞知大怒曰:「我兄老婢耳,門戶衰,世事去矣,我當力行!」因作勢而起,困乏復臥。乃謂兄子王應曰:「我死汝便即位,先立朝廷百官,然後塋葬。」應拜受其言。至夜,王敦憤惋而死。諸葛瑤謂王應曰:「今丞相歸天,不可發喪,若三軍聞知,則在外將士,不肯盡心出戰。不如秘之,將鋪席裹屍,埋於廳中,只管飲酒調將,去攻建康;待取得京師,然後發喪。」應曰:「其計甚妙。」於是使近侍將王敦屍以席蠟涂其外,埋於廳中。每日與諸葛瑤飲酒淫樂,不理軍事。
  明帝雖勝一陣,心中猶疑寡眾不敵,乃使人說沈充降,許以司空。
   沈不奉詔,遂起兵與王含合兵,來攻建康。當司馬顧揚說充曰:「舉大事而天子已扼其咽喉,鋒挫氣沮,持久必敗;若決破錢塘,因湖水以灌京邑,縱舟師以攻之,此上策也!藉初至之銳,並東西軍之力,十道俱進,眾寡過倍,理必摧陷,此中策也。轉禍為福,召錢鳳人議事,因斬之以降,此下策也。」
  沈充不能用。
  劉遐、蘇峻得詔,率精兵二萬人至。次日沈充戰,兩下交鋒,充、鳳大敗,被遐、峻大破之。
  時,潯陽太守周光,率千餘人赴敦營求見王敦,王應辭以疾重,不能出見。光料得敦已死,乃退謂兄周撫曰:「王公已死,兄何為與錢鳳作賊耶?」眾愕然,撫方以實告光。光遂出,佯以為發兵助鳳,因而入斬錢鳳,付撫詣闕,自請其罪。沈充為故將吳儒所殺,傳首建康。王含見事不成,與王應燒營夜遁。
  次日,明帝聞沈充、錢鳳之死,王含燒營而逃,方始收軍回宮。
  卻說王含欲奔荊州,其子王應曰:「不如投江州叔父彬處。」含曰:「大將軍素與江州不睦,何如欲歸之?」應曰:「此乃所以宜歸也!江州當人強盛時,能立同異,此非常人所能及;今觀困厄,必有愍側之心,荊州叔父舒守文,豈能意外行事乎?」含不從,遂與應奔荊州。
  荊州刺史王舒遣軍迎之。懼朝廷見罪,乃以酒款待王含父子,二人飲得大醉,王舒使人執縛,沉其父子於江死之,遣使奉表入朝。
  卻說江州刺史王彬,聞應大敗,當來奔己,密具舟待,不至,深以為恨而退。
  於是敦黨悉平,有司奏明帝,使人發敦屍,焚其衣冠,跽而斬之,與充、風之首,同懸於南郊,百姓觀者,莫不稱慶。
  郗鑒曰:「前朝誅楊駿等,皆先極官刑,後聽私殯;臣以為王誅加於上,私義行於下,宜聽敦家收葬。」明帝許之,敦家人收敦屍首,乃葬之。
  王導等皆以討敦功,受帝封賞。有司奏王彬等當誅,明帝下詔曰:司徒導以大義滅親,猶當百世稱之,況彬等皆其親近乎,悉無所問!
  帝詔敦綱紀除名,參佐禁錮,溫嶠上疏曰:敦剛愎不仁,忍行殺戮,處其朝者,恒懼危亡。原其私心,豈遑安處,其贊導凶悖,自當正以典刑,如其枉陷奸黨,宜施之寬宥。
  明帝覽之,未及問,郗鑒曰:「先王立君臣之教,貴於仗節死義,王敦佐吏,雖多逼迫,然進不能正其逆叛,退不能脫身逃遁,准之前訓,宜加義貢。」明帝不從,乃聽嶠議而行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59
發表於 2015-6-27 14:25:18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八回     陶侃勸人惜分陰



  乙酉三年二月,明帝設朝,君臣禮畢,詔故譙王司馬丕、戴淵、周顗、甘卓、虞望、郭璞等,贈官有差,因王敦謀逆,丕等死於國難,故皆贈溢其官。
  時周札亦死國難,未蒙詔錄,因是周札故吏上表,為札訟冤。尚書卞壺議曰:「札開門迎寇,不當贈諡。」王導上議曰:「往之事敦,奸逆未彰,自臣等有識以上皆所未悟,與札無異,既識其奸,札便以身許國,尋取梟夷。臣謂宜與周、戴同例。」郗鑒曰:「周、戴死節,周札迎寇,事異賞均,何以勸懲?如司徒議則譙王、周、戴,皆應受責,何贈諡之有?今三臣既褒,則札宜貶明矣!」導曰:「札與譙王、周、戴,雖有異同,皆人臣之節也。」鑒曰:「敦之謀逆,履霜日久,若以往年之舉,義同桓、文,則先帝可為幽、厲耶?」諸臣雖各議不合,明帝卒用導議,詔札與周、戴同例有差。群臣請立太子司馬衍為皇太子,明帝大悅,從之。
  五月,詔以陶侃都督荊、襄、雍、梁四州諸軍事、荊州刺史,於是陶侃復領荊州,次日率眾去鎮。
  時荊州士女聞陶侃來鎮,各各歡悅,以香花迎接。侃至荊州,恭勤終日,斂膝危坐,軍府諸事,檢攝無遺,未嘗少停。
  常語人曰:「大禹聖人,乃惜寸陰;至於眾人,當惜分陰,豈可逸游荒醉?生無益於時,死無聞於後,是自棄也!」
  又嘗造船,其木屑竹頭,侃皆令人收拾而藏之,不許失落,人咸不解所以。後正會積雪初晴,廳階以前餘雪猶存,乃令人以木屑布地;及桓溫伐蜀,以侃所貯竹頭作釘釘船,其綜理微密,人皆不知也。
  初,侃參佐有博戲廢事者,侃命取其酒器、樗博之具,悉投之於江,將吏則加鞭撲,曰:「樗蒲者,牧豬奴戲耳,老莊浮華,非先王之法,言不益實用,君子當正其威儀,豈可蓬頭跣足,自謂宏達耶?」有奉饋者,必問其所由,若力作所致,雖微必喜,受賜叁倍;若非理得之,則切厲訶辱,還其所潰侃出遊見人持一把未熟稻,侃問何來?人曰:「行道所見,聊取之耳。」侃怒曰:「汝懶不佃,而賊人稻?」執而鞭之,是以勸百姓農作,家給人足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160
發表於 2015-6-27 14:25:55 |只看該作者
第一五九回     戴洋風角占神通



  卻說司徒王導有疾,經月不癒,長史李仁視導疾,因說曰:「近聞長城有一人,姓戴,名洋,字國流,年十二,遇疾死,五日而蘇,說死時天使其為凡藏吏,授符錄給吏,從幡麾將上蓬萊、崑崙、積石、大室、恒、廬、衡等山。既而遣歸,逢一父老謂之曰:」汝後當得道,為貴人所識。『及長,遂善』風角『。為人短陋而樸野,妙解占候卜數,無不應驗,天下人人敬之如神,司徒何不使人召來,問卜吉凶?「導曰:」既有此人,煩卿召來。「

  於是李仁去請戴洋來見王導,參拜畢,導問疾之因,洋對曰:「君侯本命在申金為土,使之王而為申,石頭空治;火光照天,要為金火相燦,水火相煎,以故受疾耳。若能遷喬,病即瘥耳!」導移居東府,病果瘥,重賞洋。

  卻說後趙王勒遣將軍石生率眾三萬,寇掠河南。青州刺史李矩、潁川太守郭默,引兵拒戰,數敗於生。矩、默乃使人持書降於趙,趙王曜使劉岳、呼延謨率兵五萬,圍石生於金鏞城。

  石生被困,遣人回襄國求救,後趙王勒又使石虎率二萬精騎,求救石生。值虎兵至金鏞,與劉岳交鋒,大戰五十餘合,劉岳大敗而退。呼延謨又出戰,不十合,被虎斬之。趙王曜聞呼延謨被殺,自率精兵二萬,前來救應,與虎交戰,未上三合,曜軍無故而潰,曜亦敗走,遂居長安。劉岳被石虎執而殺之,趙王曜因此忿怒成疾。郭默南奔建康,李矩亦率眾南歸,卒於魯陽。於是青、豫、徐、兗之地,咸皆入於後趙,以淮為境矣。

  卻說代王賀傉始執國政,以諸部多未服,乃築城於東木根山,徙居之。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13:0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