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楊爾增]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1
發表於 2015-6-29 13:07:03 |只看該作者
第二○○回     漢王殺其弟李廣



  漢自李壽於癸卯年卒,群臣立其太子李勢為漢王。其時,勢弟李廣,以勢無子,求為太弟,勢不許,當有解思明諫曰:「陛下兄弟不多,若復有所廢,將亦孤危。」固請許之,勢疑其與廣有謀,收斬之。襲廣於涪城,廣遂自殺。思明被收,歎曰:「國之不亡,以我數人在也,今其殆矣!」思明有智謀,敢諫諍,素得民心,及其死,士民無不哀之。
  卻說姚弋仲清儉正直,不治威儀,言無畏避,趙王石虎甚重之,以為冠軍大將軍。
  丙午二年正月,揚州刺史、都鄉侯何充卒。充有器局,臨朝正色,能以社稷為己任,所選用皆以功效,不思親舊。及卒,朝廷惜之,諡曰「文穆」。
  卻說燕王皝率眾二萬襲扶餘,扶餘國王玄以兵扼之,被皝用伏軍計邀戰,擄其王玄以歸,滅其國為郡。
  三月,後父褚裒表薦顧和、殷浩於朝廷,朝廷詔以和為尚書令,以浩為揚州刺史。和有母喪,固辭不起,親屬勸之起,和謂所親曰:「古人有釋縗絰從王事,以其才足翰時故也。如和者,正足以虧孝道,傷風俗耳。」浩亦固辭,會稽王昱遣人以書與浩曰:昱當厄運,危弊理盡;足下沉識淹長,足以經濟。若復深存挹退,苟遂本懷,恐天下之事,於此去矣。足下去就;則時之興廢也,家國不異,宜深思之!
  浩得是書,乃就職,領揚州刺史。
  史說前涼張軌,安定烏氏人也,漢趙王張耳十七世孫,晉惠帝永寧元年為涼州刺史,因據之;安帝拜為涼州牧、西平公。
  後軌生實,實生茂,茂生駿。駿是年四月卒,僚佐立其子重華為涼州牧、西平公,復自稱涼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2
發表於 2015-6-30 02:21:16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一回     涼州謝艾破趙兵



  卻說趙黃門嚴生惡朱軌,會久雨,因見趙王,譖軌不修道路,謗訕朝政。趙王虎囚之。苻洪諫曰:「陛下德政不修,天降大雨,七旬乃霽,霽方二日,雖有鬼兵百萬,未能去道路之涂潦,而況於人乎?願止作役,罷苑囿,出宮女,赦朱軌,以副民望。」

  虎雖不悅,亦不之罪。為之罷長安、洛陽作役,而竟誅軌。

  又立私議朝政之法,聽吏告其君,奴告其主。公卿以下,朝覲以目,不敢相過談話。

  是時虎欺涼州牧張駿卒,重華新立,乃遣將軍王擢、麻秋領兵三萬,出擊涼州。

  大兵起行至界,張重華已知,悉發境內兵,使裴恒為將御之,久而不戰。當司馬張耽上言曰:「國之存亡在兵,兵之勝敗在將,今議舉將多推宿舊,夫韓信之舉,非舊德也!蓋才之所堪,即任之以事;主簿謝艾,兼資文武,可用也。殿下若用,必克趙也。」

  於是重華召艾,問以方略,艾曰:「願請兵七千人,必破趙而後言。」重華拜艾為監軍將軍,給步騎五千與行。艾遂引兵出城。夜有二梟鳴於衙中,諸軍皆以為凶。艾曰:「六博得梟者勝,今有泉梟衙中,克敵之兆也。汝等何疑?」次日率眾,身先出與趙戰,未及十餘合,大破之。王擢退兵二百里。

  卻說麻秋以一軍攻陷金城,獲其縣令車濟,秋招其降,濟不從,伏劍而死。又遣人以書致宛城都尉守來降,李矩曰:「為人臣,功既不就,惟有死節耳!」先殺妻子而後自刎。麻秋歎曰:「義士也!」命人收而葬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3
發表於 2015-6-30 02:23:05 |只看該作者
第二○二回     李奕舉兵攻成都



  卻說漢王李勢,驕奢淫侈,不恤政事,罕接公卿,信任左右,讒說並進,刑罰苛濫,於是中外分心。

  太保李弈自從晉壽舉兵反,眾至十萬,圍繞成都。漢王勢自率禁兵登城助戰。

  李奕見勢自登城上,親自披掛至城下,數勢之罪,被勢執弓射之,中弈項而死。

  漢兵見弈被射死了,乃開城門出擊,大敗奕眾,還。

  自是西至犍為、梓潼,佈滿山谷十餘萬落,擄掠四野,不可禁制,大為民患。加以饑饉,四境蕭條。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4
發表於 2015-6-30 02:24:05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回     桓溫率師入伐蜀



  十一月,桓溫召諸將,商議伐漢,諸將佐皆以為不可。惟江夏相袁喬曰:「夫經略大事,固非常情所及耳;智者了於胸中,不必待眾言皆合也。今為天下患,胡蜀二寇而已。蜀雖堅固,比胡為弱,將欲除之,宜先其易者。李勢無道,人民不附,且恃險遠,不修武備,宜以精兵萬人,輕騎疾趨,比其覺之,我已出其險要,可一戰而擒也。蜀地富饒,戶口蕃庶,諸葛武侯用之抗衡中原,若得而有之,國之大利也。」

  溫曰:「論者以大軍既西,胡必覬覦?」

  喬曰:「此似是而非。胡聞我萬里遠征,必以為內有重兵,決不敢動;縱有侵犯,沿江諸軍,足以拒守,必無憂也。」

  溫大悅曰:「君謀乃吾志也!」戒嚴旦日,不待詔命,拜表即行,委長史范汪以留事。

  朝廷得表,聞溫伐漢,皆以蜀道險遠,眾少而深入,多以為憂。惟劉惔以為必克,眾問其故,惔曰:「以博知之,溫善博者也,不必得則不為,但恐得蜀之後,專制朝廷耳!」眾服其論。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5
發表於 2015-6-30 02:24:30 |只看該作者
第二○四回     漢王面縛輿櫬降



  丁未三年三月,晉兵前望夔關不遠,桓溫在馬上觀看,但見前面沿江旁山,一陣殺氣騰起。溫勒馬不進,言曰:「三軍不得前進,前面必有埋伏。」隨令三軍,倒退十里之外地勢空闊之處排開,以備交戰。使戰馬萬餘騎,前去細探,回報:「無軍。」桓溫不信,下馬登高望之,殺氣從地而起。溫又使人仔細探著,回報:「江邊止有亂石七八十塊堆著,並無軍馬。」
  桓溫深疑,尋土人問之。須臾尋到數人,溫問亂石作堆何故?
  土人告曰:「吾聞老者云:亂石乃諸葛丞相入蜀之時,特來此處運石,壘成陣勢於沙灘之上,常有氣從內起,此處地名魚腹浦也。」桓溫聽罷,上馬引數十騎,來看亂石,乃立在山坡上,向下觀看,四面八方,皆有門戶。其石皆八行,行相去二丈。
  時諸將皆不識也,不識者乃笑曰:「此惑人之術耳!有何異哉?」惟桓溫曰:「此乃『八陣圖』也,內按常山蛇勢,誰謂陸遜不困此也?」遂引從騎下山坡,直入石陣中觀看。看時,日且將墜,但見怪石嵯峨似劍,重疊如山,江濤洶湧,卻似戰鼓之聲。桓溫觀罷,贊歎不已,引兵直過。史官有詩贊八陣圖曰:孔明施妙用,佈陣向沙堤;已許桓溫識,先教陸遜迷。
  江聲喧鼓角,山景吐雲霓;廟貌今猶在,應須不用疑。
  卻說桓溫軍至袁衣縣,李勢聞知大驚,遣將軍咎堅率大兵,趨合水以拒之。諸將進計曰:「今晉兵大至,地理必疏,宜設伏兵於江南,待其過半擊之,則溫可擒矣。」咎堅曰:「桓溫能博,彼必料伏,安能破之?不如先引兵向犍為處以抗之,可保萬全。」乃引眾向犍為。
  溫兵先至彭模,桓溫聞漢以堅為將向犍為,集諸將商議。
  時諸將議欲分兩道兩軍並進,以分漢兵之勢。袁喬曰:「不可!今懸軍深入,當合勢齊力,以取一戰之捷。萬一偏敗,大事去矣!不如全軍而進,棄此釜甑,持三日糧,以示士卒無還之心,勝可必矣。」
  溫從之,依計而行。留後軍孫盛將羸兵二千守輜重,自率步卒二萬,直指成都。溫進,遇漢將李權,溫大罵:「無端匹夫,今領大兵百萬,猛將千員,已入巢穴,為何不降?猶敢抗拒!」權與溫將袁喬戰,喬佯敗而走。權追五里,炮聲起,伏兵齊出,權兵大敗,望山而走。桓溫催軍追殺,三戰三捷,漢兵走散。咎堅兵至犍為,方知為溫軍從異道至成都之十里陌者矣。咎堅急領軍還,堅眾自潰,不敢交鋒。漢王勢見溫軍至近,乃悉集眾將出戰,兩下皆至笮橋。二軍會戰,溫前鋒不利,矢石及至溫馬首,眾懼欲退,而鼓吏驚慌,誤鳴進鼓。袁喬拔劍親督率士卒力戰,十餘合,大破之。漢兵潰走,李勢勒馬走回城。桓溫乘勝驅兵至成都,縱火燒其城門。漢人惶懼,無復鬥志。李勢知不能拒,集文武輿櫬面縛詣溫軍門投降。溫遂引人入城,差人送漢王勢於建康面君,朝廷詔封李勢為歸義侯。
  溫既克蜀,急引漢司空譙獻之等以為參佐,舉賢旌善,蜀人悅之。溫留成都三十餘日,始振旅還江陵。蜀自李特至勢,凡四十六年,至是滅之。
  卻說晉後垂簾,論平蜀之功,欲以豫章郡封桓溫,左丞陶蕤言:「溫若復平河洛,將何以賞之?」於是乃加溫為征西大將軍、開府儀同三司,封臨賀郡公。
  溫既滅蜀,朝廷憚之。而溫自平蜀之後,雄姿豐氣,自謂其是宣帝、劉琨之儔,諸將將為王敦之比。溫心甚不平,而恨諸將。諸將設一計,使一老婦,偽作劉琨之妓女,入訪桓溫,一見溫潸然而泣。溫問:「汝乃何處婦人,敢來此處發悲?」
  老婦答曰:「妾乃劉司空琨之妾,昨見郡公遊街,甚似劉司空,因來訪見,果似無他。令人見鞍思馬,睹物傷情而致悲耳!」
  溫聞老婦說其貌似劉琨,心中大悅,即入內再整衣冠,又呼老婦問曰:「吾與劉司空何如?」老婦曰:「面甚似,恨薄;眼甚似,恨小:肉甚似,恨赤;形甚似,恨短;聲甚似,恨雌。」
  溫假悶,喝退老婦,於是內不解帶昏然而睡,不怡有數日。
  溫既滅勢,朝廷憚之,晉後亦憚其威,遂問群臣曰:「睹桓溫掌握兵權,恐有異志,何以制之?」當會稽王司馬昱曰:「今有揚州刺史殷浩,天姿英杰,智識高明,時人號為管、葛,天下聞名,朝野推服。陛下降詔,宣其入朝,使其都督內外諸軍,參綜朝權,足以抗溫。」後然之,於是使人擬詔,詔揚州刺史殷浩入朝,以浩為中軍將軍、假節鉞、都督中外諸軍事,總理六軍。昱引為心膂,參綜朝權,欲以抗溫。由是與桓常相疑貳,浩以王羲之為護軍將軍。羲之以為內外和協,然後國家可安,勸浩不宜與溫構隙,浩不從。
  卻說趙將麻秋既剋金城,率眾來攻袍罕,晉陽太守郎坦欲棄外城。武城太守張俊曰:「棄外城則動眾心,大事去矣!宜固守之。」於是旦夕守禦。秋率眾八萬,圍塹數重,雲梯地突,百道皆進,城中以死御之。秋眾死傷數萬,料不能克,退保大夏。
   郎坦使人求救於涼王張重華,重華使謝艾率步騎三千進臨河。艾自乘軺車,戴白乂,鳴鼓而行。秋望見怒曰:「艾年少書生,冠服如此,是輕我也!」即命黑矟龍驤三千人馳擊之。
  艾左右驚慌大擾。艾踞胡牀,指揮處分,使張瑁三千人皆從間道,截趙軍之後。趙人見艾端坐不動,以為有伏兵,懼不敢進。
  相持半日,張瑁兵出趙兵之後,趙軍忙退,艾乘勝進擊,大破之。
  麻秋堅守大夏,不敢輕出,即使人報知趙王虎。虎大怒,即遣將軍孫伏都率步騎三萬,會秋軍馬,長驅濟河。謝艾埋伏弓弩手二千於山谷左右,自將交戰詐敗,伏都與秋追至谷口,弩矢如雨,趙兵少退。艾身先率精騎殺出,乘退一擊,殺得趙兵十去其七,伏都引殘兵悉退本境去了。艾亦屯住別險以拒之。
  趙王虎聞知伏都兵敗,歎曰:「吾以偏師定九州,今以九州之力困敝之,建城有人焉,未可圖也。」有沙門吳進言於虎曰:「胡運當衰,晉當復興,大王宜益營建工役,勞苦晉人,以壓此氣,方保國昌。」虎從之,下詔使尚書張群發近郡男女九十六萬,車十萬,來運土築華林園及築長城於鄴北,廣長數十里,燃燭而作,暴風大作,死者數萬人。當御史趙攬切諫日:「今王初遷都於鄴,不施仁惠於百姓,而行暴虐於萬民,營建無益之園牆,大勞有限之民力,誠恐禍起蕭牆之內,徒作萬裡之城。」虎大怒曰:「牆朝成夕沒,吾無恨矣!汝何多言?」
  於是不聽。
  時揚州太守進黃鵠雛五隻,頸長一丈,其鳴聲十里外聞之。
  虎命泛之於玄武池,以為祥物。又命石宣祈謝於山川,因使其遊獵。乘大輅,羽葆華蓋,建天子旌旗,十有六軍,戎卒十八萬,自金明門出。虎自登雲霄樓觀望,笑曰:「季龍父子如是,若非天崩地陷,世人安能害我?從今高枕而臥,當復何愁?但抱子弄孫,自為樂耳!」
  石宣引戎卒十八萬,游過三州十五郡之地,供給以後資儲,無有孑遺。宣游過復還朝,虎又命秦公石韜亦如之,乘次輅,羽葆華蓋,建天子旌旗,領六軍,戎卒十八萬出遊。韜辭虎出,引眾游於秦、雍,宣怒其與己均敵,宦官趙生曰:「殿下要嗣大位,宜早除韜,不然,後患則繼至矣。」宣深然之。
  十一月,朝廷聞張重華屢破趙兵,遣侍御史俞歸去涼,封重華為西平公。歸領旨去涼,封公。重華欲稱涼王,未肯受詔。
  使所親私謂歸曰:「主公奕世為晉忠臣,今曾不如鮮卑,何也?」歸曰:「吾子失言,昔三代之王也,爵之貴者,莫如上公;及周之衰,吳、楚皆僭號為王,而諸侯不之非,皆以鑾夷畜之也。假使齊魯稱王,豈不四面攻之乎?漢高祖誅滅彭、韓等,皆權宜之計,非厚之也。主公以貴公忠賢,故爵之以上公,任之以方鎮,寵榮極矣!豈鮮卑夷狄所可比哉?且吾聞之,功有大小,賞有輕重;今貴公始繼世而為王,若率河右之眾東平胡羯,修護陵廟,迎天子返洛陽,將何以加之乎?」所親以歸言告重華,重華始受公封。
  是時,雍州楊初聞晉封涼西平公,亦遣使人人建康稱藩。
  朝中群臣,皆議以詔封初為雍州刺史、仇池公,楊初自此歸晉矣。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6
發表於 2015-6-30 02:24:54 |只看該作者
第二○五回     石宣謀父不遂誅



  戊申四年八月,趙王虎次子石韜有寵於虎,虎常欲立之,以太子宣居長,猶豫未決。宣知虎意欲立弟韜,乃謂左右賈柸、趙生曰:「今上欲立韜,汝能為我殺韜,吾當以韜國邑分封汝等。韜死,主上必臨喪,吾因行大事,蔑不濟矣。」
  柸、生諾出,各藏利刃,聞韜出遊龍華寺佛舍中,趙生隨入,將韜殺之而逃。親隨人各無寸兵,不敢追捕,即收殮其屍回朝。奏知趙王虎,虎大哭,哀痛氣絕,久之方蘇,欲自臨觀其喪。司空李農諫曰:「害秦公者,未知何人?」蠻輿未敢輕出,既而乃止。使人出訪其事,方知是太子石宣謀殺之,虎即出殿集文武,囚宣殺之,鄴北家屬,縱火焚訖。虎登中台觀之,取灰分置諸門交道中,殺其妻子九人。宣幼子方數歲,虎亦愛之,抱之而泣,意欲赦之。大臣李農等言不肯,取殺之,兒挽虎衣大叫,至於絕帶,虎因此得玻東宮衛土高力以萬餘人,走戍涼州。
  卻說燕王慕容皝庶兄慕容翰,性豪雄,多權略,猿臂工射,膂力過人,皝深忌之。先因廆崩世,皝嗣位,翰乃奔投段氏,後又奔宇文部。為思家鄉,與商人王車而逃。宇文歸聞知,使勁騎百餘,去追捉慕容翰。翰知後有追兵,即立而待,遙謂追者曰:「吾之弓矢,汝曹足知,莫來相逼,自取死也!若不信,汝可立於百步之外豎刀,看吾射中刀環者,汝便宜返;如不中,可前來電。」追兵乃立於百步之外,以刀豎起,翰便以左手挽弓,右手搭箭,連發三箭,皆中刀環。追兵驚異,皆散走回去。
  因是翰得逃命歸國,來見燕王皝。皝大喜,以為右衛將軍。因伐宇文部,為流矢所中,臥病數月後便瘥。因在家試騁馬演刀,被人密告燕王皝,稱翰在家演武,將欲為亂。皝雖藉翰勇略,然心終忌之,因是誣其謀逆,遂使人以鴆酒賜死。翰曰:「吾負罪出奔,既而復還,死已晚矣。然羯賊跨據中原,吾不自量,欲為國家蕩一區夏,此志不遂,抱此遺恨!」言訖,飲藥而卒。
  可憐志士遭害,抱恨而亡。是時國人見翰飲鴆而死,無不冤之。
  時燕王皝引兵出畋於西鄙山,至濟河,忽見二父老,身著朱衣,乘坐白馬,立於其前,舉手揮皝曰:「此非獵所,王宜還也!」言訖,奄忽不見。皝秘之在心,不與眾言,遂過濟河,連日大獲走獸。又見一白兔馳過,皝馳射之,忽然失腳翻身,跌落崖下。眾官救起,身帶重傷,方對文武訴說前見父老指揮之事。文武曰:「既如此,火速回朝。」言訖,即時換馬回宮,因此得病,十分沉重。喚太子入內囑之曰:「我聞人之將死,其言也善;鳥之將死,其鳴也哀。故以語汝:今中原未平,方資英杰以經世務。恪智勇兼濟,才堪重任,汝其委之。陽士秋志高行潔,忠於貞固,可托大事也。尚其切記我言!不可忽忘。
  汝善待之。「囑訖,徐徐氣絕而薨。百官舉哀發喪,立太子慕容雋為燕王。
  慕容雋,字宣英,皝之第二子。初,廆嘗言:「我積德累仁,子孫當有中原。」既而,皝生慕容雋,廆曰:「此兒骨相不凡,我家得之,必有興王者矣。」雋姿貌魁偉,博覽圖書,有文武乾略。及皝身死,眾臣立之,僭即燕王之位,諡父皝曰「文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7
發表於 2015-6-30 02:25:53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回     趙立世子為太子



  卻說趙王虎大集群臣於中殿,議立太子,太尉張舉曰:「燕公斌有武略,彭城公遵有文德,惟陛下所擇者也。」

  初,虎之拔上邽也,將軍張豺獲前趙王劉曜之女,有殊色,納於虎,虎娶之,生齊公世。

  桃豹乃說虎曰:「陛下再立太子,其母甚賤,故禍亂相尋。今宜擇其母貴子孝者而立之。」

  虎納其言,令公卿上疏請之。大司農曾真不肯署名,虎問其故,真頓首曰:「天下重器,不宜立少,故不署。」

  虎稱其忠,而不能用,遂立世為太子,以劉昭儀為皇后。

  十二月,晉後以蔡謨為司徒,謨上疏固辭,謂所親曰:「我若為司徒,將為後世所曬,義不敢拜也!」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8
發表於 2015-6-30 02:26:25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七回     弋仲司兵討梁犢



  己酉五年,趙王虎自稱皇帝。虎既即大位,遂大赦境內,故東宮高力等萬餘人謫戍梁州,行達雍城,不在赦例。高力督梁犢率眾作亂,攻打下辯城,掠民財。梁犢出戰,執斧,施一丈柯,攻戰若神,所向崩潰,無人敢拒。因長驅而東,北至長安,眾已十萬。樂平張苞領眾五萬拒之,一戰而敗,犢遂引眾殺入洛陽。趙王虎即遣李農率步騎十萬來討之,與犢交戰,未及數合,犢持長斧橫掃中陣,殺人如同摧枯拉朽,斬將似若切蔥,人迎人死,馬迎馬亡,殺得農兵十傷其七,大敗而逃。李農既敗逃回,虎驚大懼,即以其子燕王斌為大都督,統姚弋仲、苻洪、石閔等,率大兵二十萬去討之。
  時姚弋仲聞虎有命討犢,率本鎮兵八千餘人來至鄴,求見趙王虎,虎未出見,使宦官引內賜食。弋仲怒曰:「主上召我擊賊,當面授方略,我豈為食來耶?且主上不見我,我何以知其存亡?」虎忙力疾見之。弋仲問虎曰:「兒死愁耶,何為而病?兒幼時不擇善人教之,使至於為逆,既誅之,又何愁焉?
  且汝久病,而立幼兒,汝若不癒,天下大亂!當先憂此,勿憂賊也!彼等窮困思歸,相聚為盜,何能所制!老羌為汝一舉了之。「弋仲性鯁直,人無貴賤皆敬之。虎雖被其面抑,亦不之罪,反賜鎧、馬與之。弋仲曰:」汝看老羌,堪破賊否?「言訖,乃披鎧跨馬於殿中,因策馬南馳,不辭逕去。遂與斌、洪、閔等,領眾至滎陽。
  次日,弋仲手持鐵鞭,親出前鋒,與梁犢交戰,不二合,斬犢於馬下。殺入犢陣,斬以萬計,賊眾大潰,被苻洪大驅眾軍一掩,眾賊各亡散訖。於是梁州安寧,虎聞之,遣使命弋仲履劍上殿,入朝不趨,封平西郡公。以荷洪為雍州刺史,封略陽郡公。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09
發表於 2015-6-30 02:26:52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八回     圖澄葬石歸天竺



  卻說趙王虎傾心事佛及重佛圖澄,百姓因困,故多奉佛,相競出家,真偽混淆,多生過愆。時著作郎王度奏曰:「佛乃是外國之神,非中華所應奉祀,請除革禁。」季龍弗聽。當佛圖澄知石氏將滅,乃自啟塋墓於鄴西紫陌,因焚香靜坐,喚弟子法祚至而謂曰:「石氏當滅,吾及其未亂,先從化矣。吾死之後,可將我棺葬於我所建墓所。」言訖而卒。法祚舉哀弔孝,收澄入棺,殯葬於鄴西紫陌塋墓。於六十日滿變服,奏趙王季龍,季龍心甚煩惱。忽有沙門從雍州入,聞趙王奉佛好施,因而求見趙王石虎。石虎不悅,而謂曰:「朕自圖澄昇天之後,不勝悲愴,欲求再會,不得一見,正此思憶,你可暫退,改日設素請你。」沙門曰:「我從雍州來,見佛圖澄西入關去,何故言死?」趙王石虎大驚,即令僧人且退,使人去鄴西紫陌,掘開塋墓視之,惟有一石而無棺屍。使人以其事回奏趙王石虎,虎心甚惡之。虎曰:「石者,朕也,借石喻我,我將死矣!」
  果然疾重。
  四月,虎疾甚,以子彭城王石遵鎮關右,以燕王石斌為丞相,張豺為鎮衛大將軍,並受遺詔輔政。劉太后恐斌為相,不利於太子,矯詔免斌歸第。石遵在幽州聞詔命鎮關右,即歸鄴,欲入宮省疾。劉后詐敕命朝堂受拜遺詔遣之,遵涕泣而去。虎扶病出西關,龍騰中郎三百餘人,列拜於前曰:「聖體不安,宜令燕王入宿衛,典兵馬。」虎曰:「燕王不在內耶,可召來!」然虎不知劉后已廢丞相斌了,故命人去召,而左右皆劉后之用人,當左右對曰:「燕王病酒,不能入。」虎曰:「汝等速馳輦迎之,當付璽綬。」亦竟無行者。虎再四命人去召斌,左右只得行,先報於劉后。劉后命張豺矯虎詔,在內待斌入殺之。於是張豺從劉后之計,入內至昏,使左右人召斌來,豺矯稱虎詔,誣斌之罪,執而殺之。斌遇害,虎亦卒。張豺急扶太子石世即位,劉后臨朝稱制。
  時石遵已到河內,聞父石虎已喪,石世即位,及殺石斌之事,朝夕痛泣。會姚弋仲、蒲洪及征虜將軍石閔等討滅梁犢,還遇石遵於李城,因相見共說其事,石閔等曰:「殿下長而且賢,先帝亦有意以為嗣,末年惛惑,為豺所誤。今若明豺之罪,鼓行而討之,其誰不開門倒戈,以迎殿下者?」遵從之,曰:「汝能努力,事成以汝為太子,以承大統。」閔諾,遂與姚弋仲率眾還鄴,稱暴張豺之罪,率眾將欲攻城,城中之耆舊、將士,皆開門出而迎之。豺亦惶怖出迎,遵命執之,擐甲耀兵,入升前殿,躄踴盡哀,斬豺於市,夷其三族。計假劉后令,以遵嗣位,封世為譙王,以劉后為太妃,尋皆殺之。
  遵既即大位,以石閔為都督中外諸軍事。於是鄴中暴風拔樹,震雷雹雨,大如盂升,太武、暉華等殿皆為雹打折破而毀,災及諸門,觀閣蕩然無餘,金石皆荊時沛王石衝鎮薊州,聞石遵殺劉后、太子而自立,乃起兵討遵。遵即使石閔等討之。於是閔等率兵十萬,去討石衝。兩軍會戰於薊縣之西五十里,及交鋒,衝之士卒,皆不敢前進。
  被閔追入陣,獲衝殺之,又得士卒三萬餘人,領眾回都。次日,入見遵曰:「衝反吾,已獲而殺之。而蒲洪,人傑也,今鎮關中,恐秦、雍之地,非復國家所有,宜改圖之!」遵從之,罷洪都督。洪大怒,悉領家眷私歸枋頭,遣人入建康降晉,朝議許之。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10
發表於 2015-6-30 02:27:15 |只看該作者
第二○九回     晉燕率師伐趙國



  卻說慕容霸上書於燕王雋曰:「石虎窮凶極暴,天之所棄,餘燼僅存,自相魚肉。今中國倒懸,企望仁恤,若大軍一振,勢必投戈棄甲而走。」雋曰:「卿言至當。吾國不幸,今遭大喪,恐於軍不利,莫若漸待來春,會晉大舉。」霸曰:「難得而易失者,年也。萬一石氏復興,或有英豪據其成資,豈惟失此大利,亦恐更為後患矣!」雋猶豫未決,將軍封弈、慕容恪曰:「用兵之道,敵強用智,敵弱則用勢。今中國之民,困於石氏之亂,人咸思易主,以救湯火之災,此千載一時,不可失也!自武宣王以來,而招賢養民,務農訓兵,正俟今日。若復顧慮,豈天意未欲使海內平定耶,將大王不欲取天下耶?」雋從之,遂以慕容惲慕容評、陽騖為三輔將軍,慕容霸為前軍都督,選精兵二十五萬講武戒嚴,為進取之計。
  七月,桓溫亦聞趙亂,率眾十萬出屯安陸,遣諸將經營北方。趙將揚州刺史王浹,舉壽春來降,朝廷納之,使西軍中郎將陳逵進據壽春。征北大將軍褚裒上表請伐趙,朝廷許之。裒即日戒嚴,率軍直至泗口。時朝議以裒事任責重,不宜深入,宜先遣偏師前進。裒又奏言:「前已遣先鋒王頤之等引兵逕造彭城,後又遣督護麇嶷進據下邳,今宜速發,以成聲勢。」
  於是朝廷加裒為征討大都督。裒率眾五萬,逕赴彭城。北方士民降附者,日以千計。朝野皆以中原指期可復。惟蔡謨謂所親曰:「胡滅誠為大慶,然恐復貽朝廷之憂!」其人曰:「何謂也?」謨曰:「夫能順天乘時,濟群生於艱難者,上聖與英雄,乃能為也,其餘則莫若度德量力。觀今日之事,殆非時賢所能及!必將經營分表,疲民以逞,既而才略識疏,不能副心,財殫力竭,智勇俱困,安得不憂及朝廷乎?」
  卻說魯郡五百餘家起兵附晉,遣人求救於裒,裒使部將王龕將銳卒五千人迎之。
  時趙王遵聞晉兵侵境,使李農引兵五萬來拒。兵至代陂,遇王龕兵至,兩下交戰,晉兵大敗。王龕被害,餘兵盡歿無還。
  裒聞王龕敗歿,以眾退屯廣陵,棟達知裒已退,恐獨力難拒,亦焚壽春積聚,棄城遁還。因此裒領諸將還鎮京口,解征討都督。
  時河北大亂,趙民二十餘萬口渡河欲來歸附,會裒已還,威勢不振,皆不能自救,死亡略荊九月,張重華自稱為涼王,而重華屢以錢帛賜左右,又喜博弈,頗廢政事。索振諫曰:「先王勸儉,以實府庫,正以仇恥未雪,志平海內故也。今舊積已虛,外難方興,軍旅之符,屢年不息,恐國家不給,支用未敷;況今急而寇仇尚在,豈可輕有耗散,以與無功之人乎?漢光武躬親萬機,章奏詣闕,報不終日,故能隆中興之業。今章奏停滯,下情不得上達,沉冤困囹圄,殆非明主之事也!」重華謝之,始儉,賜攬政改德。
  卻說趙樂平王石苞,謀率關右之眾攻鄴,而苞貪而無謀,雍州豪傑知其無成,並遣使告請晉梁州刺史司馬勛,率眾赴之。
  勛遂從其請,率兵至洛口,壁於懸鉤,隔長安二百里。三輔豪傑,多殺守令以應之。趙王遵聞知,與文武議,遣王朗率精兵二萬,以拒勛為名,而實討苞。苞不備,王朗因過其地,馳入獲苞,送鄴而赦之。司馬勛兵少,不敢援,因攻拔宛城,殺趙南陽太守而還。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06: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