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楊爾增]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1
發表於 2015-7-2 01:26:05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回     天錫弒君而自立



  涼自丞相宋混死後,張天錫專執朝政。張玄靚庶母郭氏,以張天錫專權,與大臣謀欲誅之。事泄,天錫反將郭氏皆殺之,遂弒玄靚,自稱涼州牧、西平公。時年十六,遣司馬秦奉詣建康請命,晉帝從之,詔封錫西平公。

  卻說匈奴劉衛辰以眾作叛,代王什翼犍急點兵三萬攻衛辰。時河水未合,犍命將士以葦結組紐流澌,俄而水合,然而不堅,乃散葦於其上,冰草相結,有如浮梁,兵乘以渡。衛辰不意兵卒至,大驚,遂引左右西走去了。什翼犍不追,收其部落之十六七而還。衛辰奔降秦,春送還朔方,遣兵戍之。

  代王什翼犍性寬厚,郎中令許謙盜絹一匹,知而匿之。謂左長史燕鳳曰:「謙盜絹,吾不忍視謙之面,卿慎勿泄。若謙慚而自殺,是吾以財殺士也!」

  嘗討西部叛者,流矢中目,既而獲射者,群臣欲臠割之,代王曰:「彼各為其主耳,何罪之有?」遂釋射者,是以士民附者眾耳。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2
發表於 2015-7-2 01:26:31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一回     哀帝崩立司馬弈



  乙丑三年二月,孝哀帝崩,群臣迎其弟瑯玡王司馬弈即皇帝大位,改元為太和元年。
  卻說弈帝,字延齡,哀帝同母弟也。初,封為瑯玡王,及哀帝無子,大臣迎而立之,在位六年,後被桓溫廢為海西公。
  卻說燕王暐境內久旱,太宰慕容惲慕容評並入朝歸政。
  上疏曰:臣以朽暗,器非經國,不足上諧陰陽,下釐庶政。臣聞王者,依天建國,辨方正位,司必量才,官惟德舉。台輔之重,參理三光,而非其人,則靈曜為虧,屍祿貽殃,負乘招悔,臣非安可久忝天祿?宜以避賢路,敢忘虞丘避嫌之美?輒循兩疏知止之分。謹送章綬,惟垂詔許。
  暐覽疏,而謂惲評二人曰:「先帝所托,惟在二公,豈虛己謙讓,以違付托之事耶?」惲評二人乃止。燕王暐又曰:「吾聞洛陽乃關中之地,今為晉所戍,欲煩叔父神明取之,其事若何?」太宰慕容恪曰:「臣等受先帝顧托之重,欲效犬馬之心久矣,未得詔命。今陛下旨意,臣願領兵去攻洛陽,以報先君顧托之恩。」言訖,拜辭燕王,即點十萬銳兵,使吳王慕容垂為先鋒,殺奔洛陽而來。
  其時洛陽守城將沈勁聞知燕兵犯境,即忙使偏將軍楊欽,點起城中氐兵五千人,大開城門,驅兵出迎。時燕兵隊內,有先鋒慕容垂出戰與楊欽交戰;二人在陣前,戰二十餘合,楊欽兵少,如何敵得燕軍,因此大敗。楊欽不敢入城,乃收殘兵,走還江南。時燕太宰恪謂諸將曰:「卿等常患不攻城,今洛陽城高而兵弱,卿勿畏也。」於是諸將率士卒齊力攻之,乃克。
  執沈勁來至,恪招降,而勁神氣奇異,恪將宥之,將軍慕容虔曰:「勁雖奇士,觀其態度,終不為人用。」遂殺之。
  恪略地崤、函,關中大震。秦王堅自將屯陝城以備之。燕以慕容評坐鎮金墉,慕容垂鎮魯陽。恪還鄴,謂僚佐曰:「吾前平廣固,不能濟辟閭,今定洛陽,使沈勁為戮,雖皆非本情,實有愧於四海。」後朝廷嘉勁之忠,贈東陽太守。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3
發表於 2015-7-2 01:26:58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二回     司馬勛叛攻成都



  二月,益州刺史周撫卒,晉哀帝詔以其子周楚代之,而撫在益州三十餘年,甚有威惠,民咸德之。
  七月,立會稽王司馬昱為瑯玡王,昱固讓不受。
  十一月,梁州刺史司馬勛以眾一萬人作叛,來圍成都。時大司馬桓溫聞知,遣江夏相朱序以五千人救之。序遵命以兵即行,至成都五十里屯。序次日遣人入城,去會周楚擊勛。楚得書,即忙會集將佐,整頓軍容,大開城門,殺出城來。朱序以兵抄勛後攻之,兩下夾擊,勛兵大敗。被楚擒而斬之,成都遂平。初,勛為政暴酷,治中別駕言語忤意,勛即於座斬之。常有據蜀之志,憚周撫不敢發。及聞撫卒,遂舉兵自號為「成都王」,引兵入劍閣,圍成都,至是被溫以朱序與周楚合兵誅之。
  丁卯太和二年四月,太原王慕容恪因攻洛陽回來,得疾甚重。燕王暐聞知,親與群臣視恪,問以後事。燕王暐入見恪曰:「叔父出征遠勞,今得此疾困重,倘設不週,使孤倚托何人?」恪曰:「慕容垂文武兼才,管、蕭之亞,陛下信任之以大政,國家可安。不然,秦晉必有覬覦之計。」暐聞言曰:「願從尊訓。」言訖回宮。太宰恪以燕王幼弱,政不在己,今太傅評又猜忌,乃使人召暐兄樂安王臧至,謂曰:「今南有晉室,西有強秦,常蓄進取之大志。司馬總統大軍,不可任非其人;我死之後,以其疏言之,當在汝及衝。汝曹雖才識明敏,然年少,未堪多難。吳王天資英杰,智略蓋世,汝曹若以推任之,必能混一四海,況外寇乎?」言訖而卒。
  燕王暐聞知,慟哭終日,命厚葬之。國人皆為發悲,於是以慕容衝為大司馬,總統六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4
發表於 2015-7-2 01:27:24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三回     苻氏五公皆謀反



  卻說秦王堅聞慕容恪已卒,陰有圖燕之計。命匈奴曹轂使如燕,曹轂以西戎主簿郭辯為之副。燕司空皇甫真兄皇甫腆及從子奮、覆皆仕秦。辯至燕,謂真曰:「僕本戎人,家為秦誅,故寄命曹主。貴兄常侍及奮、覆兄弟,並相知有素。」真怒曰:「臣無境外之交,此言何及我!君似奸人,得毋因緣假托乎?」遂入白暐,請究治辯,太傅評不許,得還,為堅言:「燕政無綱可圖,其見機識變,惟皇甫真耳。」堅曰:「以六州之眾,豈得不使智士有一人哉?」曹轂尋卒,秦分其部落為二,使其二子分統之,號東西曹。
  卻說秦汝南公苻謄,乃苻生之弟,欲謀反,秦王堅竊知,遣武士執斬之。時生弟猶有五人,當王猛謂堅曰:「不去五公,終必為患,不若乘此殺之。」堅不從,至是秦晉公柳、趙公雙與魏公庾、燕公武謀作亂。堅聞知,使人征其還長安。柳據蒲坂,雙據上邽,庾據陝城,武據安定,齊來起兵作反。堅又遣使諭以罷兵,令其各安原位,各齧梨以為信,皆不從。秦王怒,命王猛將兵二萬去討,猛得令即以兵行。
  戊辰三年二月,秦魏公苻庾聞王猛以兵來,恐不能敵,乃以陝城降於燕兵以接應。秦人大懼,燕王德曰:「苻氏骨肉乖離,投誠請援,是天以秦賜燕也。天與不取,反受其殃,吳越之事,足以觀矣。陛下宜命皇甫真引兵援之,眾逕趨蒲坂;吳王垂引許、洛之兵,馳解庾圍;太傅總京師虎衛,為三軍後繼,傳檄三輔,示以禍福,彼必望風響應。」太傅評曰:「秦,大國也,今雖有難,未易可圖。朝廷雖明,未如先帝,吾等智略,又非太宰之比,閉關保境足矣。」庾聞燕不發兵,又以人遺垂及真箋曰:「苻堅、王猛,皆人傑也,謀為燕患久矣,今不乘機取之,恐異日有江東之悔矣!」垂謂真曰:「主上富於春秋,太傅識度,豈能敵堅、猛乎?」遂絕之。
  十二月,王猛以兵至陝城,苻庾以兵出戰。戰未上三合,被猛獲之。王猛遂拔陝城,左右送庾於帳下,猛使人解長安送堅。堅問之,庾曰:「臣本無反心,但以兄弟屢謀逆亂,臣懼及死,故反耳。」堅泣曰:「汝素長者,固知其非汝心也!且高祖不可以無後。」乃賜庾死。原其七子,以長子襲魏公,餘子嗣諸弟之無後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5
發表於 2015-7-2 01:27:49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四回     桓溫伐燕大敗還



  己巳四年初,桓溫聞燕太宰慕容恪死,請旨與徐、兗刺史郗愔、江州刺史桓衝、江州刺史袁真等伐燕。初,愔在北府,溫常云:「京口酒可飲,兵可用」,深不欲愔居之。愔遺溫箋,欲共獎王室,請督所部出河上。愔子超為溫參軍,取視後毀之,更作愔箋,自陳非將相才,加以老病,乞閒地自養。勸溫並領己所統。溫大喜,即以愔為會稽內史,而自領徐、兗二州刺史,率步騎五萬發姑孰。超曰:「漕運難通,求別道而入。」溫不從。
  六月,至金鄉,天旱水絕,使將軍毛虎生鑿鉅野三百里,引汝水會於清水,引舟自清水入河,舶艫數百里。超又曰:「清水入河,難以通運,若寇不戰,運道必絕。因敵為資,後無所得,此危道也。不若舉眾趨鄴,彼必望風逃遁,北歸遼碣,若能出戰,則事可立決。若恐勝負難必,務欲持重,則莫若屯兵河、濟,控引漕運,俟資儲充備,來夏乃可進也。捨此二策,而燕軍北上,進不速決,退必愆之。賊因此勢以日月相引,漸及秋冬,木凋時滯,北土早寒,三軍裘褐,只恐於時所憂,非獨無食而已。」溫又不從。曰:「吾命袁真攻開石門,以通水運,必無阻滯。」遣袁真以五千兵攻石門,又遣朱序攻胡陸,拔之。燕王暐使下邳王慕容厲,以兵一萬逆戰,被鄧遐、朱序合兵出擊,兩下交鋒,未十合,厲大敗還,前鋒鄧遐、朱序又敗燕兵於林渚。
  七月,溫至枋頭。燕王暐及太傅慕容評大懼,暐謂文武曰:「太原王已喪,今國內無有良材,晉兵勢大,何以迎敵?」
  群臣曰:「太原王臨終之語,陛下何故忘記?吳王慕容垂有文武之才,何不用之,以兵拒敵?然後使人和好於秦,結為唇齒,請其以兵來救,可破晉兵。」暐曰:「其計雖善,而今晉兵勢大,即分兵而來,恐難迎敵,不如走奔和龍。」吳王垂上言曰:「臣請擊之,若其不捷,走未晚也,何自紛紛自潰乎?」暐乃使垂率眾五萬以拒溫,垂表乞悉羅騰為從軍,暐從之,又遣樂鬆請救於秦,許賂虎牢以西之地於秦。
  卻說秦王堅與群臣議論國事,忽近侍報燕王暐使人至,說桓溫以兵犯境,敬修國書,求結為唇齒,請相救應。秦王堅曰:「吾正恨其強,欲興兵討之,吾不援應。」王猛密謂秦王堅曰:「燕雖強大,慕容垂非溫之敵也。若溫舉山東之眾,進屯洛邑,收幽、冀之兵,引並、豫之粟,觀兵崤、澠,則陛下大事去矣。今不如與煎合兵以退溫;溫退,燕亦病矣。我乘其敝而取之,不亦善乎?」秦王堅曰:「卿策甚善。」因此從之,即使洛州刺史鄧羌率步騎二萬,前來救燕,羌領兵起行。
  卻說申胤謂封孚曰:「以桓溫聲勢,似能有為,以吾觀之,必無成功。何則?晉室弱衰,溫專制其國,晉之朝臣未必皆與之同心,必將乖阻,以敗其事。又,溫驕而恃眾,怯於應變,大眾深入;值可乘之會,反更逍遙中流,不出赴敵,慾望持久,坐取全勝,若糧廩愆懸,情見勢絀,必不戰自敗,此自然之數也。」慕容垂兵至洛,謂將士曰:「公等各宜盡心竭力,以報國家。」言訖,急謂范陽王慕容德曰:「今溫大兵在此,漕運要從石門來,卿可以重兵前去,緊守石門,糧食不至,則溫兵自潰矣。」德從之,乃以所集之兵,出守石門。又謂偏將李邦曰:「溫見石門不通,必使人從臯陵運。汝可引軍一萬,抄山逕埋伏險隘,絕其糧道。」李邽引一軍去訖。
  卻說慕容德至石門,謂慕容宙曰:「汝先率一千兵出戰。」
  宙曰:「晉人輕剽,怯於陷敵,勇於乘退,宜設餌釣之。」德曰:「可以二百騎挑戰,餘兵分作三處埋伏,待其追而擊之。」
  於是使宙以二百騎挑戰,自將兵分作三處埋伏,計議訖。
  宙以二百騎出戰,袁真盡以眾與戰,宙詐敗便走,真揮兵追擊,至伏兵之所,慕容德當先出攔,兩下交鋒,真兵大敗走回。又被伏兵出截,三下夾攻,真單騎逃回本營收眾,折去五千餘人。
  卻說慕容垂以大兵至襄陽屯紮,便差人四門貼起文榜告示,居民無問老小,火速移往睢城暫居,不可自誤。晉兵到此不仁,必然傷害百姓。一連差十數次人,催趨使行,百姓皆起身後,喚諸將聽令,先差雲振帶二千人,各將布袋去溪河上流頭埋伏,用布袋裝上磚土,拒住淺河之水。到來日三更以後,只聞下流頭人馬嘶喊,知是桓溫兵敗,急取去布袋,放水淹之,卻順河殺將下來接應。雲振聽計去了。吳王垂又喚慕容德:「可引軍二千,去博陵邊渡口埋伏。晉兵被淹,此處水勢緩慢,人馬必從此逃命,你可乘勢殺來接應。」德領兵去了,垂又喚趙平:「你可引軍三千,先取蘆葦乾柴,放在襄城人家屋上,各處陌頭襄角上,卻暗藏硫黃燄硝引火之物,來日昴日雞,值黃昏後必有大風起,袁真必入城安歇。汝將二千軍,先用火箭大炮,放入城中去。火勢大作,城外吶喊,只留東門外放走。
  你卻在東門外伏定,敗軍亂竄,不可攔截,只顧攻擊他。敗軍無心戀戰奔走,此乃以寡敵眾之道也,必得全功。天明會合,收軍便回睢城,不可違誤。「趙平聽令去了。垂更再喚:」縻玉、劉同,你二人可帶二千人,一半紅旗,一半青旗,去野外三十里虎尾坡前擺開,青紅旗號混雜。如晉軍到,縻玉一支紅旗走在左邊,劉同一支青旗走向右邊。他疑,必不追趕。卻分兵去西北角上埋伏,只望城中火起,便可進兵,追趕敗軍。然後,卻來白河上流頭接應,時刻休誤。「二人去了,垂登高望之。
  卻說晉兵袁真自為前部先鋒,引大軍一萬,戰將數員,又有鐵騎軍二千,從襄邑進發。日當亭午,來到虎尾坡附近。問嚮導官:「前面離城多少路?」答曰:「只有三十里。」王佃引探馬數十匹先行,見坡前人馬擺開。王佃拍馬搶前,見依山傍嶺,一簇人馬,盡打青、紅旗號,不知多少。晉將王佃把皂旗一招,三千軍一齊向前,縻玉、劉同為兩隊進,青、紅旗各居左右,二色旗不雜,隊伍不亂。王佃扯住馬,令休趕。左右曰:「為何不趕?」王佃曰:「前面必有伏兵,你們只就這裡扎住,我自去稟先鋒。」王佃一騎馬來見先鋒,袁真曰:「豈不聞兵法有虛實之論?此是疑兵,必無埋伏,速進兵追之。」
  佃再回坡前,提兵直入其左,遍於林下,追尋不見。
  此時紅日冉冉墜西,袁真叫去搶襄邑安身。軍士四門突入,並無阻擋,又不見一人。袁真曰:「此乃勢窮,尚帶百姓連夜走了。眾軍權且安歇,來日進兵。」軍士各自饑餓,都去奪屋造飯。袁真在縣衙安身。初更後,狂風忽起,把門軍士來城報火起,袁真曰:「火是軍人造飯不小心失火,不可驚動。」說未畢,南門、西門俱來報火起。袁真急令眾人上馬時,早已滿城火著,上下通紅,喊聲大震。當夜袁真叫將士冒著煙火探路,報說:「東門無伏兵。」袁真衝出東門,門上火滾煙飛,軍士逃出,自相踐踏,死者無數。
  且說袁真方才脫得火危,背後卻有車馬趕殺,各軍皆要逃命,那裡肯回身廝殺。撞著縻玉、劉同,又殺一陣。到四更左右,人困馬乏,一大半軍破頭爛額,卻好走到河邊,人馬都下河吃水,水不過尺,人馬皆在河內鬧起。上流許雲振望見襄邑城火起,約五更時分已到,只聽下流人馬喧鬧,催軍一齊掣起布袋,水勢望下流一衝,人馬皆溺於水。袁真望水勢慢處奪路,來到博陵渡口,喊聲大振,一軍攔路,慕容德到也。當下慕容德引了軍馬,從下流頭殺將上來,截住袁真掩殺。王佃交鬥到三十餘合,真不敢戀戰,奪路走脫。慕容德趕來,接著廝殺,殺得晉軍大敗,殺死晉兵三萬餘人。
  時,袁真收拾殘兵,來見桓溫,稱說失利一事,桓溫大怒曰:「胡賊安敢如此?」盡起三軍,遂至襄邑,漫山塞野而來,與慕容垂大軍相遇交戰。垂將兵馬擺開,橫持玉斧立於陣前,以待晉兵。晉兵陣中先鋒袁真持刀出馬與戰,又戰上二十餘合,真不能抵敵,撥開軍器,勒轉馬頭,望本陣便走。背後慕容垂促兵追殺,晉兵又敗一陣,走還原屯。
  桓溫見軍戰不利,心甚煩惱。忽左右報軍中糧盡,來日卻無糧草支給於三軍等眾。桓溫愈加憂悶。又探事軍人報道:「長安秦王苻堅使鄧羌率軍三萬來救燕。」參軍郗超曰:「今吾軍數戰不利,糧儲復竭,秦兵又至,難以進兵,不如焚舟車棄輜重鎧仗,從陸道奔回本鎮,若秦軍一到,必為所擒。」溫曰:「事已迫矣!今夜即行。」於是桓溫至夜傳令,將舟車燒訖,及拋棄輜重鎧仗,乃領大軍從陸路而走。諸軍爭欲追之,吳王垂曰:「溫初敗退,必嚴設警備,選精銳於後,不如緩之。彼幸吾未至,晝夜疾趨,俟其氣衰擊之,無不克矣。」
  至是溫果兼道而進數日,吳王垂令人探知,自率八千騎追之到河南,與袁真、郗超等交戰,又戰上數十合,晉兵無心戀戰,皆棄甲拋戈,望南走潰。又被燕軍趕殺一陣。慕容德聞晉兵敗走,乃以勁卒伏於東關中,見桓溫兵至,兩下夾攻,大破溫眾,斬晉兵三萬餘人,連追殺五十餘里,方始收兵還燕。
  卻說秦將鄧羌聞晉兵敗走,使其副將苟池領兵五千抄小路來趕。追至譙城,袁真見後有追兵,喝令軍士擺開,自與荀池交戰。二人又鬥三十餘合,袁真大敗而逃,又被秦兵大殺一陣,又斬一萬餘人。秦兵追殺二十餘里,亦收兵還國去訖。
  溫只得收敗卒屯於山陰。其時桓溫深恥其敗,恐朝廷見罪,乃歸過於袁真。使人入朝上表云:「袁真為將失略,致敗三軍,宜貶之以為庶人。」於是晉帝下詔,黜袁真為庶人,詔使桓溫還國。行經王敦墓第,讀其碑記,歎曰:「可人,可人!」其心亦若是耳!
  卻說燕王慕容暐謂群臣曰:「今既與秦結好,必得一不辱君命者,往謝之方好。」大傅慕容評曰:「參軍梁琛有辯才,其兄梁弈仕於秦為尚書,使其可往。」暐遂使郝晷、梁琛,相繼如秦。晷與王猛有舊,猛接以殊禮,問晷東方之事,晷知燕將亡,陰欲自托,頗泄其實。琛至長安,秦王苻堅方畋於萬年,欲引見瑁琛曰:「秦使至燕,燕之君臣,朝服備禮,灑掃宮廷,然後敢見。今秦王欲野見之使臣,不敢聞命。」尚書郎辛勁謂琛曰:「天子稱『乘輿』,所至曰『行在』,又何野見之有?又《春秋》亦有遇禮,何為不可乎!」琛曰:「天子以四海為家,故行曰『乘輿』,至曰『行在』。今四海瓜裂,天下分崩,安得以是為言禮哉?不期而見曰『遇』,蓋因事權行,其禮簡略,豈可居容與之所為哉?昔者桓溫窺我王略,燕危秦孤,是以秦王恤患,結好交聘方始,謂宜崇禮尚義,以固二國之歡,而忽慢使臣,是卑燕也,豈修好之義乎?」秦王堅乃為設行宮,百僚陪臣,然後延之。琛始入見秦王,稱燕王使其謝救危之事。堅心大悅,命群臣排宴飲之。
  梁琛之從兄粱弈為秦尚書郎,秦王堅使弈與客館,琛與弈舍。琛曰:「昔諸葛瑾為吳聘蜀,諸葛亮惟公相見,退無私面。
  今使之即安私室,所不敢也。「於是秦王堅命於別館安下。又使弈數問東方之事,琛曰:」兄弟本心,各有所在,欲言其美,恐非所欲問;欲言其惡,又非使臣所得論之也。「
  秦王堅使太子延琛相見,秦人欲使琛拜太子,先諷之曰:「鄰國之君,猶其君也;鄰國之儲君,亦何以異乎?」琛曰:「天子之子,尚不敢臣其父之臣,況他國臣之乎?禮有往來,情豈忘恭?但恐降屈為諂耳!」乃果不拜。
  王猛知梁琛忠貞,乃勸秦王堅留梁琛,堅不許,琛乃還國。
  卻說慕容垂既破大司馬桓溫,大有功績,威名益振,德望日新,士民皆憚之。時太傅慕容評見其威猛,愈忌之。垂奏將士功賞,皆抑而不行,垂怒之。評恐為患,評乃與太后可足渾氏謀誅太宰格子慕容楷及垂,後命奏知燕王啼。於是,評與燕王暐曰:「吳王慕容垂威名日振,恐不利於國家,陛下宜早圖之,不然將難制也。」燕王暐曰:「叔父可緩圖之。」於是評出朝,整日思想,計欲害慕容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6
發表於 2015-7-2 01:28:18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五回     慕容垂逃降苻堅



  慕容垂舅蘭建知之,急以告垂曰:「太傅慕容評密奏主上,欲害明公及太宰子慕容楷,明公宜先發制人,但除評及安樂王,其餘無能為矣。」垂曰:「骨肉相殘而首亂於國,吾不忍為也,寧避之於外耳。」世子令曰:「主上闇弱,委任太傅,一旦禍發,疾於駭機。今欲保族全身,不失大義,莫若逃之龍城,游辭謝罪,以待主上之察,感悟得還,幸之大者;如其不然,則內撫燕民,外攘群夷,守險要以自保,亦其次也。」垂曰:「善!」十二月,垂見暐,請畋於大陸,暐許之。因微服帶家小將趨龍城,至邯鄲,少子麟素不為垂所愛,逃回告知燕王暐,暐遣精騎追之,垂散騎滅跡得免。世子令請給數騎襲鄴,垂曰:「不可。」乃與段夫人及令、寶、壟農、兄子楷、舅蘭建及郎中令高弼,俱奔秦。
  秦王堅聞恪卒,陰有圖燕之志,憚垂不敢發,及聞垂至甚喜,令人郊迎。即喚鄧羌至曰:「你可引數十人,帶果酒,先去迎接慕容垂,吾隨後即來。」羌領命去訖,秦王堅隨後即引王猛等亦出迎。時慕容垂自思無投奔處,聞秦王堅寬仁大度,納賢下士,乃故逃走入秦。行至界上,忽見一隊軍,約有五百餘人,為首一將,輕裘軟甲,馬首相迎,那員將忙問曰:「來者莫非燕中吳王乎?」垂答曰:「然也!」那員將忙下馬諾聲:「鄧羌伺候已多時。」垂問曰:「莫非鄧將軍乎?」羌曰:「然也!奉主公秦王令,為大王遠涉路途,鞍馬馳驅,特命羌奉酒食就護,請大王入國。」言訖,軍士捧過酒食,垂自思曰:「人言秦王寬仁愛客,今果如此遠接。」羌進酒,垂立飲了數杯,上馬同行,來到長安界口。是日天晚,前到館舍,見兩邊百餘人,拱手侍立門戶,擊鼓相迎,一將於馬前施禮,曰:「奉主公秦王令,為大王遠涉路途,特遣某灑掃驛庭,以待宿歇。」垂下馬與其同入館舍,早已安排筵宴相待,酒禮慇懃。
  垂父子飲酒至更深,宿一宵。
  次日,早膳畢,上馬行不數十里遠,見一簇人馬來到,當中是大秦王苻堅,左有王猛,右有權翼。慕容垂遙見,早先下馬。苻堅曰:「久聞大王高名,如雷灌耳。但云山迢遙,各分疆界,不得長聽教誨;今辱遠臨,故特郊迎,請到敝邑,以救渴懷。」慕容垂見秦王堅龍章鳳姿,心大喜,乃上馬隨秦王入城。設筵款待。
  坐間只說閒話,數問燕王起居,及平日想慕之情,並不談及燕中一事。慕容垂待秦王開口,方好談及投托一事,堅只不提。垂忍耐不住,乃曰:「大王守長安,今統幾郡?」王猛曰:「雖有數郡,乃荒邑也。糧少兵稀,權且安身。今晉桓溫不時興兵來侵疆界。」垂曰:「東晉據六郡八十一州,民強國富,猶自不知足耶?」權翼曰:「吾主公生有神異,名應圖讖,反不能佔據大都,其他皆天地之蟊賊,以霸道居之,故智者不平焉!」苻堅曰:「二卿休言!吾有何德而望居天位,以守城池乎?」垂曰:「不然,天下者,非一人之天下,天下人之天下,惟有德者居之。何況大王仁義充塞乎四海,占正統而即帝位,亦不分外。」苻堅拱手惶恐而謝曰:「如公所言,何敢當之?」
  自此一連飲宴三日,並不提起燕中事。
  次日復宴,堅舉酒向垂曰:「荷將軍不外,光降鄙邦,不勝之喜。」又執垂手曰:「天生賢杰,必相與共成大功,此自然之數也。要常與卿共定天下,然後還卿本鄉,世守幽州,使卿去國不失於為之孝,歸聯不失事君之忠,不亦美乎!」慕容垂父子稱謝不已。於是以慕容垂為右將軍,以金五百與置田宅,每事必與議之。王猛言於秦王堅曰:「今觀慕容垂父子,勢如狼虎,非可馴之物。若借以風雲,將不可複製,不如早除之。」
  秦王堅曰:「吾方收攬英雄,以清四海,奈何殺之?且其始來,吾已推誠納之矣,匹夫尚不可為,況萬乘乎?」乃又以慕容垂為冠軍將軍。
  卻說梁琛為使於秦,還見太傅評曰:「秦人目閱軍旅,聚糧陝東,和協不久,今吳王又往,宜為之備。」評曰:「秦王何如人?」曰:「明而善斷。」評曰:「王猛何如?」琛曰:「名不虛傳。」既以告,燕公卿皆不然之,惟皇甫真深以為憂。
  上疏請選將益兵,以備未然,燕王不聽。
  卻說王猛謂秦王曰:「燕國可伐,可使人去,詐說報燕謝師之禮,而觀其釁,然後可發兵去。」是時秦王堅遣石越騁於燕,太傅評示之以奢,尚書郎高春曰:「越信誕而示遠,乃觀釁也。宜耀兵以折其謀,今乃示之以奢,益為輕也。」評不從,春遂謝病回。時太后盡將國政委評,貪昧不已,貨賂流行。官非才舉,群下炁憤。尚書左丞申紹上疏曰:為宜精選守宰,並官省職,存恤兵家,使公私兩遂。刪除浮靡,愛惜用度,賞必當功,罰必當罪。如此則溫猶可梟,一刀可取,豈特保境安民而已?
  疏奏不從。石越見燕之釁回秦,秦王堅大悅。
  初,燕王許割虎牢以西賂秦,以退晉兵。晉兵既退,不與,秦王堅使人求其地,燕王謂曰:「行人失辭,有國有家者,分災救患,理之常也,因是勿與。」秦王堅大怒,遣王猛及梁成、鄧羌三人,率馬步軍五萬伐之。先攻洛陽,洛陽降。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7
發表於 2015-7-2 01:28:46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六回     孫盛作兩晉春秋



  卻說晉大司馬桓溫聞秦王猛伐燕,急與郗超、王珣等議曰:「今秦將王猛伐燕,倘其得燕,必有窺伺江南之意,以何計防之?」郗超上言曰:「可發徐、兗二州民夫,築城於揚州、廣陵之地,明公以兵徙鎮廣陵,秦雖有百萬之眾,不能過也。」
  桓溫然之,即遣使發徐、兗二州民夫二萬人,築長城於廣陵,未經百日築完。桓溫引眾徙鎮廣陵,其時征役頻繁,加之疾病,死者什四,因此百姓皆怨恨。
  秘書監孫盛作《兩晉春秋》,直書時事。史說孫盛,字安國,太原人也。博學善言,見桓溫枋頭之敗,作廣陵之城,百姓苦役,流亡將盡,故作《晉春秋》以直書之。桓溫聞知,使人察之,使人去長沙竊訪,回報曰:「《春秋》內書枋頭之事,道明公進無威風來儀之美,退無鷹鸇搏擊之用,徘徊湘洲,將為怪鳥。」桓溫大怒曰:「雖有失,此安可書吾過事?」言訖,喚從事王珣至曰:「你代我往長沙巡按,收孫盛父子前來,改卻枋頭一事,免被後人謗議。」當是王珣領命,帶從人去長沙,稱孫盛受百姓賂賄,私謗朝廷,令使使收之。乃以檻車收盛父子到廣陵。
  桓溫問盛曰:「汝作《春秋》,吾與汝無仇,何故直書吾失?」盛答曰:「《春秋》之事,以正王法,安敢私意?韓信佐漢亦嘗敗於楚;孔明興蜀,亦曾敗於吳;枋頭一失,書之無私,明公何故發怒?」溫無以對,命左右放釋之,喝其出去。
  而謂其子孫放等曰:「枋頭雖為失利,何至乃如尊君所言?若是史遂行,自是關君門戶事耳。」其子放拜謝曰:「明公休慮,吾回請家父改之。」溫始大喜,命其改易。
  卻說孫放出與父孫盛回家,時盛年老家居,性方嚴,有軌度,子孫放雖斑白,待之愈峻。至是盛在家,經日閒坐,其子放等率諸弟姪,乃共號泣稽顙曰:「桓溫奸雄,世之所知,大人若不改書《春秋》枋頭之事,則吾家百口必遭其害。」盛曰:「若改其事,則此書無用,後人罵吾不公。」決不許之!時孫放無奈,只得私自改之,使人送與溫看,溫始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8
發表於 2015-7-2 01:29:14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七回     王猛舉兵伐燕國



  初,王猛屢勸秦王務須殺慕容垂,堅不肯,猛思一計欲害之,至是王猛欲令其伐燕也。故請垂子慕容令參其軍事,以為嚮導。將行,猛自造辭慕容垂,垂留飲酒,猛從容謂垂曰:「今當遠別,卿何以贈我,使我睹物思人?」垂解佩刀贈之,猛受之而辭去。至洛陽,賂垂所親使,詐謂垂使者謂令書曰:「吾之父子來此,以逃死也,今王猛疾人如仇,秦王亦心難測,度東門此來悔悟,吾今還東,汝可速發。」令得書疑之,躊躇終日,又不可審復,乃走奔燕去。於是王猛上表稱令叛狀。垂懼之,而忙出走。及藍田,秦王堅知之,遣騎兵追之,為追騎所獲,來見秦王堅。堅勞之曰:「卿家國失和,委身投朕,賢子心不忘本,亦各其志。然燕之將亡,非令所能存,惜其徒入虎口耳。且父子兄弟,罪不相及,卿何為懼過而狼狽如是乎?」
  待之如舊。垂始安不遁。燕人以令叛而復還,疑為反間,徙之沙城。卻說秦將王猛攻打洛陽,洛陽守將武威王築聞知大驚,乃使人入朝取救兵。燕王暐聞知大驚,急使宣太傅慕容評問之。
  評曰:「陛下高枕無憂,臣自遣將點兵拒之。」言訖,評與安樂王臧,點起精兵二十萬,來救洛陽。安樂王臧自新樂發兵一萬人,進而屯滎陽。猛遣梁成、鄧羌擊走之。
  燕州刺史、武威王築等俱被猛圍住,洛陽內無糧草,外無救援,及聞臧敗,乃開門出城降。猛納之,安撫軍民,乃將兵七千而去。留鄧羌鎮金墉,以桓殷伐羌戍陝城而還。
  秦王堅因猛伐燕有功,以猛為司徒、錄尚書事,封平陽郡侯。猛固辭曰:「今燕、吳未平,戎車方駕,而始得一城,遽受三事之賞,若克殄二寇,將何以加之?」堅曰:「苟不暫慰聯心,何以顯卿謙光之美。」遂寢尚書、司徒之命。
  五月,慕容令自度終不能免,密謀起兵,沙城中謫戍士卒數千人,皆厚撫之。率以東襲威德城處之,諸戍皆應,將襲龍城,弟慕容麟遂使其下以殺令,死之。
  秦王猛督諸軍復伐燕,秦王堅送猛於灞上曰:「今委卿以關東之任,當先破壺關,平上黨,長驅取鄴,所謂疾雷不及掩耳,吾隨親督萬眾,繼卿星發,舟軍糧運,水陸俱進,卿勿以為後慮也。」猛曰:「臣仗威靈,奉成算,滅殘胡如風掃葉,不煩鑾輿親犯塵霧,但速敕所司部置鮮卑之所。」堅大悅而返。
  六月,王猛與鄧羌、楊安等以兵大進,來至壺關。守將田明聞秦兵至,乃移兵出屯城外。次日,正在寨中納悶,忽報正南上秦兵到了,旗下乃大將楊安。田明乃令軍大出,親與楊安對陣。兩軍對圍,田明橫槍立馬於陣前,秦軍中楊安躍馬而出,手執鋼刀,厲聲大罵:「逆賊敢拒天兵?」田明大怒,挺槍躍馬,直取楊安。兩馬相交,戰不數十合,田明被楊安一刀,砍於馬下,燕軍大敗而走。安率眾趕散殘兵。次後王猛大驅軍馬殺過壺關城,所過郡邑,皆望風降附,因此燕人大震。
  卻說黃門侍郎封孚參問司徒長史車胤曰:「今秦伐燕,事將何如?」胤歎曰:「鄴必亡矣!吾之家屬今在南平,茲將為秦虜,吾驗占越得歲星,而吳伐之,卒受其禍,今福德在燕,秦雖得志,而燕之復建不過一紀耳。」
  史說車胤,字武子,南平人也。恭勤不倦,博覽多通。家貧無油,夏月則取練盛螢火數十以照書,以夜繼日而讀。及長,風姿美朗,機悟敏速,甚有鄉曲之譽。先桓溫在荊州,聞名引為主簿,稍遷征西長史。朝廷知名,又遷司徒長史。又善於宴會,每盛坐大宴,而胤不在,眾嘉賓皆云:「無車公不進矣!」
  又善天文,是時秦兵伐燕,封孚故以問之,後果應其所言。
  九月,秦將王猛進兵潞州,時燕王使太傅慕容評以四十萬兵至,先立大營,而謂諸將曰:「燕兵雖眾,而勇猛不及秦軍;秦軍雖精壯,而糧草不如吾兵。彼軍無糧,利在急戰,吾兵有靠,宜且緩守。今猛懸軍深入,不如持久,待其糧盡而擊之,則秦兵自敗矣。汝等各使軍人守住險隘,不許有失。」時燕王聞知,使人催戰。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39
發表於 2015-7-2 01:29:39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八回     鄧羌寢協司隸戰



  卻說秦將楊安攻燕晉陽久未下,猛聞知,乃遂引兵助攻,使軍人暗掘地道,又使將軍張蠔率壯士數百潛入城中,大呼斬關納秦兵,遂人晉陽。時評屯潞州,猛進兵與相持,遣將軍徐成探燕軍在何所,期以日中還;及昏而返,猛欲殺之,鄧羌固請曰:「徐成,羌部將也,願與成效戰以贖罪。」猛弗許,羌怒還營,催鼓勒兵將攻猛。猛慌,赦之,羌詣猛謝過。猛執其手曰:「吾試將軍耳!將軍於部將尚爾,況國家乎?」
  猛聞評之為人貪鄙,障固山泉,鬻樵及水,積錢帛如丘陵,士卒怨憤,莫有鬥志。猛聞之笑曰:「慕容評真奴才,雖億兆之眾不足畏,況數十萬乎?」遣將軍郭慶率騎五千夜從間道出評營後,燒評輜重,火見鄴中。
  燕王急問左右近臣,奏說:「太傅評貪鄙,障固山水,鬻樵及水,積錢帛如山,士卒怨恨,不有鬥志,被秦人放火燒其輜重。」暐大懼,遣人說評曰:「府庫之積,朕與王共之,何憂於貧?若家國喪亡,王持錢帛,欲安所置之乎?」及命悉其錢帛散與軍士,且趨使戰。評大懼,請戰。猛陳於渭源而誓諸將士曰:「王景略受國厚恩,兼任內外,今與諸君共入賊境,當竭力致死,有進無退,共立大功,以報國家。受爵明君之朝,稱觴父母之室,不亦美乎!」眾皆踴躍,破釜棄糧,大呼競進。
  王猛望燕兵之眾,謂鄧羌曰:「今日非將軍不能破勁敵,將軍勉之。」羌口:「若能以司隸見與者,公勿以為憂。」猛曰:「此非吾所主,必須主上許之。必以安東太守、萬戶侯相處。」羌不悅而退。俄而兵交,猛召羌弗應,猛馳入臥所,就許之。羌乃起,大飲帳中,又呼左右,以美酒二壺至,一飲而荊即披堅執銳,跨上馬,與副將張蠔、徐成等大喊一聲,運矛馳殺,奔入燕軍。燕軍人迎人死,馬遇馬亡,往來衝擊,如入無人之境。搴旗斬將,殺傷甚眾。時羌在於燕陣尋殺太傅評,正遇著燕將李己,兩馬相交,未上五合,已被鄧羌一矛刺死於馬下。又殺入陣,遇著燕將吳進,又戰,戰上二十餘合,吳進亦被鄧羌殺死。混戰一日,燕兵大敗。
  當慕容評見前軍大敗,引後軍忙退。走還潞州西圩收軍,折去燕兵二十餘萬人。正欲下營傳食,秦將鄧羌又以得勝之兵,來追至此。又大戰一陣,俘斬燕兵五萬餘人。殘兵無心戀戰,各自望風潰逃。於是太傅慕容評被羌兵殺得單騎逃命,走還鄴城。被王猛大隊軍馬連更代夜,迫至鄴城,離東門五里外屯紮。
  次日麾兵圍住鄴城。
  卻說太傅慕容評單騎走回鄴城,入見燕王暐奏知:「秦兵強盛,不能抵擋,致被殺傷眾軍,臣等獨自回來保城。」燕王暐曰:「似此大敗,怎生退得秦兵?」評曰:「不如堅守,待其糧盡破之,方可退得。」燕王暐曰:「既如此,卿火速調撥軍馬守城。」言未了,各門軍士人報秦兵圍城。於是慕容評急出點兵,守住各門城池,亦不出戰。
  卻說秦王苻堅聞知使人回報王猛大捷,克陷洛陽,長驅大進。秦王堅留李威輔太子執政,乃自率精兵五萬餘人,帶權翼為先鋒,亦赴鄴城。王猛出帳遠迎,入軍中曰:「臣托陛下洪福,諸將虎威,先克洛陽,後拔壺關,所過郡縣,皆望風來降。
  何勞大王車駕來臨?「秦王堅曰:」聞卿孤軍深入,朕憂寡不敵眾,故以兵來應。「是日,王猛傳令軍中,裝起雲梯四十乘,上可容數十人,周圍用板遮護,下以輪推之;每一門各用雲梯十乘,城上軍以箭射之,下面眾軍各抱矩梯軟索,只看城上擂鼓,乘勢便上。
  此時慕容評見秦兵中裝起雲梯,四面來攻,已預先辦了弓箭,喚軍士四百人,分四門各執火箭,待雲梯近城,一齊射之。
  王猛自料城中無備,大擁雲梯,四面競進,將近壕邊,火箭齊發,雲梯皆被燒著,城上矢石如雨,秦兵不能前進。王猛怒曰:「汝能燒了吾雲梯,須無能解衝車之法!」令軍中連夜排衝車。次日,四面擂鼓吶喊而進。評急令運石盤石磨,用藤繩穿,飛擊衝車,其車皆折。王猛又取井闌百尺,以射城中,又驅兵運土填壕,評又於城中築起重牆以御之。王猛見攻不透,令徐成引三千「鐝钁軍」,填斷壕塹之處,暗掘地道,欲從城中湧出。評先於城中,就挑掘重壕橫截之,於是地道軍又不得進。晝夜相攻二十餘日,無計可施。王猛在寨中納悶,忽報正北門攻城軍人,拾得降書一封。王猛將來拆開看時,乃是燕王手下散騎常侍徐蔚的降書,約定是夜開北城門與秦軍入城。猛視之大喜,下令軍人,各個披掛伺候,奪門入城。
  卻說徐蔚與諸人數百,各嚴裝飽食,至黃昏,俱上馬大喊一聲,殺出北門邊,將守門軍盡皆殺訖,以鐵斧砍斷鐵鎖,打開城門。王猛聽見城中大喊,俄而城門大開,王猛麾兵殺入城去,城中大亂。
  卻說太傅評見秦兵入城,忙入宮見燕王暐曰:「散騎常侍徐蔚謀反,開城門降秦,今秦兵已入城了,請陛下火速與禁兵走回龍城。」暐大驚,領后妃俱各上馬。評持槍拍馬當先,殺出西門。正遇秦將王重,交馬便戰,戰十餘合,評用力刺死王重於馬下,保護燕王暐而行。
  時秦王堅入城,傳令諸軍不許妄殺百姓,於是出榜安民。
  次日登殿升坐,慕容垂見燕公卿及故僚各有慍色。高弼密言於垂曰:「今雖國家傾亡,安知其不為興運之始耶?宜恢江海之量,有以慰結其心,以立覆簣之基,成九仞之功,奈何以一怒捐之?」垂悅,從之,隨眾而入。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40
發表於 2015-7-2 01:30:07 |只看該作者
第二三九回     秦王堅赦慕容暐



  堅聞燕王暐與慕容評走奔龍城,急喚游騎左右將軍郭慶曰:「可以兵萬五千追來。」郭慶以兵追至高陽。慕容評見後有追兵大至,白軍不滿一千,乃單騎自逃性命,往北去訖。郭慶追至,殺散燕兵,巨武執住燕王慕王暐,縛之。燕王暐喝曰:「汝何小人,敢縛天子。」巨武曰:「梁山巨武,奉詔縛賊,何謂天子耶?」言訖,把暐縛之,與郭慶收兵,解暐回鄴城,入見秦王堅。堅曰:「吾以兵到此,汝何不降,反逃走乎?」
  燕王暐曰:「狐死首丘,吾欲效之,歸死於先人之墳墓耳!」
  荷苻堅哀之,命放釋之而謂曰:「你可還宮,率文武出降,免汝之罪。」因此暐入宮,召集文武百官出降於秦王苻堅,堅皆赦之。燕太傅慕容評走奔高句麗,高句麗執送於秦。凡得郡百五十七,戶二百四十六萬,口九白九十九萬。以燕宮人珍寶,分賜將士。
  初,琛使秦歸,篩疑梁琛與秦謀,收係於獄。至是,堅召釋之曰:「卿不能見機而作,反為身禍,可謂智乎?」琛對門:「臣聞機者動之微,吉凶之先見者也。如臣愚暗,實所不及耳。為臣莫如忠,為子莫如孝,是以烈十臨危不改,見死不避,以殉君親。彼於機者,心達安危,身擇去就,不顧家國;臣即使知之,尚不忍為,況非所及耶?」
  堅又聞悅綰之忠,恨不及見,拜其子為郎中。堅以猛為使,持節都督關東六州諸軍事、冀州牧,鎮鄴,悉以評第中之物賜之。守令有缺,令以便宜補授,將士:封賞各有差,州縣守長,皆因其舊。以燕申紹與韋儒俱為繡衣使者,循行關東,觀省風俗,勸課農桑,賑恤窮困,收葬死亡,旌表節行,燕政有不便於民者,皆變除之。
  十二月,秦王堅恐舊燕王暐為患,乃遷慕容暐及其百官並鮮卑四萬餘戶於長安。王猛上表留梁琛為主簿,堅從之。次日與僚屬等宴,語及燕吏,猛曰:「人心不同,昔梁君專美本朝,郝君征說國弊。」參軍馮誕曰:「敢問取臣之道何先?」猛口:「郝君知幾為先。」誕曰:「然則明公賞丁公而誅季布也。」
  猛聞,大笑而已。秦王苻堅封暐為新興侯,以評為給事中,皇甫真為奉車都尉。燕故太史黃泓曰:「燕必中興,其在吳王乎?恨吾老,不及耳。」
  初,燕王以宜都王桓將兵為評後繼,聞敗走和龍,攻遼東,後降秦。秦追擊而殺之,留其子鳳,年十一,陰有復仇之志。
  鮮卑、丁零有氣乾者,皆傾身與之交。權翼見謂曰:「兒方以才望自顯,勿效爾父,不識天命。」風厲色曰:「先生欲建忠而不遂,此乃人臣之節,君侯之言,豈勸獎忠臣之義乎?」翼斂容謝之。次日,入言於堅曰:「鳳慷慨有才器,但狼子野心,恐終不為人耳!宜速除之。」堅不聽。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00:20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