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發表人: 小黑明融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歷史軍事] [楊爾增]兩晉五胡十六國演義(全文完)  關閉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1
發表於 2015-7-3 01:52:57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回     八公山草木化形



  十月,秦王苻堅與群臣商議進兵,權翼等曰:「宜先取壽陽,若得壽陽,建康必然震恐,恐則生亂,亂則逃奔,軍無鬥志,民有憂患,乘此一戰,江南可定。」秦王堅曰:「然!」
  即召陽平公苻融至,委兵五萬,使其去攻壽陽。又下令將軍梁成引兵五萬,屯於洛澗,安住寨柵,以遏晉兵不得相應。二將各率兵去訖。
  卻說苻融以兵來攻壽陽,郡守王正以五千兵出城迎敵。苻融指著王正曰:「早早來降,免汝一死。」正大怒,拍馬舞槍出陣來戰,秦兵陣中徐成以雙刀來迎。二人交鋒,戰上十合,王正遮攔不住,只待要走,張蠔一騎馬、一條槍飛出陣前,大喊一聲,以槍殺進,將王正一槍刺於馬下。晉兵各自潰敗,苻融揮兵殺奔入城,占據壽陽,迎接秦王苻堅及文武入城屯祝卻說會稽王道子,領朝旨來到鍾山土神廟內,親自焚香下拜,奉上印綬。宣讀詔旨畢,乃祈禱曰:「今因秦虜苻堅以兵百萬來侵晉境,君有倒懸之危,民有塗炭之憂。今奉聖旨來封大神為相國之尊,伏望尊神,大顯神通,施靈施威,為國為民,早滅胡類,萬民沾惠。」祝訖,即命回京。其土神既受相國之號,乃大顯法力,逕來將八公山草木皆化以為人形,像各披堅執銳,勇猛威雄出眾。
  一日,秦王堅與苻融及諸將佐,登壽陽城遙望晉軍。見八公山列有雄兵一百餘萬,人人勇猛,個個威雄,部軍整齊,隊伍不混。秦王堅一見,始有懼色。顧謂苻融等曰:「此乃勁敵也,何謂弱少乎?」因此命苻融、梁成進兵速戰。
  苻融問朱序曰:「卿先仕晉,必知備細,如今江南英杰,更有何人?」序曰:「目今謝玄叔姪二人,有王佐之才,其餘不足稱也。二人與序有一面之交。陛下肯以尺幅之書,與序過淮,操三寸不爛之舌,說其來降,東南指日可平。」融曰:「既與卿善,修書你前去,說其降!」於是苻融作書,使朱序來招謝安、玄二人降秦。
  朱序領命特來江南時,謝安、謝玄欲進兵,聞梁成屯於洛澗,謝安等不敢近前,離洛澗二十五里而屯。忽軍人報梁州刺史朱序來見,安命進,問曰:「聞卿在襄陽,與苻丕相持,今如何來此?」序曰:「吾守襄陽,被苻堅使子苻丕、楊安,領軍五萬攻陷襄陽,不得已偽降於秦。今苻融遣吾過江,來請都督投降,吾因此得見明公一面。明公休要見疑,吾必不負大晉。
  觀秦兵雖眾,亦易破之。明公以兵外戰,吾必內應,未知明公意下如何?「謝安曰:」吾知汝之忠義,有何疑焉?秦兵勢大,何計破之?「序曰:」今梁成憑血氣之勇為前鋒,以兵五萬屯住洛澗,殊為易攻,何不攻之?若待秦兵百萬之眾盡至,難與為敵,不如乘此諸軍未集,速往攻之,若攻其前鋒,則彼已奪氣,即可破矣。「安曰:」卿謀正合吾意,卿今休去,在此同參軍機。「序曰:」吾之老母家屬,皆在彼處,若不回,必被其害,吾暫回去準備內應。「安曰:」汝去如何回信?「序曰:」道都督不肯降秦。「安曰:」不然,汝回只道吾肯降,只家屬在建康,不能得出,若得家屬出城,一同來降,汝若言不降,彼必速攻。「朱序曰:」然!「於是,安石使朱序還秦。
  序以謝安石之言說與苻融,融半信半疑。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2
發表於 2015-7-4 02:47:12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一回     安玄破秦百萬兵



  卻說謝安得朱序說秦軍中之備細,乃升帳聚大小將校聽令。安曰:「吾自受命以來,未嘗出戰,今已識秦之動靜矣。
  吾欲先取洛澗一營,誰人敢去?「言未畢,桓伊等一齊出,盡言願往。安皆令退,獨喚階下一人,姓劉名牢之,字道堅,彭城人也。沉毅多計,驍猛無敵,現為參軍,安甚重之。故喚牢之曰:」汝領五千精銳去攻,洛澗第一屯,乃是秦將梁成之營,今晚便要成功,吾自提兵來救應。「牢之領軍去了。又令謝玄、桓伊二人,各以兵三千,抄小路奔下流埋伏。待梁成兵敗走回,汝二人各以兵截住,斷其歸路,待牢之趕至,兩下合兵接應。
  二人亦各引兵去了。
  卻說劉牢之領精兵五千趨洛澗,隔十里,一望秦軍梁成阻澗為營。牢之身先渡水,精兵後隨,鼓噪直前。成聽見鼓響,知有兵至,忙令士卒,阻洛為陣,以待晉兵。當牢之當先上岸,殺死十餘人,秦兵奔潰。梁成持槍直取牢之,牢之輪刀便迎,兩馬相交,軍器並舉。二人交鋒,戰上五合,梁成被牢之一刀砍於馬下,亂殺秦兵。秦揚州刺史為王顯,見梁成死了,忙領殘兵走奔下流,正遇謝玄,交馬一合,被玄捉祝桓伊橫殺秦兵,俄而牢之領兵夾攻,秦之士卒,爭赴淮水,死者萬五千人,淮水為之不流。於是謝玄盡收得秦之器械軍資,收軍來見謝安。
  又,安傳令水陸三軍盡進屯於肥水之東。
  秦王堅聞梁成死了,前鋒有失,遂傳令叫苻融率兵過肥水而陣,晝夜分巡,以守江岸。
  卻說謝安既破秦之前鋒,命水陸並進,屯於肥水,下住營寨,至夜召謝玄入,謂曰:「今秦王敗其前鋒,必不敢進,彼欲退,恐天下之人恥笑,必然猶豫,爾可急攻之。吾今先回城,以安聖上之心。汝領諸將徐徐進去,吾想朱序在內,必定相應。」玄曰:「叔父穩便回騎,姪自斟酌而行。」於是謝安回建康,朝見晉帝曰:「臣托陛下洪福,破其前鋒。臣慮陛下隱憂,群臣震恐,先回報捷,陛下高枕無患,日下管取破秦必矣。」帝曰:「東南有卿,朕何憂焉?」
  卻說謝玄欲交戰,秦兵逼水而陣,因此晉軍不得渡,心中悶悶,乃思忖一計。次日,使能言快語軍人,直至肥水岸邊,遙喚陽平公苻融曰:「吾奉都督將令拜上將軍,將軍遠涉吾境,懸軍深入,而置陣逼水,此乃持久之計,非欲速戰者也。若移陣少卻,使吾兵得渡,以決勝負,不亦善乎?何必久守而廢糧草耶?」
  苻融聞其言,即入城,具以謝玄之言報知秦王苻堅。苻堅遂問諸將曰:「汝等主意若何?」諸將徐成等曰:「我眾彼寡,不如遏之,使其不得上,可為萬全之計也。」秦王曰:「不然,如此則自勞王師也。吾便引兵少卻,使彼兵半渡,我以鐵騎數十萬,向水擊而殺之,蔑有不勝!」融曰:「陛下神見,諸將不及。」於是苻融即出傳令,是夜移營,卻陣十里之程屯祝又令徐成選鐵甲軍五萬待迎。
  時玄打探軍人聞秦兵移陣,即忙報於謝玄,大喜曰:「破秦必矣,今夜即行。」桓伊等曰:「秦兵勢大,何以破之?」
  玄曰:「此計但瞞不過王猛,今天幸此人已死,使吾成大功矣!彼兵一百餘萬,連下百餘營,今卻陣必然混亂,吾乘其亂而攻之,可擒苻堅也。」於是大集諸將聽令,即點水路進兵。雲是夜半,東南風大作,可用船載茅草,依計而行。令劉牢之領十數支軍攻江北岸,桓伊領十數支軍攻江南岸,每人各茅草一束,內藏硫黃燄硝,皆帶火種,草挑於槍刀之上。但到秦營近林者,因順風舉火。秦兵四十營,只燒十營,間三屯,則彼兵必自亂矣。乘亂之時,以兵擊之,各帶行糧,不許暫退。連更曉夜,直拿住秦苻堅方止。諸將得令,皆去依行。
  卻說秦王當日自出城中,尋思破晉之計,忽見中軍帳前,無風旗幡自倒。權翼曰:「此凶兆也,莫非有晉兵今晚劫寨?」
  秦王未信,有軍報曰:「上山遠遠望見晉兵已出,渡水而東去了。」秦王曰:「此疑兵也,只管移營。」令徐成引兵馬五萬去迎。黃昏左側,東風驟起。權翼回報水北岸寨中火起,秦王便叫探視。張蠔也來回報,望見水寨中火起。秦王即喚徐成親往水北岸,張蠔親往江南,看其虛實,如晉兵到可急回。二將領兵去了。
  初更左側,喊聲動地,西屯軍馬,齊奔御營。軍自相踐蹈,死者無數。後面晉兵殺到,正不知多少軍馬。秦王急急上馬,引軍奔走。火光連天而起,江南江北,照耀如同白日。苻融引手下數百騎,正逢晉將桓伊,被伊軍圍住,亂箭射死。謝琰引軍來趕秦王,堅望西奔走,前面一軍來到,為首乃是晉將謝玄。
  秦王大慌。前謝玄,後謝琰,兩軍夾攻,四下無路。忽聞喊聲,張蠔引軍殺入,救秦王出,急上戰船。與張蠔等將船棹開中流,被玄令軍人在岸上射之,萬弩齊發,秦王中箭倒在船上,眾將救醒奔逃。時朱序後與部下從軍,在秦軍中大叫:「秦軍大敗,秦王死了!」因此,秦軍及御林軍奔潰而走。其時秦軍因移陣大亂,隊伍不齊,況兵退不復立住,因此大敗。秦王中矢,單舸走過西河下,時天色已明。
  正走間,前面又一軍到,張蠔出馬迎之,乃秦將徐成,合兵一處。後面晉兵大至,前到一山,乃停馬山,張蠔引軍上山,山下喊聲大震,謝玄人馬大隊已到,周回把山圍祝秦王停住曰:「死據其山。」秦王遙望己兵,自相蹈藉,死者蔽野,塞川重疊,死屍塞江而下,肥水為之不流。圍及至次日,晉兵越厚,四面放火燒山,軍馬亂竄,忽見火光中一將,引數千騎殺上山來。秦王視之,乃鄧羌也。羌曰:「四下火光逼近,不可久停,請陛下走回,欲再收兵。」秦王曰:「誰可斷後?」傅刪曰:「臣願舍死以擋之!」其日黃昏,張蠔在後,鄧羌在前,冒煙突火而下,留傅刪擋後。晉兵見秦王時,各皆要爭功,並進軍突火而來。秦王叫從行軍士,盡脫衣甲,疊於山路而焚之,以絕後軍,方走得脫。謝玄、謝琰、桓伊、劉牢之會朱序之兵,乘勝追擊,無不一當十,百當千,殺得秦兵大敗,自相踐踏,死者漫山塞野。其走者聞風聲鶴唳,皆以為晉兵且至,晝夜不能停息。草行露宿,重以饑凍,死者十去七八。
  謝玄追至青岡,方傳令鳴金收軍,獲得秦王堅乘輿及雲母車、儀蓋器械,軍資珍寶,堆積如山,俱各立冊抄記,留獻朝廷。
  次日,玄作書使人見叔父謝安報捷,時謝安正與王羲之圍棋。驛人持書與安,安令驛人去了。安一面圍棋,一面拆書,看其書已,知謝玄已破秦矣。遂將書放在牀上,了無喜色,下棋如故。王羲之問曰:「書中何事?」安曰:「小兒輩遂已破秦。」羲之曰:「宜速報朝廷,何事於棋?」言訖辭出。謝安既罷棋,入內過戶限,心甚喜,不覺屐齒之折,直入宮見帝,奏曰:「臣子姪托陛下洪福齊天,已破秦師百萬於肥水之上,獲得秦王雲母車及軍資寶貝,今進獻朝廷。」帝曰:「朕得卿子姪等輩,破此強秦,天下幸甚!從今以後,朕何憂焉?」即加封謝安為太保,於是降詔進謝玄為前將軍、假節鉞,令其振旅,還鎮京口。
  是時秦之諸軍皆潰散,惟慕容垂所將三萬人獨全。卻說秦王堅奔走淮北,淮北饑甚,又無糧草,百姓進壺飧豚髀供給。
  秦王堅受食之,大悅曰:「較公孫豆粥,劉秀麥飯,有加無減。」堅以帛賞百姓,百姓辭曰:「陛下厭樂安苦,自取危困,民為陛下子,陛下為民父,安有子飼其父而求報乎?」弗顧而去。
  堅謂張夫人曰:「吾今有何面目治天下乎?」潸然流涕。
  當秦王堅聞諸軍皆潰,惟慕容垂三萬人全師淮南,乃領千騎奔垂。探事軍人報曰:「今有秦王堅大敗,引殘軍千騎前來見將軍。」當世子慕容寶謂父慕容垂曰:「五木之祥,今其至矣。」又曰:「秦王兵敗,委身於我,是天借之以復燕柞,此時不可有失也。」垂曰:「汝言是也!然秦王待我甚厚,今兵敗以赤心投命於我,何可害之?若氐運必窮,吾當懷集關東,以復先業耳。」時諸將佐皆勸垂殺堅,垂不從。遂自出中軍迎秦王堅入內,悉以兵符還秦王堅。
  堅大悅,收集離散,乃使子苻丕同燕之舊將丁零守長樂,與垂等北至洛陽。眾復十餘萬,百官儀物,軍資略備。
  當慕容垂言於秦王堅曰:「北鄙之民,聞王師不利,輕相煽動。臣請奉詔書以鎮安陽,聚集軍糧,以圖再舉報仇。就因便入展拜先祖廟陵,以盡臣等一點孝心,陛下聖意云何?」秦王堅曰:「從卿所請,領兵往鎮。」垂謝恩拜辭,即出領兵起行。權冀諫秦王曰:「國兵新破,四方皆有離心,宜征集名將,置之京師,以固根本。垂勇略過人,世家東夏,固以避禍而來,其心豈止欲作冠軍而已哉?譬如養鷹,饑則附人,飽則颺去,豈可解其所縱,任其所欲也?」秦王堅曰:「卿言是也!然朕已許之,匹夫猶不食言,何況萬乘乎?若天命有興廢,固非智力所能移也!」翼又曰:「陛下重小信而輕社稷,臣見其往而不返,關東之亂自此始矣!」堅亦不聽。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3
發表於 2015-7-4 02:47:37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二回     呂光率兵伐西域



  卻說先車騎將軍呂光率兵七萬去伐龜茲,將至其地,聞秦王苻堅寇晉,光意欲更須後命,抽回部將。杜進曰:「節下受任赴機,宜之速行,何更留乎?」於是光傳令進兵,行至流沙,三百餘里地下無水,掘井四十餘丈亦無泉出,軍皆渴甚,將士失色,皆來稟光。光曰:「吾聞李廣以精誠玄感,飛泉湧出,吾等豈獨無感致乎?皇天必將有濟,諸軍不足憂也!」言訖,命排香案,親自祈告天地,俄而天降大雨,平地水深三尺,遂得進焉。
  時焉耆國國王率其旁國降光,光受而慰之,引兵直至龜茲國。帛純聞秦將呂光以兵來寇其國,遣大將金德率兵二萬出城來戰。金德受命,即出領兵。金德上陣,使開山大斧,有萬夫不當之勇,更有五子,精通武藝,騎射過人:長曰金瑛,次曰金瑤,三曰金瓊,四曰金琪,五曰金琚,俱各英雄。是時金德領主命,引本部軍馬八萬來迎。前至鳳鳴坡,相遇呂光,兩下各自佈陣。金德兵擺開門旗下,金德出馬,五子列於兩邊。厲聲大罵:「反國之賊,敢侵吾境?」呂光縱馬挺槍,大怒而出,單搦金德交鋒。長子金瑛,挺槍與呂光交戰,戰不三合,呂光刺死金瑛於馬下。次子金瑤大怒,又縱馬一口刀來與呂光交戰,光乃抖擻精神,施逞平日虎威,驟坐下馬,交馬未五合,呂光斬瑤於馬下,全然不懼。第四子金琪,見二兄俱敵光不過,也驟坐下馬,輪手中兩口日月刀,與金瓊、金琚三人圍住呂光。
  光在中央獨戰三將。無移時,金琪中槍,翻身落馬。二將慌救,呂光倒拖槍便走。金瓊驟住馬,收了戟,取箭射之,被呂光用槍連抵。瓊射三箭皆不中,瓊操了戟,奮力趕來,將及趕到,卻被呂光一箭射中面門,應弦墜馬而死。金琚隨後趕來,一刀砍下。呂光施放不中,弓箭皆棄,閃過其刀,生擒金琚歸陣,殺之。復取了槍刀,坐了馬殺過對陣。金德見五子皆喪於呂光之手,心膽皆裂,急走入陣躲避。西域兵素聞呂光之名,又見如此之雄,誰敢交鋒?馬到處,喝聲陣開,皆紛紛亂走,曳兵倒退。呂光匹馬單槍,衝入西陣,如入無人之境。參軍段業見呂光大勝,率秦兵一掩,西域兵大敗而去。金德險被擒捉,棄馬步行而逃入城。
  呂光收軍回寨,諸將賀曰:「某聞將軍少年如此英雄,不想壽已四旬,精神尚在。今日陣前,獨誅五將,世之罕有。」
  呂光曰:「吾孤軍懸入,若不力誅其將,則功難成。汝等諸將,各宜效力,共成大功。」言訖,傳令教軍攻城。
  卻說金德敗回入城,哭見帛純道:「秦兵勢大,不能抵擋,五子皆已喪命。」龜茲王帛純曰:「似此怎生奈何?」金德曰:「不如收拾珍寶,逃避陰谷,待其師老,然後擊之。」帛純從之,命宮人收拾珍寶,使金德殺開城門,領親屬逃避去訖。
  呂光見龜茲國王逃走了,亦不追趕,遂引兵入城,宰馬殺牛,大饗土卒,犒勞三軍。是時龜茲附近王侯來降者,共三十餘國,呂光皆撫而遣之還國。乃使人尋討鳩摩羅什。
  史說鳩摩羅什,乃天竺人,世為相國。其父鳩摩羅炎,持身有大節,將嗣相位,乃避辭出家,東度蔥嶺。龜茲王聞其名,郊迎之,請為國師。時王有妹,年二十,才悟明敏,諸國交下聘,並不許。及見羅炎,心欲留之,乃逼以其妹妻羅炎。炎既與王妹匹配,王妹遂有娠,羅什在胎,其母慧解倍常,生下羅什。及年七歲,遂與母俱出家,羅什從師受經,日誦千偈,偈有三十二字,凡三萬三千言,義亦自通。西域諸國咸服。羅什始攜母至,講說諸經,諸王皆長跪坐側,令羅什踐而登焉。苻堅聞之,密有迎羅什之意,因是乃遣呂光等率兵西伐龜茲。光臨行,苻堅謂曰:「若獲羅什,即馳驛送之。」
  今呂光既破其國,乃使人尋得鳩摩羅什並其母至。光見其年少美色,以凡人戲之,欲強妻以龜茲王女。羅什與母拒而不從,堅辭甚苦。光曰:「道士之操,不癒先父,何所固辭?」
  乃閉之密室,飲以醇酒,至酣乘醉入室強逼,羅什不得已,遂妻之。呂光迷戀龜茲國不思歸期。及見龜茲宮室壯麗,命參軍段業著《龜宮賦》以頌之。龜茲國人,奢侈厚於養生。家有葡萄酒,或至千斛,經十年不壞。士卒淪沒酒藏者相繼矣,由是呂光留戀,無有歸心耳。
  卻說乞伏國仁,隴西鮮卑人,父司繁,降於秦苻堅,使鎮勇士川,卒,國仁代鎮其地。聞秦王堅敗於晉,乃謀反,自稱大單于、秦、河二州牧。自勇士川至都於金城,聚眾一二萬人,不聽秦命,改號建羲元年,國號西秦。卻說乞伏國仁為秦前將軍,從秦王堅寇江南。國仁叔父步頹聞秦師大敗,乃率隴西謀叛。秦王堅聞知,使國仁以兵五千討之。國仁遂與叔父步頹,合兵十萬餘人謀叛,經略秦境。
  卻說慕容垂領兵至安陽,其子慕容寶曰:「父親欲建中興之業,獨力難成,吾之舊將,皆在長樂公苻丕處,父親不如入城,只佐參苻丕,私與皇甫真等同議興兵之策。」垂曰:「此計大善,汝率兵先行,吾自入參苻丕,密會舊將,同議興兵之策。」於是慕容垂自引從人入安陽,參苻丕,使其子寶率兵西行。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4
發表於 2015-7-4 02:48:02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三回     慕容垂謀復稱燕



  卻說慕容垂來見長樂公丕,丕親自出迎之。趙秋密勸垂就座殺丕,因據鄴起兵,垂不從。
  丕還,欲謀襲擊垂,當侍郎姜讓諫曰:「垂反形未著,而擅殺之,恐非所宜也。不如以上賓待之,嚴兵衛之,密表情狀,聽敕而後圖之則可也。」丕從之,乃館垂於鄴西驛,令守之。
  垂潛與燕故臣皇甫真等曰:「今秦王敗於肥水之上,其銳氣已墜,不能復振。吾以計脫身至此,以參長樂公為名,來見卿等一面,同議中興之策,再復燕柞,共滅強秦。今被苻丕令人監我於鄴西舍,不與我去,卿等以為何如?」皇甫真等曰:「復燕宜乘此時,奈我等皆無兵權,不知殿下部下還有多少兵?」垂曰:「未上萬人。」真曰:「殿下速使人以書往關東,使舊將丁零、翟斌二人起兵先叛。秦王必然詔殿下興兵去討,乘此機會,可以脫此。招集人馬,若上十萬,以討丁零為名,所過郡邑必然以牛酒郊迎王師。因其無備,可下諸郡,再移書報知各處,燕王必然響應。待應,舉兵向長安,大業指日可定矣。」垂曰:「然,得卿同行,事方有成。」真曰:「吾若隨殿下去,長樂公必疑,反為不美。」垂曰:「既如此,吾來日就發書與二人就去,再當會公。」言訖辭歸。
  於是,垂密使人送書與丁零、翟斌,令其起兵作亂。零、斌得書,聚二萬餘人,騷擾秦境,關東守將上表告急於秦王。
  苻堅問文武曰:「今丁零、翟斌謀反,文武之中,誰人肯去討此跋扈?」權冀曰:「國兵新敗,京師之眾,不可調遣,宜固守根本。可使人齎詔,遣冠軍將軍慕容垂起兵去討,可得兩便。」秦王堅曰:「如何兩便?」翼曰:「慕容垂父子,焉肯久為人臣?必有異謀,使其討丁零、翟斌,正如兩虎相鬥,必有一傷,從其自滅。慕容垂滅得盯翟亦好,盯翟滅慕容垂亦好,此不為之兩便乎?」秦王堅曰:然!「於是使驛馳詔書來北鄙,詔慕容垂去以兵討丁零、翟斌。
  垂得詔並不推辭,只道軍糧稀少,因此慕容垂謂使人曰:「卿回朝,托煩善言奏知。」使人去了,垂逕將詔書來見苻丕,稱主上令其討盯翟之亂,以兵符乞兵起行,丕猶豫。
  當石越言於丕曰:「垂有恢復舊業之心,今復資之以兵,以為虎添翼者也。」丕曰:「垂在此常恐為肘腋之變,吾置之於外,不猶愈乎?今主上之命,焉敢違之?」思半晌,乃以羸兵敝鎧給之,又遣苻飛龍率氐騎一千,為副將,密戒飛龍曰:「垂為三軍之帥,卿為謀垂之將,行矣,勉之!」飛龍曰:「謹領密旨!」言訖,遂統兵行。當垂辭丕曰:「臣欲人鄴拜辭祖廟而去,告知殿下。」丕曰:「卿今有急,不及拜廟,火速前去。」垂見丕不許,乃潛服而入,亭吏禁之,垂怒斬亭吏而去。
  石越言於丕曰:「垂反形已露,可因此除之。」丕曰:「淮南之敗,垂侍衛乘輿,此功不可忘也。」越退告人曰:「公父子好為小仁,不顧大計,終當為人擒。」
  時丕留慕容農及楷、淮、紹於鄴為質。垂行離安陽關,聞丕與飛龍謀欲殺己,因怒激其眾曰:「吾盡忠於苻氏,而苻氏專欲圖吾父子,吾雖欲已,得乎?」乃於河內募兵,旬日間有眾八千。夜襲飛龍氐兵,氐兵不備,盡被殺之。垂以書遺秦王堅,言其故,而慕容鳳等亦各率部曲歸。翟斌會秦豫州牧、太原公苻暉,領毛當討斌、鳳,被斌、鳳合兵擊敗斬之。
  垂遂濟河焚橋,有眾三萬,遣人告子農等,令舉兵。農等遂以晦日將數十騎,微服密出鄴,奔列人,止於烏桓魯利家。
  利為之置饌,農笑而不食。利謂其妻曰:「惡奴,郎貴人,家貧無以饌之,奈何?」妻曰:「郎有雄才大志,今無故而來,必將有異,非為飲食來也。君亟出遠望,以備非常。」利從之。
  農笑謂曰:「吾欲集兵列人,以圖興復,卿能從我乎?」利曰:「死生惟郎家命!」農乃詣烏桓與張驤說之,驤再拜曰:「得舊主而奉之,安敢不起?」於是即招軍買馬,眾至九千人,起兵來會合慕容垂。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5
發表於 2015-7-4 02:48:30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四回     慕容垂大破秦兵



  甲申九年正月朔,長樂公苻丕大會賓客,令人請慕容農同飲,使人回說,不知去向。丕始知其去,使人四出尋之,乃知其在列人,已起兵矣。
  卻說慕容農又驅列人士民為卒,斬桑榆插地為兵,裂襜裳於竿為旗。使趙秋說屠各子及康東烏桓等人,各率部眾數千赴之,攻破館陶,收其軍資器械,取康台,收馬數千匹。於是步騎雲集,眾至數萬。乃推農為驃騎大將軍,監統諸將,設立郡署,上下肅然。農以父垂未至,不敢行賞,趙秋曰:「軍無賞,士不往,今之來者也,皆欲立功規利,宜承制封拜,以廣中興之業。」農從之,於是赴者相繼。農號令整肅,軍無喧嘩,士民喜悅。
  長樂公聞知大怒,使石越來討之。農曰:「石越有智勇之名,今不南拒大軍而來此,是畏王而凌我也。必不設備,可以計取之。」眾將皆曰:「今大兵至,宜治列人之城以治之。」
  農曰:「今已起義兵對敵,固當以山河為城池,何必列人之城治也。」越至列人之西,農參軍趙謙曰:「越遠來疲倦,請急擊之。」農曰:「彼軍有甲在外,我軍有甲在心,晝戰,則士卒見其外貌而憚之,不如待暮擊之,可以必克。」即令戰士嚴備以待,毋得妄動。石越既至,令士卒立柵壁壘,農笑曰:「越兵精士眾,不乘其初至之銳以擊我,乃更立柵,吾知其無能為也。」至暮,農令軍士鼓噪出,陣於城西,守門將劉木率壯士四百人,當先毀柵而入。石越無備,見兵入寨,慌上馬,兩軍相遇。石越持槍躍馬走出,大罵:「逆賊!秦王有何負汝,發兵謀襲?」慕容農大怒拍馬,更不打話,手執大桿刀直取石越,兩馬相交,戰不十餘合,石越被慕容農一刀斬於馬下。揮兵進擊,殺死秦兵大半,其餘盡皆逃奔。毛當在後陣聞石越敗,急欲上馬,農大隊湧至,措手不及,亦被亂軍所殺。秦兵大敗,以此秦人騷動,盜賊群起。
  慕容垂招軍買馬,積草屯糧,不過半年,眾至十萬,起兵前來關東。先遣人報知慕容鳳、丁零、翟斌,三人聞報,自來迎接人寨,敘談衷曲,各訴契闊之情,共議復燕之計。丁零曰:「若復燕,可使人往鄴報知前將軍慕容農,令其起兵相應,我這裡一面以兵先取鄴城。」垂曰:「聞農起兵將至,吾亦遣人報知,君言正合我心。」當即寫書,使田山去列人州,會慕容農一齊起兵,田山領書去了。
  慕容垂與諸將發兵來攻鄴城。田山以書見慕容農,農讀書訖,即時以兵來會。時垂兵二十萬餘人,兵至鄴郡。弟慕容德、子慕容寶上言曰:「今天下兵起,皆為燕故,吾兄乘此早稱尊號,庶使人無異望,士有歸心。若不早立尊號,則士民解體,大業難定矣!」垂曰:「然!」於是慕容垂自稱為燕王,以世子慕容寶為王太子,以弟慕容德為車騎大將軍,封范陽王,又拜王公百餘人,使其率眾二十餘萬,長驅攻鄴。
  史說慕容德,字玄明,皝之少子也。狀貌雄偉,額有日角偃月重文,博覽群書,學多才藝。兄垂常與共論國家大謀,言必切至。垂謂之曰:「汝器識長進,非復『吳下阿蒙』也。」
  及慕容暐敗,徙於長安,秦王苻堅以為張掖太守。苻堅敗之於晉,德乃從垂至鄴,因勸垂稱號,垂乃以慕容德為車騎大將軍。
  兵至鄴,慕容農兵亦至,聞後燕王到,自引親隨從人入中軍參見燕王。燕王垂大悅曰:「得卿來助,大業成矣!」於是後燕王垂封慕容農為上將軍,命其以兵與慕容德同屯。次日,會兵攻鄴城。
  當長樂公苻丕見燕兵勢大,不敢出戰,使兵堅守各門。遂召問韓晃等將曰:「今慕容垂兵多將廣,難以與敵,攻城用何計可以破之?」韓晃曰:「慕容垂銳氣正盛,石越之兵新亡,誰人再敢與戰?若守此城,城郭不固,兵甲不堅,不如退守中城。」使人問垂如何起兵,於是丕遣姜讓來說,問垂如何起兵。
  讓奉丕命來見慕容垂,未及開言,垂曰:「孤受主上不世之恩,故欲保全長樂公,使其赴京師,然後修復舊業,永為鄰好。若不以鄴城見讓,當窮極兵勢,恐單馬求生,亦不可得也。」讓厲色責之曰:「將軍不容于家國,投命聖朝,燕之尺土,將軍豈有分乎?主上與將軍種殊類別,一見傾心,親如宗戚,寵勛逾舊,一旦因王師小敗,遽有異心。長樂公受分陝之任,寧肯拱手輸將以百城之地乎?將軍欲裂冠毀冕,自可極其兵勢,但惜將軍以七十之年,懸首白旗,高世之忠,更為逆鬼耳!」垂默然,左右請殺之。垂曰:「彼各為其主耳,何罪?」禮而歸之。讓上覆秦王堅並持垂表領送長樂公丕歸長安,時堅聞知,後見表大怒切恨之。
  時苻丕見垂兵至,料不能敵,乃自領後軍,至一更盡,大開東門殺出,以兵退入中城,傳令三軍,堅守城池,不許出戰。
  次日天明,後燕王聞苻丕已走,引眾入城,扎住大軍。卻說秦北地長史慕容泓聞慕容垂攻鄴,乃引親屬百餘人亡奔關東,收集鮮卑九千人,起兵還屯華陰,招集亡命。平陽太守慕容衝聞慕容垂稱王關東,亦招軍買馬,積草屯糧,眾至二萬,屯於平陽。卻說秦王苻堅在宮中聞長樂公苻丕告急文書至,及知慕容垂、慕容泓等各起兵叛秦,心中大驚,謂夫人張氏曰:「朕若用朝臣之言,豈有今日之事耶?有何面目見朝臣乎?」言訖,命群臣計議,命將去討。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6
發表於 2015-7-4 02:48:55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五回     慕容垂已復燕祚



  燕王垂遣范陽王德討秦枋頭,攻取之。東胡人王晏據館陶,為鄴中聲援,夷夏不從燕者亦尚眾。燕王垂遣太原王楷與陳留王紹擊之。楷謂紹曰:「今大業始爾,人心未洽,惟宜綏之以德,不可震之以威。」乃出屯於辟陽。紹率騎數百,往說晏曰:「今燕王大兵至此,長樂公尚且奔走。料此小城,內無軍糧,外無救兵,安能守之?不如早降,不失封侯之位。」於是,王晏思半晌,開門納降。王晏一降,於是氐夷降者數十萬口,楷留其老弱者,置守宰撫之,發其丁壯者十餘萬,與晏守鄴。垂悅曰:「汝兄弟才兼文武,足以繼先王之志矣。」
  慕容泓為秦北地長史,聞燕王垂攻鄴,亡奔關東,收集鮮卑,還屯華陰,其眾遂盛,自稱雍州牧。
  秦王堅聞知泓叛,謂權翼曰:「不聽卿言,使鮮卑至此,關東之地,吾不復爭,將如泓何?」言訖,乃使廣平公苻熙鎮蒲坂,征鉅鹿公苻睿都督中外諸軍事,發兵五萬,以竇衝為長史,姚萇為司馬,前來討泓及垂。
  三將領命,即出領兵。苻睿謂姚萇等曰:「今主上令吾等討慕容垂、慕容泓、慕容衝三人,可討何處為先?」姚萇曰:「慕容垂兵多將廣,連有鄴都之地,已稱王號,士民歸附,難以動遙慕容泓據有華陰,甚得眾心,民為之用,軍為之力,亦難動之。慕容衝軍馬新集,民心未歸,不如先討,吾料必然破之。再以得勝之兵,去討華陰,亦可得,再舉攻鄴,鄴孤亦可下矣。」睿曰:「卿言有理!」於是率兵將進抵平陽,與慕容衝寨只隔二十餘里下寨。姚萇謂竇衝曰:「慕容衝欺我遠至,勞逸不均,今夜必然來劫吾寨。其城空虛,將軍可以兵五千,抄小路去其後,待其兵離了,然後乘虛殺入,必得其城。」衝從之,即率兵抄小徑去平陽城外埋伏了。姚萇亦與苻睿各以兵埋伏寨外,只待慕容衝來。
  卻說慕容衝聞報事軍人說,秦兵在城二十里外屯紮。慕容衝謂左右曰:「今秦兵遠來,必然勞苦,正好劫寨。」左右曰:「姚萇頗知兵法,恐有準備。」衝曰:「匹夫仗血氣之勇,有何謀策?只管依我而行。」至晚傳令,叫軍馬黃昏造飯飽食,一更出城,二更去劫秦營。三軍得令,至黃昏,俱各飽食,全身披掛,人馬盡皆銜枚,至一更,乃開南門而出。三更左側,慕容衝兵至寨前。衝令三軍鼓噪吶喊殺進,直入中軍,卻是空寨。慕容衝急勒馬時,忽聽得一聲炮響,四邊喊起,左邊苻睿殺出,右邊姚萇殺出,兩下夾攻,殺得衝兵損其大半。慕容衝捨命殺出重圍,走回平陽。
  平陽已被姚萇使竇衝率兵抄小路於城下埋伏,一見慕容衝以兵出城,離了十里之程,竇衝使軍人各將雲梯三百餘只,架在城上,五百餘人齊登入城,將守門軍人殺了,砍開城門,外軍直入,屯於城中。
  及至天明,慕容衝大敗而回,至城下,見城上皆是秦兵旗號,不敢入城。自思上天無路,入地無門,乃忙領百餘騎,逃奔華陰來投慕容泓。泓曰:「聞弟在山東聚義,如何至此?」
  衝曰:「弟在平陽,聚眾至三萬,被姚萇殺敗,無處安身,來投賢兄。」泓曰:「汝既來投,吾何見卻?弟宜盡忠,同討強秦,倘得天下,與你平分。」言訖,以慕容衝為前鋒將軍,率兵二萬,出屯城外,以為犄角之勢,待拒秦兵。卻說苻睿用姚萇計策,破了慕容衝,得平陽城,安撫百姓,分兵去守,遂領兵長驅大進,殺奔華陰郡來。
  慕容泓正欲起兵向長安,忽探事軍人回報苻睿兵將至,乃使謀臣高蓋來幫慕容衝以兵拒迎。高蓋領兵出城,來見慕容衝曰:「今主公遣某同將軍拒敵,將軍可有計否?」衝曰:「吾卻無計,正欲問君。」高蓋曰:「依愚之策,前面有窮崖谷可以伏兵,將軍可以五千精兵伏其處,吾以二萬兵誘敵。待苻睿過窮崖谷了,將軍兵出而擊之,吾勒兵殺回,兩下夾攻,苻睿可擒矣。」衝曰:「此計正合我機。」於是慕容衝依其計,即以五千精兵埋伏於窮崖谷,使高蓋率兵二萬,出華陰界口誘敵。
  卻說苻睿引兵去華陰界口,前兵報有敵兵拒住,不得往前。
  苻睿曰:「慕容泓以誰人為將?」探事軍人報,是平陽殺敗的慕容衝領兵拒迎。苻睿曰:「只管殺去。」前軍得令,殺將過去。燕兵見秦兵來,不敢交鋒,盡皆潰逃,穿山度嶺而走。苻睿一見,傳令三軍盡力去趕。姚萇曰:「前面窮崖谷,恐有埋伏,不可去追。適間,拒兵不戰而走,宜防暗計。」睿曰:「慕容衝無謀之輩,有甚高計?迫之無妨。」因此秦兵鼓噪大喊,連追十里之程,前軍立住不行。睿問之,軍報曰:「後面大隊軍馬攔住隘口。」言未畢,前面高蓋驅兵殺回,苻睿使姚萇出陣迎敵。前軍忽然一聲炮響,後軍喊起,報道:「後面窮崖谷中,有伏兵殺出。」苻睿大驚,手足無措,忙命竇衝退拒後軍。
  衝即竭力以拒後軍,睿方得脫,收兵計點,折去大兵三千人,因是兩下相持。
  時,慕容泓謂諸將佐曰:「前日雖勝一陣,秦兵勢大,終難久持,不如奔回關東。」諸將曰:「吾兵若退,彼必後追,此事若何?」泓曰:「選精銳兵斷後。」諸將曰:「如此可行。」於是泓自率精兵在後,使老弱先行。苻睿聞泓退,乃自率兵出邀擊。當姚萇聞知,急出諫曰:「鮮卑皆有思歸之志,故起而為亂,宜驅令出關,不可遏也。夫執鼷鼠之尾,猶於反噬於人,但可鳴鼓隨之,彼將奔敗不及矣。」睿弗從,自以兵出,使竇衝為前鋒與慕容衝交戰。兩馬相交,戰未十合,竇衝大敗,走回本陣。苻睿見竇衝大敗,親自披掛,拍馬走出陣前,與慕容衝交戰,只一合,被慕容衝斬於馬下。竇衝見睿死了,亦領部下兵殺出重圍而走。秦兵潰逃,亂奔四散。慕容衝揮兵一擊,殺死大半。姚萇在前鋒,聞後軍報苻睿被慕容衝殺了。姚萇大驚,不敢戀戰,與左右從騎千餘,盡力殺開血路。正遇高蓋,二人交鋒,戰上五合,姚萇撥開軍器,拍馬加鞭殺開重圍,思量欲奔秦,恐秦王苻堅見罪,只得引殘兵走奔馬牧西川。
  西川使長史上書,報知秦王堅討罪。堅大怒,將長史斬之,從人走回報與姚萇,姚萇招集殘兵,不敢還秦。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7
發表於 2015-7-4 02:49:18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六回     姚萇反秦為後秦



  卻說西川豪族伊詳等率五萬家謀叛,聞姚萇至西川,領五萬家入見姚萇曰:「某等遭亂難之世,不遇真明之主,徒抱赤心,隱於此耳。今聞明公盛德,乃將門子孫,某等率眾前來,立明公為盟主,守此一邦,未識尊意若何?」萇曰:「吾聞卿等乃西川豪傑,馬牧英俊,若欲立盟主,必須立卿,萇乃庸才,因逃難至此,焉敢妄占也?」伊詳曰:「吾聞立尊,定須立德,公祖德於民,吾故率眾推公,公何辭耶?」言訖,伊詳為首下拜,稱千歲,十萬餘人齊聲從命,於是姚萇為後秦王,拜伊詳為謀事參軍,招軍買馬,積草屯糧,攻討北邊。
  卻說慕容衝既殺了苻睿,同高蓋又集軍馬,屯於城外。乃遣人送書謂秦王堅曰:「吳王已定關東,可速備大駕,送家兄皇帝還鄴都,與秦以虎牢為界,兩下罷兵。」
  堅見書大怒,召慕容暐責之曰:「卿之宗族,可謂人面獸心,不可以國士期也。」因命暐以書招諭泓、衝二人來降。
  暐密遣使謂泓曰:「吾籠中之人,必無還理,且燕室之罪人也,不足復顧。汝勉建大業,吾死,便即尊位。」泓於是進兵向長安。
  卻說後秦王萇用伊詳計,招眾十餘萬,進屯北地,華陰、新平、安定等郡皆降附之。秦王堅大怒,自率步騎二萬,前來討萇,秦兵屢敗。萇兵屯於安公谷下,軍中無井,秦人塞安公谷堰水以困之,萇軍有渴死者。會天下大雨,後營中水深三尺,營外寸餘而已,後秦軍復振。堅歎曰:「天亦佑賊乎?」於是萇得活。
  卻說慕容泓謀臣高蓋,見泓德望不如慕容衝,且持法嚴峻,因說慕容衝曰:「慕容泓非濟世之才,吾意欲以將軍為盟主,將軍復有意乎?」衝曰:「一身客寄四海,未嘗不傷感而歎息,鷦鷯尚有一枝,狡兔猶有三窟,何況人乎?北中豐腴之地,非不欲之;奈泓與吾同一宗親,甚不忍焉!」高蓋曰:「北州天府之國,非治亂之主不可居也。如今慕容泓不能用賢立事,剛而無勇,柔而太弱,此業不久已屬他人矣。今天以資將軍,此會挫失,豈不聞逐兔先得之語乎?將軍欲之,某當效死。」慕容衝拱手謝曰:「倘天助,實出公之所賜也。請暫少歇,再容商議。」當日席散。次早,高蓋又語之,慕容衝曰:「既先生有念衝意,從先生計之。」於是高蓋密於慕容衝耳畔言曰:「今日明公人城,彼必出迎明公,擊盞為號,因而殺之。」衝曰:「然!」因此慕容衝與高蓋領軍回城。
  慕容泓聞慕容衝大捷而回城,乃引諸從人以果酒在城門內迎賀。時高蓋佩劍在前,慕容衝在後而進。見慕容泓執酒在門邊,因言曰:「托聖兄洪福,幸獲此勝,何勞遠迎?」泓對曰:「得賢弟英勇,大破秦兵,生靈百萬,無不感戴。」因忙舉酒與衝,衝接著,作失手擊破,高蓋一見,舞刀向前,把慕容泓一刀斬之。泓首落地,諸從皆驚。高蓋大叫曰:「降者免罪,逆者盡誅!」於是城中諸將吏人,俱各投降,不敢拒命。因此高蓋請慕容衝入為皇帝,即大位,承制行事,復置百官,遂遣將加兵,攻討北平。
  先是,秦王苻堅滅燕,慕容衝姊年十四,有傾城國色,苻堅納之為王妃,寵冠後宮。時衝年十二歲,有龍陽之姿,堅又幸之,因此姊弟專寵。安人吳進中是長安百姓,為之歌曰:「一雌復一雄,雙飛入紫宮。」群臣咸懼衝為內亂,時王猛切諫之,苻堅不得已,乃使衝出長安,為平陽太守。又有謠言曰:「鳳凰鳳凰,止與阿房。」苻堅聞知,以鳳凰非梧桐不棲,非竹實不食,乃命植梧竹數十萬株於阿房城以待之。慕容衝,小字鳳凰,故有先兆之識也。
  八月,燕將慕容德等進兵圍住鄴城,城中長樂公苻丕大憂,況且芻糧俱盡,削鬆木飼馬,猶不肯降。燕王垂謂諸將曰:「苻丕窮寇,必無降理,不如退屯新城,開丕西歸之路,以謝秦王疇昔之恩。」於是將慕容德等傳令三軍,退趨新城而屯。
  卻說晉太保謝安上表,請靖胡亂,以兵北討。晉帝讀表曰:先帝深慮胡賊,勢不兩立,由胡無隙可乘,故不敢征。後陛下登位,豈期苻堅逆天犯境,蒙托臣以討賊。臣自知劣才之弱,賊眾之強,受命之日,寢不安席,食不甘味,思欲以破秦。
  陛下天威,洪福所致,將士戮力效命,一擊破秦百萬之兵,使苻堅喪膽於肥水。鮮卑亂生關東,五胡雜植,俱各以秦之軍,食秦之粟,殺秦之兵矣!此乃天厭秦人,故有此釁耳!伏望陛下乘此,遣將開拓中原,北方指日可平。甲申大光九年九月,太保臣謝安,謹表以聞,仰於聞聽。
  晉孝武帝覽表謂安曰:「卿策正合朕心,太保可調撥諸將,以兵起行伐秦。」於是謝安謝恩,即出朝堂,使前將軍謝玄率桓石虔諸將,以大兵二十萬,來討河南。河南城堡聞兵至,皆來歸附。謝玄領兵入屯河南,分兵戍守,安慰百姓。又使晉陵太守滕恬之以兵五千渡河,入據黎陽。又令參軍劉牢之以兵二萬,入據碻磝、滑台。分撥已定,謝玄自以大兵屯於河南城,使人前去打探消息。待其來報,然後進兵。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8
發表於 2015-7-4 02:49:50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七回     苻丕求救於謝玄



  卻說燕王垂退兵,放長樂公苻丕出走,而苻丕堅守不走。
  垂大怒,復使車騎將軍慕容德等率兵圍鄴。苻丕見燕兵又至,進退無路,只得固守。及聞謝玄入據河南,心中大驚,急聚將佐商議。忽一人昂然而出曰:「殿下休憂,臣雖不才,憑三寸不爛之舌使慕容垂退兵,可保鄴都萬無一失。」苻丕視之,乃右將軍徐成。丕問曰:「卿有何高見,可解此圍?」成曰:「某聞慕容垂祖父先仕晉,晉封為侍中;後慕容雋反晉,自立為燕,至暐被聖父滅之,今垂復稱燕,晉人不樂其生。某請命去說謝玄與殿下聯合,同破燕兵,此圍自然瓦解。」丕曰:「汝且試言玄之說辭與吾聽。」成於符丕耳邊道:「如此如此。」
  丕然之曰:「其說甚奇。」於是修書一封與徐成,從夜半引五千兵,殺出南門,奔河南而來。
  不日入城,說謝玄曰:「秦王與晉無仇,只因慕容垂父子切言勸之,以兵犯境,致結肥水之怨,秦王深悔羞焉。不期逆賊計乘吾敗,復自稱燕,以兵來攻鄴城。今長樂公苻丕遣某以鄴都之地奉公,乞賜糧米,救濟軍民。再以一軍救應,同退慕容垂,情願領眾西歸,讓鄴都河南還晉,永遠和好,誓不相侵,未審尊意何如?」玄曰:「既長樂公還我鄴都之地,怎不救應?吾以米二千斛,汝可先運赴鄴,資給軍民,吾後即便點兵來救。」徐成拜謝,運糧先回。
  當桓石虔謂玄曰:「將軍何不坐待慕容垂去誅荷丕。如何反助糧米,與其救兵?」謝玄曰:「汝知其一,未知其二。慕容垂不減韓信之智,又有呂布之勇,今以兵圍鄴,苻丕困極,吾若不以糧米饋之,不遣軍馬救之,荷丕勢窮,必然降燕,則鄴都何年可得?故吾以軍糧救應苻丕,使其同吾殺退慕容垂也。
  苻丕勢弱,安敢失信?定要西歸,吾唾手可得鄴城,河南之地,十有九矣。「諸將曰:」將軍神見,我等不及。「於是玄召參軍劉牢之至,曰:」汝可以二萬兵前去,助苻丕破燕。「牢之從之,即以二萬兵來救鄴城。
  卻說徐成運米二千斛近鄴,使人先入城報知苻丕。苻丕以兵出接糧米入城,徐成以兵斷後,殺散燕兵,亦入城去。苻丕問曰:「雖得糧米,可支數月,未審救兵何日得至?」徐成曰:「只管堅保城池,以待救軍。」於是丕令軍人晝夜固守之。
  燕慕容麟攻博陵,城中糧草已盡,功曹張猗恐城破,逾出城,聚眾五百以應麟。王兗臨城責之曰:「卿是秦民,吾是卿君,卿起兵應賊而號義兵,何名實之相違也?古人求忠臣必於孝子之門,卿母在城棄而不顧,吾何有焉?今人取卿一時之功則可矣,寧能忘卿不忠不孝之罪乎?中州禮義之邦,不意乃有如卿者乎?」麟怒,身先攻拔博陵,執兗殺之,軍民皆恨。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69
發表於 2015-7-4 02:50:16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八回     慕輿文殺劉庫仁



  卻說平陽太守慕輿文,乃慕輿句之子也。聞苻堅敗於肥水,及慕容垂稱號自立,乃招集兵馬,來攻劉庫仁。庫仁大怒,點起軍馬與慕輿文交戰,二人交鋒,戰二十餘合,庫仁被慕輿文斬於馬下。劉頭眷見兄庫仁被殺,舞大桿刀,拍馬來趕慕輿文。
  文又與眷相戰,戰上三十餘合,不分勝敗。劉顯見叔贏不得慕輿文,持槍前來夾攻,文抵擋二人不住,撥開軍器,勒轉馬頭便走。劉顯驅兵,擊殺得慕輿文之兵大敗,逃回平陽去訖。
  時劉庫仁既死,其子劉顯殺退慕輿文,尋劉庫仁屍首葬埋訖。其弟劉頭眷代領其眾,劉顯心甚不平,暗藏利刃入內室,刺殺其叔劉頭眷,自領諸部。劉顯既領其眾,恐皇孫拓跋珪長成復業,乃謂左右林茂、王霸曰:「拓跋珪年已長成,後必為亂,吾欲殺之,恐秦王見罪,吾甚憂患,汝有何計?」林茂曰:「斬草不除根,萌芽依舊發。吾甚慮此,既要害珪,不誣其謀叛,何以殺之?不如先殺拓跋珪,然後使人具奏珪謀叛,吾已殺之,將軍有何罪焉?」顯然之。茂又曰:「此地常例,每年聚會諸部眾官,今期已迫,來日將軍使人往請諸部大人赴會,就請拓跋珪同至,若來赴會,留而殺之。」顯曰:「其計善矣。」於是劉顯使人請各部官赴會,又差人來獨孤部請拓跋珪,拓跋珪收拾赴會。燕鳳曰:「愚意劉顯有害小主公之意,故今來請赴會。」賀訥曰:「何以知之?」鳳曰:「顯新殺親叔劉頭眷而奪此位,恐小主公成人後來取位,故有謀害之意。」訥曰:「雖有此計,切莫疑心,平陽去此不遠,不去反疑。」珪曰:「公之言是也。」張冊曰:「筵無好筵,會無好會,主人不可去。」趙俊曰:「某將馬軍三百人同往,可保主公無事。」
  珪曰:「子杰同去,何足慮也?」拓跋珪與子杰即日同赴平陽,離獨孤部百餘裡,比及到郡,林茂出郭迎接,意甚謙敬。拓跋珪不疑,隨後文武官各出迎接,拓跋硅更無疑忌。是日,請於館舍暫歇,趙俊引三百軍士圍繞保護,俊帶甲掛劍,行坐不離。
  次日,入報九部四十五處將士官員皆到。劉衛辰亦到,顯先請商議曰:「拓跋珪世之梟雄,久必為北州之禍,可就今日除之。」衛辰曰:「恐失士民之望,不可行。」劉顯曰:「吾已密領秦王詔旨在此。」衛辰曰:「如此,則宜先為準備。」
  顯曰:「東門陰山大路,吾已密令宗弟劉和引五千軍把住,南門外已使劉中引三千兵把住,北門外已使劉鐘領三千軍把住,只有西門不必守護,前有大溪阻隔,雖有數萬人馬,不易過也。」衛辰曰:「吾恐趙俊行坐不離,恐難下手。」顯曰:「吾已伏千餘兵於城內了,可使王威另設一席於外,以待武將。先請住趙俊,後可行事,吾已安排定了。」
  當日殺牛宰馬,大設宴飲。請拓跋珪與眾官至堂中。拓跋珪主席,諸公子兩邊,其餘各依次坐訖。趙俊帶劍立於其側。
  酒至三巡,王威入請趙俊赴席,俊推辭不去,珪命去,俊出就席。劉顯在外收拾鐵桶相似,三百軍都趕歸館舍,只待半酣,號起下手。正值王霸把盞至珪前,以足履珪之足曰:「請更衣!」珪會其意,待霸把過盞,推起如廁。王霸已於後園等待珪,入謂曰:「城外東南北皆有兵馬,惟西可走,使君急從後遁去勿遲,劉顯已定計害君多日。」拓跋珪大驚,急解馬開後園門,飛身上馬,不顧從者,望西而走。把門吏問之,珪曰:「吾不勝酒力矣,故先回耳。」擋之不祝時劉顯舉頭不見拓跋珪在座,便遣林茂去追,茂上馬引五百馬軍即便趕之。
  卻說拓跋珪出西門,行至大溪,幸有艇船,急上艇船,將金條頭僱艄人撐過江,上岸而走去了。劉顯趕到江邊,不見拓跋珪,只得還城。
  俊飲酒間,忽見人馬轉動,急入視座上,不見拓跋珪,大驚。急出探館舍,聽得人說,劉顯引軍追拓跋珪出門去了。因此火急操槍上馬,引三百軍出城。迎見林茂,問曰:「吾主何在?」茂曰:「使君逃席,不知何往?」趙俊是個謹細的人,不肯造次,遍觀軍中,並不見動靜,前望大溪相隔,別無去路。
  趙俊曰:「汝請吾主,何故著軍馬四繞?」茂曰:「九部四十五處官員在此,吾為上將,豈可不防護也?」俊曰:「汝逼我主何處去了。」茂曰:「吾聽知匹馬出門到此,不知何處去了?」因此趙俊忙討船,引三百人渡,趕五里之路,追著拓跋珪,保護得還本部,來見賀訥,細說劉顯謀害之事,及得王霸所救之言,訥曰:「既劉顯起此不仁,汝可招軍馬,以待迎敵。」
  於是拓跋珪始招軍買馬,積草屯糧,禮賢下士,聘舊大臣,不半歲,積得精兵二十萬人。自是威名日盛,劉顯不敢攻焉。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狀態︰ 離線
270
發表於 2015-7-4 02:50:53 |只看該作者
第二六九回     姚萇以兵攻新平



  後秦王姚萇聞慕容衝攻長安,會群臣議進止之策。諸將皆曰:「宜先取長安,建立根本,然後經營四方。」萇曰:「燕人因其眾思歸以起兵,若得志,必不久留關中。吾當紮屯嶺北,廣收資實,以待秦王晏去,然後拱手取之。」言訖,乃留長子興守北地,自將其眾攻新平。

  初,新平人殺其部將,秦王堅缺其城角以恥之,新平人深以為恥,欲立忠義以雪之。及萇至,太守苟輔欲降,郡人馮杰等諫曰:「昔田單以一城存齊,今秦猶連城過百,奈何遽為叛臣乎?」輔喜曰:「是吾志耳,但恐久而無救,郡人橫被無辜,諸君能爾,吾豈顧生哉?」於是憑城固守。

  後秦兵至,為土山地道以攻,輔亦於內衛之,或戰地下,或戰山上,後秦之眾死者萬餘人。荀輔乃詐降以誘萇,萇信之,將入城。諸將士告有詐,始覺之而返,輔伏兵邀擊,萇幾死之,得伊詳引兵來救,因此進殺去萬餘人矣。太守荀輔堅守以拒後秦,糧竭矢盡,外求救不至。後秦王萇使人謂曰:「吾方以義取天下,豈仇忠臣耶?卿但率眾還長安,吾止欲得城耳。」輔率民出,萇執而阬之。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4-20 00:23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