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8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神學與生活] 上帝國像什麼? [複製連結]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7-11 09:42:32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上帝國像什麼?  



   上帝國像什麼?查考聖經時,會發現同樣上帝國的比喻,在馬太福音都稱「天國」。這是因為馬太福音寫作對象是猶太基督徒。猶太人不敢直稱上帝,所以馬太福音都以「天國」代替「上帝國」。至於中文和合本有的版本譯為「上帝國」,有的版本譯為「神國」。那是當初翻譯時不同的差會各有不同的堅持,有人堅持應譯上帝為「上帝」,有人則認為應譯為「神」。結果聖經公會只好出兩種版本:一種是「上帝版」;一種是「神版」。其實,天國也好,上帝國也好,神國也好,都指同一個意思。

   耶穌所傳的福音,就是上帝國的福音,馬太福音四章十七節記:「從那時候耶穌就傳起道來,說,天國近了,你們應當悔改。」那什麼是「上帝國」呢?一般我們說「國」,它要包含三要素:主權、領土、人民。但聖經用「上帝國」一詞,重點不在強調「領土、人民」,而在強調主權,所以「上帝國」一詞,我們白話一點說,它是指「上帝絕對的主權和統治」。所以現代中文譯本主禱文「願你的國降臨」,譯為「願你在世上掌權」,現代台語譯本則譯為「願你施行主權」。

   福音書用很多比喻來說明「上帝國」,例如馬可福音四章30—32節:「我們說上帝的國像甚麼呢?我們用甚麼比喻來說明它呢?上帝的國好比一粒芥菜種子,是世上最小的種子。有人把它種在地裏,過些時候,它長大起來,比各種蔬菜都大;它長出大枝,飛鳥也在它的蔭下搭窩。」現就我們引用的經文來思考「上帝國親像什麼?」。先來探討經文中的意思:

   猶太人看了這個比喻後,必定能夠辨別出兩種的想法。第一,一粒芥菜種子就是當時巴勒斯坦人常用在一句成語裏面,代表細小的意思。若是人沒有「像芥菜種的信心」,便是說「具有想像中信心最小的份量」。而芥菜種事實上又能生長成為一棵高大的植物,有些是高過騎在馬上的人頭。飛鳥非常愛吃樹上的黑色子實;經常成群盤旋飛翔在芥菜之上。第二,猶太人熟習在舊約裏把國土描寫成一棵樹的。各族各民在國土內,猶如飛鳥在樹枝下棲息(結十七22以下;卅一1以下;但四10,21)。所以飛鳥聚集在一棵樹的象徵,就是一個偉大的帝國,裏面包括組成國的各族各民。
因此,這個比喻告訴我們第一、不要畏懼細小的開端。初時的效果雖然不大;但當這些小的效果不斷的擴展時,它必定會發大的。我們常常感到做一件事花了很多勞力,而看不見任何的效果,以為白費心機,但我們必須牢記──凡事都必有一個開始;從來沒有一件事一開始,便完全看見它的成長的。我們的責任,就是盡自己的能力去做;湊聚每一分力量而至終必然產生意想不到的效果的。第二、這個比喻告訴我們整個教會的領域範圍。這棵樹和聚集的飛鳥,就是一個大的國度,裏面包含各民各族。教會在開始時,只是一個小小的個別單位,但她至終的目的是包括全世界在內的,最低限度,這個概念在兩方面來說,都是完全真確的。

   在教會裏面,能容許不同的神學思想和分歧的意見都能共同相處的。約翰衛斯理(John Wesley)可以說是世界上最有容忍量度的人。他說過:「我們每一個人都可以有各自的思想的:那麼讓我們每一個人都拿出自己的思想來。我沒有權阻止別人堅持有異於己的意見,正如我有權確定自己的立場一樣。因為別人戴上假髮,而自己的頭髮是長出來的,這又有何不可呢?」衛斯理與人見面時最愛用的一句問安的話:「你的心思意念和我一樣的嗎?讓我們握手罷。」當然人歡喜別人同意自己的見解是正確的,但卻不應該常常以為別人一定是錯的。

   在教會裏面,所有的民族都可以相聚在一起。看西街教會教會的牆壁有兩幅出名的宗教圖畫:一副是眾人聚集在聆聽耶穌傳講信息的情景;另一副是耶穌喜愛眾小孩,畫中有不同膚色種族的兒童。曾因褪色而修改,卻將原本穿著漢民族古裝的女孩,改成穿現代服裝。教會是一處可以讓所有民族都可以聚集在一起的地方。我的女兒到美國讀書的時候,主動的到一間長老教會聚會,受到他們的照顧,解決了一些生活上遇到的難題,以及視她為家人一樣,並在回國前一個月需退掉租屋,有一家庭願意接納她住在一起。教會是上帝的大家庭。教會開始時是像一粒芥菜種,在巴勒斯坦發芽孕育;但她擴展至全世界每一角落,包容了每一個民族在內。上帝的教會是沒有阻隔的離笆的。人儘管會豎立起分隔的牆,但上帝在基督裏已經把它們拆毀了。

   這樣我們就不難理解路加福音十三章18—19節,同樣是芥菜種的比喻之後所接著「麵酵的比喻」—「耶穌又說:「我要拿甚麼來比擬上帝的國呢?它好比酵母,有女人拿來放在四十公升的麵裏,使全團麵都發起來。」這比喻讓我們看到幾項啟示:

   一、上帝國開始於個別的奉獻。麵團可以看為「羣體」;酵母可以看成「個人」。個人進入團體,改變團體之前,必須個體有「改變的生命」在他生命裡面。這個比喻我們可以聯想的第一個意思是:上帝國的擴展,始於個別的奉獻。
教界眾所皆知的黃彰輝牧師,他的祖父黃能傑是東港東隆宮的「童乩」。在信基督之前,他是東隆宮的台柱法師。有一天,有一個外國宣教師施大闢到東港佈道,施牧師在路邊講「浪子回頭」的故事,當黃能傑聽到這個故事時,他覺得扎心,有一個聲音對他說:「學浪子跟上帝說:我不配當你的兒子,把我當僱工吧!」(黃能傑常用欺騙的手法引誘人去東隆宮拜拜)。但另外又有一個聲音對他說:「不行!你是東隆宮的台柱,你怎麼可以信番仔教呢?」這種心裡的爭執過了一陣子。黃能傑終於踏入教會。即使碰到嘲笑、鄙視,親兄弟將他逐出家門,但他堅定來到上帝面前,上帝的主權臨及這個人。
原先,黃能傑常常「虐待」妻子。但妻子慢慢發現,一定發生了某些事情,原本殘忍對待她的先生在改變。變得客氣、仁慈,而且在睡前常常讀一本小書(馬太福音)。有一天晚上,她無法按捺疑問,等他丈夫睡覺之後,她靜悄悄地起床,用顫抖的手去翻閱那本書,她也被那本書感動。一夜過一夜,她晚上都起來偷看。直到有一天,她發現她丈夫就站在她後面。他們兩人「對泣和解,那時候開始,他們兩人就將自己獻給上帝。」

   黃能傑的兒子黃俟命牧師,在他擔任台南東門教會主任牧師時,也兼長榮中學宗教部主任。在他兼任此職期間,他引導、洗禮了344位學生。這344位學生是他擔任長中宗教部主任期間,長中學生數目的三分之一。

   黃俟命牧師的兒子黃彰輝牧師擔任戰後台南神學院院長。他教導的學生遍布台灣北部、南部,甚至遠及海外。黃彰輝牧師後來也擔任wcc信仰與教制委員會的主委,他的影響力遍及全球。

   上帝國的麵粉要發起來,是始於小小的酵母。黃能傑將他生命的主權交給上帝那一刻起,我們就發現「上帝國親像酵母」到最後整個麵團都發起來,上帝國開始於個別男女的奉獻。

  二、上帝國的能力是「由外而內」的。麵團本身無法改變自己,得靠它之外的酵母。生命的改變也一樣,人無法改變自己。救贖、改變須來自我之外的上帝。當我(麵團)願意接納我之外的上帝的能力(酵母)時,生命的改變才可能產生。
台灣基督長老教會有一位牧師,他父親年輕時,是潮州鎮公所的小職員,薪水微薄,他有一個酗賭的兄長,賭輸了常要人去跟他弟弟拿錢。這個弟弟灰心喪志到一個地步:想自殺。有一次騎著一輛腳踏車,往海邊走,準備投海自盡。路經南州,在一顆大樹下休息。抬頭一看,前面有一所禮拜堂──南州長老教會。教會的圍牆寫著:「凡勞苦擔重擔的人,可以到我這裡來,我就使你們得安息。」(太十一章28節)他心想:這是誰?口氣這麼大,帶著疑問,他走進教會。聖歌隊當日獻唱的詩正好就是上節經文。牧師講道的題目是:「在患難中要喜樂」,讓他幾乎無法接受。不過,會後,牧師注意到這個青年,跟他對談,知道他的困境,因此迫切為他禱告。那禱告的字句一句一句打動他的心。離開時,他已不想自殺。反而每星期到教會作禮拜。
到適婚年齡時,牧師有意幫他介紹醫生的女兒,但他覺得不妥。後來牧師幫他選的對象是一個八歲時就父母雙亡的姐妹,她下面還有三弟妹,姊姊帶著弟妹,輪流在舅舅家吃飯、作息、長大。最後這個弟兄選擇了這個姐妹,他們生下的第一個孩子就是洪振輝牧師。

    這個真實的故事告訴我們,人的改變須經由他之外的上帝的恩典。那天,當上帝的拯救通過文字從他的眼睛進入他內心後,這個改變的故事才可能發生。

   三、上帝國的酵母一定要放在人心裡,才能產生果效。
有些人知道有上帝,但當他不願接納上帝進入他心時,恩典仍然與他無關。William Wilberforce一生為廢除黑奴制度努力,但很少人注意,他背後的心靈導師是John Newton。John Newton這位牧師的故事非常神奇。他原是一條黑奴運輸船的船主。年輕時放蕩墮落。吃、喝、嫖、賭無所不來。這個人到最後淪落到自己在非洲也成為奴隸。直到他父親出手搭救他才能回到歐洲。在回歐洲的路上,船遇狂風巨浪,在行將滅頂之際,他才誠心懇求上帝留他生命,他願為主所用。
John Newton曾說,一生中有兩件事絕對不可以忘記:(一)我是罪人(二)耶穌是救主。他最傳神的作品是(奇異恩典)的歌詞:前我失喪,今被尋回;前我瞎眼,今得看見。John Newton沒想到在他晚年視力漸漸減弱之時,上帝開他心靈的眼睛,寫下這首千錘百鍊的歌詞。他也細心指導William Wilberforce,讓他解放了奴隸制度。

   John Newton在當時的基督教世界,說他沒聽過上帝之名,那是不可能的。他知道上帝之名,但沒接受祂成為他生命的主。一直到大災難來到,他才誠心交出自己生命的主權,讓上帝的主權進入他的心。曾有法利賽人問:「上帝的國幾時來到?」耶穌回答說:「上帝的國來到不是眼所能見的。人也不得說:『看哪,在這裏!看哪,在那裏!』因為上帝的國就在你們心裏。」(路十七20—21)上帝國的酵母一定要放在人心裡,才能產生果效。有些人知道有上帝,當他願接納上帝進入他心時,恩典就進入他的生命,就如酵母一樣一直從個體擴展到團體,甚至到全世界都與他有關係。
我們作為上帝的兒女的使命就是在所住的地方,宣揚「上帝國」的福音。我們發現如果讓一個人接受上帝的主權進入他們的心,就會由個體一直擴大到團體,甚至會改變了全世界。台灣教會史也印証了我們上述的說法,十九世紀中葉到廿世紀初來台的宣教師沒有一個超過卅歲的:巴克禮、甘為霖、馬偕、盧嘉敏......。當這些年輕人歡喜地交出自己生命的主權,接受上帝為他生命的主時,做出來的事工的影響是無法估計的。那些願意接受福音的信徒,當他們願意交出自己生命的主權,歸向基督,讓上帝的主權進入他的心。上帝國的功效就會開始如芥菜種、如麵酵一樣,產生一連串生命的奇蹟—一直擴大對上帝所領受的奇妙生命。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2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7-11 10:16:26 |只看該作者
大家彼此相親相愛  不分親疏  那裏就是我心目中的上帝國  光想想  就會很開心
請注意︰利用多帳號發表自問自答的業配文置入性行銷廣告者,將直接禁訪或刪除帳號及全部文章!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4-5-1 17:25

© 2004-2024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