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3-7-2
- 最後登錄
- 2024-3-26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1409
- 閱讀權限
- 140
- 文章
- 1278
- 相冊
- 4
- 日誌
- 11
   
狀態︰
離線
|
名稱
垂果瓜
學名
Melothria pendula L.
科名
葫蘆科
屬名
垂果瓜屬(Melothria)
別名
美洲馬㼎兒
性狀分類
多年生草質藤本
原產地
北美洲
花色
黃
花序
單生花序
花瓣數
少瓣
花的大小
大約3至4公分
花期
夏、秋
葉形
卵形
繁殖方式
利用種子播種或插穗扦插繁殖。播種或扦插後皆須留意保持介質濕潤,播種後約4-7天發芽,插穗則約7-10天發根。
栽培方式
花期頗長,可維持數個月。墨西哥研究認為垂果瓜為葫蘆科家族的野生種,其富含對人體有益的蛋白質,故在當地有以補充人體胺基酸為目的的垂果瓜栽培。種子發芽後可設立支架讓垂果瓜攀附,但避免於鄰近區種植其他植物或作物,以免垂果瓜捲鬚攀附於其上造成該作物生長不良。
形態特徵
雙子葉多年生蔓性草本,卷鬚單一; 葉:單葉,互生,闊卵形,長3-7公分,寬3-4公分,先端短突尖,基部深凹心 形,3-5裂,齒牙狀鋸齒緣,兩面密被剛毛,5-7出脈,柄長1-2公分。 花;花單性,腋生,雌雄同株異花;雌花單一,花梗長2.5-3公分,子房下位, 花冠黃色,鐘形,5裂;雄花6-7朵排呈總狀花序,雄蕊3枚。 果:漿果幼時具白色斑點,成熟時黑色,橢圓狀,下垂。 種子:種子扁卵形,具白毛。
其他說明
台灣於2001年發表為新歸化種,初發表時分布以西部平原為主,如今已擴展至東部及澎湖群島。 垂果瓜現在已經是台灣農田、道路兩旁、荒廢地等雜草,屬於具侵略性之歸化植物,會危害農作物生長。 已成熟轉深色的果實有毒,吃了會嚴重腹瀉;但國外研究指出尚青綠未成熟的果實無毒,在美國(佛羅里達洲)可用作沙拉材料,葉片也可供作飼料。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