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註冊時間
- 2015-3-14
- 最後登錄
- 2018-5-24
- 主題
- 查看
- 積分
- 270
- 閱讀權限
- 50
- 文章
- 968
- 相冊
- 1
- 日誌
- 1
狀態︰
離線
|
腳痠、腳痛別輕忽,可能是周邊血管疾病的警訊。萬芳醫院心臟血管外科醫師張得一指出,周邊動脈的疾病不易發現,由於雙腿肌肉無法得到充足的血液,導致行走不遠就會產生腳痠、腳痛的情形。
張得一表示,周邊血管的病變是循環系統出現問題,若動脈血管內皮發生粥狀硬化後,會逐漸形成血管內壁狹窄和阻塞,導致血液灌流不足的現象,發生在腦部血管會造成腦中風;發生在心臟的冠狀動脈,會造成心絞痛或心肌梗塞;發生在下肢動脈則會造成下肢缺血,輕則因為缺血性疼痛導致跛行,重則形成肢端壞死,甚至需要截肢。
他指出,糖尿病、高血壓、高血脂、抽菸等因素會在全身的動脈血管都造成動脈硬化,因此心血管疾病、腦血管疾病、慢性腎衰竭的患者,時也是周邊動脈疾病的高危險群,病患會先產生「間歇性跛行」的症狀,因下肢肌肉得不到充足的血液供給,行走一段距離就會感到腳痠、腳痛的感覺(最常見的部位是小腿肚的肌肉);休息後症狀得到改善,才能夠再繼續行走。
張醫師說,目前最新的治療方式是用塗藥氣球,針對血管阻塞處進行氣球擴張術,手術的傷口小、恢復時間短,且能避免放置金屬支架後產生斷裂的風險,同時提醒,如果有腳痛、腳趾冰冷蒼白、足部發紅發紫等症狀,必須趕快送醫檢查及早發現及早治療,症狀都可獲得明顯改善。
http://www.cdns.com.tw/news.php?n_id=4&nc_id=47713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