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392|回覆: 0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慈善公益] 總要救些人─David Gotts高永恩的行善故事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1-16 09:31:4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 x 1




David Gotts是國際關心中國慈善協會的創辦人,在中國挽救、照顧被遺棄的孤兒。他不是超級奶爸,不是宣教士,也不是慈善家。他只希望像聖經中的大衛一樣,在上帝面前成為合神心意的人。他的禱告,是他的機構、家庭,都順服上帝的引導。

被遺棄的孤兒或許身體有缺陷,或許智力有障礙,但他們的生命中,就注定沒有溫馨的家、燦爛的童年及微笑的理由嗎?David是行動家,他和他的團隊緊隨上帝的腳步,為要讓中國的孤兒也得著豐盛的生命。

英國銀行員的禱告
1989年,十八歲的David Gotts是英國某銀行一個名不見經傳的小職員。他回顧當時的生活:「我的職業道路就是留在銀行,將來可能升為銀行經理。我每天努力工作,卻覺得沒有滿足感。那時候,讓我反思自己的信仰。」

他開始為主夢想,發出年輕人都會問的問題:「什麼是有意義並有影響力的工作?我的生命應該是什麼樣子?我可以去哪兒,讓生命不再一樣?」同時,他也開始在禱告中,求上帝給他一個方向。

「我從許多管道聽到香港這個名字,對這座城市產生好奇。」David讀到了宣教士潘靈卓(Jackie Pullinger)的故事,這位同樣是英國人,只有22歲的女孩子,當時在香港九龍城寨的吸毒人群中服事,傳揚上帝愛的信息,人稱「香港的德蕾莎修女」「她改變了許多人的生命,我希望我的生命也能如此。」

1990年九月3日,19歲的David離開英國前往香港。「還記得我從舊唐樓上飛過,降落在啟德機場的跑道時,我從機窗向外看,發現這裏和我之前去過的地方完全不同。我對自己說:我將在這裏擺上我的時間。」

David來香港那次,也正好有去中國的機會。他搭乘前往上海的船,「我有種回家的感覺,很難解釋。我不知道能做什麼,但至少我找到了合適的地方。」David意識到當時會講英文的人很少,就懷著預備自己的心態,花了兩年時間在台灣學習普通話。

參訪孤兒院永難忘懷
「1992年的一個週五晚上,有位香港朋友打電話給我,說她要去中國的孤兒院工作,請我為她禱告。我說當然可以,但我也要求去中國拜訪她,看看她的工作。」

1993年一月,David跟著朋友前往中國的孤兒院。「我走進院子,期待聽到孩子們玩耍的吵鬧聲,但我所看到的卻是,孩子們沒有聲音,沒有笑容,也沒有哭泣,好像和世界隔開了。」

David走進安置嬰兒的房間,靠近一張張嬰兒床,他看著那些嬰兒的臉,可是他們完全沒有反應。有些嬰兒有皮膚病,有的甚至生命垂危。之後,David又見到稍微大一些的孩子,他們被綁在椅子上,眼睛直勾勾地望過來,完全沒有表情。還有十二、三歲的孩子在鐵窗後面,光著身子跑來跑去。然而另外一個房間的景象,卻讓David永遠忘不了。

「有一個嬰兒床,裏面有四個嬰兒,其中三個已經死了,另外一個只剩下最後一口氣。我走出來,驚訝地說不出話。我不能理解,也不知道可以做些什麼。」

第二天,David再次來到孤兒院,得知有一個新的嬰兒,才剛生下來四小時。「她自己躺在一個嬰兒床上,看起來那麼完美。我心裏想:不能讓她落到像這裏其他孩子同樣的地步,我不能看著她死。」在得到孤兒院的允許後,David和朋友將這個嬰兒帶回去過了一晚,隔天早上卻發現嬰兒開始咳血,立刻把她送到醫院,但嬰兒卻在醫院死亡。

「我問上帝,這真是你的旨意嗎?我不相信,你創造了這些孩子的生命,卻是來經歷這樣的痛苦和死亡。為什麼沒有人來幫助他們,改變他們的生命?這時候,上帝對我說:『David,你在這兒,我把這種情況指示給你看,你可以改變他們的生命。』我意識到,我從離開英國來到香港,學習中文,直到前往孤兒院,都是為了這個時刻。」

David內心有很多問題:「我可以做到嗎?能改變孩子們的生命嗎?該如何開始?有人在乎嗎?」他開始把他的經歷分享給身邊的朋友,卻沒想到一呼百應。



1993年,David隨朋友前往中國的孤兒院。

給孩子們最好的生活模式
1994年,David和一群有共同熱情的支持者,把中國地圖擺在面前。從哪裏開始呢?他們一起禱告,聖靈將他們的目光聚焦在湖南長沙。他們從民政局得知孤兒院的地點,就去服事這些孩子。兩個月之後,他們所去的孤兒院中,孩子的臉上透出了生命活力。

David創辦了「國際關心中國慈善協會」,是中國政府認可的機構,而機構的基督教背景也是完全公開的。「我們決定從一開始,也就是廿二年前就對政府誠實。我們也表態想要和政府建立互相信任的合作關係,我們是用僕人的心態去服事,而不是批評指責,甚至教導他們孤兒院如何可以辦得更好。」

政府的孤兒院因為受到資源限制,很難妥善照顧每個孩子的需要,只能用最少資源實踐最大的利益,讓孩子們吃大鍋飯。「我們是將8至10個孩子組成一個家,前期投資多一些,等孩子們獨立之後,後期的投資就相對較少。」儘管David設計的小組家庭模式受到政府的質疑,但David認為,這樣對孩子們是最好的。

「困苦窮乏人尋求水卻沒有;他們因口渴,舌頭乾燥。我—耶和華必應允他們;我—以色列的神必不離棄他們。我要在淨光的高處開江河,在谷中開泉源;我要使沙漠變為水池,使乾地變為湧泉。」(以賽亞書四十一章17-18節)David形容這段經文就好像他們在中國的工作,當孩子們有需要,上帝就開拓了一片綠洲。「而之後的經文:『好叫人看見、知道、思想、明白;這是耶和華的手所做的,是以色列的聖者所造的。」(20節)正是說明了做這一切,要讓人看到上帝的作為,歸榮耀給上帝。」

90年代,長沙孤兒院資源仍十分有限。

為父的心與孩子更貼近
2009年,David的小兒子出生,他三個月時被發現身體有缺陷。「我的兒子不會說話,一側耳朵失聰,不太能走路。當我看著孩子,我是帶著悲傷的情緒看著他,但我不喜歡那樣,因為他長大的時候就會覺得,當他的爸爸看他的時候,只會傷心。」David在禱告中求上帝幫助他,讓他能用另一種眼光來看待這個兒子。

「上帝給了我一個非常清楚的異象。異象中有我和我的兒子,我們站在一起,開頭我只能看見我們兩個人。然後,好像鏡頭慢慢拉遠,我又看見多了幾個人,隨著鏡頭愈拉愈遠,我看見愈來愈多的人。上帝對我說:『我創造了你的兒子,我會讓他影響你看到的所有人。』」

說到這兒,David彈了一下手指,說從那時開始,他的傷心就不見了。「雖然有些人看我的兒子,覺得他是有缺陷的,但這並不影響上帝對他生命的計劃,和創造他生命的目的。」

「服事孤兒的經歷,對我身為一個有缺陷孩子的爸爸做了準備,而有這樣一個孩子,也讓我更有熱情,服事在中國有同樣遭遇的孩子。國際關心中國慈善協會的工作,就是給每個孩子一個機會,讓他們得著豐盛的生命。」

小組模式營造家的歸屬感

2015年五月,中國政府在衡陽巿,提供協會一處新地點設立孤兒院,裏面每個家庭形式的小組都有一個獨立的名字,等到這些孩子長大,他們就會對他們的家有歸屬感。

荷花之家的陶陶,在剛被收養時需要接受腦部手術,她的情緒很差,不願意見人,跟她說話也沒什麼反應。但六個月之後,陶陶完全融入了這個大家庭,還成為可以施予愛的人。

進入孤兒院十年,院生陶陶(TaoTao)開朗許多,會主動關心新來的孩子。

如今,David的禱告是機構可以緊緊跟隨耶穌,自己和家人可以繼續事奉上帝,讓被收養的孩子們能夠有豐盛的生命,有一天能夠認識天父。他指出中國關顧殘疾人的狀況已經逐漸改善,但還有一段路要走。他希望在未來,上帝會興起更多的人去幫助孤兒及中國6,600萬殘疾人士。


資訊來源:公益社團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03:48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