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1836|回覆: 4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質感、科技進化總成,VW Commercial Vehicles T6瑞典試駕報導(導論)(18p) [複製連結]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1-25 05:52:25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說到德國VW汽車代表作,相信不少人第一個會想到Beetle金龜車,在獨特的圓潤造型設計下,即便經過77年洗禮,且順著汽車科技的發展來到第三代車型(2011年底),其經典不敗的復古樣貌,依舊是VW車迷心中的精神象徵。而除了Beetle外,VW旗下也有一輛擁有超過65年歷史的車款,且豐富的各式車型不僅能讓這輛車在各國大街小巷橫行無阻,對地方經濟的發展更是實質上的幫助,而這輛車就是VW Transporter商旅車!

 
VW Transporter T1(1950-1967年)

 

VW Transporter發展的歷史,最早可以迴朔到1950年。當時VW汽車採用Type 1(Beetle最早車型代號)底盤基礎,發展出Type 2多人乘坐的廂式車款(1951年增加貨斗車型),而這也就是T1的前身,其車身尺碼只有4150×1660×1900mm、軸距2400mm的大小,並搭載馬力25hp、峰值扭力6.1kgm的1131c.c.水平對臥四缸氣冷引擎,最終發展到1965年時T1已升級到1493c.c.水平對臥四缸氣冷引擎,並具備馬力44hp、峰值扭力10.2kgm的水準。

 

VW Transporter T2(1967-1979年)

 

在相同的車體基礎架構下1967年第二代Transporter(T2)誕生,維持T1優越的機能與承載能力,T2仍具備廂式、貨斗、平板三種車體形式,且廂式車型的尺碼也增加到4420×1720×1960mm,軸距則依然維持在2400mm。動力方面前期T2搭載排氣量1584c.c.水平對臥四缸氣冷引擎,到了1970年時馬力輸出已達50hp、峰值扭力10.8kgm。一直到1975年時引擎技術逐漸進步發展,T1引擎的排氣量已經有1970 c.c.,且擁有馬力70hp、峰值扭力14.4kgm成績。

 

VW Transporter T3(1979-1992年)

 

車體架構大幅更新的第三代Transporter問世於1979年,不僅擁有4570×1844×1735mm,軸距2455mm相形T1、T2更大的車身尺碼,亦衍生出Multivan、Caravelle、California、Syncro Doppelkabine等各式不同需求的車型。問世初期T3仍搭載1548c.c.、1970c.c.氣冷引擎(50hp、70hp),直到1982年全新水平對臥四缸水冷1913c.c.問世後,馬力表現也提升到78hp,甚至1985年更有馬力112hp的2109c.c.新引擎規格。而Transporter車系首見的柴油引擎也在1984年出現,並有1588c.c.、1715c.c.兩種排氣量設定。

 

 

VW Transporter T4(1990-2003年)

 

曾導入台灣生產的T4則是在1990年問世,而第四代Transporter的現身不僅拋開T1、T2、T3長達34年的後置引擎、後輪驅動佈局,到了T4改為前置引擎、前輪驅動設定外,亦擴大市場用車需求提供標準、長軸兩種的軸距設定。使車身尺碼來到4707(5107)×1840×2440mm、軸距2920(3320)mm的表現。也由於引擎佈局的改變,T4引擎的選項也就豐富許多,順應當時乘用車的發展成熟,從最基本1.8L(L4)到2.8(V6)的汽油引擎可用外,柴油引擎則也具備1.9L-2.5L不等的排量設定,從四缸到六缸、馬力60hp到204hp,開啟VW Transporter全球暢銷之路。

 

 

VW Transporter T5(2003-2015年)

 

2002年10月亮相、2003年初量產的T5,為目前市場上能見度最高的Transporter車款,成熟的銷售策略讓T5延續T4的標準SWB、長軸LWB兩種設定,基本車型具備4892×1904×1970mm、軸距3000mm尺碼大小,長軸車型則擴展至5292×1904×1990mm、軸距3400mm。乘用車依然具備Kombi、Shuttle、Caravelle、Multivan外,因應各種用車需求,T5也擴展更多車型可選,如Transporter、Panel Van、Highroof、Panel Van、Pick-up等。動力方面T5問世初期除具備T4末期就導入的VR6動力,其他引擎則將排氣量漸漸調整到2.5L以下,到了2010年後縮減為2.0、2.0 TSI、2.0 TDI(BlueMotion)、2.0 BiTDI的動力陣容。

 

 

VW Transporter T6(2015年)

 

由於休旅風潮的興起以及歐盟排放法規新案實施,Transporter T6在2015年4月先行登場並排定在同年秋季開始販售。而被國外媒體視為「大規模改款等級」的T6,雖然車體架構大部分都延續了T5設計,且相同維持3000mm(SWB)、3400mm(LWB)的兩種軸距設定,不過最主要的動力心臟則全部更新,並統一採用2.0L排氣量規格,如渦輪柴油2.0 TDI、汽油渦輪2.0 TSI等,且依據車型不同提供84-204hp(2.0 TDI)、150-204(2.0 TSI)不同馬力輸出可選。當然,隨著各國碰撞法規越來越嚴苛,T6也新增許多主、被動防護科技,增加駕駛與乘客的行車安全。所以接下來的文章中,就要遠赴瑞典來試駕T6並逐一介紹改款重點、車內質感以及科技進化之處。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11-27 06:19:49 |只看該作者
質感、科技進化總成,VW Commercial Vehicles T6瑞典試駕報導(動態篇)

 
動力科技一直是VW Commercial Vehicles Transporter在商旅市場上最強的利器,從上代車型(T5)2002年10月問世以來,可以發現2.0L直列四缸引擎的設定就從未缺席,即便還有其它1.9L TDI、2.5L TDI甚至是頂級版3.2L汽油引擎(VR6)等,但後期銷售的T5都漸漸朝向2.0L靠攏,並在VW集團先進的渦輪柴油引擎技術加持下,2.0L TDI儼然成為銷售主力。因此,全新登場的T6不僅將2.0L TDI列為銷售重點,並依據車型需求提供四種不同動力輸出可選,至於2.0L TSI渦輪汽油引擎,也有兩種馬力設定。

 
VW Commercial Vehicles T6首先搭載EA288 Nutz系列引擎
2012年起VW集團展開一系列模組化系統更新作業,包括MQB、MLB模組化底盤平台,以及MDB(渦輪柴油)、MOB(汽油渦輪)模組化引擎等設計。其中代號EA288的引擎規格,現在早已廣泛應用到VW集團旗下各車款,甚至在2015年時VW集團更針對VW Commercial Vehicles商旅車款的使用需求,提升引擎耐用度以及運轉壽命,進一步發表EA288 Nutz系列引擎。而搶先應用的車款,即為2015年9月於德國開始販售的全新第六代VW Transporter,這也是T6在動力系統上,最顯著的進化項目。

 

 
EA288 Nutz

2.0 TDI + 4MOTION
此次遠道瑞典參加T6公辦試車,VW Commercial Vehicles所提供的車輛也大多以2.0L TDI渦輪柴油引擎為主,總數高達38輛,至於2.0L TSI汽油渦輪動力現場只有6輛。加上未來台灣市場所導入的T6都會以2.0L TDI渦輪柴油引擎為主。因此第一階段的試車行程,就是向馬力設定110kW(150hp),並搭配七速DSG雙離合器變速系統,以及附有4MOTION四輪傳動系統的T6 Multivan Generation SIX特別版來體驗。

 

 

扭力充沛的渦輪柴油引擎匹配四輪傳動系統,在既有的觀念下加速力道勢必相當強勁。不過在這T6 Multivan 2.0L TDI BMT(Blue Motion Technology)4MOTION上,起步時的感受卻非如此,平穩扎實的力道隨著油門角度加深緩緩釋出,完全沒有過往渦輪柴油引擎的躁性。或許七速DSG變速系統的傳輸特性,以及4MOTION的動力分配下,讓T6 Multivan 2.0L TDI BMT展現多人座MPV該有的平順加速性。但說回來別以為T6 Multivan 2.0L TDI BMT溫馴的動態反應,會不利於高速路段巡航,在試駕途中於高速公路仍輕鬆跑到150km/h,且並沒有花費太多的攀速時間。

 

 

細看T6 Multivan 2.0L TDI BMT 4MOTION的動力規格發現,即便此具2.0L TDI渦輪柴油引擎的150hp/3250-3750rpm的馬力輸出一般,不過峰值扭力卻有34.7kgm的表現,且在引擎轉速1500rpm之際就能全部釋出並延伸至3000rpm。這樣的設定完全有利T6碩大的身軀與重量,因為太過直接的加速反應,可能會讓後方乘客感到不適,加上多檔位的變速系統設定,成就T6 Multivan 2.0L TDI BMT 4MOTION穩健的加速性能。

 

 

VW T6 Multivan車室寧靜度再提升
在前往原廠設定停留點途中,就單以T6 Multivan 2.0L TDI BMT 4MOTION的行路表現來說,發現T6 Multivan車室隔音的水準有明顯提升,尤其引擎室聲響的傳遞相較T5 Multivan有明顯加強,且新引擎運轉的細膩度也比舊款2.0L TDI渦輪柴油引擎還要好,大幅提升車室寧靜度。特別的是,VW Commercial Vehicles在新聞稿中提及,T6的橫置引擎角度相較舊車型向前傾斜8度。雖然原廠沒有表明這用意為何,且實際開起來沒有多大差異,但由於T6勢必會延伸出豐富的各式車型以及軸距/車長等設定,或許這樣設計是為了更好的前/後車身配重而來。

 

 

VW T6 Multivan 2.0L TDI BMT
在第二段試駕行程中,車型也從剛剛駕駛的T6 Multivan 2.0L TDI BMT 4MOTION,換手為前輪驅動設定的T6 Multivan 2.0L TDI BMT,即便等級比Multivan Generation SIX特別版還高,為Highline車型,不過少了後軸的動力分配,其T6 Multivan 2.0L TDI BMT起步時的反應顯得更輕快,在高速巡航時仍和T6 Multivan 2.0L TDI BMT 4MOTION一樣展現成沉穩的行路風格,不過相較剛剛試駕的Multivan Generation SIX特別版,則是少了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科技,而有無這套系統的差異,則會在科技篇中為各讀者詳解。

 

 

台灣VW T6動力102hp-204hp依照車型有不同配置
最後回到台灣用車市場來分析,由於即將退役的T5車型已經全面採用渦輪引擎,因此VW Commercial Vehicles未來在台灣勢必也會延續這樣的設定。推估未來台灣販售的T6 Caravelle LWB(長軸)有可能提供75kW(102hp)、110kW(150hp、手排車型)、110kW(150hp、七速DSG)、150kW(204hp、4MOTION選配)三種動力。至於標準軸距的T6 Caravelle SWB則會也有110kW(150hp、七速DSG)、150kW(204hp、4MOTION選配)可選,但最終還是要以VW Taiwan導入的動力規格才算數。

 
根據VW Commercial Vehicles的解說,全銀色動力銘牌代表馬力89kW(121hp)以下的車型

 
一個紅色為從90kW到119kW(122hp-162hp)

 
末兩字紅色則是有120kW到146kW(163hp-199hp)

 
全紅色則具備147kW(200hp)以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3
發表於 2015-11-29 17:30:02 |只看該作者
質感、科技進化總成,VW Commercial Vehicles T6瑞典試駕報導(科技篇)

 
最具車輛安全防護權威的EuroNCAP(歐盟新車安全評鑑協會),在2008年底宣布若車輛沒有搭載ESC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Electronic Stability Control),就無法在撞擊測試中拿到5顆星的高分成績後,2012年底再督促歐洲車廠,讓出廠新車能夠配備AEB主動煞車輔助系統(Automatic Emergency Braking),並在同時點出商旅車的安全防護也應該要再加強才行。因此,2015年登場的VW Commercial Vehicles T6當然也要與時俱進,提供完備的安全科技防護系統。

 
說到VW汽車在安全科技的起始,可以追溯到2008年4月問世的Passat CC,其車輛上提供的Front Assist預防碰撞安全系統、Lane Assist車道輔助系統、Park Assist停車輔助系統、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等,奠定VW汽車往後的科技發展。因此,全新第六代Transporter,除了依據歐洲法規將ABS防鎖定煞車系統、ESC車身電子穩定控制系統、TPM胎壓偵測系統列為標準配備外,亦提供各式安全科技系統可選用,再依據車型需求配置合適的系統,使全新第六代Transporter更加安全。

 

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

 

其中VW Transporter首見的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未來台灣販售的Multivan Highline、Multivan Highline 4MOTION等車型將列為標準配備。而過往掀背、房車或運動車型配備的DCC系統,都強調能藉由可調懸吊裝置,立即改變懸吊反應來提升操控表現。而這次轉搭於第六代Transporter上,其目的除了加強車輛操控外,在DCC系統的輔助下能有更舒適的乘車感受,且維護穩定的行車品質外,對道路安全也有所幫助。

 

Normal、Sport、Comfort三種可調模式
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的原理,為針對減震筒阻尼以及轉向系統進行微調,並提供Normal(一般)、Sport(運動)、Comfort(舒適)三種模式可選,能在不同路況下改變懸吊反應與轉向回饋,提供最佳的行路感受。一般而言在商旅車上Sport(運動)模式可加強懸吊硬度,使其在惡劣路況或輕越野路面有更好的支撐性。不過在這次瑞典試駕的途中,發現高速路段採用Sport(運動)模式,在變換車道時可大幅減少車身搖晃,且完成變換車道後車身回穩的速度也更迅速,讓第六代Transporter在高速行駛時更穩定。

 

 

至於Normal(一般)模式,切換後其實就如同現行T5車款般的懸吊回饋反應,面對中低速路況環境下是個不錯的選項。最後Comfort(舒適)模式,選擇後柔軟的懸吊特性造,就極舒適的行路感受。而此模式對於顛頗路面、石板/碎石路等都有良好的濾震效果,減少彈跳所帶來的不適感,尤其Transporter屬於多人乘坐的商旅車款,駕駛完全取決於所有人的乘坐感受。因此面對台灣地區越野級的路面,相信DCC主動式底盤控制系統,絕對能讓第六代Transporter有更優異的行路表現。

 

 

 

 

Driver Alert System駕駛警示系統

 

既然第六代Transporter是多人座商旅車款,駕駛就肩負著相當重要的角色。為了不讓疲勞問題影響行車安全,第六代Transporter也導入Driver Alert System駕駛警示系統。此系統可辨識駕駛在行進時的偏差狀況,進而提出警示。原理為系統於車輛時速65km/h以上,藉由車輛各種感知器來分辨駕駛行為是否合乎常理,例如不正當的轉向、路線偏移等,若偵測到異常駕駛警示系統就會利用視覺及聲響警示訊號,提醒駕駛稍作休息。

 

BAS煞車輔助系統

 

而煞車更是行車安全的重要關鍵!在這次第六代Transporter海外試駕的過程中,發現Multivan的煞車有明顯提升,一改過往軟弱的制動力,整體煞車感受與回饋也更能讓駕駛安心許多。不過面對危急狀況時,就算駕駛反應再快,仍需要在毫秒中取得優勢。對此,第六代Transporter也搭載了BAS煞車輔助系統,可主動判斷在危急情況時,偵測煞車踏板的角度與車輛時速,並施以更強的煞車力道讓車輛更快減速或停下,避免危險發生。

 

Automatic Post-Collision Braking System碰撞後自動煞車系統

 

而當不幸發生碰撞意外時,廣泛應用在VW乘用車的Automatic Post-Collision Braking System碰撞後自動煞車系統,隨著Transporter大改款也將此系統列為標準配備。當車輛發生碰撞並啟動防護氣囊的當下,系統即會通過ESP系統自動煞車,讓車速降低到10km/h以下,避免因駕駛無法掌控車輛所造成的二次傷害。而VW也表示,Automatic Post-Collision Braking System可再降低22%事故發生後的乘客損傷與多次碰撞,進而讓傷害降到最低。

 

ParkPilot停車距離警示系統

 

其它像是現行T5車型就有的彎道照明功能、定速巡航系統、Side Assist車道變換警示系統、PDC前後停車引導系統,以及實用的斜坡起步輔助系統也依然在第六代Transporter上看的到。另外,在實用性配備方面,由於Transporter都有著不小的車身尺碼,因此ParkPilot停車距離警示系統也將列入配備選項中。當偵測到前方或後方有障礙物時,系統就會發出聲音警示告知,並提供障礙物與車輛距離的畫面顯示,而在高階車款上也能選配車後顯影系統,來看清楚車尾的實際狀況。

 

 

事實上從這次遠赴瑞典試駕全新第六代Transporter,所體驗的安全科技配備不只這些,但由於台灣導入銷售的規格以及車型等,目前都還尚未全部確認,因此僅針對未來台灣市場所需的配備加以介紹,往後第六代Transporter在台發表並開始進行路試後,就會針對車輛配有的科技再次為讀者介紹。而在最後一篇文章中,就要來看看全新第六代Transporter在靜態層面上的改變。

 

 

Rank: 13Rank: 13Rank: 13Rank: 13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狀態︰ 離線
4
發表於 2015-11-30 07:03:42 |只看該作者
質感、科技進化總成,VW Commercial Vehicles T6瑞典試駕報導(靜態篇)

 
問世65年的VW Transporter,一路走來標準的廂式車體深植人心。而從第四代車型(T4)開始,引擎就改為前置設計,因此短捷的車頭就成為現行Transporter最大特徵。也因為這樣造就VW Transporter無法錯認的經典元素,即便現在來到全新第六代Transporter(T6),仍可看見諸多T5相似的影子。只是在細部方面,VW可就是下了不少工夫,經過微調後不僅能繼續保有Transporter精神,也看齊現行VW最新的設計語彙。

 
預料台灣市場導入的第六代Transporter,依然會維持Caravelle、Multivan兩種主要販售車型。在車身尺碼上由於T6外觀設計的變動,使標準車型的長度為4904mm、寬1904mm(含後視鏡為2297mm)、高1970mm,軸距則相同維持在3000mm。至於LWB長軸車型則是擴展到車長5304mm、寬1904mm(含後視鏡為2297mm)、高1990mm,軸距則伸長至3400mm,尺碼大小與現行T5相去不遠,只有車身長度僅略微增加。

 

 

看齊新VW家族設計語彙
從正車頭來看T6繼續保有上代車型的大致輪廓,如引擎蓋摺線走向,以及上下層次分明的造型設計等,不過細看之下,還是能察覺到T6頭燈面積的加大擴展,以及氣壩左右的延伸設計,契合兩側方形霧燈,使T6展現出更流暢且前衛的現代樣貌。而水箱護罩鍍鉻飾條的配置,則是依照車型不同來做調整,基礎車型大多採單一鍍鉻橫欄設計,高階車型則會增加到三條鍍鉻,而頂級車型在下氣壩也會再多加一橫鍍鉻飾板來點綴。

 

 

高階車型導入LED頭燈
隨著照明設備的進步,T6也導入了時下最先進的LED頭燈系統,具備高亮度、低耗能且壽命長的特性,加上獨特的懸浮式LED日行燈造型,讓T6看起來很有科技感。而在德國市場Multivan Highline車型將LED頭燈列為標準配備,其它車型則是依照等級的差異搭載H4或H7不等的傳統鹵素燈泡。至於台灣未來導入的Multivan Highline、Multivan Highline 4MOTION兩種車型,LED頭燈也有望成為標準配備。

 
懸浮式LED日行燈

 
一般車型為普通大燈

後視鏡位置微調
來到T6車側,過往從車頭大燈頂部向後延伸的肩線,在第六代Transporter也保留下來,甚至側滑門軌道的位置,也都延續過往設計。不過原廠表示T6後視鏡的位置,比起T5還要再向下調整,利於增加駕駛的視線角度。因此車側方向警示燈也順勢更動位置,改採流線的「箭型」並向上緊靠車側摺線。而雖然T6車側的變化較少,不過VW也提到因應新車造型的轉變,亦提供各式16、17吋新式鋁合金輪框來做搭配,滿足車主不同的風格需求。

 

 

車尾樣貌大幅度改變
VW提到T6採用大量的幾何線條,使車輛外觀更搶眼,而這樣的設計在車尾最明顯,延續車側肩線末的直立尾燈造型,雖與T5相去不遠但整體面積與燈具內容擺設也經過調整。牌照框位置的微笑造型、車頂型態、尾門鮮明的摺線以及新式後保桿等,也都完全拋開過往T5圓潤的調性,而高階車型也會利用鍍鉻飾條(車側、尾門下方),來彰顯車輛的豪華格調。

 

 

內裝鋪陳更直覺、清晰
延續剛剛提及的幾何線條設計主軸,進入T6車艙亦可感受細部質感的大幅提升。VW表示雖然T6控台大部分延續T5的擺設,不過也加入了許多創新思維,使控台能清晰劃分出四個層次,包括上層面積最大的儀表頂部、中層冷氣出風口、儀表板、影音系統,第三層冷氣調控介面與各方按鍵的重整佈局,最後第四層排檔座的造型改變等,都讓T6的中控台比起T5更現代化且清楚,在調控各項單元時也能更快就手。

 

 

觸感倍增
新方向盤設計也是T6車內質感倍增的一環,VW提到依據T6車型不同方向盤材質會有塑料、皮革以及真皮三種型式。而這次到瑞典試駕的車款為Multivan Highline,方向盤無論是盤幅或是握感,都相較T5明顯的提升,完全看齊現行VW高階車型的舒適手感,且兩側的多功能按鍵也更符合人體工學,調控上也便捷許多。整體來說,T6內裝不只有眼見的佈局變動,在細部的觸摸質感上也有顯著進步。

 

 

Composition Colour音響系統
而全新影音系統的配置,更可更增添多人出遊時的歡樂時光。未來台灣市場販售的T6,將提供Composition Audio以及高階車型的Composition Colour音響系統可選。後者具備5吋TFT 彩色觸控式顯示幕,並能相容MP3以及WMA播放格式,還具備SD卡槽、AUX- IN與USB連接埠、藍牙連接等。另外MEDIA-IN介面,也能支援iPod/iPhone/iPad2、CD、MP3、USB等音源輸入外,其Mirror Link更可透過USB連結,整合智慧型手機,在螢幕上操作各程式以及VW專屬應用程式。

 

Caravelle、Multivan座椅佈局大不同
T6商旅車為滿足各方人士的使用需求,除了最基本的雙前座佈局外,Caravelle與Multivan最大的不同就是後方座椅數量與陳設。簡單來說Caravelle較著重承載人數的使用需求,因此後雙排座椅加上LWB長軸的設定下,最多能可容納11名乘客。至於Multivan則依照等級不同,區分單滑門與雙滑門兩種車型,不過第二排座椅則設計成無段式滑軌系統,且附有多功能會議桌,加上第三排的座位數量,造就比Caravelle更寬敞的7人乘坐空間。

 

 

最後,隨著全新第六代Transporter各方面介紹來到尾聲,VW Taiwan也終於將在今日(2015年11月30日)發表。而目前所掌握的消息,先行發表的車款將會以銷售最大宗的Caravelle車型為優先,至於商務取向的Multivan則會在年底台北新車大展上登場。而從這次的試駕心得來分析,T6完全再上一個層級,無論是行車品質還是內裝質感等,都與過往有很大不同。而到底導入台灣的車型會保留那些配備呢?就等待稍晚的發表會來解答了!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5
發表於 2015-12-15 10:36:04 |只看該作者
總覺得福斯的這個車型雖然貴,但是超級實用的阿~~~~~~~~~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5 20:32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