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OGO論壇
  登入   註冊   找回密碼
查看: 471|回覆: 1
列印 上一主題 下一主題

[古蹟歷史] 美濃的藍衫人 [複製連結]

SOGO版主

~日久見人心~

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Rank: 15

版主勳章 原創及親傳圖影片高手勳章 熱心參予論壇活動及用心回覆主題勳章 SOGO真女人勳章 品味生活區勳章 醫療天使勳章 運動鐵人勳章 民俗耆老勳章 哥哥你好色 軍武十字勳章 小說之星勳章 藝術之星 IQ博士勳章 IQ180解題高手勳章 時尚教主勳章 星座之星勳章 SOGO搞笑之星勳章 懷舊風車之星勳章 手機遊戲智慧王勳章 學藝經典獎章 動漫達人勳章 手工藝勳章 原創寫手勳章 經典文章之星勳章 婚姻專家勳章 幸福家庭勳章 影音達人勳章 環瀛達人勳章 校園生活勳章 福爾摩沙龍勳章 發明家勳章 汽車達人勳章 機車達人勳章 美食達人勳章 旅遊玩家勳章 暢飲達人勳章 西方宗教達人勳章 方寸之美勳章 模型怪怪貓勳章 拈花惹草勳章 寵物達人勳章 笑臉討論主勳章 靈異大法師勳章 成人文學勳章 玉石玩家勳章 色瞇瞇勳章 會員榮譽勳章

狀態︰ 離線
跳轉到指定樓層
1
發表於 2015-12-5 13:15:14 |只看該作者 |倒序瀏覽

稻田、菸葉、福菜、煙樓、紅磚三合院……綴點在所行的美濃土地上,濃稠而特有的客家風情,就這樣自自然然地瀰漫於自己步履中。
有時我以徒步,有時就向旅店商借腳踏車騎行在客居的周邊地域。逐漸地,我也於行走中認識了一些人,見到了一些事。



有些人與事就如此的印烙於腦海,做藍布衫的謝景來老先生就是這樣其中一位。
美濃客家情


那塊在藍門上的黃木匾額大筆書著「錦興」兩個墨字,位於美濃的永安路口。尚未出發做美濃行旅時,我即已知悉此店,因為店內的老先生做藍布衫已有數十年,年歲已壽耆卻依是兢兢業業樂此不疲,成為喜歡客家布衫和研究者必要趨訪及朝聖的所在。
一般人對客家族群的印象是刻苦耐勞,勤儉樸實,在我自己所接觸的攝影圈中,即有一批客家人士自組了「硬頸」團隊,所標榜的就是在艱難的環境下也要秉持客家硬頸精神,拍出好作品。



環目臺灣這塊土地圖誌,可雲客家鄉親是於較艱苦的環境中,篳路藍縷地織出了所屬的臺灣客家地圖,而於胼手胝足拓荒墾地過程裡,吸汗且耐髒的藍衫一直便隨身奮進。
走訪於美濃的街路中,鮮少見有衣著光鮮亮麗或奇裝異服的人。美濃的地形類如閉口型,許多村舍依偎山陬,然而當地人士對教育卻異常注重,是以在美濃即曾有如斯的俗諺:「寧可變賣祖宗田,也要讓子孫求學上進。」於昔時艱辛的年代裡,美濃這地方為國家造就出不少的人才,此地博士之多,也難有出其右者。

「耕讀傳家」或「晴耕雨讀」之語,有段時間似乎也成了一般美濃家庭的寫照。

臺灣是個族群融合的豐裕島國,客家族群於中佔有相當比例,隨著墾跡廣散於北中南等各地域,語音雖有異別,然大體尚能溝通無礙,客家婦女的勤樸持家,尤為世人稱道。早年藍衫即伴隨著客家婦女下地種田打理家務,直至50、60年代成衣業發達後,藍衫才逐漸褪入了衣櫃箱中。



藍衫的製作過程,適可鮮明地輝映出客家婦女的內斂儉樸特質,其之用布與裁剪精簡不浪費,甚至於見不到的內襟部位會用零碎布料來做接縫。務實的機能性,讓長寬的袖子尚可反折容物,而耐洗、不怕髒的特性,也長伴昔年婦女們下田勞作(外出穿藍色,下田著黑色),迤邐青蔥土地中有如斯翦影,是何許的貼熨動人。
簡約、沉靜、優雅是藍衫的特色,彷彿亦曾是客家婦女的象徵呢!


我知「錦興」店裡的謝老先生在美濃長期從事藍衫製作工作,也聽聞過老先生耳聰目明且手工精細,然當時乍然甫見時,仍為其之硬朗與敬業精神驚詫不已。

當時我人還未走近那家布店,就先耳聞到一陣熱鬧的鏗鏘北管樂聲透過音箱傳來,迨而走近了,裡內正在裁衣的老先生抬頭朝我這旅人盯望一會後,又低首默做他的工作,宛若我是隻從大樹飛過的小鳥。

在熱鬧的客家大樂中,我行近了,又走離去,未入到老先生的店裡。

那是一方老舊的桌面,墊覆著長匹米色白布,桌上放了一隻老式的尺板,外加一把不知使用多久的老熨斗,於老先生背後懸掛了一長排的各式樣布衣,而於透亮的玻璃櫥裡有摺疊整齊的衣件與布料,時空猶如在那裡整個都緩慢、沉澱了下來。

踱步中,那大樂聲不知為何讓我思起棹舟滄浪的漢子,而老先生卻似於山澗撫琴的幽人。

後來,在我閱讀中,知曉老先生年輕時從事過水果與布料買賣生意,及後緣遇到了一位上海裁縫師傅,才埋下製作服裝的種子。

這個因緣一結就長達了七、八十年,當年的種子後來變成了大樹。老先生就像株長青樹,在時空淬鍊中屹立不搖。

於自己的行腳中,無論是漢族或原住民,女孩子當及荳蔻之齡或欲婚嫁時,都會習做衣裳。在美濃「錦興」店裡,據悉鼎盛時期,曾有幾十部縫紉機在運作,機上坐的就是當地或鄰近將為人妻的女子。

試想,當一位新嫁娘於良辰中能穿上自己或母親裁做的衣服,是何等的馨暖與美麗。「雲想衣裳花想容,春風拂檻露華濃」(李白〈清平調〉),透過了學習與薪傳,待嫁娘也成就了自己一生的芬華。

藍衫依舊在

在時間裡,日日櫻依是嬌妍,臺灣欒樹莖葉色澤卻已次第變易,苦練子悄然綻出了滿樹白紫花束。

數年來,自己一地一地走過,即令有些地方隔時未去,仿也能於沉冥或語談中澱成為沁扉甘露。

美濃在自己心田的印記中,有兩位長輩始終存烙心底,一位是文中做藍衫的謝景來老先生,另位是《笠山農場》一書裡的鍾平妹女士,於顛沛與流離環境裡,時空洗鍊也凝斡出他們自在又自適的風華,山山水水中流淌過了雪霜,愈能映托出他們的堅實和華美。

一如春泥護花,又似秋禾漱浪,他們傾盡一生不私無悔的愛人、愛家、愛土地,也為己身所居的山城小鎮典樹了風範。

前時南行,已是較少讀報的自己,一日忽於客居的桌案上見到了報載美濃藍衫老師傅謝景來仙逝訊息。老先生耆壽已逾一世紀,且是於自家安詳中駕鶴歸去,說來已是人世間難得的福報。

「錦興」老店在歲月的遞嬗裡,現有子媳傳薪,另且在店幫忙多年的助手阿姨亦足堪大任,藍衫的餘韻不會消去,仍會繼續傳延。

春蠶化繭,擎荷成藕,於天地恁物中,各具其意,也各有其用。

乍見此則報導後,驀然思起二戰時的盟軍統帥麥克阿瑟將軍有感而發名語:「老兵不死,只有凋謝。」回首客家的藍衫容顏,謝老先生能於自己崗位衍承數十載,且之敬業樂群,作育無數後進,儼然可說是近世美濃歷史的燦燦一頁與傳奇了。

從水果、布匹買賣次第至以傳統做衣為職志,一路行來,謝老先生的勤奮不懈,篤實踐履精神,自可與美濃土地相存不朽。

冥思裡,與老先生初見的情景,彷如回至眼前,店中傳出的客家鑼鈸大樂聲響,猶又在腦海裊繞迴旋。









資訊來源:神傳文化





喜歡嗎?分享這篇文章給親朋好友︰
               感謝作者     

~愛久見人心~

Rank: 3Rank: 3

狀態︰ 離線
2
發表於 2015-12-6 07:40:21 |只看該作者
本帖最後由 atf1023 於 2015-12-6 07:42 編輯

以前有時會看見謝老先生在店門口閒坐....
謝老先生已經高齡過世,現在是由她兒子媳婦接手藍衫店..
但是藍衫的樣式依舊保有古風...
您需要登錄後才可以回覆 登入 | 註冊


本論壇為非營利自由討論平台,所有個人言論不代表本站立場。文章內容如有涉及侵權,請通知管理人員,將立即刪除相關文章資料。侵權申訴或移除要求:abuse@oursogo.com

GMT+8, 2025-9-12 05:54

© 2004-2025 SOGO論壇 OURSOGO.COM
回頂部